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33)
2023(9463)
2022(8217)
2021(7857)
2020(6609)
2019(15496)
2018(15340)
2017(28646)
2016(15656)
2015(18195)
2014(18389)
2013(18353)
2012(17394)
2011(15877)
2010(16027)
2009(14904)
2008(15028)
2007(13644)
2006(11606)
2005(10647)
作者
(45930)
(38561)
(38314)
(36946)
(24531)
(18585)
(17688)
(15031)
(14540)
(13863)
(13224)
(12914)
(12333)
(12308)
(12102)
(12031)
(11903)
(11361)
(11213)
(11125)
(9658)
(9458)
(9364)
(8729)
(8719)
(8696)
(8654)
(8523)
(7895)
(7770)
学科
(68740)
经济(68677)
管理(40186)
(38155)
方法(31989)
(29084)
企业(29084)
数学(28644)
数学方法(28423)
中国(21105)
(19356)
(16656)
(16304)
贸易(16296)
(15920)
(13870)
(13219)
业经(12959)
农业(12506)
地方(11897)
(11102)
银行(11079)
(10602)
(10290)
(10258)
金融(10256)
环境(9901)
(9824)
财务(9801)
财务管理(9762)
机构
大学(231449)
学院(230702)
(100960)
经济(98977)
管理(82921)
研究(82920)
理学(70352)
理学院(69489)
管理学(68349)
管理学院(67903)
中国(64684)
(50257)
科学(49438)
(45443)
(42901)
(39311)
研究所(38833)
中心(37786)
财经(36245)
(34866)
(32954)
业大(32826)
经济学(32707)
北京(32604)
农业(31013)
(30876)
师范(30596)
经济学院(29670)
(29472)
(27652)
基金
项目(145967)
科学(113368)
研究(108562)
基金(105173)
(91731)
国家(90994)
科学基金(76174)
社会(68102)
社会科(64477)
社会科学(64459)
(54984)
基金项目(54936)
教育(50547)
自然(47384)
(47103)
自然科(46237)
自然科学(46220)
自然科学基金(45414)
编号(44653)
资助(44233)
成果(37002)
(33633)
重点(33452)
(32213)
课题(31238)
(29726)
中国(28985)
国家社会(28765)
教育部(28729)
大学(28344)
期刊
(112375)
经济(112375)
研究(71270)
中国(46714)
(35976)
学报(35925)
(35744)
科学(32673)
管理(28461)
大学(26852)
教育(26075)
学学(24947)
农业(24279)
(21227)
金融(21227)
技术(20306)
经济研究(19239)
财经(18276)
业经(17387)
(15841)
问题(15362)
(14988)
(14085)
国际(13046)
世界(12689)
技术经济(12002)
图书(11782)
(11084)
统计(11028)
理论(10650)
共检索到350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徐萱春  
通过对景观题名和景观本身、景观题名和作者读者、景观题名与社会时代之间关系的研究,探究景观题名的功能和意义,对其命名依据和表现进行系统的分析。从景观题名与景观本身的关系看,景观题名往往能直接反映或间接影射出景观本身的内容或主题,实现能指功能;从阐释性层面来考察二者之间的意义可分为写实与象征2种类型;从景观题名涵盖景观内容范围不同则表现为标志和隐蕴2个方面。从景观题名和作者读者关系看,景观题名是作者创作的一部分,反映作者的心理和意图,同时也将读者因素考虑在内;从景名中有无感情成分来考察可以分为有我与无我;从景名是否首次被创作出来方面看可以分为单篇与系列。文学惯例和与从众心理使景名在社会时代的影响下...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华海镜  金荷仙  
书法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不仅是点醒园林意境的语言文字的载体,而且是独立的审美对象。以欣赏书法为旨的碑林,是继建筑、山水、植物三大造园要素之后的又一重要元素。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彭巧  傅德亮  徐剑锋  
中国古典园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的宇宙观、人生观、艺术精神与性格,并由此体现在园林的风格、布局以及审美情趣上。而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儒、道、禅以及风水的哲学思想对于这些建园因素,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文章从中国传统文化各派思想的精神实质出发,探讨它们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参2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庆  沈永宝  
绿篱是我国传统园林重要的造景元素之一。依据中国园林的发展历程,并结合本研究的特点,将中国古典园林绿篱的发展历程分成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宋时期、明清时期四个历史阶段,以历代描写园林的诗文为基础,研究中国古典园林中绿篱景观的发展。最后,提出古典园林绿篱景观应朝着空间营造、视线引导、空间主景以及空间衬景的方向发展。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徐伦虎  
我国古典园林在其形成的那天起,就同山水画、山水诗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它在世界的园林体系中属自然山水式园林。 中国园林发端于殷商,觉醒于魏晋,成熟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其中魏晋南北朝在中国园林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抛弃了以宫室楼阁为主,禽兽充满囿中的形式,而继承了古代“三山一池”的传统,并迅速向自然山水园方向发展。当时文人和士大夫受到政治动乱和佛、道出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君  苏雪痕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山林植物景观为园主提供了可以寄心林泉丘壑的退隐的生活场景,从南朝到明清,历代园主一直力求体现山林意趣.该文从中国古代文士崇尚山林隐逸生活的侧面,对不同历史时期的郊野墅园及城市宅园山林意趣的营造手法,做了一定程度的探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山林植物景观,不仅艺术地再现了自然界中的山川草木,而且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卢山  陈楚文  王欣  金海燕  
通过较为丰富的史料,从历史发展和传统山水审美的角度,浅述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置石立峰的发展历程,热衷峰石的原由以及品石的标准等内容,旨在学习其精华,为现代园林实践服务。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国新  杨絮飞  
“兼工带写”是中国画的重要艺术处理手法,它集“工笔”的风格精丽和“写意”的简括的优势于一身,具有很好的艺术效果。中国古典园林中艺术处理手法也有这种“兼工带写”的技法。具体说,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工笔”艺术处理手法主要表现在其园林建筑和建筑装饰的工巧和精致。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写意”艺术处理手法主要表现在园林中实景的“写意”处理和园林中诗化的艺术处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工笔”和“写意”手法的辩证统一,水乳交融———“兼工带写”,这种艺术处理手法可以使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产生虚实相生,动静相依,疏密相映,开合自然,张弛得当的艺术效果。参12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学峰  
中国传统文人画与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精华。作者均为士大夫文人,他们有共同的审美思想和艺术情趣。中国古典园林被称之谓文人园,在其设计和建造中多借用文人画的理论。文人画与文人园在题材的选择和艺术表现中强调“师法自然”,追求自然之天然情趣;借物咏志,借景抒情,传达文人情怀。在立意和布局上遵循“以少胜多”“意到笔不到”的原则,强调疏密虚实的对比关系。在意境的创造中,追求诗情画意,以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之境。中国传统文人画的文化内涵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思想的精神内核,这种人文精神不仅透射在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亭一榭,也必将在中国现代园林发展中重放光芒。参6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华海镜  金荷仙  
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表现的都是自然山水,两者理论上极为相通。本文着重从立意、取舍、虚实、透视、掇山叠石皴法、树木配置和建筑等角度进行比较剖析。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汪洋  
中国古典园林在整体布局、叠山理水及建筑物造型上充分发挥中国画线条的表现力,通过用线的轻重、刚柔和转折等变化及线条在画面上的排列组合,表现结构、空间、层次、节奏韵律及装饰风格。这种富有意味形式的线条又对园林意境美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参5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国新  杨絮飞  
中国古典园林是以视觉为主要感知方式的综合的空间造型艺术。其中,听觉美乃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所追求的高妙境界之一。要实现中国古典园林"雅静之至"的理想境界,确实也离不开令人荡气回肠的听觉因素。在园林中听觉与视觉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建构园林的各种因素,包括人为因素都可以形成听觉美。园林听觉美对现代景观的效果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钱海燕  
从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立意、情趣、动态序列及选景手法上的共同之处 ,归纳出中国古典园林的 6个艺术特点 ,并从“天人合一”的造园思想和“诗情画意”的人文审美角度 ,提出对传统园林艺术的继承与发展问题的粗略看法。参 5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絮飞  李国新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可能更关注园林植物的生态意义和外在审美因素;事实上,作为园林的主要语素之一,园林植物还承载了文化内涵、情感因素和吉祥寓意等精神方面的意义。要想对园林植物有更为透彻的认识,就要尽量对其精神内涵进行研究和阐释,只有这样才真正做到对植物的"悟对神通"。把握园林植物语素的综合审美意蕴,在造园中更好地加以运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华莉  
园林学界对古代是否存在公共性园林一直存有争议,结合古代公共性园林的内涵、称谓、功能、来源等相关史料信息,从历史文献研究角度展开分析。论证得出,古代公共性园林是古典园林中的特殊类型,融合了优美的自然景观与深厚的历史文化。追溯古代公共性园林的历史渊源,能够补充、丰富本土古典园林体系,扩展园林史研究范围。从古代公共性园林历史文化内涵切入,还有助于深入理解公共性园林,对传承传统文化、重拾文化自信、重振民族精神有着积极意义。最后,古代公共性园林追求高文化与低消耗相结合的简朴生活,满足了基本精神需求还不破坏生态环境,对现阶段环境保护和公共园林建设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