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83)
2023(11172)
2022(9843)
2021(9502)
2020(7917)
2019(18729)
2018(18545)
2017(35704)
2016(19286)
2015(22032)
2014(21829)
2013(21858)
2012(20284)
2011(18401)
2010(18031)
2009(16422)
2008(15850)
2007(13518)
2006(11806)
2005(10523)
作者
(54947)
(45523)
(44982)
(43110)
(29068)
(21658)
(20533)
(18034)
(17349)
(16140)
(15570)
(15402)
(14444)
(14300)
(14030)
(13892)
(13646)
(13297)
(12970)
(12877)
(11280)
(11177)
(10764)
(10228)
(10107)
(10096)
(10020)
(9914)
(9070)
(8983)
学科
(80245)
经济(80156)
管理(53815)
(49621)
(40681)
企业(40681)
方法(37827)
数学(33142)
数学方法(32838)
中国(23163)
(20236)
(18158)
(17058)
贸易(17048)
(16771)
(16627)
业经(16569)
地方(14273)
(13963)
农业(13342)
(12842)
环境(12383)
理论(12193)
(11827)
银行(11794)
(11653)
金融(11652)
技术(11595)
(11312)
(10974)
机构
大学(277857)
学院(273068)
(114484)
经济(112259)
管理(109907)
理学(95431)
研究(95208)
理学院(94381)
管理学(92964)
管理学院(92476)
中国(72053)
(60261)
科学(57754)
(49955)
(47551)
研究所(43479)
中心(41726)
(40984)
财经(40789)
业大(39162)
北京(39002)
(37334)
(36832)
(35970)
师范(35693)
经济学(34756)
(34462)
农业(32074)
经济学院(31326)
财经大学(30544)
基金
项目(188778)
科学(148578)
研究(139428)
基金(138737)
(120809)
国家(119856)
科学基金(102523)
社会(88271)
社会科(83654)
社会科学(83632)
基金项目(73706)
(69921)
自然(66078)
自然科(64535)
自然科学(64521)
自然科学基金(63372)
教育(62911)
(60147)
资助(57687)
编号(56013)
成果(45906)
(42908)
重点(41753)
(39786)
(38789)
课题(38118)
教育部(37006)
国家社会(36684)
创新(36221)
科研(36004)
期刊
(122152)
经济(122152)
研究(84756)
中国(49246)
学报(42354)
科学(40222)
管理(39757)
(37296)
(35459)
大学(32086)
学学(29923)
教育(29132)
农业(26532)
(22462)
金融(22462)
技术(22340)
经济研究(20166)
财经(19878)
业经(18334)
(16928)
问题(16281)
图书(15679)
(14357)
理论(14246)
(13980)
技术经济(13430)
科技(13157)
世界(12962)
实践(12887)
(12887)
共检索到397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郑显文  
中国古代关于商品买卖的管理十分严格 ,历代政府大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为了维护正常的商品买卖 ,保障买卖双方的权益 ,在进行重要商品的交易时 ,通常要制作法律文书。中国古代商品买卖的文书分为动产法律文书和不动产法律文书两大类 ,文书采用要式形式 ,需要双方真实的合意 ,否则属无效行为。由于历代政府对于商品买卖的规定不同 ,所以每一时期买卖文书的形式和内容也各不相同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丁海斌  陈慧艳  
"令"一词的本义是动词。但早在产生不久的甲骨文时期其词义就有所扩展,有了名词的含义,特指天子所下的书面命令。而在金文中,其法律文书的意义就更加明确了。到了秦汉时期,作为法律文书名词,它已经开始应用到社会的很多方面。两晋时期,"令"又开始转变为法典类文书名词。此后除元代外,"令"作为法律文书名词在社会上有很高的使用频率。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晓雷   梓栋  
中国的风险投资事业蓬勃发展,而相关的法律制度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了解国外风险投资涉及的有关法律文书条文,既有利于保护部分涉外风险投资项目参与者的利益,又有利于加速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规范化操作。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方中  
改革开放大大拓宽了我们的思路和视野,这不仅表现在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也表现对历史的认识和探索方面。近年来在中国经济史领域内就提出了不少改革开放前不可能提出的问题,历史上的经营管理就是其中之一。尹进教授主编、武汉大学一些学者参与撰选的《中国古代商品经济与经营管理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就是在这个问题上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之一。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经营管理水平也低,留下的资料很少,很零碎,往往只是片言只字。要根据这些资料为当时的经营管理理出个头绪来是相当艰难的。作者的辛勤劳动取得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常华兵  陈文鑫  
数千年来,中国古人对理财活动一直进行着不懈探索,认识并总结出了许多朴素、富有哲理的规律,这些理财规律对于现代居民理财仍有借鉴意义。一、理财活动需规划古人非常注重对理财或营生的规划。(1)从人的生命周期看,中国民间谚语"人活一本账"本意是说,人活于世,要学会规划和算账;从小的方面讲要安排好吃穿用度、收入开支,确保不发生捉襟见肘、寅吃卯粮现象;从大的方面讲是处事理财要坦荡,不做损人利己之事。晚清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常华兵  陈文鑫  
数千年来,中国古人对理财活动一直进行着不懈探索,认识并总结出了许多朴素、富有哲理的规律,这些理财规律对于现代居民理财仍有借鉴意义。一、理财活动需规划古人非常注重对理财或营生的规划。(1)从人的生命周期看,中国民间谚语"人活一本账"本意是说,人活于世,要学会规划和算账;从小的方面讲要安排好吃穿用度、收入开支,确保不发生捉襟见肘、寅吃卯粮现象;从大的方面讲是处事理财要坦荡,不做损人利己之事。晚清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毛蕾  陈明光  
本文探讨了中国历史上从事人口买卖中介的“人牙子”之所以合法存在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原因,分析了他们不同于其他牙人的一些职业特点和行业习俗,勾画出中国古代“人牙子”这一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马玉华  
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便是所谓“行为科学”的理论。即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产生这些行为的原因、动机,进行分析研究,以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理论通常是从社会、心理、人性本质三方面入手研究的,其中形成的最主要理论便是对“人性”本质的探讨。在西方管理思想的演变中,对“人性”问题的研究最具权威性的,便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这一理论的形成,使西方管理理论的研究跨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可以说是西方管理理论中的一个里程碑。但麦格雷戈的这一理论是本世纪初二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跃进  
把根留下─—关于《中国古代诗歌赏析与研究》刘跃进几千年传统文化,这是我们民族的根。1982年开始在清华上文学课,当时抱着两个现实目的:一是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二是增强同学们的爱国感。其实用更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要把传统文化的根留在同学们的心中。这愿望当...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云飞   任文鑫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和生态法律制度。传统儒、道、墨等诸子百家以及古代文人的思想主张中均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内核,体现为天人合一、物吾共生的整体观,天地有节、取用有度的节用观,兼爱万物、生生不息的博爱观。在生态法律制度建设层面,西周以降的历朝历代大多注重通过专设环境保护机构、拓宽环境保护要素、实施严刑峻法等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当下,中国古代生态治理文化精髓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即坚持整体性治理思维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落实节用爱物观助力绿色可持续发展,贯彻最严法治观以筑牢生态治理的法治基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牛锦红  
尽管传统城市规划法律思想与制度远未形成完整体系,其鲜明的"礼"法相结合的特色并不适应当代社会发展之需,但传统中也不乏值得借鉴的文化因素,文章全面回顾古代城市法律文化的发展脉络,对古代城市规划法律思想与重要法律制度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初步总结了传统城市规划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的特点以及有益启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云飞   任文鑫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和生态法律制度。传统儒、道、墨等诸子百家以及古代文人的思想主张中均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内核,体现为天人合一、物吾共生的整体观,天地有节、取用有度的节用观,兼爱万物、生生不息的博爱观。在生态法律制度建设层面,西周以降的历朝历代大多注重通过专设环境保护机构、拓宽环境保护要素、实施严刑峻法等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当下,中国古代生态治理文化精髓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即坚持整体性治理思维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落实节用爱物观助力绿色可持续发展,贯彻最严法治观以筑牢生态治理的法治基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超凡  
中国古代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由其产生并发展出的中国古代村落文化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学界对中国古代村落文化的研究缺少足够的重视,即使有部分研究关注到中国古代村落文化,也将之视为中国古代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其研究视角多集中于上层文化或精英文化在村落中的影响与表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叶振鹏  刘德雄  
基于现实财政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的过切需要,本文对中国古代财政改革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研究。作者认为,财政改革是国家运用政权力量,对社会经济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也就是对上层建筑及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文章在探讨古代财政改革规律的同时,勾勒出财政在历史上发展的主要线索,同时,总结出几条历史的经验与启示:历次财政改革,都处在整个社会改革的核心位置;古代财政制度改革与政策运用是封建政府借以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生产关系变革,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手段;古代财政改革往往都是与社会其它方面特别是经济方面的改革同时进行;历次改革都很重视总结以往改革的历史经验,发扬先驱者锐意改革的精神,并...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高清雪  
文章以中国古代故事角色设计的应用研究为主要研究内容,简述了中国式造型元素在角色设计中的运用,并选取中国古代传说故事角色进行设计,以传播中国经典文化为主要目的,以此归纳中国古代故事角色设计应用策略及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