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80)
2023(6152)
2022(5178)
2021(5155)
2020(4143)
2019(9838)
2018(9350)
2017(16573)
2016(9000)
2015(10800)
2014(10394)
2013(10219)
2012(9962)
2011(9369)
2010(9351)
2009(8775)
2008(8739)
2007(7511)
2006(6688)
2005(6478)
作者
(24968)
(20994)
(20954)
(20066)
(13737)
(10173)
(9501)
(8224)
(8146)
(7425)
(7409)
(7295)
(6927)
(6915)
(6888)
(6555)
(6140)
(6096)
(6013)
(5771)
(5563)
(5058)
(5043)
(4928)
(4900)
(4704)
(4604)
(4417)
(4203)
(4115)
学科
(40567)
经济(40517)
管理(19802)
(19419)
方法(16533)
中国(16364)
数学(14626)
(14573)
企业(14573)
数学方法(14493)
(10659)
贸易(10652)
(10498)
(10204)
(8640)
(8586)
(8020)
(7701)
金融(7700)
(7346)
银行(7342)
(7205)
业经(7056)
关系(6605)
(6548)
农业(6370)
理论(6303)
教育(6299)
(6125)
(5953)
机构
大学(138446)
学院(132352)
(64852)
经济(63973)
研究(56036)
管理(44221)
中国(43317)
理学(36945)
理学院(36409)
管理学(35906)
管理学院(35634)
(30981)
科学(30191)
(29789)
(28486)
研究所(25809)
中心(23733)
财经(23502)
经济学(22264)
(21771)
(21359)
师范(21234)
北京(20877)
经济学院(19911)
(19231)
(18269)
(18219)
师范大学(17828)
财经大学(17634)
科学院(16456)
基金
项目(82336)
科学(65548)
研究(63600)
基金(62175)
(55457)
国家(54601)
科学基金(45042)
社会(42588)
社会科(40417)
社会科学(40405)
基金项目(31260)
教育(30087)
(26964)
资助(25952)
自然(25924)
自然科(25324)
自然科学(25316)
(25062)
自然科学基金(24931)
编号(23999)
成果(21780)
(21002)
中国(20713)
国家社会(19594)
重点(19573)
教育部(18506)
(18012)
课题(17824)
(16967)
大学(16752)
期刊
(71833)
经济(71833)
研究(50725)
中国(31374)
(22649)
教育(21316)
学报(20838)
科学(20077)
管理(17734)
(16615)
大学(16433)
学学(14786)
财经(13783)
(13311)
金融(13311)
经济研究(12790)
(12125)
(11859)
农业(11835)
世界(11466)
国际(11413)
技术(11015)
问题(9932)
(8157)
图书(8006)
业经(7470)
(7004)
论坛(7004)
书馆(6436)
图书馆(6436)
共检索到221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长吉  王鉴  
程端礼的《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从课程思想理论基础到课程基本理念,从课程内容体系到课程学习方法,从课程顺序到时间安排,从教材选择到督促检查,呈现了构成课程论著作的各个元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课程论著作面貌。因而,《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可以看作是我国古代经典的课程论著作,甚至可能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部课程论著作。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周少川  
中国古代私家藏书具有自觉性、多样性、情趣性及互补性等特征。古代私家藏书文化研究必须坚持唯物主义观点 ,注意从其政治环境、地域、藏书类型、社会功能等方面予以研究 ,从文化视角去探索其重要意义。参考文献 15。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易  
从民间征集图书是中国古代官府常用的图书收集办法。文章介绍了官府征书的由来和它的几大特点,以及征书的作用和历史意义。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任竞泽  
中国古代文体学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学术增长点之一,但对文体学理论之整体研究还是个薄弱环节。文体学思想是一种内蕴更为丰富的文体学理论范型,相关研究尤为寥落。论纲包括三个部分:首先综论中国古代文体学思想的研究现状,比较文体学思想与文学思想之间的关系,从而借鉴文学思想史研究方法;其次通过列举一些重要文论家的文体学思想,概观中国古代文体学思想的整体特征及其形成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最后论证和呈现中国古代文体学思想研究的方法目标、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方宝璋  
中国古代审计方法主要有查账法、查询法、比较分析法、详查法、抽查法等,审计方式主要有就地审计和送达审计,定期审计和不定期审计,以及事前审计、同时审计和事后审计等。从总体上看,古代审计方法方式还是较完备的,并与经济水平相适应,在审计工作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综观古代审计方法、方式发展,可见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对国家财经活动监督的需要是审计方法、方式进步的主要驱动力,而古代审计方法、方式的进步是审计发展的重要标志。其对当代的启迪是:目前,全球正在逐渐步入知识经济、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审计方法、方式必须与时俱进,开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关伟  
尊师思想是中华民族教育思想史上的光辉夺目的明珠,是中国古代尊师重教传统形成和发展的思想基础,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表现。今天,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研究我国古代尊师思想,剔除其中的封建性糟粕,取其民主性、真理性的精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尊师重教、尊师重学的优良传统,于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大有裨益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方宝璋  
中国古代审计方法主要有查账法、查询法、比较分析法、详查法、抽查法等,审计方式主要有就地审计和送达审计,定期审计和不定期审计,以及事前审计、同时审计和事后审计等。从总体上看,古代审计方法方式还是较完备的,并与经济水平相适应,在审计工作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综观古代审计方法、方式发展,可见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对国家财经活动监督的需要是审计方法、方式进步的主要驱动力,而古代审计方法、方式的进步是审计发展的重要标志。其对当代的启迪是:目前,全球正在逐渐步入知识经济、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审计方法、方式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跟上时代的步伐,以应对知识经济、信息化和网络化大数据对审计的挑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熊明安  
高等教育是一个历史的、相对的和不断发展的动态概念 ,认识高等教育 ,就必须把具体的高等教育现象放在具体的历史时代和历史环境中去考察。本文引用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形成和发展、教学概况、学术自由、办学自主以及学生学习生活与正义斗争等方面的一些事例来说明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概况。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黄文德  方宝璋  
中国古代审计立法通常归附于其上级机构或职能的立法中,其主要有秦汉归属于对官吏稽查、考核的《效律》《上计律》,唐宋归附于特定机构或特别事项立法中的《比部格》《比部式》《勾账式》《磨勘法》《勘同法》《三司账法》等,元明清归属于御史监察机构的《台纲》《宪纲》和《会典》中六科、道监察御史下的立法。古代各朝代审计立法中,秦《效律》是目前已知中国古代最早、最系统完整的有关审计的立法,汉唐宋有关审计立法均散佚,只剩下一些片言只语,元明清的审计立法只能成为监察立法的附属部分。古代审计立法主要规定了审计主体的职责、权限和行为准则,审计客体的责任、义务,审计内容和实施程序等,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这项工作的规范性、客观...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贝力  
闲居是脱离公共空间后居所空间内的休闲生活,其对于中国古代文化而言具有特殊的价值与意义,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作用。居所空间有着与天地有着本质与形式上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也体现在人自身和休闲的内涵上,这使得闲居生活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构筑了重要的形式载体。闲居不管是在儒家、道家还是佛家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也是文人士大夫表达价值取向与意志观念的重要方式,同时在古代文化作品的创作与理论中也发挥着效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波  
在新兴的基于图像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启发下,建议以《中国历代画目大典》和《中国美术全集》作为资料基础,梳理中国古代传世画作中的读书图,以开辟阅读学、图书馆学研究的新领域,为读书图的专题收藏和利用提供线索,以弘扬中华民族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为阅读史、图书史上很多问题的研究带来富有趣味的图像证据。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肖东发  袁逸  
本文概要地回顾了官府藏书和私家藏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及缺陷;在论述官藏和私藏之间的密切联系与相互影响的同时,特别肯定了清乾隆皇帝对中国古代私家藏书的关注、鼓励与利用;最后指出,取之不尽的文献资源在民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秋根  
大体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积累和货币积聚的增加,社会上的闲置资金增加,存款便会产生。中国古代商品货币经济起源较早,城乡人们有了闲置的货币,既可以深藏在地下,这便形成了所谓的窖藏,也可以购买土地或投入各式各样的工商业经营,进行高利放贷等等,这便形成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但是,在资金较少,不足以形成经营资本,却又不愿闲置钱财的情况下,该怎么办呢?为适应这一需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端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