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53)
2023(8030)
2022(6474)
2021(6332)
2020(4866)
2019(11094)
2018(10838)
2017(19549)
2016(10634)
2015(12317)
2014(12124)
2013(11756)
2012(10905)
2011(10124)
2010(9824)
2009(9176)
2008(8827)
2007(7819)
2006(6843)
2005(6322)
作者
(30145)
(25318)
(25110)
(24165)
(16031)
(11927)
(11266)
(9987)
(9785)
(8827)
(8780)
(8448)
(8227)
(8102)
(8054)
(7776)
(7517)
(7306)
(7210)
(7019)
(6468)
(6100)
(6099)
(5735)
(5667)
(5578)
(5518)
(5401)
(5232)
(5098)
学科
(44406)
经济(44357)
管理(25688)
(22110)
中国(17329)
方法(17113)
(16419)
企业(16419)
数学(15153)
数学方法(15053)
(13154)
(11366)
贸易(11356)
(11178)
(10477)
业经(9476)
(9209)
(9100)
(8755)
(8367)
银行(8352)
农业(8324)
(8186)
(7823)
金融(7816)
地方(7554)
环境(7047)
(7006)
关系(6846)
理论(6504)
机构
大学(151366)
学院(150847)
(69015)
经济(67854)
研究(60541)
管理(52264)
中国(47097)
理学(44272)
理学院(43725)
管理学(43094)
管理学院(42808)
科学(34698)
(33641)
(30543)
(30171)
研究所(27987)
中心(25988)
(25702)
财经(23895)
经济学(22813)
(22180)
(22081)
北京(21946)
(21526)
业大(20559)
(20537)
经济学院(20509)
师范(20307)
农业(20205)
科学院(18548)
基金
项目(101138)
科学(79851)
研究(76696)
基金(73959)
(65595)
国家(65080)
科学基金(54037)
社会(50055)
社会科(47437)
社会科学(47429)
基金项目(37568)
(36877)
教育(35014)
(32366)
自然(31904)
自然科(31193)
自然科学(31181)
自然科学基金(30642)
资助(30280)
编号(30048)
成果(25504)
(23659)
重点(23590)
(23041)
中国(22711)
课题(22399)
国家社会(22160)
(21024)
教育部(20234)
创新(19772)
期刊
(76736)
经济(76736)
研究(49131)
中国(34940)
学报(25064)
(24681)
科学(23195)
(21815)
管理(20369)
教育(19881)
大学(19201)
学学(18015)
农业(17184)
(14392)
金融(14392)
经济研究(13939)
技术(12664)
财经(12430)
业经(11323)
(11158)
(11002)
问题(10552)
世界(10220)
国际(10060)
(9778)
(7346)
(6844)
论坛(6844)
技术经济(6739)
统计(6675)
共检索到235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熊明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任竞泽  
中国古代文体学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学术增长点之一,但对文体学理论之整体研究还是个薄弱环节。文体学思想是一种内蕴更为丰富的文体学理论范型,相关研究尤为寥落。论纲包括三个部分:首先综论中国古代文体学思想的研究现状,比较文体学思想与文学思想之间的关系,从而借鉴文学思想史研究方法;其次通过列举一些重要文论家的文体学思想,概观中国古代文体学思想的整体特征及其形成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最后论证和呈现中国古代文体学思想研究的方法目标、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潘云华  
以程序主义法律范式观之,集体谈判中劳资双方地位的平等,应该具有力量平衡、经济信息充分交流、谈判程序环节公正等特征。在我国,集体谈判存在职工一方缺乏基本的自主性与独立性、集体合同的内容空虚雷同、集体合同的履行流于形式和工会代表法律地位缺乏保障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善我国劳工在集体谈判中的平等地位,而确立适应集体谈判的自治主导型价值理念、构建适应集体谈判所要求的经济民主制度、围绕集体谈判平等制度的构建、对工会制度作必要的改革等,应该成为当前我国全面重构劳资双方平等谈判的主要举措。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学谦  
《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是近年来小说研究成果的总结、集大成之作,体现了近年来小说研究的新水平。但在书名、作者、版本、引用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错漏之处。兹就所见,一一补正,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宁欣  
中国古代市民的成长有一个过程,如何争取话语权是市民群体意识增强的重要表现。唐朝中叶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关市人(民)集体"罢市"的记载逐渐增加,"罢市"成为市人(民)伸展民意、价值判断、政治取向的手段。值得重视的是,集体"罢市"也逐渐成为市民维护经济利益的主要目的,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市民社会的成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范丽敏  
中国古代戏曲与小说由于反映对象较广,面对的观众群和读者群较大,所以典型地体现了中国的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由于生活环境有血缘、地缘和职缘的不同及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三个层次:一是处于最下层的市民大众的文化精神,正面的为讲究诚信、公正、睿智和义气,负面的为极端的利己主义和市侩主义;二是处于中间位置的为社会上大多数人所遵从的正统文化精神,正面的为忠孝节义,负面的为愚忠、愚孝、愚节、愚义;三是处于最上层的、为少数文化精英所具有的哲学文化精神,表现为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对人的价值、国家与民族的命运的思考和探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道军  张永禄  
中国古代历史小说中对历史事件作出文学性解释时实际呈现出模式化特征,历史"天命"思想是中国古代历史小说主要的解释模式。历史"天命"思想在创作中将历史发展的"已然性"转换成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强调对历史发展结果的无条件认同,在很多时候,它以佛教的"因果循环"形式出现。将推动历史发展、决定历史结局的主动权完全交给那些拥有"天命"的帝王将相,或者反过来,赋予这些历史活动中的帝王将相以"天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这个民族集体性格中的某种奴性和政治冷漠意识。但是一些优秀的历史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又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照云  李晶  
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应用到实践中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而中国管理学的真正发展却是在1978年以后,是以中国改革开放、高速工业化进程为背景。短短30多年,中国的管理学科在大量借鉴西方管理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壮大,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初期,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曾对我国初创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启蒙和推动作用,但是根植于西方价值观的西方管理模式难免也会导致"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更无法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相融合。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这样评价: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很多东西可以引进,资金可以,机器可以,甚至先进的技术也可以,惟有一样东西——管理者不能引进。中国应该培养属于自己的管理者...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文勋  
唐宋以来,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个拥有财富和良好文化教育的新的社会阶层崛起。这就是“富民”阶层。“富民”阶层一经崛起,迅速成为社会的中间层和稳定层,极大地改变了唐宋社会的阶级关系、经济关系,以及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控制,使整个社会呈现出流动性、市场化和平民化的显著特征,从而使唐宋社会有别于汉唐的“豪民社会”。“富民社会”的形成,使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了从先秦的“部族社会”到汉唐的“豪民社会”,再到唐宋以来的“富民社会”,并最终向近代“市民社会”演进的完整过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肖群忠  
论“孝”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地位及其启示●肖群忠《孝经》引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孝在中国传统伦理和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地位。关于孝为德之本,笔者已有专文论述,本文拟论“夫孝,……教之所由生也”。所谓“生”,以笔者之理解...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秋根  
大体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积累和货币积聚的增加,社会上的闲置资金增加,存款便会产生。中国古代商品货币经济起源较早,城乡人们有了闲置的货币,既可以深藏在地下,这便形成了所谓的窖藏,也可以购买土地或投入各式各样的工商业经营,进行高利放贷等等,这便形成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但是,在资金较少,不足以形成经营资本,却又不愿闲置钱财的情况下,该怎么办呢?为适应这一需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端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军  娄小平  
大学文化是由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人"在对知识进行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大众文化或其他社会文化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文化系统,大学文化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文章回顾梳理了中国古代大学的文化,探求其演化的内在轨迹,加深对中国大学文化的理解。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峰  
本文叙述了中国古代丛书的概念、涵盖内容、历史发展过程及各个朝代出现的丛书代表著作。同时指出中国古代丛书在中华典籍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为推动人类文化 ,批判继承中国古代文化遗产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