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13)
2023(10308)
2022(8581)
2021(7856)
2020(6180)
2019(14073)
2018(13926)
2017(25730)
2016(13501)
2015(15406)
2014(15398)
2013(15534)
2012(15137)
2011(14300)
2010(14449)
2009(13303)
2008(12966)
2007(11435)
2006(10718)
2005(10233)
作者
(40084)
(33408)
(33353)
(31930)
(21730)
(15944)
(15085)
(12939)
(12914)
(11984)
(11809)
(11072)
(10939)
(10931)
(10686)
(10415)
(9996)
(9705)
(9627)
(9122)
(8839)
(8137)
(7990)
(7843)
(7627)
(7576)
(7316)
(7222)
(6790)
(6631)
学科
(85662)
经济(85594)
管理(32328)
(29616)
中国(26535)
方法(25002)
地方(24395)
数学(22275)
数学方法(22172)
(20572)
企业(20572)
(18854)
业经(16382)
地方经济(15527)
(15262)
贸易(15247)
(14739)
(13637)
(13082)
(13037)
金融(13037)
农业(12960)
(12676)
(12673)
银行(12665)
(12510)
环境(12168)
(11533)
发展(9714)
(9689)
机构
大学(205056)
学院(204840)
(104364)
经济(102647)
研究(84094)
管理(71345)
中国(65839)
理学(59029)
理学院(58266)
管理学(57623)
管理学院(57221)
科学(45714)
(45587)
(44307)
(42695)
研究所(38233)
中心(36058)
经济学(34747)
财经(34397)
(31362)
(31143)
经济学院(30961)
北京(30500)
(30462)
(29881)
(28373)
师范(28137)
科学院(26013)
财经大学(25315)
(24904)
基金
项目(124791)
科学(98948)
研究(95540)
基金(91028)
(78663)
国家(78018)
科学基金(65822)
社会(64426)
社会科(61282)
社会科学(61273)
基金项目(46356)
(46149)
教育(42619)
(39053)
资助(37879)
自然(37424)
编号(36797)
自然科(36533)
自然科学(36524)
自然科学基金(35902)
(34098)
成果(30959)
(28951)
发展(28756)
重点(28711)
国家社会(28319)
(28298)
课题(27262)
中国(27034)
(25475)
期刊
(128802)
经济(128802)
研究(74404)
中国(49253)
(31116)
管理(30053)
(29755)
科学(27479)
学报(27012)
(24251)
金融(24251)
教育(23309)
经济研究(22542)
大学(21191)
农业(20750)
学学(19541)
技术(19169)
财经(18603)
业经(18419)
问题(16843)
(16389)
(15483)
世界(14971)
国际(14524)
技术经济(12069)
(11718)
经济问题(10641)
统计(10124)
(9625)
论坛(9625)
共检索到344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董志凯  
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是由特定的资源禀赋、历史条件使然;是顺应客观条件的结果。曲折的路径体现了选择中国道路的艰辛与经验;紧迫的机遇,挑战中国道路的应对;错综复杂的内外矛盾决定中国道路要在探索中坚持和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范建鏋  
钱穆先生(1895—1990)一生治史,著述颇丰,专著多达80种以上。其史学著作流芳已久,但诚如林毅夫教授所言,《中国经济史》(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版)这本专门从经济角度梳理中国历代王朝兴衰的讲义,却是靠着弟子的发掘整理才得以重见天日、嘉惠后世学人的。《中国经济史》严格说来并不是钱穆的亲笔著述,而是1954—1955年间他在香港桂林街新亚书院先后讲授"中国经济史"及"中国社会经济史"两门课程的笔记,后由当年听课的学生叶龙精心整理出版,以流畅易读的文笔再现了老师授课的思想精华。本书的出版,与20世纪80年代万绳楠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卓生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社会经济史研究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所承办,《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协办的首届中国经济史博士后论坛以"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历史探索"为主题,于2014年10月24日在北京举行。国内20余家博士后流动站的56位博士后出席论坛。在论坛10位主旨报告中,由著名经济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杨国安  
由中国经济史学会、武汉大学、三峡大学共同举办的"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历史探索"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经济史学会年会于2012年9月14日—20日在武汉大学和三峡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以及美国、日本、印度等地的180余位学者参加了此次大会,会议收到论文120余篇。与会学者涵盖了中国经济史学会所属的中国古代经济史、近代经济史、现代经济史、世界经济史四个专业委员会,是近年来国内举办的参会人数多、年轻学者多、提交论文多、地区分布广的一次中国经济史年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涛  王姝黛  
中华文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制度体系决定了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特点,表现在本位、重点、文化思维上都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中央集权制度、多种所有制经济结构和儒家伦理构成了中国发展道路的三大特征。中国发展道路具有独特的历史关系和可持续性,也必然影响今后中国道路的发展。本文对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与中国发展道路之间的历史关联的探讨,有助于认识中国发展道路的特征和延续性,更有助于认识中国的今天和未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沈坤荣  欧阳峣  
本文内容是根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在经济所建所90周年国际研讨会2019年5月17日第四单元主题论坛"基于大国发展道路的中国经济"上的发言编辑整理而成。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沈坤荣教授和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欧阳峣教授分别主持了两个时段的讨论。
关键词: 发展道路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隋福民  
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经济发展也与世界紧密相关。一方面,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经济发展的场景,当然世界作用于中国经济不只是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一面;另一方面,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有着共同的律动,又有自己特色,独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使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彼得罗·塔西亚  曹宇莲  
人力资本研究的发展使得教育成为经济和政策讨论中的中心议题,因为它为能带来多重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技能和知识积累活动提供了复杂成熟的理论支持。本文通过概述人力资本研究领域的兴起和发展历程,尝试分析人力资本研究是如何在当今关于教育和培训的社会政治讨论中占据了如此重要的地位。本文从人力资本理论的历史缘起入手,论述了多年来学者对人力资本理论的批评和修正,讨论了人力资本理论对政策制定的影响,并对这一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方健  
关键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裕宪  王雅玲  
本文认为,全面整理和利用已有中国经济史研究成果,完善学科基础建设,为E-SCIENCE的实现作准备,是经济史数据库群的急切任务。这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需要实践、总结、规划。依托本单位的丰富数据资源,先行开发一两个数据库,在数据、技术、管理、服务等方面进行探索是必要的。本文介绍了正在进行中的数据库建设活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丁任重  郭洪涛  
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核心内容是不盲目照搬外国模式,在实现社会稳定、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同时,立足本国国情,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从纯公有制经济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从渐进式改革到攻坚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中国对外开放是局部开放到全局开放,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从"三高发展"到"统筹发展",坚持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课题组  赵晋平  胡江云  赵福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和较快增长,中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大国,也为世界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如何客观认识中国发展在世界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在战略定位和策略上提前做好准备?本文尝试性地总结中国发展对世界的贡献,剖析中国发展面临的调整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预测未来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并提出了中国全球战略定位。我们认为,未来5~10年中国将有望赶超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占全球的比重将不断上升,对全球的影响力也将继续增强。即使在那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不会发生改变。中国要成为名实相符的经济强国,需做出更多努力,调整和提升中国全球战略定位,并需要相应的策略举措。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正图  
中国发展绿色经济新探索,既是一个理论探索的课题,更是一个必须付诸实践的行动。本文首先对这一探索的当代国际背景和中国既有探索进行了简要分析和概括,指出当今世界发展绿色经济的全球趋势规定了中国发展绿色经济的必然性,中国发展绿色经济的既有探索既为未来中国发展绿色经济新探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进而分析了当今中国发展绿色经济新探索的主客观条件,认为:客观条件是当代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国情,主观条件是未来中国的发展战略及其决策仍然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最后构建了中国发展绿色经济新探索的总体思路。这一总体思路是基于对自然圈、生物圈、经济圈和社会圈所构成的客观运行并自我控制的庞大系统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