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63)
2023(17848)
2022(15236)
2021(14263)
2020(11682)
2019(27015)
2018(26828)
2017(51199)
2016(27647)
2015(31176)
2014(31249)
2013(30999)
2012(29285)
2011(26824)
2010(27176)
2009(25147)
2008(24602)
2007(21746)
2006(19754)
2005(18110)
作者
(81194)
(67374)
(66853)
(63887)
(43417)
(32219)
(30471)
(26416)
(25710)
(24330)
(23193)
(22802)
(21698)
(21633)
(21136)
(20776)
(20089)
(19469)
(19358)
(19218)
(17133)
(16586)
(16243)
(15454)
(15126)
(15120)
(14972)
(14727)
(13679)
(13350)
学科
(130557)
经济(130434)
管理(78605)
(74731)
(60280)
企业(60280)
方法(49323)
数学(42483)
数学方法(42032)
中国(37868)
(33245)
地方(30885)
业经(27749)
(27315)
(26299)
(24069)
贸易(24052)
(23316)
(22756)
农业(22291)
(20483)
银行(20439)
环境(20245)
(19789)
(19783)
金融(19782)
(18963)
(18584)
理论(18248)
技术(18036)
机构
大学(403734)
学院(401628)
(174922)
经济(171324)
管理(155505)
研究(147416)
理学(132591)
理学院(131074)
管理学(129123)
管理学院(128375)
中国(112082)
(87949)
科学(86804)
(78500)
(74855)
研究所(67689)
中心(64669)
(63393)
财经(61690)
(60013)
北京(57175)
(56099)
业大(55639)
(54561)
师范(54114)
经济学(53191)
(53114)
农业(49134)
(48403)
经济学院(47572)
基金
项目(262060)
科学(206462)
研究(195019)
基金(190087)
(164944)
国家(163558)
科学基金(139648)
社会(124345)
社会科(117885)
社会科学(117857)
(99938)
基金项目(99277)
教育(88627)
自然(88194)
自然科(86100)
自然科学(86082)
(84607)
自然科学基金(84541)
资助(79196)
编号(78729)
成果(65767)
(59686)
(58725)
重点(58720)
课题(55422)
(53747)
国家社会(51390)
教育部(50578)
创新(50180)
科研(49024)
期刊
(204394)
经济(204394)
研究(130108)
中国(82515)
管理(60699)
学报(59447)
(58808)
科学(57171)
(57094)
教育(46321)
大学(45346)
学学(42352)
(41169)
金融(41169)
农业(40783)
技术(35184)
经济研究(33164)
业经(31459)
财经(30907)
(26635)
问题(26208)
(22526)
(21795)
技术经济(21158)
图书(20977)
世界(20774)
国际(20521)
理论(19022)
现代(18832)
科技(18399)
共检索到625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斯震  孙新章  
该文对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必要性、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战略对策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过去20年来,我国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但也由此带来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20年也是承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转移的20年;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生态超载和环境风险最高的国家,并且传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正在丧失,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加快经济的绿色转型,中国有有利条件,如内需市场庞大、民间资本较为充裕等,但更多的是挑战,突出地体现在需克服三道难关:一是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中期,自身对传统产业的旺盛需求还将持续10-15年,且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许多核心技术尚待突破,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雷德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发展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深入阐述"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绿色化的国内外背景,以及面临的主要挑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绿色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雷德雨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发展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文章分析"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绿色化的国内外背景以及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十三五"中国经济发展绿色化对策:应推进生产方式绿色化;建设绿色化社会价值观,倡导消费方式绿色化;实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绿色城镇建设;采取市场化手段推动经济发展绿色化;建立科学的绿色经济考核、评价体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莹  刘波  
我国大规模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高速经济增长,给各种自然资源的供给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对我国的生态系统造成日益凸显的不利影响。本文对绿色经济的内涵进行了讨论,介绍了目前国际上比较普遍的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政策工具手段和战略路径,最后基于发展绿色经济的国际经验及我国目前发展中的一些特点,提出了我国促进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涛  
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资源环境逆差日益严重,碳泄漏引发的国际争议越来越激烈。从"十一五"开始中国尝试建立绿色贸易政策体系,但面临诸多挑战,不仅与"促出口,保增长"政策产生强烈冲突,更是在国际上频频引发贸易摩擦。结合国外发达国家实施绿色贸易政策的经验,对中国对外贸易的绿色发展提出如下建议:战略上必须要避免落入"环境比较优势"陷阱,警惕高能耗产业转移的"锁定效应",要对贸易政策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战术上要恰当利用WTO环境例外规则,构建针对出口的绿色贸易壁垒,积极主动地协调贸易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郝莹莹  王慧  龚晨  
技术市场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市场,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概述了上海技术市场发展的主要阶段,分析了上海技术交易市场呈现的五大特征:支撑经济发展、助力产业创新、促进长三角区域协同、区域集聚特征明显、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凸显;总结了上海技术市场存在着大中小企业融通不足、原创性技术成果支撑有限、本地企业间技术合作下滑、政策联动性不足以及国际双向通道不平衡等挑战。从"更高质量""更加融通""更具影响"三个角度,提出强化高水平科技供给、促进各类技术市场要素融合、打造不同空间尺度上卓具影响力的技术市场的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爱德华·巴比埃  罗雪群  
国际决策者往往把绿色增长、能效提高、清洁能源技术和可持续发展视作互补的目标。文章认为,全球生态系统退化和损失,意味着这个世界在继续面临着生态稀缺性问题的日益严重——即当这些系统被用于人类目的和行为时,其重大的收益或"服务"所遭受的损失——绿色增长就将无力确保可持续经济发展。克服这个问题,需要面临进一步的可持续性和融资的挑战。可持续性的挑战是指解决一系列市场、政策和制度失灵的问题,这些失灵妨碍人们认清这种稀缺性的经济意义。融资的挑战是指弥合这二者的差距,其一为人类从生态系统中得到的全球收益,其二为我们有多大意愿耗资去维持和保护它们。解决可持续性挑战的关键步骤,在于改进生态稀缺性的经济和科学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光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当前,如何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扩大出口,已成为外贸工作的头等大事。从长远来看,在世界经济由传统经济向新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准确把握新经济的脉络,把握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制定正确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有效地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将是一项迫切的任务。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肖金成  刘通  
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如何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我们提出共抓大保护、齐建绿长廊的战略对策: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实施城镇化战略,以市场手段吸纳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健全空间规划体系,编制"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工业进园区,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促进上下游共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肖金成  刘通  
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如何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我们提出共抓大保护、齐建绿长廊的战略对策: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实施城镇化战略,以市场手段吸纳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健全空间规划体系,编制"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工业进园区,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促进上下游共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肖金成  刘通  
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如何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我们提出共抓大保护、齐建绿长廊的战略对策: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实施城镇化战略,以市场手段吸纳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健全空间规划体系,编制"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工业进园区,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促进上下游共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畅  
通过阐述绿色物流的涵义,说明我国快速发展绿色物流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意义,探讨了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对策和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程宇  董衍美  
2011年10月27~30日,主题为"实现TVET的转型——应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挑战"的国际专家会议在德国柏林召开,会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教中心(UNESCO-UNEVOC)、德国经济合作组织(GIZ)、亚太地区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鲁德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新苗  王亚华  田中兴  
目前中国汽车生产和消费增长迅猛,如果不能从战略上采取有力措施,那么未来十几年小汽车将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蔓延爆发,中国小汽车爆炸式增长将全面引发城市交通危机和生态环境危机。研究发现,中国过去三十年走过的快速机动化道路,实际上重复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小汽车建城模式的老路,必须从观念上予以澄清,在实践中予以纠偏。立足中国国情和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为解决中国城市交通难题,提出了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构建多样化的绿色城市交通体系,建设绿色交通城市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五大对策:(1)积极转变和创新城市发展理念;(2)大力推进"轻行城市"建设;(3)将雄安新区建设成为绿色交通城市典范;(4)积极开展城市小汽车的需求侧管理;(5)大力推进汽车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遏制汽车生产和消费的过快增长已经刻不容缓,这对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全局的关键战略,对于中国城市的绿色发展,及实现全国生态环境质量的总体改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