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74)
2023(4440)
2022(3662)
2021(3745)
2020(3000)
2019(7142)
2018(6876)
2017(12572)
2016(6848)
2015(8297)
2014(7898)
2013(7805)
2012(7396)
2011(6997)
2010(6837)
2009(6263)
2008(6149)
2007(5148)
2006(4498)
2005(4224)
作者
(17738)
(14785)
(14780)
(14257)
(9513)
(6927)
(6693)
(5846)
(5763)
(5245)
(5122)
(4890)
(4771)
(4720)
(4695)
(4497)
(4450)
(4247)
(4207)
(3972)
(3808)
(3507)
(3494)
(3390)
(3384)
(3260)
(3211)
(3113)
(2984)
(2924)
学科
(29976)
经济(29935)
管理(13893)
方法(12945)
中国(12719)
(12101)
数学(12060)
数学方法(12011)
(8835)
贸易(8829)
(8752)
(8195)
企业(8195)
(7159)
(5765)
(5532)
银行(5528)
(5462)
金融(5462)
(5455)
关系(5368)
(5352)
(5240)
教育(5128)
业经(4825)
(4719)
(4631)
环境(4589)
农业(4551)
理论(4544)
机构
大学(99880)
学院(96443)
(50389)
经济(49770)
研究(40261)
管理(32965)
中国(32404)
理学(27994)
理学院(27630)
管理学(27366)
管理学院(27164)
(22249)
(21214)
科学(20597)
(19792)
研究所(18081)
经济学(17877)
财经(17236)
中心(16817)
(16101)
经济学院(16101)
北京(15120)
(14223)
(13665)
师范(13598)
财经大学(12987)
(12391)
科学院(12284)
(12084)
研究中心(11640)
基金
项目(61576)
科学(49239)
研究(48479)
基金(46580)
(40554)
国家(40273)
科学基金(33589)
社会(32870)
社会科(31184)
社会科学(31180)
基金项目(23378)
教育(23172)
资助(19888)
(19646)
自然(18790)
自然科(18399)
自然科学(18394)
编号(18196)
(18168)
自然科学基金(18126)
中国(17186)
成果(16289)
(16173)
国家社会(15096)
教育部(14399)
重点(14360)
(13674)
课题(13478)
(13074)
(12920)
期刊
(52111)
经济(52111)
研究(34716)
中国(23081)
教育(15161)
(14592)
科学(13151)
管理(13150)
学报(12488)
(11623)
大学(10348)
(10045)
金融(10045)
经济研究(9926)
学学(9351)
财经(9309)
(9225)
世界(9042)
国际(8603)
农业(8602)
(8229)
技术(7961)
问题(7309)
(6194)
业经(5263)
(4846)
论坛(4846)
技术经济(4561)
职业(4470)
经济问题(4329)
共检索到153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晶瑛  
我国古代人才思想十分丰富,其内容涉及到人才的鉴别、选拔、任用和管理等方面,并随着社会历史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分析、总结历史上的人才思想,有助于今天知识经济条件下人才战略的研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洪春  
中国古代人口统计,如果从商代算起,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有关人口统计口径,变化频繁,有些问题至今难以完全弄清。在此,本文就中国古代人口统计口径的一些基本特征略加论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即才  
人才问题是关系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首要问题,习近平关于人才问题的重要论述是在综合研判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人才发现、培养、使用和选拔等的基本观点,对进一步树立新时代人才工作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从长远规划、制度创新、德才兼备、培养教育、优化环境、青年担当等方面入手,揭示人才工作的战略性、规范性、全面性、规律性、系统性和持续性的内在精髓与核心要义,以期为我国人才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伟武  许玮頔  
中国古代水文环境规划思想涵盖国家、区域、城镇等多重空间尺度,在世界观、发展观、价值观等视角百花齐放。在国家层面,先贤以系统性的思维认知自然、治理环境、规划都城、建构岳渎体系,形成了整体经营水文环境的世界观;在区域尺度,统治阶级借助水文环境对内加强社会治理、对外实现“耕战结合”,社会各阶层相向而行、推动国家战略的实施,体现了追求水文环境与政治、经济要素相辅相成的发展观;在城镇范畴,地方官府在时空统一性中考察人水关系,在水文环境规划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追求生态、人文与技术的平衡,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价值观。上述思想对我国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探索营建未来城市、完善当今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构新时代的生态文明观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莉光  
对外开放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十多年来,我国的对外开放已经基本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逐步推进的格局,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并以充沛的活力走上世界舞台.尤在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决议精神的鼓舞下,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范围进一步扩大.为了促进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在大胆进行试验和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同时,也应该很好地回忆历史,特别是自秦汉以来至鸦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瑞平  
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1604年对明朝宗室贵族人口增长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后,在《农政全书》中第一次提出了“生人之率”说:“夫谓古民多,后世之民少,必不然也。生人之率大抵30年增加一倍。自非有大兵革。则不得减。”徐光启的“生人之率”说自提出后,一直被后世学者作为研究中国古代人口发展的依据之一。但笔者认为,徐光启通过对明宗室人口研究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浩进  
中国古代和近代的思想家都提出过关于收入分配公平的观点,但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古代的思想家是站在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上来思考收入分配问题的,并没有从改变民众地位,赋予民众权力的角度来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平的问题;近代的思想家仅从西方的思想和经验来寻求问题的解决的。他们的见解与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与特点并不相符。但在这些思想家的观点中,"仁政"、"不与民争利"、"恤民"、"减少分利者"、"取之于民、还之于民"、"节制资本"等在收入分配上重视民生、关照弱势群体的思想精华,都值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所借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理念,应将历史上的收入公平分配思想与中国经济...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奕  
管仲是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齐桓公时出任齐相,居位四十余年。管仲的人才思想影响着齐国由衰到强、由危到安、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他作为齐国历史上最出色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在人才管理思想上有自己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和先进性,对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有着借鉴作用。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赵树功  
"才思"论的形成建立在思维特征认知深化的基础之上。而文艺创作实践的拓展与反思则成为其理论成熟的关键。魏晋之际,文人逞才炫学、较量优劣成为一时风尚,对思有敏迟的才性认知由此成为批评界关注的重点话题。对创作苦累现象的反思及崇尚文才锋颖的潮流,从不同维度促使理论界向文思畅达的路径与状态聚焦。"耽思"论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而刘勰系统研讨神思,则意味着"才思"论的完整确立。"才思"论的核心意蕴即在于才生文思。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周灵灵  
《史记》中所记录的参差多态的人物组合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生动别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从中也折射出司马迁的人才思想。什么是人才?学者们对此定义不一。依照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中的说法,"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天平  
从文字起源的视角分析古代的教育惩罚,可以清楚地看出,惩罚是教育的伴生物,是教育的手段和工具,其发展具有自身内在的规律。古代教育惩罚与古代礼仪规范等传统文化相适应,具有合理性和神圣性,在某种意义上,有利于对下一代实施惩戒教育,促进教育对象的社会化。借古鉴今,应当以客观、辩证、冷静的思维认识和使用教育惩罚,有效地实现教育目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肖群忠  
论“孝”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地位及其启示●肖群忠《孝经》引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孝在中国传统伦理和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地位。关于孝为德之本,笔者已有专文论述,本文拟论“夫孝,……教之所由生也”。所谓“生”,以笔者之理解...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美娟  
财计组织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优化资源配置、实施经济管理以及巩固国家政权等多个方面均存在重要作用,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如何建立完善的财计组织制度,改善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协调社会经济和政府组织结构间的关系引发社会各界关注。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古代财计组织制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走在世界前列,拥有许多优秀经验值得借鉴。因此,本文在分析我国古代财计组织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的基础上,从中汲取对当代政府财计体制改革有益的养分,以此推动我国当代财计组织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南阅  
现今各领域交互相融的趋势下,现代化发展需要科学的指导思想进行指引,古代哲学思想作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明珠,其中关于对人性、天道、真知之路、治国之道等内容的研究,对探索和解决现代问题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在此背景下展开古哲学思想及其现代化启示的研究,对增强社会责任感、完善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理论体系,提升战略思维和提高管理质量具有现实性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