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46)
- 2023(4434)
- 2022(3668)
- 2021(3740)
- 2020(3099)
- 2019(7453)
- 2018(7476)
- 2017(13516)
- 2016(7154)
- 2015(8130)
- 2014(7871)
- 2013(7733)
- 2012(7199)
- 2011(6815)
- 2010(6660)
- 2009(6253)
- 2008(6202)
- 2007(5019)
- 2006(4747)
- 2005(4529)
- 学科
- 济(33214)
- 经济(33169)
- 管理(15133)
- 中国(13344)
- 方法(13299)
- 业(12961)
- 数学(12420)
- 数学方法(12374)
- 企(9808)
- 企业(9808)
- 制(9397)
- 贸(8979)
- 贸易(8974)
- 易(8885)
- 农(7802)
- 体(7171)
- 财(7039)
- 银(6430)
- 银行(6430)
- 行(6340)
- 体制(6240)
- 融(6094)
- 金融(6094)
- 业经(5907)
- 关系(5561)
- 出(5471)
- 发(5057)
- 学(4813)
- 农业(4576)
- 环境(4457)
- 机构
- 大学(101319)
- 学院(96906)
- 济(53641)
- 经济(53034)
- 研究(43578)
- 中国(35005)
- 管理(34078)
- 理学(28587)
- 理学院(28230)
- 管理学(28032)
- 管理学院(27823)
- 财(24331)
- 京(22893)
- 科学(21779)
- 所(21605)
- 研究所(19569)
- 经济学(18726)
- 财经(18677)
- 中心(17732)
- 经(17438)
- 经济学院(16747)
- 北京(15693)
- 院(15388)
- 财经大学(14114)
- 范(13476)
- 师范(13405)
- 科学院(13261)
- 农(13201)
- 江(12926)
- 社会(12608)
- 基金
- 项目(61260)
- 科学(49446)
- 基金(47543)
- 研究(47528)
- 家(41786)
- 国家(41515)
- 科学基金(34747)
- 社会(33231)
- 社会科(31648)
- 社会科学(31643)
- 基金项目(23787)
- 教育(21704)
- 资助(19980)
- 自然(19510)
- 自然科(19090)
- 自然科学(19085)
- 自然科学基金(18788)
- 省(18751)
- 划(17496)
- 中国(17420)
- 编号(17161)
- 部(16178)
- 国家社会(15806)
- 成果(15280)
- 教育部(14375)
- 重点(14265)
- 发(13691)
- 重大(12768)
- 性(12763)
- 人文(12728)
共检索到162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周旖
本文从史志目录的著录格式、内部结构、著录项目的设置和著录方法三个方面,系统、深入地揭示了史志目录著录的沿革情况,并以大量的实例论证了史志目录在著录方面的发展脉络,是由汉代发轫之作的体例不精、著录简单到隋朝的体例精细、著录详细,然后又走向了唐、宋、明、清的体例不纯、著录简省这一观点。
关键词:
中国古典目录学 史志目录 著录格式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瞿林东
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它以考察中国古代史学发展中人们反思、评析史学家们的史学活动、史学成果为研究对象;从春秋时期开始,到清朝中叶,中国古代的史学批评活动经历了两千五六百年的演变过程,可以划分为前后衔接、上下贯通的七个阶段,以揭示其发生、发展、兴盛、拓展和高峰等阶段性特点;每个阶段都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史学批评家,撰写了大量的史学批评著作,创造了若干重要的概念和观念,为形成中国史学传统话语体系,推动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爬梳并分析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发展中提出的重要问题,阐发它在沟通史学与社会的联系、史学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以及史学理论的积累、生成和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对史学批评史上有关的概念、观念作出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可为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学科话语体系建设,提供扎实的文献根据和深刻的理论指导。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牟发松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韩幸娜
关于历史教科书中的人物,学界已做过诸多探讨,但对传统史学名著与教科书中的人物塑造展开对比分析,却不多见。本文即是以《左传》为基础,从"王"、"臣"以及"女性"这三类人物入手,来探讨人教版《中国古代史》中的人物塑造,以丰富已有的历史教科书人物研究,同时为完善历史课的人物教学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彭亚茜 陈可石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王朝的兴衰,我国古代城市形态的发展变革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作为城市形态结构一部分的商业空间,其在城市中所占地位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其形态也随之进行着不断的变革。本文依循纵向时空的脉络,着眼于商业空间形态的外部实质特征,梳理出我国古代商业空间形态变革的历程,分析归纳其特征,并总结出我国古代商业空间形态变革的特定规律,对于理解城市和商业空间形态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
古代 商业空间 形态 变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叶振鹏 刘德雄
基于现实财政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的过切需要,本文对中国古代财政改革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研究。作者认为,财政改革是国家运用政权力量,对社会经济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也就是对上层建筑及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文章在探讨古代财政改革规律的同时,勾勒出财政在历史上发展的主要线索,同时,总结出几条历史的经验与启示:历次财政改革,都处在整个社会改革的核心位置;古代财政制度改革与政策运用是封建政府借以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生产关系变革,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手段;古代财政改革往往都是与社会其它方面特别是经济方面的改革同时进行;历次改革都很重视总结以往改革的历史经验,发扬先驱者锐意改革的精神,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潘骥翔
我们将焦点文献定义为:是在以它为基础而组成的类别中处于中心地位的那个文献。虽然至今尚未有人提出过焦点文献的概念,但我们坚信:焦点文献确实存在于古代书目分类者的主观心理,并相应地影响着古代书目分类形态。《七略》“总别群书”为38种,其中的“易”、“书”、“诗”、“礼”、“春秋”、“论语”、“孝经”等8个类别直接使用了具体文献的名称。难怪早年姚名达先生说《七略》的《六艺略》是“以古书对象分”。此外,《七略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曹刚华
中国古代官私书目中著录有大量释书,无论在分类体例上还是在著录范围上,与佛经目录都相异,同时古代官方书目与私家书目在著录释书上也有不同,这反映中国古代两种宗教与三种知识系统的矛盾。
关键词:
古代官方书目 私家书目 佛教典籍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守卫
由于认识上的不足以及认识角度上的差异,在中国古代书目中,奏议文献的设门立类和部居归属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直至清修《四库全书总目》时,汇集奏议文献的奏议类才在官修的书目中取得了正统的地位。文章深入地研究了奏议类文献在我国古代书目中设门立类的源流、原因及其将奏议类文献由集部析出,载于史部的缘由。
关键词:
奏议 类目 立类原因 部居变动 演变过程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徐忆农
中国古代书业书目是一种特殊的地方文献。本文简略回顾了中国古代书业书目的产生、发展过程,并对其存在形式与历史地位分别进行论述,以便引起学者重视对这种特殊地方文献的整理与利用。
关键词:
书业书目 地方文献 古代中国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倩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手段,也是新时代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中学历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门人文基础学科,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任务。历史教科书作为深化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载体,在编写时应该如何体现这一内容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以现行统编历史教科书的中国古代史内容为例,探讨了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理念,认为现行统编历史教科书在编写时注重挖掘中国古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内容,以多元一体理论解释中华民族形成史,以“大一统”视角分析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经验,以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史实体现历史发展的趋势,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涵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秋根
大体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积累和货币积聚的增加,社会上的闲置资金增加,存款便会产生。中国古代商品货币经济起源较早,城乡人们有了闲置的货币,既可以深藏在地下,这便形成了所谓的窖藏,也可以购买土地或投入各式各样的工商业经营,进行高利放贷等等,这便形成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但是,在资金较少,不足以形成经营资本,却又不愿闲置钱财的情况下,该怎么办呢?为适应这一需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军 娄小平
大学文化是由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人"在对知识进行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大众文化或其他社会文化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文化系统,大学文化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文章回顾梳理了中国古代大学的文化,探求其演化的内在轨迹,加深对中国大学文化的理解。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学文化 历史演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岐三元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幅员辽阔的大国。有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有绚丽珍贵的文化遗产。直古至今积累了丰富的管理思想,理论、方法和经验,很值得我们去发掘、利用、总结和发扬。我们要建立中国式的经营管理科学体系,实现中国经营管理现代化。这就要从我国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