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76)
- 2023(15414)
- 2022(13009)
- 2021(12385)
- 2020(10200)
- 2019(23803)
- 2018(23766)
- 2017(44763)
- 2016(23946)
- 2015(27020)
- 2014(26813)
- 2013(26060)
- 2012(23995)
- 2011(21850)
- 2010(21882)
- 2009(19877)
- 2008(19374)
- 2007(16722)
- 2006(15042)
- 2005(13829)
- 学科
- 济(105861)
- 经济(105744)
- 管理(63901)
- 业(60934)
- 企(48786)
- 企业(48786)
- 方法(43897)
- 数学(39290)
- 数学方法(38600)
- 中国(33279)
- 农(28462)
- 地方(24496)
- 业经(23150)
- 财(23134)
- 制(21489)
- 贸(20300)
- 贸易(20280)
- 易(19723)
- 农业(18704)
- 银(18196)
- 银行(18183)
- 行(17629)
- 学(17592)
- 融(17336)
- 金融(17334)
- 理论(15600)
- 技术(15169)
- 环境(15116)
- 发(14998)
- 体(14926)
- 机构
- 大学(328576)
- 学院(327869)
- 济(143564)
- 经济(140871)
- 管理(126764)
- 研究(116026)
- 理学(108119)
- 理学院(106969)
- 管理学(105031)
- 管理学院(104410)
- 中国(91271)
- 京(70778)
- 科学(66263)
- 财(65889)
- 所(56715)
- 中心(53620)
- 财经(51070)
- 研究所(51062)
- 江(49688)
- 农(49371)
- 经(46606)
- 北京(45692)
- 范(44672)
- 经济学(44488)
- 师范(44260)
- 业大(43589)
- 院(42181)
- 经济学院(39854)
- 州(39503)
- 财经大学(37962)
- 基金
- 项目(216190)
- 科学(172378)
- 研究(162144)
- 基金(158185)
- 家(137053)
- 国家(135939)
- 科学基金(117646)
- 社会(104636)
- 社会科(99407)
- 社会科学(99387)
- 省(82404)
- 基金项目(81715)
- 教育(75756)
- 自然(73826)
- 自然科(72211)
- 自然科学(72195)
- 自然科学基金(70902)
- 划(70096)
- 资助(65934)
- 编号(65519)
- 成果(53515)
- 发(50627)
- 部(48913)
- 重点(48891)
- 课题(45811)
- 创(45393)
- 国家社会(44326)
- 教育部(42729)
- 创新(42506)
- 大学(41092)
- 期刊
- 济(160785)
- 经济(160785)
- 研究(104947)
- 中国(73224)
- 管理(50270)
- 财(49939)
- 农(45650)
- 学报(44530)
- 科学(44372)
- 教育(43311)
- 大学(35927)
- 融(35172)
- 金融(35172)
- 学学(33094)
- 技术(32470)
- 农业(31179)
- 经济研究(27052)
- 业经(26073)
- 财经(25545)
- 经(22144)
- 问题(20914)
- 贸(17992)
- 业(17384)
- 统计(17130)
- 图书(16780)
- 技术经济(16621)
- 世界(16592)
- 国际(16191)
- 策(15308)
- 理论(14854)
共检索到5126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保江
本文在全面回顾中国33年改革开放历史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中国发展模式的形成机理,总结提出了"改革开放"催生中国发展模式、"渐进式改革"孕育中国发展模式、"善于学习"成就中国发展模式、"勇于结合"生成中国发展模式;"中国特色"升华中国发展模式等五种形成途径,进而深刻揭示和阐述了中国发展模式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于文浩
本文站在历史的角度从国家整体的视角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发展战略的变迁由来;基于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发展观的综合影响,论述了中国政府随着国内外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对区域发展战略的选择;明确了区域发展战略不同阶段的起点和定位划分:非均衡发展阶段(1979—1990年)、非均衡协调发展阶段(1991—2006年)和统筹协调互动发展阶段(2007年至今)。本文在对不同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的中国区域经济空间布局进行分析的同时,总结了区域发展战略的效应和特点。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琳
作为一种视觉形象的"女博士",有着漫长的衍生过程:首先是作为文字符号的"女博士"获得了群体性涵指,继之被纳入文字叙述领域的话题生产,进而经由电视真人秀节目的视觉再现,一种具有性别意味的视觉形象得以生成。"女博士"的刻板视觉形象昭示了陈旧性别文化心理与大众文化的"合谋",其后续多样态的发展也未能超越男权想象的限度。在正视大众传媒话语优势的同时,需要认识这种形象制造的虚妄。
关键词:
女博士 大众文化 性别 视觉形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冰
改革开放以来既是我国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全面协调发展观的转变时期,也是生态思想从环境保护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转变时期。我国发展观经历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发展兼顾环境保护、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及全面协调发展四个阶段。发展观的转变蕴含了生态建设与发展观两者互动关系的思考,是两者由对立走向统一的过程。为了促进我国形成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建议从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环境治理、转变生活方式入手。
关键词:
经济建设 生态建设 互动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保江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剧锦文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工业化不外有两种模式,即以英国、美国为代表的英美模式,这一模式的显著特点是:首先从发展轻纺工业起步,然后待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自动推动重工业的发展,从而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另一个模式就是苏联模式,它同英美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首先强调重工业的发展,以建立工业的基础,再带动轻纺及其它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最后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新中国诞生以后,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在模式的选择上,基本上采用了苏联的工业化模式,中国在当时为什么要采用苏联模式而不采用英美模式呢?本文企图从几个不同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万寿点墨
在刚刚过去的八月里,里约奥运赛场上使出洪荒之力为国争光的运动健儿们再一次激发出大众对他们的关注与推崇。与之类似,对于那些在平凡的人生中活出了别样精彩的人,我们总是怀着最大的尊敬,并以强烈的好奇不断追问一个问题的答案——高手究竟是怎样炼成的?从奥运健儿们那些"背后的故事"中不难发现,他们总是在幼年时便进入体校学习,在这条"冠军养成之路"上,长年的基本功修炼是"标配"。对于多数会计行业的从业者而言,在学校接受系统的专业教育也是其成长为一个专业高手的必经之路。自200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文晖
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来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纺织服装业在区域经济振兴、国际贸易拓展、开放包容发展、提高全民就业水平和产业革命、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当前纺织服装业发展在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生产工艺滞后严重、产业盈利能力快速下降、知识产权保护滞后、技术创新出现瓶颈、人才供给严重短缺等方面出现了一定的困难。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我国纺织服装业未来升级发展的方式,提出集群化生产、时尚化定位、品牌化发展、全球化市场、差异化营销、协同化创新的转型发展思路。
关键词:
纺织行业 牌品 高质量升级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曹钢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雪燕 季永宝
基于对"中国式矛盾"的经济学现象和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本文认为中国特有的经济发展模式致使人民币出现内外价值背离现象。进而,本文将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引致币值背离的机制归结为:高投资效应、高出口效应和高引资效应。为验证本文机制,首次构建币值背离度这一指标,将"三高"分别量化,并运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冲击和方差分解进行分析得出:币值背离现象具有一定的持续性,我国的"三高"发展模式是致使人民币内外价值背离的根本原因,其中高投资效应较为明显,高出口效应次之,高引资效应较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田正平 潘文鸯
以改革开放40年来各期刊发表的中国教育史论文和获得通过的中国教育史博士学位论文为基本素材,从论文内容指向的历史时代和包含的教育主题两个维度进行考察发现,这一时期期刊论文的数量经历了由低迷、徘徊到持续快速增长的历程;研究主题从传统的比较集中地关注教育人物、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等领域,拓展到对各类教育形态、各种教育问题的普遍关注;对教育史学理论的关注和兴趣逐渐提升,研究范式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但也存在论文质量不高,选题重复、细碎,过度关注现实,关注和研究时段失衡等问题。而这一时期博士学位论文数量的增减则主要受学科授权点变动的影响,论文研究时代的趋势与期刊论文大体一致,存在重近代、轻古代的现象,研究主题受关注高考改革的影响,呈现以教育制度为主题的论文数量超过教育人物与思想的特点,而有关教育人物和思想的选题则避免了期刊论文"选题重复"的弊端,主题更加丰富。未来,中国教育史研究应该把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学术水平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把握好"求真"与"致用"间尺度的前提下,积极关注和回应现实问题,在研究范式、理论和方法等方面,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林基 杨来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的逐渐扩大在推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加剧了我国的自然环境恶化。由于不同来源地的外商直接投资在投资目的、产业结构、能源效率等方面有很大差异,从而它们对于中国碳排放的影响效应也是不同的。本文采用1986-2013年间的数据,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检验了不同来源地的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来源于欧美和日韩的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碳排放相关性不强,而来源于港澳台和其他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碳排放有较显著的相关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秦建军 武拉平
基于对财政支农投入与农村贫困减少之间关系的考察,理论推导发现:在特定的经济环境和技术水平约束下,财政支农投入增长的农村减贫效应呈现边际递减规律。利用误差修正模型(ECM)的实证研究表明:改革开放30年间,总体上,财政支农投入对农村贫困缓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短期内,财政支农投入增长对农村减贫效果较为明显;而长期内,财政支农投入的农村减贫效果趋于平稳。短期有效长期平稳的减贫效果,要求政府的财政支农投入增长具有持续性。
关键词:
财政支农 农村贫困 减贫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阎达五 王俊生
一、改革开放的发展对财务工作的冲击实践表明,“八五”期间我国的经济发展将有一个新的转折,主要标志是:速度要加快,质量要改进,效益要提高,外向型比重要加大。而实现这种转折,主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关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