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67)
- 2023(9242)
- 2022(7725)
- 2021(7139)
- 2020(5695)
- 2019(13158)
- 2018(12837)
- 2017(23853)
- 2016(12850)
- 2015(14585)
- 2014(14364)
- 2013(14501)
- 2012(14216)
- 2011(13527)
- 2010(13657)
- 2009(12552)
- 2008(12547)
- 2007(11132)
- 2006(10254)
- 2005(9712)
- 学科
- 济(65986)
- 经济(65922)
- 管理(29988)
- 业(29867)
- 中国(24028)
- 方法(21837)
- 企(20881)
- 企业(20881)
- 数学(19186)
- 数学方法(19046)
- 地方(18881)
- 农(18171)
- 贸(14844)
- 贸易(14828)
- 易(14374)
- 业经(13908)
- 银(12888)
- 银行(12870)
- 行(12665)
- 融(12407)
- 金融(12406)
- 农业(12319)
- 学(12167)
- 制(11862)
- 发(11807)
- 财(10924)
- 地方经济(10798)
- 环境(10727)
- 发展(8857)
- 展(8830)
- 机构
- 大学(193981)
- 学院(192637)
- 济(89641)
- 经济(88122)
- 研究(79914)
- 管理(66688)
- 中国(63254)
- 理学(55841)
- 理学院(55016)
- 管理学(54194)
- 管理学院(53823)
- 科学(46591)
- 京(43971)
- 所(41542)
- 财(39238)
- 研究所(37731)
- 中心(34700)
- 农(34045)
- 财经(30598)
- 江(29397)
- 经济学(29218)
- 北京(29125)
- 范(28502)
- 院(28434)
- 师范(28248)
- 经(27962)
- 农业(26267)
- 经济学院(26233)
- 业大(25679)
- 科学院(24926)
- 基金
- 项目(122335)
- 科学(97228)
- 研究(90649)
- 基金(89979)
- 家(79321)
- 国家(78698)
- 科学基金(65786)
- 社会(60137)
- 社会科(57096)
- 社会科学(57086)
- 基金项目(46246)
- 省(44994)
- 教育(40406)
- 自然(39606)
- 划(39380)
- 自然科(38718)
- 自然科学(38704)
- 自然科学基金(38039)
- 资助(37153)
- 编号(34592)
- 发(32989)
- 成果(29542)
- 重点(28661)
- 部(28413)
- 发展(27106)
- 展(26642)
- 国家社会(26185)
- 中国(26126)
- 课题(25800)
- 创(25119)
共检索到315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高春平
无论飞钱、交子、会子,还是会票、汇票、龙票,都属信用票据范畴,是不同朝代社会经济发展,与货币流通供求矛盾的产物。这几种信用票据的发展、演变既有共同规律,又有个性特征。飞钱、交子、会子、会票、信票发展的共同规律同为社会经济发展与货币流通供求矛盾的产物。集中表现为市场拓展、商贸经济发展使原有的货币政策、货币流通数量与周转速度不足。唐代宪宗年间的飞钱表现最为突出。当时,社会经济处于新旧秩序混乱整合时期,一方面,唐王朝进入开元盛世,
关键词:
官交子 交子铺 中国古代信用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高春平
明清时期会票、票号的兴盛与繁荣会票的产生会票早于票号,产生于明代中后期,是一种信用票据,清代沿用。鸦片战争爆发,五口通商、外国银行进入中国后,一些政府公文和官员的奏折函件中开始使用"汇票"字眼,而民间经营汇兑业务的票号,直到清末仍然沿用"会票"的字样。到了20世纪以后,官方、民间、银行都将这种用来进行异地汇兑业务的专门信用票据称作"汇票"。
关键词:
张家口 中国古代信用 发展演变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高春平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千百年来,金融为社会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血脉核心作用。"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中求进"精神,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抑制其消极作用,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本刊特约晋商专家高春平研究员对中国传统金融业中信用票据的沿革演变进行了系统梳理,以飨读者。
关键词:
商品货币经济 中国古代信用 左藏库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春平
中国古代曾以贵金属金银、铜铁、棉布、丝绢、珠玉充当货币。唐宋以来,商品货币经济不断发展,终于产生了最早的纸币飞钱和交子,开辟了货币历史的新纪元。到明清时期,随着白银作为货币进入流通领域,商品经济更加发达,以晋商、徽商为主体的十大商帮空前活跃,出现了完备的信用票据会票、票号,都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产物,既有着内在联系,又有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
商品货币 信用票据 异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秋根
大体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积累和货币积聚的增加,社会上的闲置资金增加,存款便会产生。中国古代商品货币经济起源较早,城乡人们有了闲置的货币,既可以深藏在地下,这便形成了所谓的窖藏,也可以购买土地或投入各式各样的工商业经营,进行高利放贷等等,这便形成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但是,在资金较少,不足以形成经营资本,却又不愿闲置钱财的情况下,该怎么办呢?为适应这一需要,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晓云
中国古代城市旅游经历了起步、兴盛、成熟和普及四个发展阶段,由事务型旅行逐步走向休闲娱乐,并最终成为一种城市文化生活时尚。中国古代城市旅游活动有其独特的风格与魅力,体现了中国古代旅游发展的最高水平,在世界古代城市旅游发展史上也不多见。
关键词:
古代城市旅游 发展 特点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嵇建琴
本文对漕运思想的分析以唐、宋、明、清这几个朝代为主。第一,从河运漕粮方法的思想演变看,便民利民、降低成本、提高漕运效益,始终被思想家们放在首要位置加以考虑。第二,从商业原则在漕运中的运用,我们可以看到,雇佣劳动制度在漕运中的使用,大大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有利于调动百姓的积极性,用商船运粮,反映了商品货币意识在当时已为人们所接受,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第三,“河运”“海运”思想的争辩,反映了“海运”论者已充分意识到,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的漕运体制已落后于社会发展的要求,主张借助商业资本的力量消除漕运弊端。他们的改革思想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第四,“常平仓”和“田赋改征折色”,可以减少漕...
关键词:
漕运思想,漕运方式,商业原则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缪坤和
信用票据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产物。从信用票据发展的类型来看,中国信用票据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五个时期。在西周,出现了表示借贷关系的信用票据傅别。春秋战国时期,借贷已成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事项。降至唐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迎来了新高潮,信用票据亦在社会中大量涌现。产生了诸如飞钱、书帖、交子、会子、各类交引等信用票据。鸦片战争后,西方的票据体系进入中国,并逐渐成为社会运行的主流。新中国建立后,推行了诸多票证来弥补经济短缺的不足,保证了经济、社会在特殊时期的正常发展。改革开放后,西方的信用票据体系又再次成为社会主导运行的票据模式。
关键词:
信用票据 票据类型 票据发展阶段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琦
文学传播作为人类文化传播活动中的一部分源远流长。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流变后认为,从传播者、传播观念、接受群体、传播方式等方面看,中国古代文学还是属于小众传播,并非像有的学者所言的那样已经大众传播化了。
关键词:
古代文学 传播 发展 特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冰红
通过考察中国古代大学的原初理念和中国传统大学教育的体制基础,并与西方大学对比可以看到,西方大学缘起于形而上层面的宗教神学,而中国大学缘起于世俗层面的经世致用;西方古代大学的理念集中表现为对精神信仰的支持和延续,而中国古代大学的理念则集中表现为对社会政治伦理结构的支撑和维护。中国古代大学,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学,对中国以政治伦理为核心的社会文化结构的维护和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促进社会文明的同时,其所形成的积弊和劣根性也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成为主要的障碍和阻力。
关键词:
中国古代大学 西方大学 大学教育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向军
试论中国古代荒政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李向军中国是一个占老的农业国家。从原始农业诞生时起,水、早、雹、虫等农作物的天敌,无时不在困扰着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的人们。不要说生产力不发达的商、周、秦、汉,就是今天,自然灾害仍严重威胁着人类。1960年,中国半数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宇晟
论述中国古代不仅有特殊教育 ,而且还得到发展 ,从而否定了中国古代没有特殊教育的观点。文章对中国古代的特殊教育作了大体描述 ,展现出古代特殊教育产生、发展、衰落的演变情况 ,并试图分析古代特殊教育衰落的原因
关键词:
中国古代 特殊教育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俞启定
古代教育的宗旨就是培养统治阶级治国人才,必然与选拔官员的选士制度紧密联系。经历了汉代太学为选士的一个途径,唐代官学为科举的一个来源,宋代学校取士替代科举取士的尝试,到明清学校与科举的一体化,学校与选士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受选士的支配也越来越强化,乃至成为科举的预备场所,归根结蒂是服从于封建政治发展的需要,培养和选拔人才的要求仅在其次。近代政治形势和教育体制发生根本变化后,科举的废除就是必然的。
关键词:
选士发展 学校与选士 科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