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61)
- 2023(11590)
- 2022(9754)
- 2021(8939)
- 2020(7227)
- 2019(16478)
- 2018(16306)
- 2017(30304)
- 2016(16024)
- 2015(18278)
- 2014(18279)
- 2013(18331)
- 2012(17811)
- 2011(16931)
- 2010(17256)
- 2009(16022)
- 2008(15843)
- 2007(14306)
- 2006(13422)
- 2005(12775)
- 学科
- 济(93922)
- 经济(93835)
- 管理(44927)
- 业(42384)
- 企(33308)
- 企业(33308)
- 中国(29135)
- 方法(28534)
- 地方(25845)
- 数学(24417)
- 数学方法(24234)
- 农(21621)
- 业经(19642)
- 贸(17094)
- 贸易(17075)
- 易(16535)
- 地方经济(16081)
- 学(16047)
- 制(15938)
- 银(15034)
- 银行(15026)
- 行(14740)
- 农业(14667)
- 财(14590)
- 融(14532)
- 金融(14532)
- 发(14020)
- 环境(13014)
- 策(12420)
- 和(12270)
- 机构
- 大学(244009)
- 学院(242668)
- 济(118143)
- 经济(115987)
- 研究(95140)
- 管理(89281)
- 中国(75013)
- 理学(74192)
- 理学院(73290)
- 管理学(72474)
- 管理学院(71974)
- 京(53557)
- 财(51834)
- 科学(51526)
- 所(47874)
- 研究所(42697)
- 中心(41865)
- 财经(40005)
- 江(38449)
- 经济学(37925)
- 经(36275)
- 北京(35448)
- 范(34415)
- 农(34290)
- 师范(34168)
- 经济学院(33749)
- 院(33521)
- 州(30693)
- 财经大学(29327)
- 科学院(28439)
- 基金
- 项目(146630)
- 科学(117216)
- 研究(112699)
- 基金(107521)
- 家(92241)
- 国家(91481)
- 科学基金(78076)
- 社会(75705)
- 社会科(72079)
- 社会科学(72068)
- 基金项目(54823)
- 省(54345)
- 教育(50691)
- 划(46103)
- 自然(45202)
- 编号(44800)
- 资助(44508)
- 自然科(44168)
- 自然科学(44157)
- 自然科学基金(43407)
- 成果(38634)
- 发(37991)
- 部(33808)
- 重点(33204)
- 国家社会(32609)
- 课题(32158)
- 发展(31946)
- 展(31425)
- 创(30245)
- 中国(29827)
- 期刊
- 济(146558)
- 经济(146558)
- 研究(86884)
- 中国(57286)
- 管理(38025)
- 财(37530)
- 农(33618)
- 科学(32170)
- 学报(30655)
- 融(29406)
- 金融(29406)
- 教育(29154)
- 经济研究(24660)
- 大学(24232)
- 农业(22886)
- 学学(22110)
- 技术(21895)
- 业经(21755)
- 财经(21399)
- 问题(19038)
- 经(18798)
- 贸(17627)
- 国际(16302)
- 世界(16211)
- 技术经济(14155)
- 图书(13742)
- 业(12823)
- 坛(12153)
- 论坛(12153)
- 经济问题(11942)
共检索到408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曾凡奇
按照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的“知识经济”的概念,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笔者认为,知识经济所指的知识应该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1、它包括人类发明和发展的全部知识,而其中对于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的是科学技术和管理这两大类知识。因此,知识应以这两大类知识为代表。 2、它包括上述全部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而知识的生产是最为基础的,其中智力或者知识创新能力是核心。 3、知识包括信息.信息是全部知识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编码和加工的那一部分知识。知识的数字化对于知识的传播和应用的巨大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它对于知识的生产亦功不可没。知识的数字化不仅能够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小蒂
世纪之交世界经济正在向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转移。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是知识。世界上国力的较量归根到底是知识的较量。本文先以近年来美国经济的发展为背景,分析了知识要素的特殊性及其在经济增长中的特殊作用,接着从教育产业化、科技链与产业链的结合及如何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三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发展知识经济的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霍明远
文中提出了在中国发展知识经济的充分条件是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环境 ,以及政府应采取一系列始终如一的正确方针政策和法规措施 :精兵简政 ,削职减权 ,体制创新 ;中止经济休克疗法 ,全面整顿财政金融 ,建立经济新秩序 ;用好财政转移支付政策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采用绿色核算制度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建立公民财产申报登记制度 ,加大反腐力度 ,采取综合措施 ,促进国家经济形势发生根本性好转 ,为在中国发展知识经济奠定良好的基础和创造充分的条件。
关键词:
中国 知识经济 充分条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崔人元 霍明远
发展知识经济可以有效解决中国所面临的诸多挑战。文章探讨了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理论、城市与现代经济的关系、中国发展知识经济的路径选择,提出中国发展知识经济的空间结构是“升岛成陆”,即以各级有条件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为主先行发展知识经济,然后带动其它地区,扩大发展知识经济的区域,从而最终像地球科学中的升岛成陆造地运动一样,实现全国发展知识经济。同时,要通过行政区划制度创新促进这一进程,要将一些大城市升格为直辖市。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升岛成陆 空间结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霍明远
该文提出了在中国发展知识经济的必要条件是 :确立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 ;教育要革命和切实加强基础研究 ;政企分开 ,明确主体、抓住载体、组建联合体 ,组建“官产学研商”联合舰队实施技术创新 ,出台《中国技术创新法》。教育要革命的主要内容是把功利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 ,真正实现教育面前人人平等 ;切实加强基础研究首先要处理好科学与政治的关系 ,正确理解国家需求和科学前沿相结合的内涵 ,创造一个有利于基础研究的宽松环境 ,培养一批耐寂寞、守清贫、肯钻研的科学家。
关键词:
中国 知识经济 必要条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光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当前,如何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扩大出口,已成为外贸工作的头等大事。从长远来看,在世界经济由传统经济向新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准确把握新经济的脉络,把握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制定正确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有效地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将是一项迫切的任务。
关键词:
新经济 科技兴贸 战略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马鹤年
经济越发达,气象科技的趋利避害效益越明显。预计21世纪初还将有一些重大气象高科技项目取得重大突破。那时,不仅气象服务的宏观经济效益将随之明显提高,通过市场转化气象科技生产力,专业气象服务所产生的微观经济效益也将以更快的速度上升。气象产业将成为未来知识经济的重要成员。本文进而分析了中国气象产业面临的机遇和严峻的考验,并在此基础上引发了关于21世纪气象产业发展战略的思考。其要点是:应将"力争在20~30年内成为中国知识经济产业中的重要成员"作为中国气象产业的战略目标。为此应重点建立以下五个新体系: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新一代气象基本业务体系、气象科技市场体系、新型气象产业结构体系以及气象产业管理体系。
关键词:
知识经济 气象产业 机遇 挑战 战略思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齐艳玲
知识经济时代为中小企业发展高新技术提供了机遇和挑战,中小企业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借鉴国外中小企业发展高新技术的成功经验,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促进我国中小企业高新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
知识经济 中小企业 高新技术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冯奎
当前,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正在掀起一场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经济革命。如德国称环保技术产业有望在2020年超过传统的机械制造业和汽车产业,成为德国的主导产业;日本提出,1993-2020年用于能源和环境技术研发的财政预算支出达到110亿美元;美国也在投巨资研发低碳技术。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我国发展知识经济的对策研究》课题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耿元波,董云社
本文从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出发,分析了中国发展知识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和具有的有利条件,针对中国国情提出了中国发展知识经济应采取的对策和方案。面临的问题主要有:科技体系结构存在缺陷,工业化尚未完成,经济结构低级化,人力资源数量有余而质量欠佳以及社会经济宏观调控能力差等。中国发展知识经济应采取以下的方案和对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加强政府部门的科学决策能力,搞好知识经济人才的选拔,办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及发展知识含量高的服务业和信息业等。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存在问题 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苗丽静
发展知识经济要以工业化的实现为基础。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中国来说,只有加快城市化进程,才能推动人口与产业的进一步聚集,使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并推动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而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工业化 城市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