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65)
2023(7133)
2022(5961)
2021(5827)
2020(4913)
2019(11211)
2018(11156)
2017(21122)
2016(11587)
2015(13119)
2014(12932)
2013(13286)
2012(12675)
2011(11955)
2010(12056)
2009(11302)
2008(11190)
2007(10022)
2006(9138)
2005(8624)
作者
(31923)
(27491)
(26919)
(25956)
(17023)
(13113)
(12145)
(10701)
(10458)
(9575)
(9534)
(9019)
(8803)
(8571)
(8533)
(8334)
(7943)
(7834)
(7655)
(7589)
(7062)
(6666)
(6605)
(6422)
(6249)
(6165)
(6040)
(5949)
(5587)
(5530)
学科
(54810)
经济(54744)
(45116)
(36529)
农业(29786)
管理(24007)
方法(18986)
中国(18727)
数学(17143)
数学方法(16981)
(15239)
企业(15239)
业经(14978)
(12826)
(12273)
贸易(12263)
(12086)
(10615)
农业经济(9984)
(9819)
(9585)
银行(9583)
地方(9476)
(9388)
(9361)
(9326)
(9017)
农村(9005)
(8874)
发展(8829)
机构
大学(167758)
学院(167737)
(83586)
经济(82326)
研究(65093)
管理(63415)
理学(54221)
中国(53872)
理学院(53661)
管理学(53048)
管理学院(52745)
(46817)
(35931)
农业(35413)
科学(35272)
(34581)
(32827)
中心(30336)
研究所(29524)
业大(28557)
财经(27039)
经济学(26059)
(25511)
(24930)
经济学院(23477)
北京(23202)
(22302)
师范(22187)
(21485)
农业大学(21296)
基金
项目(106698)
科学(85201)
研究(82230)
基金(80357)
(69667)
国家(69002)
科学基金(58372)
社会(55755)
社会科(52507)
社会科学(52496)
基金项目(41743)
(38394)
教育(35812)
自然(34268)
编号(33571)
自然科(33468)
自然科学(33460)
自然科学基金(32905)
资助(32597)
(32459)
成果(27964)
(27881)
(26501)
(24457)
国家社会(24400)
中国(23808)
重点(23746)
教育部(22603)
(22023)
课题(21917)
期刊
(100218)
经济(100218)
研究(55261)
(52684)
中国(39623)
农业(35853)
学报(24970)
科学(24920)
(23192)
(21604)
金融(21604)
大学(20327)
业经(20141)
管理(20075)
学学(18959)
(17035)
教育(16407)
问题(14728)
经济研究(14122)
世界(13872)
农村(13748)
(13748)
农业经济(13585)
财经(13252)
技术(12639)
(11560)
(11148)
经济问题(10566)
(9819)
国际(9769)
共检索到271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惠富平  何彦超  
木兰陂位于福建省莆田城南五公里处的木兰溪上,创建于北宋时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和最具代表性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现藏于福建莆田市图书馆的十四家本《木兰陂集》,则是人们了解木兰陂的重要依据。《木兰陂集》收录了历代关于木兰陂的各种文献资料,其主要内容包括《莆阳木兰水利志》与相关序文、传记、书志以及诗词歌赋等,对于木兰陂水利工程及相关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巧义  刘启生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长期投入不足,历史欠账严重,原因在于农田水利建设投融资体制机制不完善。现行的投融资模式成为制约我国农田水利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因素。应合理统筹大中型与小型农田水利投入关系、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关系、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关系,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步伐。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佳贵  
我国水资源相对短缺,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地区间差别大,季节差别大,加强和改善农田水利建设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大事。本文分析了加强和改善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既要解决观念问题、资金问题,更要从机制体制方面做文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继连  周玉玺  谭海鸥  
本文利用产业组织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分析了我国小型农田水利产业的组织结构、经营者行为和产业绩效。根据小型农田水利产业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产业组织政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杜建录  
位于祖国西北内陆的西夏国中、东距大海近两千公里,冬天是西北干寒季风的冲击方向,夏天是东南温湿季风的末稍地区,这样就造成其大陆性气候。降水量稀少且集中于夏季,当代年降水量由西往东只有39—400毫米。而年蒸发量在2000—600毫米。因此,除横山至天都山山界外,其余大部分地区属中湿温带里的干旱荒漠地带、地貌以干旱剥蚀和风蚀为主,如果没有灌溉就没有稳定的农业,西夏文字典《文海》明确释“农”字为“农耕灌溉之谓”。本文试就西夏农田水利的基本情况,管理系统及机制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不妥之处,敬请专家批评指正。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罗兴佐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国70%的粮食来自灌溉农业,增加可灌溉耕地面积,提高灌溉耕地的土地生产率,是保证中国粮食安全和乡村社会稳定的有效措施。自农村改革以来,农田水利领域的改革亦突飞猛进。然而,从近年我国种植农业频遭旱灾这一结果来看,已有的农田水利制度改革在许多方面并不成功。基于此,对当前农田水利的若干政策进行总结与反思,对于完善农田水利政策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瑞芳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在优先治理江河水灾的同时,加大了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不仅修复了遭受战争破坏的原有水利灌溉设施,而且新建了一些农田水利工程。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及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水利建设的重点逐渐转向有计划、有步骤地兴修新的农田水利工程,逐步提高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不断扩大农田水利灌溉面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并逐渐确立了以兴修小型水利工程为主的农田水利建设的方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晓东  焦雷  毕昕  
文章在总结日本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现状及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新农村建设背景分析中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问题。研究发现:(1)日本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方面,具有政府给予大量资金投入、主体分工明确、管理机制有效、重视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健全等特点。(2)中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方面,表现出政府重视程度不足、投资力度不大、产权不明、管理体制薄弱、技术人员缺乏、灌溉节水技术存在差异等问题。(3)根据日本的经验及中国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政府投资主导地位、加大补贴力度、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吸收农民参与管理、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技能、加强灌溉节水技术等政策性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晓东  焦雷  毕昕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罗芳  马卫民  
随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气候变化异常,大规模重大洪涝灾害时有发生,再度引发了人们对农田水利的关注。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农田水利建设提升到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随之加大了财政资金对大中型水利工程的投入。这些资源能否有效地发挥作用取决于"最后一公里"即小型农田水利,于是如何有效地管理小水利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采用文献研究法从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机制、农田水利设施的产出效益、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管理的意愿、女性参与行为分析等方面梳理了国内外已有研究,指出了其不足之处,并进一步提出了灌溉农业模拟研究的方法、完善绩效指标的核心集、提高数据的可靠度等几个未来拓展研究方向。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海刚  
中国古代书业广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反映了古代书商的商业经营活动,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是中国出版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文章从牌记广告、序跋广告、书名广告、书目广告及征稿广告五个方面对古代书业广告作了初步探讨和分析。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马玉华  
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便是所谓“行为科学”的理论。即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产生这些行为的原因、动机,进行分析研究,以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理论通常是从社会、心理、人性本质三方面入手研究的,其中形成的最主要理论便是对“人性”本质的探讨。在西方管理思想的演变中,对“人性”问题的研究最具权威性的,便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这一理论的形成,使西方管理理论的研究跨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可以说是西方管理理论中的一个里程碑。但麦格雷戈的这一理论是本世纪初二十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夏寒  
通过对中国古代审计制度和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古人的审计思想随着历史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先秦至秦汉时期,为了维护君主专制的统治,确立了以账簿为基础对官员开展审计的制度,这一时期的审计思想主要集中在审计动因、审计目标、审计对象、审计依据等方面。隋唐时期出现了独立专职的审计机构,其审计思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审计机构、审计人员方面。宋代至明清时期审计的方式方法不断完善,强调账证实相符,注重详查抽查的结合,同时开始重视审计建议的提出,这一时期的审计思想主要体现在审计方式方法、审计作用方面。古代审计思想不断传承发展,逐渐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审计制度思想体系,成为古代思想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兴佐  
税费改革前,农田水利供给依托乡村组织统筹共同生产费的制度,在解决了农业灌溉问题的同时也给农民造成了沉重的负担;税费改革和取消农业税后,共同生产费制度被"一事一议"和农户用水协会制度所代替,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实施基础,这两项制度在实践中的效果并不理想。为此,需要通过增加国家对农村社会的转移支付,并以此来激活农村社会的自主组织资源,从而构造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农田水利供给体制。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方宝璋  
中国古代审计方法主要有查账法、查询法、比较分析法、详查法、抽查法等,审计方式主要有就地审计和送达审计,定期审计和不定期审计,以及事前审计、同时审计和事后审计等。从总体上看,古代审计方法方式还是较完备的,并与经济水平相适应,在审计工作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综观古代审计方法、方式发展,可见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对国家财经活动监督的需要是审计方法、方式进步的主要驱动力,而古代审计方法、方式的进步是审计发展的重要标志。其对当代的启迪是:目前,全球正在逐渐步入知识经济、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审计方法、方式必须与时俱进,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