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43)
- 2023(8680)
- 2022(7231)
- 2021(6644)
- 2020(5197)
- 2019(12116)
- 2018(11733)
- 2017(21984)
- 2016(11621)
- 2015(13279)
- 2014(12973)
- 2013(13046)
- 2012(12769)
- 2011(12070)
- 2010(12014)
- 2009(10944)
- 2008(10870)
- 2007(9408)
- 2006(8697)
- 2005(8308)
- 学科
- 济(62002)
- 经济(61944)
- 业(27378)
- 管理(27224)
- 中国(23331)
- 方法(19528)
- 企(18680)
- 企业(18680)
- 地方(17985)
- 数学(17449)
- 数学方法(17382)
- 农(16852)
- 贸(14006)
- 贸易(13991)
- 易(13612)
- 业经(13031)
- 发(11586)
- 农业(11530)
- 融(11414)
- 金融(11414)
- 银(11215)
- 银行(11207)
- 行(11080)
- 制(10592)
- 财(10526)
- 地方经济(10394)
- 环境(9971)
- 学(9249)
- 发展(8791)
- 展(8765)
- 机构
- 大学(169920)
- 学院(169293)
- 济(83724)
- 经济(82426)
- 研究(71054)
- 管理(59450)
- 中国(56070)
- 理学(49640)
- 理学院(48977)
- 管理学(48464)
- 管理学院(48125)
- 科学(38895)
- 京(38513)
- 财(36399)
- 所(36201)
- 研究所(32583)
- 中心(30531)
- 财经(28245)
- 经济学(27495)
- 农(27015)
- 经(25951)
- 北京(25944)
- 院(25306)
- 江(24905)
- 经济学院(24702)
- 范(24471)
- 师范(24280)
- 科学院(21924)
- 财经大学(21006)
- 农业(20777)
- 基金
- 项目(106464)
- 科学(85150)
- 研究(81733)
- 基金(78423)
- 家(68189)
- 国家(67618)
- 科学基金(57075)
- 社会(55125)
- 社会科(52435)
- 社会科学(52428)
- 基金项目(39972)
- 省(38586)
- 教育(36142)
- 划(33480)
- 自然(32759)
- 资助(32542)
- 自然科(31987)
- 自然科学(31978)
- 自然科学基金(31445)
- 编号(31336)
- 发(29895)
- 成果(26552)
- 部(25260)
- 发展(25125)
- 展(24705)
- 重点(24620)
- 国家社会(24293)
- 中国(23993)
- 课题(23123)
- 创(22055)
共检索到2817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启的新时代,在党的十九大后将全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将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人类作出越来越大的
关键词:
习近平 发展中国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课题组 赵晋平 胡江云 赵福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和较快增长,中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大国,也为世界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如何客观认识中国发展在世界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在战略定位和策略上提前做好准备?本文尝试性地总结中国发展对世界的贡献,剖析中国发展面临的调整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预测未来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并提出了中国全球战略定位。我们认为,未来5~10年中国将有望赶超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占全球的比重将不断上升,对全球的影响力也将继续增强。即使在那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不会发生改变。中国要成为名实相符的经济强国,需做出更多努力,调整和提升中国全球战略定位,并需要相应的策略举措。
关键词:
中国发展 世界经济 影响 战略定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俏 王贵东
通过梳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经济发展,本文将"中国发展模式"概括为:政府和市场的有效结合、全球化产业分工的积极参与、持续不断的制度创新以及营造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虽然中国经济面临微观基础脆弱、产业结构不合理、贫富差距较大、资源配置不合理、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挑战,但作为一个不断在丰富着的思想和实践探索的集成,"中国发展模式"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直面问题,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未来发展提供一系列可以探讨的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俏 王贵东
通过梳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经济发展,本文将"中国发展模式"概括为:政府和市场的有效结合、全球化产业分工的积极参与、持续不断的制度创新以及营造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虽然中国经济面临微观基础脆弱、产业结构不合理、贫富差距较大、资源配置不合理、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挑战,但作为一个不断在丰富着的思想和实践探索的集成,"中国发展模式"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直面问题,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未来发展提供一系列可以探讨的思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石伟平 徐国庆
技术本科即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当前中国技术教育学历的最高层次仍然局限于大专,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有无发展必要是关系到中国学制在新的历史时期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问题。这一问题在教育界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认为有必要发展技术本科;另一种则认为没有必要发展技术本科。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对技术本科的发展提出了客观需求,因此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不应当是技术本科是否要发展的问题,而是该如何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
技术本科 意义 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鹍
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知识产权服务业不配套,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没有建立,已经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构成制约,必须构建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适应知识产权开发、保护和运用各环节服务要求的、功能齐备、结构合理的服务体系。
关键词:
知识产权 服务业 国民经济 国际竞争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石伟平 徐国庆
技术本科即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当前中国技术教育学历的最高层次仍然局限于大专,那么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有无发展必要?这是关系到中国学制在新的历史时期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问题。这一问题在教育界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认为有必要发展技术本科;另一种则认为没有必要发展技术本科。我们认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对技术本科的发展提出了客观需求,因此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不应当是技术本科是否要发展的问题,而是该如何发展的问题。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做点探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幼文 梁军
中国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进程中获得了发展,中国的发展反过来又对世界经济体系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论述了中国发展对世界市场价格、世界产业、世界市场竞争、国际综合国力竞争、世界经济增长、世界经济均衡、全球多边贸易、世界经济运行等诸多体系的影响,力图通过剖析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探讨中国发展的世界意义。
关键词:
中国发展 世界经济体系 要素集聚能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红军 高帆
本文将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推动经济发展、减少贫困、维持社会稳定和增加人民富裕的一系列宝贵经验,总结在主流经济学中发展治理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下,并进而分析了这一概念框架的内涵与外延;概括了改革以来中国发展治理所体现的若干核心经济学特征,并进而探讨了它未来现代化的必要性与方向以及这种发展治理对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以及全球治理的影响。
[期刊] 求索
[作者]
韩庆祥 王海滨
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重建是中国现代性问题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黑格尔和马克思都重视精神发展的重要性,坚持精神与现实需要在对方中确证和体现自身的力量,并强调精神与现实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互相转化,然而在视域关照、运思逻辑和研究理路上存在偏重于"精神基地"还是"现实基础"的差异性问题。人的精神世界重建问题的实质就在于内在精神与现实逻辑的和解与互动,具体涵摄相辅相成的三个子问题:人的精神世界如何适应现实逻辑;现实逻辑如何改善关乎人的精神生活质量的外在条件;精神文化如何优化现实逻辑。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重建问题,主要指向内在精神与当代中国整体结构转型和社会力量博弈的现实逻辑之间的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永杰
改革开放的中国在以宽广胸怀迎接世界的同时,也以巨大影响回馈世界。日益强盛的中国正在深刻地改变世界发展格局:一是改变世界经济增长格局,二是改变世界制造业发展格局,三是改变世界贸易发展格局,四是改变世界金融发展格局,五是改变世界文化发展,六是改变世界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稳 陈琛 汪风
地震、洪水和台风等都属于小概率高损失的巨灾风险,一旦发生将给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带来破坏性的后果。研究表明,巨灾事件的发生会极大地改变公众对风险或损失的预期和感知。在巨灾事件发生时以及一段时间内,由于风险信息的显著性和可获得性,公众会产生暂时的紧张和恐惧心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会慢慢从非理性中冷静下来,意识到巨灾风险发生的概率是如此之小,过度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这对于巨灾风险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分析和研究公众对巨灾风险的感知、提出相应的巨灾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概率忽略 风险感知 巨灾保险 行为经济学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靳贞来 靳宇恒
鼓励和引导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对于充分利用丰富的秸秆资源,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研究和分析国外秸秆资源化利用政策和措施基础上,结合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路径选择及发展对策。
关键词:
秸秆利用 循环经济 资源化利用 发展路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徐琪
当前中国高碳能源的利用仍较多、高耗能产业仍是产业主体、能源消耗处于不断增长阶段。而德国在低碳经济的法律体系的建设及发展、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利用、低碳产业的发展等方面已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因此,中国可借鉴德国经验,确保立法先行,提前做好发展战略规划,积极鼓励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加快低碳产业的发展,在全社会倡导低碳消费的理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