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38)
- 2023(6040)
- 2022(5154)
- 2021(5287)
- 2020(4664)
- 2019(10380)
- 2018(10340)
- 2017(19763)
- 2016(10289)
- 2015(12108)
- 2014(11796)
- 2013(11631)
- 2012(10507)
- 2011(9778)
- 2010(9731)
- 2009(9028)
- 2008(8693)
- 2007(7329)
- 2006(6400)
- 2005(5842)
- 学科
- 济(49047)
- 经济(49005)
- 方法(26275)
- 管理(25798)
- 数学(24606)
- 数学方法(24116)
- 业(23824)
- 企(18917)
- 企业(18917)
- 中国(15290)
- 贸(11768)
- 贸易(11759)
- 易(11589)
- 农(10723)
- 财(8194)
- 业经(8065)
- 制(7647)
- 学(7575)
- 银(7039)
- 银行(7038)
- 理论(7012)
- 行(6832)
- 融(6627)
- 金融(6625)
- 农业(6605)
- 环境(6321)
- 和(6166)
- 出(6103)
- 关系(6040)
- 策(5984)
- 机构
- 大学(149919)
- 学院(147242)
- 济(70222)
- 经济(69217)
- 管理(57584)
- 研究(52572)
- 理学(50076)
- 理学院(49551)
- 管理学(48529)
- 管理学院(48262)
- 中国(42062)
- 京(32297)
- 科学(29241)
- 财(28703)
- 所(25567)
- 财经(23607)
- 研究所(23440)
- 经济学(23254)
- 中心(22969)
- 经(21874)
- 北京(21158)
- 经济学院(20894)
- 农(19431)
- 江(18741)
- 院(18735)
- 业大(18539)
- 范(18481)
- 师范(18346)
- 财经大学(17863)
- 科学院(15726)
- 基金
- 项目(99055)
- 科学(79425)
- 基金(75386)
- 研究(72242)
- 家(65917)
- 国家(65517)
- 科学基金(56428)
- 社会(48303)
- 社会科(46099)
- 社会科学(46088)
- 基金项目(38144)
- 自然(35568)
- 自然科(34884)
- 自然科学(34878)
- 省(34453)
- 自然科学基金(34286)
- 教育(33969)
- 资助(32971)
- 划(30468)
- 编号(27659)
- 部(23685)
- 成果(22482)
- 重点(22410)
- 国家社会(21531)
- 中国(21518)
- 教育部(20841)
- 发(20790)
- 创(20458)
- 大学(19449)
- 人文(19387)
共检索到216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蔡龙威
从我国古代贰臣词人的作品中,能够窥见贰臣词一个重要抒情模式的演化:由故国之思的哀怜转向自身功名未就的苦叹,再到内心失路之痛的悔恨的一条由外到内的情感演进过程。此种演变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观念的缘由,体现为君臣关系由二而一的转变和夏夷之辩由松到严的变化两方面。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郑晔
从远古到现代,我国家庭经过了几千年的历程,直到新中国成立时,我国普遍存在的家庭模式仍是宗法制大家族下的个体小家庭。家族制度深深地影响着个体小家庭的消费模式。大家族有祠堂,有族长,有家族公田。家族内部一方面贫富悬殊、阶级分化非常明显;另一方面定族公产有时也用于救济本家族的穷人。我们不探讨大家族制度对个体家庭消费的影响,只就一般个体家庭的消费模式加以简要分析。第一,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家庭消费的经济基础。中国古代是一个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传统的中国虽有“士、农、工、商”四个阶层,但“农”始终占了绝大多数,并且士、工、商都依附于农而存在。由于工商业及社会分工极不发达,家庭经济来源主要以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宇翔 陈建华
以乡村治理模式为研究对象,把时间界定在古代封建社会时期,主要分析了乡村行政建制、官员选拔制度和土地赋税对乡村治理模式的影响,认为古代乡村治理模式呈现出皇权与绅权、皇权与族权相结合的特点,并依据这些影响因素和主要特征把古代乡村治理分成官方主导治理模式、官绅结合治理模式、士绅主导治理模式三个时期,把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
关键词:
古代 乡村治理 影响因素 变迁特点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倪莉
古代戏曲目录的提要内容和形式均极为丰富,如元《录鬼簿》为目录中人立传,是古代传录体提要的一种,如《曲品》、《远山堂曲品》、《远山堂剧品》以批评方式评论戏曲创作的状况,是典型的叙录体提要,又如《今乐考证》的提要内容采取了辑录体提要的形式。本文重点分析各时代戏曲目录提要的体例结构、内容及其客观性,以及与普通目录提要的区别。
关键词:
古代戏曲目录 提要分析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吴哲 丁牧羊
"舆图"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档案名词,对其进行追本溯源、察流知变,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舆图"一词的产生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的早期,词义主要为地图或借喻疆土,两个主要义项在历史进程中未发生较大嬗变,一直沿用到清末。"舆图"一词的形成,符合主辅型(偏正式)双音词的羡余现象,应为复音词"舆地图"的简化形式,以消解多义重复。本文通过计量语言学方法对"舆图"历朝历代的使用频次进行了定量分析,测定其发展趋势线。
关键词:
舆图 舆地图 档案名词 科技名词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李健
托物寓情作为中国古代感物美学的一种类型,早已成为中国文学艺术创作的传统。它的运作模式是先有情,然后再寻找与这种情相适应的物来寄托。物包括自然物色和社会现实生活。自然物色之所以能够寄托思想情感,除了天人合一的观念之外,还有中国独特的文化、风俗等因素促成。它们共同促使自然物色的某种特征与情感的某种特征发生关联,使自然物色成为情感的隐喻或象征。社会现实生活能够寄托思想情感,一方面是因为社会现实生活本身就蕴含着思想情感,另一方面是由于作家、艺术家从自身的体验出发领会到社会现实生活与思想情感的某些关联。在情的主导下,情、物之间的律动是自然的、本真的。情与物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审美创造的过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秋根
大体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积累和货币积聚的增加,社会上的闲置资金增加,存款便会产生。中国古代商品货币经济起源较早,城乡人们有了闲置的货币,既可以深藏在地下,这便形成了所谓的窖藏,也可以购买土地或投入各式各样的工商业经营,进行高利放贷等等,这便形成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但是,在资金较少,不足以形成经营资本,却又不愿闲置钱财的情况下,该怎么办呢?为适应这一需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军 娄小平
大学文化是由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人"在对知识进行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大众文化或其他社会文化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文化系统,大学文化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文章回顾梳理了中国古代大学的文化,探求其演化的内在轨迹,加深对中国大学文化的理解。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学文化 历史演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岐三元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幅员辽阔的大国。有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有绚丽珍贵的文化遗产。直古至今积累了丰富的管理思想,理论、方法和经验,很值得我们去发掘、利用、总结和发扬。我们要建立中国式的经营管理科学体系,实现中国经营管理现代化。这就要从我国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彭良龙
酒圣杜康,古代酿酒的发明者。文圣孔丘,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史圣司马迁,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草圣张芝,汉朝书法家。医圣张仲景,东汉医学家。武圣关羽,东汉末期刘备的大将。书圣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画圣吴道子,唐朝著名画家,擅长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