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66)
- 2023(7816)
- 2022(6122)
- 2021(5832)
- 2020(4729)
- 2019(10859)
- 2018(10801)
- 2017(19837)
- 2016(11017)
- 2015(13050)
- 2014(12998)
- 2013(12577)
- 2012(11178)
- 2011(10187)
- 2010(10040)
- 2009(9498)
- 2008(9727)
- 2007(8764)
- 2006(7995)
- 2005(7723)
- 学科
- 济(47047)
- 经济(46998)
- 管理(37404)
- 业(32058)
- 企(26412)
- 企业(26412)
- 中国(18343)
- 方法(18282)
- 数学(15481)
- 数学方法(15421)
- 农(13359)
- 财(13352)
- 业经(11496)
- 制(11106)
- 贸(10501)
- 贸易(10492)
- 易(10317)
- 银(9305)
- 银行(9300)
- 行(8832)
- 农业(8649)
- 策(8521)
- 务(8410)
- 财务(8375)
- 财务管理(8353)
- 发(8149)
- 企业财务(7928)
- 学(7864)
- 体(7848)
- 划(7654)
- 机构
- 大学(156115)
- 学院(153527)
- 济(71808)
- 经济(70533)
- 管理(58338)
- 研究(56875)
- 中国(47989)
- 理学(47628)
- 理学院(47084)
- 管理学(46558)
- 管理学院(46228)
- 京(34931)
- 财(34090)
- 科学(31061)
- 所(28251)
- 财经(26133)
- 研究所(25469)
- 中心(25302)
- 经(24053)
- 经济学(23686)
- 江(23048)
- 北京(22861)
- 农(21949)
- 经济学院(21233)
- 范(20172)
- 院(20168)
- 师范(20027)
- 财经大学(19473)
- 州(18346)
- 业大(18038)
- 基金
- 项目(94382)
- 科学(75138)
- 研究(72078)
- 基金(70416)
- 家(61026)
- 国家(60555)
- 科学基金(51605)
- 社会(48328)
- 社会科(45855)
- 社会科学(45843)
- 基金项目(35981)
- 教育(33038)
- 省(32953)
- 自然(30376)
- 自然科(29712)
- 自然科学(29706)
- 自然科学基金(29223)
- 资助(28944)
- 划(28620)
- 编号(28061)
- 成果(23938)
- 部(22573)
- 中国(21808)
- 重点(21545)
- 国家社会(21485)
- 发(20592)
- 课题(20004)
- 教育部(19789)
- 创(19019)
- 性(18880)
共检索到252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单宝
一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代管理科学,很有必要从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吸取营养。其理由是:(一)从经营管理的性质看,管理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它涉及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各个方面,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这些特性决定了它本身不仅要有科学性,而且还含有鲜明的民族性。所以,一个国家的管理总是与这个国家的民族的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当代日本的管理尽管来之于美国,但由于它与日本的民族历史、传统文化融合一体,形成了独特的日本式的现代管理模式,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岐三元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幅员辽阔的大国。有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有绚丽珍贵的文化遗产。直古至今积累了丰富的管理思想,理论、方法和经验,很值得我们去发掘、利用、总结和发扬。我们要建立中国式的经营管理科学体系,实现中国经营管理现代化。这就要从我国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照云 李晶
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应用到实践中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而中国管理学的真正发展却是在1978年以后,是以中国改革开放、高速工业化进程为背景。短短30多年,中国的管理学科在大量借鉴西方管理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壮大,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初期,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曾对我国初创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启蒙和推动作用,但是根植于西方价值观的西方管理模式难免也会导致"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更无法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相融合。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这样评价: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很多东西可以引进,资金可以,机器可以,甚至先进的技术也可以,惟有一样东西——管理者不能引进。中国应该培养属于自己的管理者...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马玉华
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便是所谓“行为科学”的理论。即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产生这些行为的原因、动机,进行分析研究,以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理论通常是从社会、心理、人性本质三方面入手研究的,其中形成的最主要理论便是对“人性”本质的探讨。在西方管理思想的演变中,对“人性”问题的研究最具权威性的,便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这一理论的形成,使西方管理理论的研究跨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可以说是西方管理理论中的一个里程碑。但麦格雷戈的这一理论是本世纪初二十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卫彦琦 王永鑫
"治理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理论创新,也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新学科的实质性内容。"治理现代化"不仅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宗旨与实质,是其理论形式和实现方式,而且上升到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战略高度,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重要构成内容。深刻理解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实质内容有助于客观认识和把握中国现代化建设及其管理的实践意义,有助于深化并提升治理现代化理论层面的设计,有助于推进并落实"四个全面"的总布局与总战略。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钟鸣
2004年11月30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举行了"古为今用二十周年座谈会"。中国企业联合会名誉会长袁宝华、常务副会长张彦宁、执行副会长兼理事长陈兰通、执行副会长陈光复、蒋黔贵以及来自国家发改委、国资委、中国社科院经济所、清华、人大、北师大、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研究部门的领导、专家和部分企业的经理人员共约6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史卫
如果与西方财政现代化演进模式对比,中国走出了完全不同历史路径。作为西方财政现代化演进道路中的国家财政形成、预算制度形成、税收体系形成、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数据化管理等关节点,在中国历史早期都已经大体形成。而中国财政从原始社会末期就表现出鲜明的"国计"特征,在国家的形成与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古代国家治理的最重要的基础和支柱。但是受古代专制体系的局限,始终无法真正进入现代化,出现一种"类现代化现象"。高度集权的"类现代财政"体制,在财政分配方面表现出的"现代性"一面,使中国古代多次出现"盛世"局面,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长期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而其具有的集权性、阶级性、等级性的一面,又在很大程...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任竞泽
中国古代文体学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学术增长点之一,但对文体学理论之整体研究还是个薄弱环节。文体学思想是一种内蕴更为丰富的文体学理论范型,相关研究尤为寥落。论纲包括三个部分:首先综论中国古代文体学思想的研究现状,比较文体学思想与文学思想之间的关系,从而借鉴文学思想史研究方法;其次通过列举一些重要文论家的文体学思想,概观中国古代文体学思想的整体特征及其形成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最后论证和呈现中国古代文体学思想研究的方法目标、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
文体学思想 文学思想 研究方法 理论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宗秋荣
《中国古代学习思想史》评介●宗秋荣乔炳臣、潘莉娟二位同志编著的《中国古代学习思想史》一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论述了中国自先秦到清代前期学习思想发生、发展的历程,对中华民族学习思想的起源、演进、立论与发展过程进行了深入探讨,对我国历史上一些著名...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常华兵
财富或收益的分配是人类理财活动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中国古代有很多理财分配思想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很值得品味和借鉴。一、对分配重要性的认识《管子·牧民》云:"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以分之。"意思是说,不要担心天下没有财富,关键是没有人能够管理分配好。这道出了作为社会群体而存在的人该如何分配和占有财富是一个根本而严峻的社会问题。人为什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琳 杨会晏
《易经》博大精深,但往往被后世研究者所忽视的是,《易经》也是一部包涵很多商贸思想和观点的经典著作。《易经》高度强调商贸的重要性,认为商贸活动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规律,将原则性和灵活性统一起来,认为商贸活动中应该讲究礼节和诚信。这些思想和观点影响了后世诸多重要人物,推动了中国古代商贸思想的发展,《易经》也影响着当代人。
关键词:
易经 商贸思想 中国古代 影响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关伟
尊师思想是中华民族教育思想史上的光辉夺目的明珠,是中国古代尊师重教传统形成和发展的思想基础,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表现。今天,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研究我国古代尊师思想,剔除其中的封建性糟粕,取其民主性、真理性的精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尊师重教、尊师重学的优良传统,于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大有裨益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