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05)
2023(9394)
2022(8045)
2021(7540)
2020(6676)
2019(15708)
2018(15320)
2017(29558)
2016(16252)
2015(18995)
2014(18961)
2013(19301)
2012(18480)
2011(16881)
2010(17039)
2009(16187)
2008(16328)
2007(14584)
2006(12674)
2005(11655)
作者
(47525)
(39918)
(39726)
(38301)
(25568)
(19236)
(18259)
(15462)
(15115)
(14247)
(13705)
(13448)
(12926)
(12712)
(12581)
(12555)
(12035)
(11759)
(11635)
(11573)
(10090)
(9792)
(9755)
(9090)
(9079)
(9061)
(8890)
(8819)
(8075)
(8020)
学科
(77684)
经济(77600)
管理(44799)
(43579)
方法(39341)
数学(35945)
数学方法(35700)
(33948)
企业(33948)
中国(22409)
(20105)
(19411)
(17118)
贸易(17109)
(16684)
(14989)
(14099)
业经(13633)
地方(13282)
农业(13050)
(12637)
银行(12617)
(12051)
(12033)
金融(12031)
(11453)
财务(11432)
财务管理(11399)
企业财务(10833)
(10578)
机构
大学(246779)
学院(241439)
(111425)
经济(109426)
管理(92099)
研究(85919)
理学(78850)
理学院(77982)
管理学(76950)
管理学院(76479)
中国(68114)
(52273)
(51161)
科学(48816)
(43392)
财经(40959)
中心(40225)
(39998)
研究所(39179)
(37317)
经济学(36494)
(36355)
北京(33779)
业大(33458)
经济学院(33174)
农业(31463)
(31061)
师范(30796)
财经大学(30453)
(30233)
基金
项目(154660)
科学(122389)
基金(115456)
研究(113383)
(100089)
国家(99310)
科学基金(84514)
社会(74556)
社会科(70862)
社会科学(70844)
基金项目(59822)
(56579)
自然(52680)
教育(52679)
自然科(51491)
自然科学(51473)
自然科学基金(50636)
资助(49235)
(48995)
编号(44424)
成果(37556)
(37001)
重点(35111)
(33113)
教育部(32162)
国家社会(32107)
(31348)
课题(30934)
中国(30682)
人文(30372)
期刊
(118677)
经济(118677)
研究(75857)
中国(46632)
(39610)
学报(36623)
(35470)
科学(34065)
管理(31855)
大学(27878)
(25938)
金融(25938)
学学(25898)
教育(23531)
农业(23480)
财经(21346)
经济研究(20339)
技术(19692)
(18368)
业经(16981)
问题(16763)
(16309)
国际(13773)
(13621)
世界(13435)
技术经济(13117)
统计(12960)
图书(11978)
理论(11907)
(11136)
共检索到3671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德成  
中国古代对林木主伐宜忌月份有大量记载,为全面了解古人对林木主伐宜忌月份的认识及其依据,通过摘录古代文献中相关记述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分析确定宜忌月份的依据,对各个月份是否适合主伐加以辨析。研究认为:中国古代确定林木主伐宜忌月份的依据主要有顺应时气、防蛀、保证材性、阴阳调和、利于施工、保障再生等。不同的依据造成主伐宜忌月份的不同主张,多个月份都是宜忌兼有,使确定主伐月份这个问题呈现复杂化特点,反映了古人在林木采伐时思考的多样性与全面性。大体上古人认为阴历一月至三月禁止林木主伐,对四月至九月是否适宜主伐存在不同观点,在六月至七月可采伐竹材,在十至十二月较适宜采伐木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桂生  张礼永  
先秦儒家倡导尊师,其主张的"师"与"天"、"地"、"君"、"亲"并尊之说,对后世影响甚大。到了唐代,现实的教师状态成为有识之士反思的课题,韩愈的《师说》首开风气,故而可视之为一分水岭,古代师说也因之可分为前后两期。两期师说的核心议题,乃是师道问题。师道并非对举"师德",而是师资文化,属"教"—"道"—"师"三位一体的价值取向,具体可分为治国的"尊师之道"、学子的"求师之道"以及师者的"为师之道"。三者的权重有别,"尊师之道"最重,"求师之道"次之,"为师之道"又次之。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方宝璋  
中国古代审计方法主要有查账法、查询法、比较分析法、详查法、抽查法等,审计方式主要有就地审计和送达审计,定期审计和不定期审计,以及事前审计、同时审计和事后审计等。从总体上看,古代审计方法方式还是较完备的,并与经济水平相适应,在审计工作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综观古代审计方法、方式发展,可见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对国家财经活动监督的需要是审计方法、方式进步的主要驱动力,而古代审计方法、方式的进步是审计发展的重要标志。其对当代的启迪是:目前,全球正在逐渐步入知识经济、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审计方法、方式必须与时俱进,开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方宝璋  
中国古代审计方法主要有查账法、查询法、比较分析法、详查法、抽查法等,审计方式主要有就地审计和送达审计,定期审计和不定期审计,以及事前审计、同时审计和事后审计等。从总体上看,古代审计方法方式还是较完备的,并与经济水平相适应,在审计工作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综观古代审计方法、方式发展,可见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对国家财经活动监督的需要是审计方法、方式进步的主要驱动力,而古代审计方法、方式的进步是审计发展的重要标志。其对当代的启迪是:目前,全球正在逐渐步入知识经济、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审计方法、方式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跟上时代的步伐,以应对知识经济、信息化和网络化大数据对审计的挑战。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曹之  
书业中心是古代图书发行和传播的平台,本文概述历代书业中心图书发行情况、地理分布及其变迁过程,从中可以折射出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过程。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星云  
在中华五千年的浩瀚历史宝库中,有关教育方面的史料记载很丰富。每个朝代在教育财政、办学模式等方面都各具特色。考察梳理古代官学与私学的教育财政问题,可以为当代教育财政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一些资料和启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立  
中国古代大学教育思想探析余立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教育制度、教育目的和任务、教育原则与方法、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以及体现在其中的教育思想等,是我国极为珍贵的教育遗产。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总结这份遗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莫曰达  
Analyzing social and economic problems through statistics is one of an important aspects of statistics thoughts in ancient China.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some situations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in ancient China.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家真  
本文对古代药水去污的科学原理及清洗方法的科学性进行了讨论,通过对皂角、枇杷籽成分的分析,发现皂角、枇杷籽水溶液是一种多功能的生物清洗液,其含有的天然表面活性剂属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不仅具有润湿性、对污垢的悬浮作用、低发泡、容易冲洗等有效清除污垢的功能,还具有良好的消毒性能,护色、护纸及去酸作用。其清洗技法及水温选择等,均具有科学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秋根  
大体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积累和货币积聚的增加,社会上的闲置资金增加,存款便会产生。中国古代商品货币经济起源较早,城乡人们有了闲置的货币,既可以深藏在地下,这便形成了所谓的窖藏,也可以购买土地或投入各式各样的工商业经营,进行高利放贷等等,这便形成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但是,在资金较少,不足以形成经营资本,却又不愿闲置钱财的情况下,该怎么办呢?为适应这一需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军  娄小平  
大学文化是由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人"在对知识进行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大众文化或其他社会文化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文化系统,大学文化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文章回顾梳理了中国古代大学的文化,探求其演化的内在轨迹,加深对中国大学文化的理解。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端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岐三元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幅员辽阔的大国。有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有绚丽珍贵的文化遗产。直古至今积累了丰富的管理思想,理论、方法和经验,很值得我们去发掘、利用、总结和发扬。我们要建立中国式的经营管理科学体系,实现中国经营管理现代化。这就要从我国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峰  
本文叙述了中国古代丛书的概念、涵盖内容、历史发展过程及各个朝代出现的丛书代表著作。同时指出中国古代丛书在中华典籍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为推动人类文化 ,批判继承中国古代文化遗产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