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63)
2023(7294)
2022(5939)
2021(5815)
2020(4797)
2019(11028)
2018(10598)
2017(20175)
2016(10639)
2015(12026)
2014(11871)
2013(11886)
2012(11245)
2011(10303)
2010(10091)
2009(9114)
2008(9164)
2007(7925)
2006(6918)
2005(6301)
作者
(30242)
(25488)
(25200)
(24300)
(16365)
(12347)
(11466)
(9753)
(9657)
(9017)
(8967)
(8479)
(8310)
(8258)
(8148)
(7745)
(7366)
(7305)
(7128)
(7114)
(6358)
(6196)
(6056)
(5730)
(5729)
(5700)
(5650)
(5309)
(5154)
(5079)
学科
(50620)
经济(50471)
管理(27420)
(25904)
方法(21204)
数学(19492)
(19410)
企业(19410)
数学方法(19352)
中国(16522)
(12054)
(11897)
(11057)
贸易(11051)
(10921)
(9381)
(9066)
(8220)
银行(8212)
(8126)
金融(8126)
(7993)
业经(7657)
农业(7371)
关系(6600)
(6565)
(6369)
环境(6233)
技术(6101)
(5999)
机构
大学(157857)
学院(152541)
(74745)
经济(73693)
研究(61553)
管理(55677)
理学(47937)
理学院(47338)
中国(47264)
管理学(46647)
管理学院(46349)
科学(34581)
(33940)
(33772)
(30989)
研究所(28480)
财经(27422)
中心(26534)
经济学(25815)
(25505)
(25009)
经济学院(23284)
北京(22133)
(21767)
财经大学(20970)
业大(20594)
(19970)
农业(19779)
(19713)
师范(19528)
基金
项目(104104)
科学(83423)
基金(80765)
研究(74553)
(72991)
国家(72048)
科学基金(60150)
社会(51801)
社会科(49214)
社会科学(49201)
基金项目(41206)
自然(37195)
自然科(36399)
自然科学(36385)
自然科学基金(35818)
(34993)
资助(33767)
教育(33442)
(31699)
编号(26108)
(25600)
国家社会(23921)
重点(23847)
中国(23408)
成果(22442)
教育部(22204)
(22064)
(21290)
(21282)
人文(20384)
期刊
(77288)
经济(77288)
研究(49902)
中国(31765)
学报(25760)
(25007)
科学(24564)
(22975)
管理(21059)
大学(19743)
学学(18684)
农业(16012)
(15318)
金融(15318)
财经(14629)
经济研究(14438)
教育(13182)
(12787)
(11247)
世界(11004)
问题(10661)
国际(10165)
技术(10112)
(9889)
业经(9051)
统计(7159)
技术经济(7096)
(7060)
科技(6342)
经济问题(6250)
共检索到232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董藩  伍瑞姝  
当前中国保障性住房在分配环节存在一系列问题,为此应构建新型保障性住房分配流程。在划定城镇总体受保家庭范围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受保家庭遴选标准体系。将家庭原有资产、资产性收入、职业风险度等指标纳入审核标准,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保障性住房的"分配资格级别"、"分配面积级别"以及"轮候次序"三个公式。在公式打分的基础上,结合家庭的自主选择,确定家庭是否具备受保资格以及受保的程度、受保时间和所分配保障性住房的具体地点。该流程的实施需要具备一定的制度保障,即个人收入档案制度、个人信用档案制度、保障性住房分配的公示与奖惩制度以及层次分明的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基于家庭收入的保障性住房标准研究"课题组  朱建平  王婷婷  刘晶  
保障性住房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为使保障性住房充分发挥作用,其准入标准的确定尤为重要。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准入标准大都以人均收入作为参考指标,本文旨在测算并确立以家庭收入为参考指标的保障性住房准入标准。由于厦门市保障性住房在全国具有示范效应,故以厦门为例考察基于家庭收入的保障性住房准入标准。根据抽样调查的分组数据界定"中低收入组",通过正态分布与均匀分布的转换,利用格点映射法,找出覆盖面为40%的收入上限值,即为保障性住房的准入标准。基于此标准,结合"按年人均收入限值"这一指标,将家庭组别按人口细分,划分出针对不同家庭规模的参考准入标准。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余劲  李凯  
从俄罗斯青年住房保障实施的对象、制度措施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综合分析俄罗斯青年住房保障制度对缓解俄罗斯青年住房矛盾、人口矛盾的积极成效,采用数据分析与比较分析方法,得出以下结论:为缓解"夹心层"群体住房问题,政府应该强化公共住房保障职能,针对不同的对象提供住房补助,特别是要加强对青年群体的住房补助。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郭凤玉  马立军  
住房保障对象准入标准的确定一直是保障性住房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保障性住房分配的关键环节。以保定市抽样调查样本为基础,从家庭收入的角度研究准入标准测算方法。利用统计中格点搜索法,确定"中低收入组"家庭的年人均收入上限值,结合不同覆盖率目标确定住房保障对象中各细分家庭的收入标准。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勇辉  李小琴  沈波澜  
人口流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家庭化流动趋势加强,子女是否随迁不仅会影响到家庭的幸福,也反映了中国城镇化的速度、结构和质量。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和住房制度设计的缺陷,流动人口子女留守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文章利用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在考虑稀有事件偏差和内生性的情况下检验了保障性住房对子女随迁的影响。研究表明:保障性住房可以减少由于子女随迁所导致的退出劳动力市场和房租增长的负面影响,提高流动人口子女随迁的可能性。但是,在我国双体制住房市场结构中,保障性住房对流动人口的供给存在着门槛效应,流动人口保障性住房的整体可得性水平较低。同时,在户籍制度所产生的"社会屏蔽"作用下农业户籍流动人口在家庭化迁移过程中受制度性因素的影响更大且对保障性住房的依赖性更高。文章的研究揭示了在人口城镇化过程中迁移模式的转变与住房供给之间的匹配矛盾,阐明了制度性约束对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的深层次影响,为在当前新一轮的住房制度改革中应加大对流动人口公共住房供给,并建立与此相适应的新型住房保障供应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怡芳  高峰  于江涛  
一、德国、瑞士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主要做法德国、瑞士都高度重视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根据不同时期住房需求特点,制定了相应的住房保障制度。(一)德国住房保障制度。德国住房保障制度,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住房状况以及住
[期刊] 改革  [作者] 钟瑶奇  
《改革》2005年第4期发表丁学东的文章《建设城市低收入者社区探讨——兼论北京市改造"城中村"杜绝"贫民窟"的问题》(以下简称丁文),读后深受启发,但其中的某些观点值得商榷。丁文认为,"城市自然形成的低收入者聚居区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一种必然现象;建设城市低收入者社区是加速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一项战略措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须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把城市低收入者社区建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琳  丁烈云  谭建辉  周耀旭  吴开泽  
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广州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普查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运用问卷调查、入户访问等方法收集数据,并应用SPSS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深度的数据挖掘,获得了对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状况与需求特征的清晰认识,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付媛媛  吕翔涛  
城市低保家庭作为生活在城市中的低收入群体,近年来,其医疗保障问题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探讨。本文假设政府提供的医疗保障政策与城市低保家庭医疗需求不相匹配,并通过对2007年进行的"中国城市低保制度绩效评估"项目所得的问卷数据和个案访谈材料分别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考察了城市低保家庭接受到的医疗救助与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政策的实际效果,发现现有政策补贴远不能填补低保家庭的医疗的支出缺口,且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宣传不到位,申领难度大,公共医疗资源不足等漏洞,进而证实了文章的假设,并据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赞  张欢  郑思齐  
住房需求弹性是描述住房市场需求特征的重要指标。文章基于住房需求弹性理论,采用2007~2009年城镇住户调查微观数据,测定了辽宁、广东、安徽、湖北、陕西、甘肃六省居民的住房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研究发现这六省的住房需求收入弹性均小于1,并且地区差异明显;同时,六省住房需求价格弹性普遍较小,住房的消费必需品属性明显。文章应用住房需求弹性指标,对各省未来住房市场需求变化以及房价变化趋势做出了定性和定量预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邓宏乾  贾傅麟  方菲雅  
本文利用2013年湖北省五个城市的廉租住房保障家庭的入户调查数据,分别测度了实物配租、租赁补贴两种补贴政策对保障家庭的住房消费、劳动供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住房消费方面,两种补贴政策均有住房消费促进效应,实物配租的住房消费促进效应大于租赁补贴;在劳动供给方面,两种补贴政策均对劳动供给有抑制作用,存在福利陷阱问题,但实物配租的福利陷阱程度较为严重。基于结论,本文建议住房补贴宜采用配物补租、社会房东补贴、租房券和购房补贴相结合的方式,制定出多层次、反梯度的补贴标准体系,实施过程中应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保障房的选址布局、建立就业援助机制。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谢晶  潘迎捷  刘华楠  
论述了世博会食品需求的特点,如参会人数多、人员结构复杂、食品供需多样、食品安全要求高、食品风味特色化等,由此造成世博食品安全管理压力大、难度高。为保障世博食品安全供给,农产品原料基地和食品供应企业的遴选与建设不容忽视,由此文章从原料基地和供应企业的遴选原则和遴选流程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银锋  
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我国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在居住方面的支付能力严重不足,仅靠其自身力量难以解决基本居住问题。尤其是近几年城镇商品房价格上涨导致住房价格远远超出中低收入家庭的正常经济承受能力。因此,国家和各地方纷纷出台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廉租住房制度、住房公积金制度。但是我国保障住房制度存在诸多问题,进一步完善保障住房制度关系到民生大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成文  胡竹君  
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问题,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在这方面,英、美、日三国已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文章在介绍、分析英、美、日三国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