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26)
2023(5163)
2022(4317)
2021(4291)
2020(3627)
2019(8718)
2018(8550)
2017(15628)
2016(8625)
2015(10112)
2014(9983)
2013(10388)
2012(9827)
2011(9136)
2010(9029)
2009(8558)
2008(8845)
2007(7941)
2006(7230)
2005(7047)
作者
(23884)
(19922)
(19700)
(19142)
(12942)
(9267)
(9112)
(7881)
(7636)
(7202)
(7021)
(6730)
(6692)
(6416)
(6330)
(6170)
(6059)
(5843)
(5777)
(5489)
(5144)
(4748)
(4734)
(4486)
(4477)
(4461)
(4420)
(4326)
(4044)
(3988)
学科
(37558)
经济(37516)
管理(33630)
(26637)
(23778)
企业(23778)
方法(16933)
数学(14123)
数学方法(14061)
中国(13892)
(12576)
(9611)
贸易(9604)
(9484)
(9472)
(8256)
银行(8255)
(8137)
财务(8107)
财务管理(8087)
(7969)
(7850)
企业财务(7679)
业经(7419)
(7412)
(6845)
(6811)
(6691)
金融(6691)
(6364)
机构
大学(129176)
学院(123498)
(61539)
经济(60464)
管理(50215)
研究(47414)
中国(41990)
理学(40655)
理学院(40165)
管理学(39901)
管理学院(39612)
(30458)
(29687)
科学(24486)
(23840)
财经(22839)
研究所(21261)
中心(21156)
(21093)
经济学(20152)
北京(20095)
(18220)
经济学院(17969)
财经大学(17180)
(16394)
(15551)
师范(15462)
(15455)
(14186)
科学院(14109)
基金
项目(72394)
科学(58023)
基金(55958)
研究(54908)
(48409)
国家(48076)
科学基金(41054)
社会(37098)
社会科(35300)
社会科学(35291)
基金项目(28520)
教育(25019)
自然(24840)
自然科(24286)
自然科学(24281)
资助(23980)
自然科学基金(23912)
(22604)
(20907)
编号(20463)
(18668)
中国(18461)
成果(18169)
国家社会(16768)
教育部(16577)
重点(16230)
人文(15160)
(14791)
大学(14631)
(14610)
期刊
(72219)
经济(72219)
研究(44825)
中国(30179)
(25275)
管理(23570)
科学(17070)
学报(15384)
(15298)
金融(15298)
(13242)
大学(12463)
教育(12388)
财经(12319)
经济研究(11862)
学学(11179)
(10852)
技术(10660)
(10093)
国际(9669)
世界(9531)
问题(9275)
农业(8816)
(7722)
业经(7652)
图书(7472)
会计(7349)
技术经济(7085)
现代(6159)
(5762)
共检索到2123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马玉华  
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便是所谓“行为科学”的理论。即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产生这些行为的原因、动机,进行分析研究,以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理论通常是从社会、心理、人性本质三方面入手研究的,其中形成的最主要理论便是对“人性”本质的探讨。在西方管理思想的演变中,对“人性”问题的研究最具权威性的,便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这一理论的形成,使西方管理理论的研究跨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可以说是西方管理理论中的一个里程碑。但麦格雷戈的这一理论是本世纪初二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岐三元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幅员辽阔的大国。有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有绚丽珍贵的文化遗产。直古至今积累了丰富的管理思想,理论、方法和经验,很值得我们去发掘、利用、总结和发扬。我们要建立中国式的经营管理科学体系,实现中国经营管理现代化。这就要从我国的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海刚  
中国古代书业广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反映了古代书商的商业经营活动,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是中国出版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文章从牌记广告、序跋广告、书名广告、书目广告及征稿广告五个方面对古代书业广告作了初步探讨和分析。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夏寒  
通过对中国古代审计制度和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古人的审计思想随着历史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先秦至秦汉时期,为了维护君主专制的统治,确立了以账簿为基础对官员开展审计的制度,这一时期的审计思想主要集中在审计动因、审计目标、审计对象、审计依据等方面。隋唐时期出现了独立专职的审计机构,其审计思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审计机构、审计人员方面。宋代至明清时期审计的方式方法不断完善,强调账证实相符,注重详查抽查的结合,同时开始重视审计建议的提出,这一时期的审计思想主要体现在审计方式方法、审计作用方面。古代审计思想不断传承发展,逐渐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审计制度思想体系,成为古代思想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秋根  
大体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积累和货币积聚的增加,社会上的闲置资金增加,存款便会产生。中国古代商品货币经济起源较早,城乡人们有了闲置的货币,既可以深藏在地下,这便形成了所谓的窖藏,也可以购买土地或投入各式各样的工商业经营,进行高利放贷等等,这便形成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但是,在资金较少,不足以形成经营资本,却又不愿闲置钱财的情况下,该怎么办呢?为适应这一需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端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军  娄小平  
大学文化是由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人"在对知识进行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大众文化或其他社会文化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文化系统,大学文化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文章回顾梳理了中国古代大学的文化,探求其演化的内在轨迹,加深对中国大学文化的理解。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峰  
本文叙述了中国古代丛书的概念、涵盖内容、历史发展过程及各个朝代出现的丛书代表著作。同时指出中国古代丛书在中华典籍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为推动人类文化 ,批判继承中国古代文化遗产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彭良龙  
酒圣杜康,古代酿酒的发明者。文圣孔丘,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史圣司马迁,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草圣张芝,汉朝书法家。医圣张仲景,东汉医学家。武圣关羽,东汉末期刘备的大将。书圣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画圣吴道子,唐朝著名画家,擅长人...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瞿林东  
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它以考察中国古代史学发展中人们反思、评析史学家们的史学活动、史学成果为研究对象;从春秋时期开始,到清朝中叶,中国古代的史学批评活动经历了两千五六百年的演变过程,可以划分为前后衔接、上下贯通的七个阶段,以揭示其发生、发展、兴盛、拓展和高峰等阶段性特点;每个阶段都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史学批评家,撰写了大量的史学批评著作,创造了若干重要的概念和观念,为形成中国史学传统话语体系,推动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爬梳并分析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发展中提出的重要问题,阐发它在沟通史学与社会的联系、史学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以及史学理论的积累、生成和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对史学批评史上有关的概念、观念作出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可为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学科话语体系建设,提供扎实的文献根据和深刻的理论指导。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郑显文  
中国古代关于商品买卖的管理十分严格 ,历代政府大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为了维护正常的商品买卖 ,保障买卖双方的权益 ,在进行重要商品的交易时 ,通常要制作法律文书。中国古代商品买卖的文书分为动产法律文书和不动产法律文书两大类 ,文书采用要式形式 ,需要双方真实的合意 ,否则属无效行为。由于历代政府对于商品买卖的规定不同 ,所以每一时期买卖文书的形式和内容也各不相同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跃进  
把根留下─—关于《中国古代诗歌赏析与研究》刘跃进几千年传统文化,这是我们民族的根。1982年开始在清华上文学课,当时抱着两个现实目的:一是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二是增强同学们的爱国感。其实用更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要把传统文化的根留在同学们的心中。这愿望当...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文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 ,灾害频发 ,因此 ,荒政是历代政府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 ;旨在对灾荒进行及时申报和检查的报灾检灾制度 ,是荒政后续工作得以顺利展开的基础。此制发端于先秦时期 ,经汉魏时期的发展 ,至两宋时期趋于成熟 ,并在明清时期得到最终完善。它的发展历程 ,集中反映出历代政府在赈灾救荒方面的制度化进程 ,显示出中国古代社会在小农经济安全运行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和有益尝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