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31)
2023(7380)
2022(6335)
2021(6318)
2020(5114)
2019(11867)
2018(11767)
2017(21290)
2016(11677)
2015(13609)
2014(13561)
2013(13496)
2012(12821)
2011(11888)
2010(11995)
2009(10912)
2008(11012)
2007(9981)
2006(8943)
2005(8361)
作者
(33255)
(27550)
(27248)
(26269)
(17813)
(13267)
(12543)
(10762)
(10708)
(9999)
(9640)
(9185)
(9100)
(8989)
(8927)
(8504)
(8253)
(7988)
(7958)
(7937)
(7368)
(6780)
(6664)
(6369)
(6241)
(6223)
(6162)
(6062)
(5686)
(5622)
学科
(47717)
经济(47666)
管理(29938)
(28339)
(23435)
企业(23435)
方法(18506)
中国(17574)
数学(15531)
数学方法(15381)
(13023)
(12196)
(12130)
贸易(12120)
(11911)
(11427)
(10564)
教育(10408)
业经(9697)
理论(9040)
(8609)
银行(8594)
(8469)
(8265)
(7780)
农业(7773)
(7473)
金融(7471)
地方(7458)
(7012)
机构
大学(172816)
学院(168482)
(73625)
经济(72005)
研究(64873)
管理(58369)
中国(49808)
理学(48516)
理学院(47858)
管理学(47139)
管理学院(46765)
(38424)
科学(35979)
(33220)
(32540)
研究所(29174)
中心(27711)
(26283)
财经(26235)
北京(25387)
(25116)
师范(24904)
经济学(24287)
(23953)
(23878)
(23291)
经济学院(21596)
(21043)
师范大学(20155)
业大(19842)
基金
项目(101491)
科学(79320)
研究(79102)
基金(73288)
(63517)
国家(62993)
科学基金(52529)
社会(49621)
社会科(46959)
社会科学(46951)
教育(38169)
基金项目(36778)
(36410)
编号(32920)
(32006)
自然(31328)
资助(31097)
自然科(30573)
自然科学(30564)
自然科学基金(30073)
成果(28978)
(24089)
课题(23977)
重点(23596)
中国(22751)
(22411)
国家社会(21191)
教育部(21063)
(20849)
(20829)
期刊
(87239)
经济(87239)
研究(58735)
中国(41291)
教育(28587)
(26039)
学报(25065)
管理(23725)
科学(23234)
(21789)
大学(19116)
学学(16749)
(16046)
金融(16046)
农业(15027)
技术(14821)
经济研究(14256)
财经(13835)
图书(13518)
(12206)
(12151)
业经(11781)
问题(11070)
国际(10877)
世界(10499)
书馆(10450)
图书馆(10450)
(9396)
(9068)
论坛(9068)
共检索到275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金荣  
自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设立"小说家"类目以来,古典小说及其研究成为我国古典文献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内容。民初以来,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以胡适、鲁迅等人为代表的一批具有高深学术造诣的著名学者,以中国古典文献学方法和西方系统科学方法相结合的全新范式,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流变史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骄人成果。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就是其中的典范。文章以《中国小说史略》为经纬,对中国古典小说的衍生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以期对小说衍生文献的系统化建设有所裨益。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韩文宁  
《中国小说史略》是鲁迅经十余年努力完成的一部重要著作,该书集中体现了鲁迅辑录、校勘古籍的成就,它不但继承了中国学术传统,而且有所发展,蔡元培先生曾盛赞“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莉华  谈剑明  
皇家亚洲学会是西方最早的汉学研究机构之一,汉籍典藏丰富。其所藏中国古典小说不仅数量可观,而且多康雍乾嘉时期的刻本或稀见版本,与国内现存版本可互为参照。皇家亚洲学会汉籍目录的编纂和修订,则反映了19世纪欧洲文学体系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框范,体现了中西文学观念的差异,具有学术史的研究价值,是考察中国近代文学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维度。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林宪亮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七篇《与其前后》中认为颜从乔撰写的《僧世说》是清代作品,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通过清人王士祯文集以及清修《安徽·怀宁县志》等材料关于颜从乔的记载,可以判断《僧世说》并非清代作品而是明朝末年的作品。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范开宏  
介绍了《榴花梦》的成书情况 ,《榴花梦》的思想内容 ,艺术成就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成玮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包含三大演进节点:唐、宋两处众所周知,明代中期一处,留意者殊少。在他笔下,唐代至明中叶小说以娱乐为主,此后改以摹写世态为主。环顾清季民国各家论述,这点堪称鲁迅最独特的看法。他描绘这一转型,参照了18世纪至19世纪后期西方文学的嬗变轨迹。但从其知识结构看,对西方文学史的理解,本不应如此简化。由是观之,他有其一贯的思考框架,参考西学资源时,不无选择、重塑。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西学观念与小说史迹的凑泊,情形颇为复杂,非“以西律中”一语所能尽括。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韩春磊   姚啸华   张宏玲   刘英捷   沈立力  
新时代古籍智慧化服务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古籍智慧化服务场景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古籍智慧化服务场景发展演进路径,确立古籍智慧化服务场景的现实方位,以上海图书馆的古典小说续作研究服务场景构建为例,分析古籍智慧化服务场景构建中的难题。本文结合实践和技术发展特点,对利用数字人文及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新时代古籍智慧化服务进行深入思考,建议积极利用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等前沿技术解决古籍智慧化服务实践问题,加强古籍文本语料库建设,探索知识组织新模式,建立共同生态,促进古籍智慧化服务创新。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傅荣贤  华建铭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古典文献学研究,总体上体现了持续性、全面性、交叉性、实践性等特点,相关成果主要集中在古籍文献的整理出版、文献学基础理论的探讨、分支学科的构建与完善、研究方法及与相关学科关系的分析、文献学史与研究史的梳理、各类专题问题的研究等方面。学者们前后继踵的孜孜求索,有力地推动了古典文献学学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但70年的研究成果也存在领域开拓创新不够、理论研究有待严谨深入、分支学科研究用力不均、"问题意识"亟待加强等不足。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邢惠玲  
本文作者简要论述了龙在中国古典文学文献中的形象 ,认为中国古典文学文献中龙的形象具有神尊性、性情性、罪孽性三种类型特征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曹培根  
徐有富主编、程千帆校勘的《中国古典文学史料学》一书,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拓展了史料学新的研究领域。这不仅是由于该书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填补了文学史料学研究的空白;而且在于该书除了象通常的史料学著作那样详尽介绍重要史料外,还把史料学研究拓展到了史料搜集、鉴别、整理和检索利用的新领域。史料学著作需要评判史料价值,展示史料原委,讲述史料工作方法,更要以详实的史料来说明问题。书中对每一类古典文学史料从起源、种类、体例到史料价值,详加论列,对重要史料和检索、参考工具详注版本,对鉴别史料、整理和利用史料的规律和方法详举实例来说明。全书正文有615条脚注以及书后所列94条“参考书目...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徐蜀  
司马迁对中国古典目录学的贡献徐蜀ABSTRACTByanalysingShiJibySimaQian,theauthorthinksitisnotonlyaclassicinhistoryandliterature,butalsohashadagre...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周书灿  
自1935年5月冯友兰陆续阐发的"信古、疑古、释古"说,曾在中国学术界引发长期的争议,并直接影响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古典学理论的建构。从中国学术史上有关列子时代考订和《列子》八篇的真伪之辨,可以清晰地看出,除了明清民国时期,存在极端疑古的不良倾向外,总体而论,从信中有疑到考而后疑与考而后信两种倾向并存,"信"与"疑"始终没有呈现出绝对的分离状态。简单地将"信"和"疑"对立起来,注定很难准确揭示出纷繁复杂的古史、古书的历史实际,自然也很难谈到在真实可信的史料基础上进行古典学重建问题。新时期学术界关于浙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孔泾源  
一、意识形态与“韦伯命题”如同西欧经济变迁引发过人们对欧洲中世纪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即宗教观念及其变革方式的关注一样,近几十年来东亚经济的迅速成长,引起了人们对儒家思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思考。这种认识的明显特征在于,它所依据的是儒家思想的边缘、外围地区而不是它的本土或核心文化圈内的经济成长的经验;它所比照的是先发性国家在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制度形态的自发成长过程中正统思想的某种适应性转化或理性化过程对经济成长的促进作用,而不是后发性国家在制度示范、传递乃至竞争面前的制度安排和意识形态的调适过程;它所着眼的依然是西方社会的那种以个人为本位的(尽管带有某种理性个人主义色彩)经由宗教或心理媒介...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桂罗敏  
本文设计的中国古典文献电脑助读由两个系统合成,一个是古籍白话文翻译成果的检索,一个是有关字、词组和成语典故的辞典的快速查找。目的在于,在21世纪,解决广大读者对中国古典文献阅读的部分困难,为科研工作提供一些便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沈越  
马克思、恩格斯德文原著中的Bürger这类术语只有市民一种含义,但在中译本中被大量误译为资产阶级。作为最早科学界定资产阶级概念的学者,马恩在把bourgeoisie(middle class)引入德文时,剔除了其原来的市民含义,用Bourgeoisie①专指资产者,在德语中将市民与资产阶级严格区分开来。在使用法文和英文著述时,因遵从别国语言习惯,他们仍在较宽泛的意义上使用bourgeoisie,用其指包含资产阶级在内的有产市民。在翻译时应以德语为准,将Bürger和Bourgeoisie这两类术语一词一译分别译为市民与资产阶级,并以此来确定法文和英文中的bourgeoisie是市民还是资产阶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