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02)
2023(13397)
2022(11149)
2021(10213)
2020(8180)
2019(18495)
2018(18495)
2017(33548)
2016(18461)
2015(21158)
2014(21540)
2013(21083)
2012(20326)
2011(18901)
2010(19192)
2009(17727)
2008(17475)
2007(15834)
2006(14527)
2005(13702)
作者
(55455)
(45956)
(45949)
(43705)
(29592)
(21989)
(20887)
(17971)
(17738)
(16760)
(16022)
(15383)
(15188)
(14908)
(14758)
(14223)
(13745)
(13366)
(13251)
(13114)
(12101)
(11345)
(11181)
(10793)
(10351)
(10330)
(10319)
(10214)
(9430)
(9376)
学科
(97005)
经济(96904)
管理(48151)
(41887)
(31373)
企业(31373)
中国(30942)
方法(28990)
地方(26777)
数学(24902)
数学方法(24711)
(23738)
业经(19956)
(19070)
(17551)
(17316)
贸易(17300)
(17270)
(16716)
地方经济(16267)
(16246)
银行(16223)
(16012)
金融(16005)
(15853)
农业(15818)
环境(15677)
(14704)
(13260)
理论(13081)
机构
学院(272369)
大学(270472)
(123437)
经济(120935)
研究(106402)
管理(93388)
中国(82972)
理学(76995)
理学院(76012)
管理学(74810)
管理学院(74298)
科学(61324)
(60348)
(56197)
(55146)
研究所(49236)
中心(46670)
(45036)
(43946)
财经(42884)
北京(39729)
经济学(39528)
(38808)
(38434)
(38223)
师范(38027)
业大(35777)
经济学院(35223)
(35002)
农业(34791)
基金
项目(166153)
科学(129461)
研究(126571)
基金(117431)
(102202)
国家(101322)
科学基金(84770)
社会(80951)
社会科(76690)
社会科学(76679)
(64747)
基金项目(60122)
教育(57660)
(54110)
编号(51314)
自然(49863)
资助(48923)
自然科(48660)
自然科学(48644)
自然科学基金(47758)
成果(43630)
(42363)
重点(38292)
课题(38148)
(36841)
发展(34976)
(34428)
国家社会(34301)
(34004)
(32374)
期刊
(155087)
经济(155087)
研究(93708)
中国(67417)
(43281)
(42783)
学报(41067)
管理(38325)
科学(37983)
教育(36742)
大学(31232)
(30606)
金融(30606)
农业(29409)
学学(28864)
技术(25955)
经济研究(25918)
业经(23639)
财经(22506)
问题(19926)
(19747)
(17645)
世界(16582)
国际(16302)
(16067)
技术经济(14471)
图书(14444)
(13346)
论坛(13346)
统计(12870)
共检索到4544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正图  
中国发展绿色经济新探索,既是一个理论探索的课题,更是一个必须付诸实践的行动。本文首先对这一探索的当代国际背景和中国既有探索进行了简要分析和概括,指出当今世界发展绿色经济的全球趋势规定了中国发展绿色经济的必然性,中国发展绿色经济的既有探索既为未来中国发展绿色经济新探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进而分析了当今中国发展绿色经济新探索的主客观条件,认为:客观条件是当代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国情,主观条件是未来中国的发展战略及其决策仍然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最后构建了中国发展绿色经济新探索的总体思路。这一总体思路是基于对自然圈、生物圈、经济圈和社会圈所构成的客观运行并自我控制的庞大系统的...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涛   陈智彬  
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地、资源宝地和能源要地,“发展海洋蓝色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采用非期望产出Super-SBM模型测度蓝色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基于TOE框架从技术、组织、环境三个维度选取前因变量,探究蓝色经济绿色发展的驱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发展受到多个前因要素的共同影响,不存在实现绿色发展的必要条件;存在两条蓝色经济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海洋科技主导型”和“高附加值发展型”,表明不同的前因条件组合可以实现蓝色经济的绿色发展;发展具有高经济附加值的第三产业对蓝色经济绿色发展具有显著的驱动作用。研究结论从组态视角丰富了蓝色经济绿色发展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可为蓝色经济绿色发展提供差异化路径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斯震  孙新章  
该文对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必要性、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战略对策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过去20年来,我国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但也由此带来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20年也是承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转移的20年;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生态超载和环境风险最高的国家,并且传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正在丧失,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加快经济的绿色转型,中国有有利条件,如内需市场庞大、民间资本较为充裕等,但更多的是挑战,突出地体现在需克服三道难关:一是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中期,自身对传统产业的旺盛需求还将持续10-15年,且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许多核心技术尚待突破,面...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莹  刘波  
我国大规模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高速经济增长,给各种自然资源的供给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对我国的生态系统造成日益凸显的不利影响。本文对绿色经济的内涵进行了讨论,介绍了目前国际上比较普遍的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政策工具手段和战略路径,最后基于发展绿色经济的国际经验及我国目前发展中的一些特点,提出了我国促进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雪  
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正发生着深刻变革,传统的高耗能和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显。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首次将绿色金融上升至国家战略,明确绿色金融是指着眼于提高环境效益,促进环保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投资和筹资活动,引导企业和消费者提高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环保意识,提高资源利用率,对节能环保、能源清洁、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和运营、风险管理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雪  
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正发生着深刻变革,传统的高耗能和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显。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首次将绿色金融上升至国家战略,明确绿色金融是指着眼于提高环境效益,促进环保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投资和筹资活动,引导企业和消费者提高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环保意识,提高资源利用率,对节能环保、能源清洁、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和运营、风险管理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于凌云  吴俊培  
在我国现行税制框架下,由于未形成独立的绿色税收体系,因此,地方政府通过绿色税收这一杠杆对与资源和环保相关的生产及消费行为的外部性进行调节时,其作用大打折扣。本文在调查分析云南省绿色税收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绿色税制、提高其实施效率的改进方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加大生态和环境保护力度,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胡锦涛总书记2010年11月14日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了题为《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指出: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温家宝总理2009年11月30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加大生态和环境保护力度,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胡锦涛总书记2010年11月14日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了题为《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指出: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温家宝总理2009年11月30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兰竹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也日益严重。21世纪,中国要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就必须走一条新的绿色发展道路。本文在分析中国实现绿色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迈向绿色发展的战略思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君霖  
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实现"双碳"目标任重道远,资金需求庞大,需要坚持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的作用。从东北地区的情况来看,农业在地方生产总值中占比较高,老工业基地资源使用效率偏低,碳排放压力较大,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绿色金融在支持东北地区实现双碳目标、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大有可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喻晓岚  
湖州绿色金改试验区被中财办确定为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典型调研点,在浙江省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中位居榜首自获批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以来,湖州市深入实施体制机制创新,聚焦聚力突破普遍性、基础性、紧迫性问题,开拓进取,务实奋进,积极探索绿色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钧  
惠州地处珠三角东岸,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和中医康养"2+1"现代产业集群与绿色金融都有紧密的结合点,发展绿色金融前景可期,但在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亟待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薛小峰  吴明晰  
绿色信托业务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特征,普遍存在前期投入大、投资周期长、收益不确定等特点,需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完善市场配套机制绿色信托作为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信托公司运用贷款、股权投资、债券、资产证券化等多种金融工具,通过信托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产业基金、可交易绿色权益融资、公益信托等方式为绿色产业、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芳芳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任务艰巨,必须以系统和发展的观念来综合把握。本文在分析农业绿色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从理念认知、从业素质、生产方式、科学技术和体制机制等五个方面来剖析农业绿色发展所面临的挑战。针对这些挑战,笔者提出相对应六个强化的新路径,即强化战略思维、强化农村职业教育、强化农业生态保护修复、强化品牌效应、强化科学技术创新、强化体制机制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