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90)
2023(6307)
2022(5219)
2021(5424)
2020(4244)
2019(10289)
2018(10360)
2017(17247)
2016(10509)
2015(12319)
2014(12349)
2013(11129)
2012(10323)
2011(9697)
2010(9892)
2009(8617)
2008(8456)
2007(7393)
2006(6802)
2005(6493)
作者
(24559)
(20464)
(20390)
(19948)
(13014)
(9767)
(9553)
(8050)
(7893)
(7308)
(7098)
(6884)
(6668)
(6607)
(6488)
(6479)
(6185)
(5983)
(5948)
(5883)
(5640)
(4964)
(4858)
(4746)
(4702)
(4643)
(4572)
(4457)
(4144)
(4143)
学科
(33540)
经济(33498)
教育(20512)
中国(19822)
管理(16988)
方法(13414)
(13267)
教学(12591)
数学(12551)
数学方法(12367)
理论(9980)
(9847)
企业(9847)
(9630)
(8888)
贸易(8882)
(8795)
(8493)
(7631)
(7507)
(7458)
学法(7022)
教学法(7022)
(7016)
(6522)
银行(6520)
(6435)
体制(6303)
(6177)
金融(6177)
机构
大学(138798)
学院(132084)
研究(57065)
(56973)
经济(55917)
管理(38337)
中国(38297)
(32315)
理学(32127)
理学院(31598)
教育(31522)
管理学(30969)
管理学院(30680)
(29835)
师范(29682)
科学(29533)
(28085)
(26806)
研究所(25469)
师范大学(24851)
中心(22961)
北京(22684)
财经(20514)
(20077)
(19858)
经济学(19635)
(19070)
经济学院(17542)
技术(16924)
职业(16640)
基金
项目(79349)
研究(69516)
科学(63876)
基金(54866)
(46878)
国家(46369)
社会(42249)
教育(42096)
社会科(39769)
社会科学(39764)
科学基金(38077)
编号(29723)
(28407)
成果(28385)
(27214)
基金项目(26925)
课题(25370)
资助(22941)
(21766)
(21453)
自然(20087)
重点(20047)
教育部(19975)
中国(19834)
自然科(19618)
自然科学(19613)
(19511)
自然科学基金(19306)
规划(18449)
(18388)
期刊
(62281)
经济(62281)
研究(59294)
教育(58188)
中国(42537)
(19509)
技术(16311)
管理(15753)
科学(15687)
学报(15637)
职业(14713)
大学(14084)
(13727)
(11935)
金融(11935)
经济研究(11526)
财经(11505)
学学(11052)
(10259)
农业(9719)
(9708)
技术教育(9523)
职业技术(9523)
职业技术教育(9523)
世界(9187)
国际(8862)
(8495)
论坛(8495)
问题(8235)
高等(7422)
共检索到225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会莉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它最初建于唐玄宗时期,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绵延千年的书院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朵奇葩。书院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等对我们当代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肖东发  钟洪  王波  
概要地回顾了书院藏书的形成历史与发展脉络 ,分析了书院藏书的来源、特点、管理、利用及藏书楼建筑之后 ,充分肯定了书院藏书在文化史及藏书史上的历史地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贞涛  解辉  
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独具特色的学校形式,它涵育了深厚广博的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的内涵主要是:德业并重的目标追求;自由活泼的为学品格;创新争鸣的开放气度;谨严纯正的治学精神;知行合一的践履理念。本文对书院文化精神的这些内涵进行了阐述。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马尧天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津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一方面为城市保护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而振臂呐喊,另一方面则集结极具文化眼光的图书编辑家、摄影家和建筑学者,"走入原野,奔波四方,去收寻散落于世却并不被人们珍视的建筑遗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熊明安  
高等教育是一个历史的、相对的和不断发展的动态概念 ,认识高等教育 ,就必须把具体的高等教育现象放在具体的历史时代和历史环境中去考察。本文引用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形成和发展、教学概况、学术自由、办学自主以及学生学习生活与正义斗争等方面的一些事例来说明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概况。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平  
"书院是中国士人围绕着书,开展包括藏书、读书、教书、讲书、校书、著书、刻书等各种活动,进行文化积累、创造与传播的文化教育组织。"[1]藏书、讲学、祭祀浑然构成一个整体,使书院得以完成其文化教育这一功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增礼  肖永明  唐亚阳  
中国古代书院采用肯定生徒个体性的"分年"教育和因材施教,注重知行合一的品德践履,营造潜移默化的德育环境和实施颇具实效的考评制度等德育方法。书院的德育实施方法具有注重在逻辑上的贯通性,在程序上的完整性,在实践上的可操作性等特征。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曹之  
书业中心是古代图书发行和传播的平台,本文概述历代书业中心图书发行情况、地理分布及其变迁过程,从中可以折射出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过程。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海刚  
中国古代书业广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反映了古代书商的商业经营活动,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是中国出版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文章从牌记广告、序跋广告、书名广告、书目广告及征稿广告五个方面对古代书业广告作了初步探讨和分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建华  
文章着力探究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问题的解析,提出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的策略,即制定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的总体方案,以学生为主体、优化课堂教学,改革课程结构、构建多元化课程结构体系,稳步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改革,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连平  
改革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就内容方面说,既应认真协调、正确处理文学史与作品选的关系,又应认真协调、正确处理其与古代汉语、当代文学以及历史和哲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否则,就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无法真正提高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质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叶振鹏  刘德雄  
基于现实财政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的过切需要,本文对中国古代财政改革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研究。作者认为,财政改革是国家运用政权力量,对社会经济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也就是对上层建筑及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文章在探讨古代财政改革规律的同时,勾勒出财政在历史上发展的主要线索,同时,总结出几条历史的经验与启示:历次财政改革,都处在整个社会改革的核心位置;古代财政制度改革与政策运用是封建政府借以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生产关系变革,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手段;古代财政改革往往都是与社会其它方面特别是经济方面的改革同时进行;历次改革都很重视总结以往改革的历史经验,发扬先驱者锐意改革的精神,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尹世杰  
我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古代文化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内容极其广泛、丰富。我国古代流通思想也非常丰富,很多名人、学者都曾经强调要发展商业,还提出了一些发展商业的政策、措施,反对奢侈消费。其中很多思想即使在当代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特别强调要提高商品质量,要诚信经营,要讲究商业道德等。我们应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使其走向世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浩进  
中国古代和近代的思想家都提出过关于收入分配公平的观点,但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古代的思想家是站在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上来思考收入分配问题的,并没有从改变民众地位,赋予民众权力的角度来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平的问题;近代的思想家仅从西方的思想和经验来寻求问题的解决的。他们的见解与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与特点并不相符。但在这些思想家的观点中,"仁政"、"不与民争利"、"恤民"、"减少分利者"、"取之于民、还之于民"、"节制资本"等在收入分配上重视民生、关照弱势群体的思想精华,都值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所借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理念,应将历史上的收入公平分配思想与中国经济...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潘骥翔  
我们将焦点文献定义为:是在以它为基础而组成的类别中处于中心地位的那个文献。虽然至今尚未有人提出过焦点文献的概念,但我们坚信:焦点文献确实存在于古代书目分类者的主观心理,并相应地影响着古代书目分类形态。《七略》“总别群书”为38种,其中的“易”、“书”、“诗”、“礼”、“春秋”、“论语”、“孝经”等8个类别直接使用了具体文献的名称。难怪早年姚名达先生说《七略》的《六艺略》是“以古书对象分”。此外,《七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