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24)
- 2023(11837)
- 2022(9948)
- 2021(9254)
- 2020(7526)
- 2019(17458)
- 2018(17367)
- 2017(33017)
- 2016(17332)
- 2015(19937)
- 2014(19914)
- 2013(19935)
- 2012(18948)
- 2011(17836)
- 2010(18425)
- 2009(17434)
- 2008(16318)
- 2007(14248)
- 2006(13074)
- 2005(12288)
- 学科
- 济(102356)
- 经济(102276)
- 管理(44222)
- 业(41524)
- 方法(36905)
- 数学(33365)
- 数学方法(32845)
- 企(31378)
- 企业(31378)
- 中国(29278)
- 地方(25611)
- 农(22317)
- 业经(19294)
- 贸(17912)
- 贸易(17896)
- 易(17325)
- 学(16416)
- 地方经济(15950)
- 融(15828)
- 金融(15827)
- 制(15203)
- 银(15093)
- 银行(15084)
- 农业(15012)
- 行(14793)
- 财(14777)
- 发(13979)
- 环境(13541)
- 理论(11886)
- 和(11813)
- 机构
- 学院(260921)
- 大学(260259)
- 济(125595)
- 经济(123421)
- 研究(99342)
- 管理(95966)
- 理学(81036)
- 理学院(80096)
- 管理学(78673)
- 管理学院(78190)
- 中国(78110)
- 京(56879)
- 科学(55715)
- 财(53462)
- 所(50406)
- 研究所(45307)
- 中心(43278)
- 财经(41923)
- 经济学(40610)
- 江(38584)
- 农(38558)
- 经(38160)
- 北京(37600)
- 经济学院(36191)
- 院(35217)
- 范(34819)
- 师范(34528)
- 业大(32852)
- 州(30967)
- 财经大学(30961)
- 基金
- 项目(163193)
- 科学(129462)
- 研究(121300)
- 基金(119300)
- 家(103401)
- 国家(102615)
- 科学基金(87651)
- 社会(80270)
- 社会科(76403)
- 社会科学(76387)
- 省(61634)
- 基金项目(60827)
- 教育(55498)
- 自然(53306)
- 自然科(52130)
- 自然科学(52119)
- 划(52074)
- 自然科学基金(51180)
- 资助(51083)
- 编号(47309)
- 发(41011)
- 成果(39029)
- 重点(37244)
- 部(37144)
- 国家社会(34422)
- 课题(34371)
- 发展(33806)
- 创(33416)
- 展(33283)
- 教育部(32354)
- 期刊
- 济(148518)
- 经济(148518)
- 研究(87719)
- 中国(57499)
- 管理(39728)
- 财(38133)
- 农(36701)
- 科学(35605)
- 学报(34926)
- 融(29356)
- 金融(29356)
- 教育(28553)
- 大学(27808)
- 学学(26059)
- 经济研究(25988)
- 农业(25517)
- 技术(25436)
- 财经(21982)
- 业经(21897)
- 经(19228)
- 问题(18948)
- 贸(17060)
- 世界(16437)
- 国际(15953)
- 统计(15889)
- 技术经济(15402)
- 业(14342)
- 策(13894)
- 决策(12625)
- 商业(12268)
共检索到418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姚洋
农村人口巨大、城市化水平低、人口抚养比低的人口结构,决定了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出口导向"和"高投资、低消费"的特点,进而形成了高通胀压力和太多未加利用的储蓄。应继续实行固定汇率,继续坚持出口导向;加大城市化力度,提高国内消费;改变金融结构,带动国内投资;鼓励私人对外投资;并进行一次大规模技术升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静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孔令锋 顾天伟
文章通过对本次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指出了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问题并分析了其成因,认为在经济下滑趋势已得到基本遏制的后危机时代,应充分考虑短期策略与长期战略的结合,通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快民生领域改革,推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关键词:
经济发展模式 后危机时代 战略选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健 张桂文
尽管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资本主义经济理论都大力倡导发展生产力,但两者的根本目的是完全背道而驰的。马克思倡导的发展生产力是以"发展人类天性的财富"为目的,而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则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终极目的。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终极目的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模式必然会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因而其永远无法摆脱经济危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要想避免经济危机剧烈和频繁的爆发,必须坚持而不能背离社会主义本质;必须回归以"实现人民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生产本身,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晓
东亚经济的崛起对当今的社会科学理论提出了挑战,对经济学理论尤其是发展经济学理论来说更是如此。目前,西方发展经济学的各个流派都试图对“东亚模式”进行理论总结和概括,但由于其自身存在着种种缺陷,它们的分析或失之偏颇,或苍白无力,自70年代以来居主流地位的新古典主义理论尤为如此。因此,对“东亚模式”的新的理论探索,将在很大程度上为发展经济学摆脱目前的危机和困境,寻找到途径或出路。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章文光 刘海梅 冀丽 鲍雨佳
愈演愈烈的美国房地产次贷危机最终引发了全球性经济危机,对全球FDI产生了重大影响。自2008年10月以来,中国FDI已连续五个月同比下降,但经济危机也为中国提高外资质量、调整外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带来了契机。本文在分析经济危机对中国FDI增长下降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在当前形势下,要进一步推进FDI法律法规科学化、FDI区域分布合理化、FDI产业结构高级化,以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推动产业升级优化,保持并增强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
关键词:
经济危机 中国 FDI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万瑶华
从对本次金融危机认识与传导路径研究总结归纳入手,着重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国民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以金融、贸易及利率等宏观经济变化为背景,以2006~2009年的月度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中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结果表明,中美股票市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引致的关系,且以美国股市影响为主;美国进口需求对中国出口具有显著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化与美元估值变化关系不明显,并就实证结果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中国经济 影响途径 实证分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心合
金融经济危机挑战主流公司财务学的思想及方法论基础,挑战主流财务学的基础性假设,挑战主流财务学研究结论的普遍适用性。建构适用于金融经济危机状态的公司财务学,需要调整公司财务学的目标函数,修正公司融资理论,扩充公司投资理论,充实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理论,调整公司股利政策理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于宏源
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无法改变气候变化对全球治理的长期、复杂和不可逆的影响。为应对气候变暖而提出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全球能源和经济大变革的突出标志,主要国家工业结构向符合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方向发展,并逐渐把节能减排和绿色经济作为未来国家竞争优势的基础。金融危机为全球投资低碳和减排带来了绝佳的历史契机。对于气候变化这样一个为国际社会热烈讨论、研究甚至急切寻求解决方法的问题,中国显然需要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以寻求国际社会的理解、支持并彰显自身的"负责任大国现象",最终为我国的和平崛起塑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和氛围。
关键词:
气候变化谈判 全球治理 低碳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清 李东
金融稳定概念的提出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导致经济波动密切相关。金融稳定的理论研究在国内外尚处起步阶段,因而对已有经济、金融危机理论发展过程的总结有利于明确金融稳定理论的内涵。本文按实体经济运行不均衡,货币、银行信用不稳定和汇率、金融体系脆弱性为主线,归纳各种危机理论的主要观点。
关键词:
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 金融稳定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文艳 吴书胜
本文基于2007~2013年中国271个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效率提高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其影响不存在地区差异;金融存量规模扩大的产业升级效应存在区域差异化,东西部地区为正相关,中部地区为负相关。在发生经济危机时,外商直接投资减少和国内投资的增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调整效应受危机时间点的影响,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效应不一致。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皇甫秋实
本文以1927—1937年间的中国卷烟市场为考察对象,从供应和消费两个方面探究了多重阻力下中国卷烟产销量居高不下的原因。以往的烟草史研究侧重于探讨卷烟的生产与销售,而忽略了卷烟的消费环节,本文填补了这一空白,将卷烟消费纳入整个卷烟市场体系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中国厂商和消费者对1930年代经济危机的应对策略,并凸显出卷烟消费所承载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涵。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白暴力 刘永军
金融危机是实体经济矛盾尖锐化的表现和反映,本次世界金融-经济危机是实体经济中以房屋为代表的商品卖不出去,是生产相对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本次世界金融-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雇佣劳动"制度。金融产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等因素推迟并加深了经济矛盾,导致本次世界金融-经济危机的集中强烈爆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诸大建 臧漫丹 朱远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到了需要深化的阶段。运用生态效率的概念揭示循环经济的减物质化本质,通过对生态效率进行情景分析,指出适合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C模式。C模式也称1.5—2倍数发展战略,该模式将给予我国的GDP增长一个15-20年左右缓冲的阶段,并希望经过15-20年的经济增长方式调整,最终达到一种相对的减物质化阶段。同时指出实现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C模式,需要技术和政策的双重保障。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中国不但要关注传统的渐进式的部门内部的技术变革,还要前瞻性地促进跨部门的技术变革。同时,还要建立基于生命周期分析和现代治理理论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全方位政策体系。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效率 技术变革 政策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郑佳佳
以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协调共生为核心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逐渐成为世界主流。在剖析低碳经济基本概念、内涵及其必要性的基础上,综述了这种发展模式可能会给中国宏观经济各个方面如经济增长、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等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指出中国在未来向"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转变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宏观经济 结构调整 技术进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