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26)
2023(9129)
2022(7555)
2021(7527)
2020(6003)
2019(14150)
2018(13903)
2017(24860)
2016(14199)
2015(16396)
2014(16354)
2013(15601)
2012(14605)
2011(13651)
2010(13841)
2009(12426)
2008(12397)
2007(10959)
2006(9931)
2005(9308)
作者
(37879)
(31676)
(31568)
(30402)
(20252)
(14937)
(14348)
(12335)
(12164)
(11340)
(10967)
(10788)
(10118)
(10111)
(10041)
(9856)
(9424)
(9296)
(9117)
(9098)
(8355)
(7696)
(7563)
(7390)
(7143)
(7114)
(6901)
(6857)
(6525)
(6368)
学科
(51446)
经济(51373)
管理(34945)
(31393)
(25241)
企业(25241)
中国(23811)
方法(21084)
教育(20101)
数学(17838)
数学方法(17558)
(14809)
(13783)
(13097)
(13087)
贸易(13079)
(12840)
理论(11665)
业经(11244)
(11115)
(9528)
银行(9515)
技术(9492)
农业(9362)
(9196)
(8988)
(8677)
金融(8676)
(8374)
(8192)
机构
大学(206851)
学院(198724)
(83018)
经济(81424)
研究(77915)
管理(68541)
理学(58348)
理学院(57555)
管理学(56542)
管理学院(56153)
中国(55273)
(46052)
科学(43586)
(39012)
(38725)
(37328)
师范(37144)
研究所(35408)
中心(33284)
教育(32954)
师范大学(30893)
财经(30870)
北京(30695)
(29609)
(28341)
(27413)
经济学(27318)
(27316)
经济学院(24596)
业大(23570)
基金
项目(126171)
科学(102641)
研究(101262)
基金(92258)
(79909)
国家(79166)
科学基金(66721)
社会(64848)
社会科(61252)
社会科学(61240)
教育(53378)
基金项目(47214)
(45448)
(42278)
编号(41983)
自然(39324)
成果(38740)
自然科(38471)
自然科学(38457)
自然科学基金(37801)
资助(37166)
(31787)
课题(31726)
重点(30238)
教育部(28440)
(28286)
国家社会(27404)
(26823)
(26699)
中国(26638)
期刊
(91695)
经济(91695)
研究(74640)
教育(52797)
中国(47964)
(28473)
学报(27623)
科学(27393)
管理(25418)
(25364)
大学(22301)
学学(19200)
技术(18307)
(18136)
金融(18136)
农业(17542)
财经(16307)
经济研究(15442)
(14315)
(13136)
业经(12677)
问题(12603)
职业(12486)
国际(11727)
世界(11674)
(10706)
论坛(10706)
图书(10693)
(9794)
(9121)
共检索到315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洪捷  
本文通过历史考察,提出高等教育中的三种知识的分析框架,即通识性知识、学术性知识和职业性知识,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国的传统教育进行了分析,发现三种知识在传统上处于一种非常独特的关系,呈现三个特征,即通识教育与意识形态的合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合一,通识教育与学术知识合一。换句话说,意识形态化的通识教育在中国传统的高等教育中占据了主导作用,抑制了学术知识和职业知识的发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赵振红  张海波  
深入研究并构建中国古代教育话语,才能实现传统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从而更好地借鉴西方教育思想,以构建当代中国教育的话语体系。文章从教育范畴与命题入手,提出构建中国古代话语体系的目标与切入点,并立足唯物辩证法,对如何科学构建中国古代话语体系进行了探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勇  洪成  
中国古代治水的历史悠久,成就斐然。其原因在于古代治水中常常以传统哲学为指导思想,不仅重视水利工程位置的选择,而且在统筹规划中突出重点,辩证考虑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并善加转化,同时又能根据当地环境合理利用各种资源等,充分体现了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辩证统一、因地制宜等核心理念。这些治水活动的成功有效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并实证地验证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科学性,对我们今天的治水活动依然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丁海斌  顾雪晴  梁仙保  
中国古代科技档案及其管理的相关知识积累与其认识对象的发生、发展相始终,并包括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两个方面。对于科技档案类事物,中国古代已具有一定的内涵、性质和分类方面知识,出现了诉诸文字的属类范畴内的分类方案,具备了一定的管理知识,但其认识尚未上升到学术理性和整体、统一的高度,主要停留在较简单的操作层面和具象、属类的阶段,没有产生统一的通用性名词,没有出现科技档案学及其相关著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肖群忠  
论“孝”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地位及其启示●肖群忠《孝经》引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孝在中国传统伦理和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地位。关于孝为德之本,笔者已有专文论述,本文拟论“夫孝,……教之所由生也”。所谓“生”,以笔者之理解...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立  
中国古代大学教育思想探析余立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教育制度、教育目的和任务、教育原则与方法、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以及体现在其中的教育思想等,是我国极为珍贵的教育遗产。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总结这份遗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熊明安  
高等教育是一个历史的、相对的和不断发展的动态概念 ,认识高等教育 ,就必须把具体的高等教育现象放在具体的历史时代和历史环境中去考察。本文引用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形成和发展、教学概况、学术自由、办学自主以及学生学习生活与正义斗争等方面的一些事例来说明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概况。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星云  
在中华五千年的浩瀚历史宝库中,有关教育方面的史料记载很丰富。每个朝代在教育财政、办学模式等方面都各具特色。考察梳理古代官学与私学的教育财政问题,可以为当代教育财政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一些资料和启示。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罗建国  
中国交通运输历史悠久,从黄帝拓土开疆,首筑道路至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古往今来,历代史册典籍,中外学者的著述,记载这方面的文献资料,可谓“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并具有不同于其它文献的三大特点: 第一,数量浩繁,涉及的文献类型广泛。古代交通涉及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曹玉静  谭杰  
在中国古代社会,家庭是女性的主要活动场所。女性的一生要经历"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这三个阶段。从这三个方面探讨中国古代女性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有利于为现代家庭教育提供借鉴,有助于更好地解决当今社会有关女性生活和发展的问题,有利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秋根  
大体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积累和货币积聚的增加,社会上的闲置资金增加,存款便会产生。中国古代商品货币经济起源较早,城乡人们有了闲置的货币,既可以深藏在地下,这便形成了所谓的窖藏,也可以购买土地或投入各式各样的工商业经营,进行高利放贷等等,这便形成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但是,在资金较少,不足以形成经营资本,却又不愿闲置钱财的情况下,该怎么办呢?为适应这一需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端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军  娄小平  
大学文化是由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人"在对知识进行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大众文化或其他社会文化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文化系统,大学文化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文章回顾梳理了中国古代大学的文化,探求其演化的内在轨迹,加深对中国大学文化的理解。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峰  
本文叙述了中国古代丛书的概念、涵盖内容、历史发展过程及各个朝代出现的丛书代表著作。同时指出中国古代丛书在中华典籍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为推动人类文化 ,批判继承中国古代文化遗产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