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35)
2023(16426)
2022(14030)
2021(13248)
2020(10909)
2019(25320)
2018(25095)
2017(47713)
2016(25927)
2015(29014)
2014(29005)
2013(28837)
2012(26852)
2011(24530)
2010(24508)
2009(22263)
2008(21777)
2007(19006)
2006(16900)
2005(15213)
作者
(75709)
(62656)
(62395)
(59305)
(40017)
(30110)
(28455)
(24738)
(23996)
(22391)
(21424)
(21414)
(20084)
(19865)
(19491)
(19418)
(18645)
(18375)
(17884)
(17825)
(15794)
(15515)
(15098)
(14196)
(14113)
(13936)
(13935)
(13816)
(12744)
(12422)
学科
(112794)
经济(112687)
管理(69891)
(66798)
(53887)
企业(53887)
方法(46927)
数学(40880)
数学方法(40374)
中国(34363)
(29695)
地方(27236)
业经(24773)
(24286)
(23141)
(21378)
贸易(21361)
(20733)
(20271)
农业(19824)
环境(17819)
(17691)
银行(17640)
(17423)
(17078)
金融(17077)
(17013)
理论(16631)
技术(16401)
(15908)
机构
大学(369361)
学院(366806)
(152202)
经济(149058)
管理(142402)
研究(133308)
理学(122426)
理学院(121003)
管理学(118991)
管理学院(118344)
中国(100123)
科学(82056)
(81283)
(67703)
(67167)
研究所(61786)
(60387)
中心(58815)
业大(54105)
财经(53428)
(52908)
北京(52646)
(50315)
师范(49822)
(48736)
(48628)
农业(47070)
经济学(45821)
(43267)
经济学院(41175)
基金
项目(249401)
科学(195692)
研究(182551)
基金(179896)
(157569)
国家(156261)
科学基金(133104)
社会(114769)
社会科(108821)
社会科学(108792)
(96264)
基金项目(94820)
自然(85690)
自然科(83687)
自然科学(83666)
教育(83420)
自然科学基金(82157)
(81863)
资助(75214)
编号(73466)
成果(60114)
(56887)
重点(56356)
(55363)
课题(51975)
(51174)
创新(47845)
科研(47312)
国家社会(47300)
教育部(47202)
期刊
(170544)
经济(170544)
研究(113766)
中国(74435)
学报(58221)
(55245)
科学(54796)
管理(53800)
(48299)
大学(44067)
教育(43438)
学学(41181)
农业(38964)
(32912)
金融(32912)
技术(32898)
经济研究(28153)
业经(27444)
财经(25652)
问题(22061)
(22056)
(20877)
图书(19747)
技术经济(18463)
科技(17961)
(17830)
理论(17118)
资源(16999)
世界(16980)
现代(16367)
共检索到553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虹  董亮  段红霞  
中国实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5%的目标需要科学的规划,不同类型的可再生能源发展需要有合理的比例配置。为此,本文根据"自底向上"的建模方法构建了中国可再生能源综合评价与结构优化模型(REAO模型),模型集成两个模块:第一,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可再生能源综合评价模块,从经济、技术、资源和环境四个方面设置核心指标,各级指标最终耦合为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指数从而实现对不同可再生能源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优先级排序;第二,基于综合评价结果与线性规划模型,构建优化模块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配额权重进行优化配置。实证结果显示,受成本、技术、资源和二氧化碳排放等条件约束,在2020年可再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贞  张希良  高虎  
通过对当前主要的情景设计及评价方法的研究,认为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但初期的部分基本工作尚未完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的供给潜力及其经济可开发性评价。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成本曲线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情景仿真模型。动态成本曲线生成的基本原理是在静态成本曲线基础上,考虑技术进步、可再生能源外部价值对静态成本曲线的影响,从而生成不同时期的可再生能源成本曲线,进而构成可再生能源动态成本曲线。考虑不同种类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水平、外部环境价值的变化,设计不同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情景。基于可再生能源动态成本曲线,并对不同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情景下的投资成本、能源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通过...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圳  
可再生能源并非新生事物,但在2006年中期石油价格飞涨期间,可再生能源吸引了国际社会的空前关注。然而,可再生能源的全面发展与利用却面临许多挑战,这种挑战不仅来自经济领域,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覃欣  仲苏亮  扶柠柠  徐晓敏  
针对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过程中长期以来遇到的问题,本文探究了其原因,提出在制定能源政策时,尤其是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中,需要重点处理的几个关系,并就如何优化可再生能源发展生态,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武芳  
非洲拥有巨大的可再生能源潜力,可再生能源行业对于非洲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非洲多国均有实现能源转型的强烈意愿和明确规划。目前,中非在除水电之外的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规模较小,特别是私人投资在与发达国家的市场竞争中较为滞后。未来,我国政府和企业应抓住契机,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速可再生能源行业在非布局,通过为非洲各国提供适宜的技术、标准和解决方案,在可再生能源的国际竞争中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红  
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使山西承受着巨大的环境压力 ,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推动山西能源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是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对我省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任东明  曹静  
中国可再生能源存在着成本高和市场狭小两大问题 ,要根本解决这两大问题必须制定新政策 ,形成新机制。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多目标性决定了新出台政策应该是一个政策体系 ,具体应包括目标机制、定价机制、交易机制、选择机制和补偿机制五种运行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儒标   高鹏飞  
<正>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快可再生能源产业布局,十年间取得了突出成就,不仅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位居世界首位,技术创新能力也不断增强,特别是储能技术已占得先机。如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国际形势风云激荡,气候危机不断加剧,能源安全已成为全球最重要和最紧迫的挑战之一。随着《巴黎协定》的全面落实,全球已有超过14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或零碳目标,推进可再生能源及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抢先布局,在可再生能源产业和技术等领域加速领跑,这对于改善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等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静  任东明  
在中国加入WTO之后 ,对于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研究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更多地关注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问题。本文以考查目前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障碍为起点 ,分析了加入WTO之后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为了适应加入WTO之后的新形势 ,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应该有新的举措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晏清  袁平红  
在研究英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对中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制约中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因素和存在问题,进而通过英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经验启示,提出发展中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必须建立健全海洋可再生能源管理机构和法规、加强国际间技术合作和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并配合实行配额制和税收改革,以实现海洋可再生能源的有效供给和市场吸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儒标   高鹏飞  
<正>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快可再生能源产业布局,十年间取得了突出成就,不仅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位居世界首位,技术创新能力也不断增强,特别是储能技术已占得先机。如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国际形势风云激荡,气候危机不断加剧,能源安全已成为全球最重要和最紧迫的挑战之一。随着《巴黎协定》的全面落实,全球已有超过14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或零碳目标,推进可再生能源及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抢先布局,在可再生能源产业和技术等领域加速领跑,这对于改善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等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牛丽贤  张寿庭  
全球气候的日益恶化,促使人类进入"低碳经济"时代。中国面对"碳减排"与发展经济的双重压力,提出增加可再生能源在能源利用总量中的比例、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范围、加大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等要求。应该完善可再生能源相关立法,加强法律实施;通过政府积极干预建立可再生能源的主导产业地位;根据能源的自然禀赋条件,建立区域性的可再生能源的产业集群;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成熟的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树杰  
所谓可再生能源发展资金分摊,是指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高于常规能源的发电成本的差额如何补偿。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地区间可再生能源的资源禀赋差别很大,加之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因此,可再生能源发展资金的分摊,不仅存在于不同的消费者之间,也存在于不同的地区之间。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研究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率而又公平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资金分摊机制,以推动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晓敏   刘世哲   薛栋  
基于中国2007-2020年30个省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可再生能源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可再生能源发展显著降低了碳排放,在中西部地区与环境规制强度高地区更明显;风能发展对碳排放的抑制效果最大,太阳能次之,水能的抑制效果最小;机制检验表明,可再生能源能够通过优化能源结构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发挥碳减排效应;非线性效应表明,随着能源结构水平的恶化,可再生能源对碳排放的影响呈先抑制后促进的趋势。与此同时,可再生能源的碳减排效应会随着能源利用效率的下降呈边际递减趋势;进一步研究发现,可再生能源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瑛  李晓兵  扈海波  孔平涛  张东宏  李俊峰  王忠颖  时璟丽  
可再生能源资源具有的可再生性和清洁性,使其逐渐成为世界性的能源建设发展方向。根据可再生能源的特殊自然属性,建立了包括:资源监测指标、设备指标、经济评价指标、环境评价指标的一套稳定、可操作的指标体系,并依照此体系开发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地理信息系统。系统采用GeomediaProfessional平台,基于Client/Server模式,是第一个全国范围的可再生能源资源GIS,它实现了对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中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四种能源资源的空间、属性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动态监测。同时,利用GIS特有的空间分析功能,结合资源开发评估模型,为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