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92)
2023(14965)
2022(12424)
2021(11408)
2020(9212)
2019(20731)
2018(20366)
2017(37386)
2016(20417)
2015(22795)
2014(22559)
2013(22274)
2012(21160)
2011(19767)
2010(19707)
2009(18168)
2008(17661)
2007(15617)
2006(14234)
2005(13137)
作者
(62349)
(52038)
(51832)
(49134)
(33293)
(24893)
(23233)
(20426)
(20054)
(18332)
(18131)
(17223)
(16989)
(16673)
(16447)
(15968)
(15514)
(15038)
(14989)
(14956)
(13216)
(13084)
(12597)
(12049)
(11819)
(11564)
(11430)
(11323)
(10565)
(10446)
学科
(104006)
经济(103898)
管理(52698)
(48824)
(35700)
企业(35700)
方法(34304)
中国(31851)
数学(30311)
数学方法(30142)
地方(26960)
(26375)
业经(20976)
(20875)
(19850)
贸易(19836)
(19235)
(19073)
(18031)
农业(17971)
(16510)
银行(16458)
(16457)
金融(16450)
地方经济(16283)
(16053)
环境(15718)
(14890)
(13719)
技术(12978)
机构
大学(298693)
学院(298174)
(136836)
经济(134412)
研究(118067)
管理(106133)
理学(90068)
中国(89501)
理学院(88938)
管理学(87615)
管理学院(87077)
科学(70547)
(65345)
(61582)
(59127)
(58300)
研究所(56024)
中心(51283)
财经(46504)
农业(45829)
业大(45702)
(44919)
经济学(43559)
(42419)
北京(42231)
(42179)
(39814)
师范(39287)
经济学院(39056)
科学院(36600)
基金
项目(195937)
科学(153485)
基金(142427)
研究(140053)
(127385)
国家(126327)
科学基金(105378)
社会(92412)
社会科(87684)
社会科学(87666)
(75320)
基金项目(74367)
自然(65932)
自然科(64410)
自然科学(64383)
(64321)
自然科学基金(63260)
教育(62745)
资助(57938)
编号(53452)
(48248)
重点(45135)
成果(43657)
(43564)
(40642)
国家社会(39776)
课题(39183)
发展(38579)
创新(38256)
(38020)
期刊
(160070)
经济(160070)
研究(96068)
中国(66969)
(54423)
学报(52628)
科学(47443)
(42833)
管理(40928)
大学(39105)
农业(37085)
学学(37081)
教育(31266)
(30798)
金融(30798)
经济研究(27868)
业经(24767)
技术(24697)
财经(24177)
问题(21126)
(21117)
(20498)
(18677)
世界(18155)
国际(17465)
技术经济(15578)
(14156)
科技(13945)
商业(13866)
统计(13611)
共检索到4720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幼文  梁军  
中国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进程中获得了发展,中国的发展反过来又对世界经济体系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论述了中国发展对世界市场价格、世界产业、世界市场竞争、国际综合国力竞争、世界经济增长、世界经济均衡、全球多边贸易、世界经济运行等诸多体系的影响,力图通过剖析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探讨中国发展的世界意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晓东  赵勍升  
运用面板数据灰色关联理论和工具,基于GVC关键指标各国(地区)增加值出口的关联度对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国家(地区)进行了鉴别。从前向和后向分解两个维度测量了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经贸合作紧密程度及趋势,并对推动全球价值链中心国家(地区)形成的关键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世界经济体系不是以单个国家(地区)为中心的环状结构,而是互联互通的网状结构,正在向地缘多极化发展,包括中国在内的29个国家(地区)是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国家(地区),全球价值链的深化、国民富裕程度、国家(地区)基础设施是推动一国(地区)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心的基础,国家(地区)之间的地理和经济距离影响深远,地理距离与价值链嵌入深度呈“倒U形”关系,并对FDI和价值链嵌入深度起非线性调解作用;经济地理复合距离引致相邻国家(地区)间的价值链嵌入整体上呈现正向空间外溢效应,但在单个因素层面上,资本存量、研发投入、ODFI、国家(地区)制度质量对前向和后向价值链呈现不同的空间外溢效应。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课题组  赵晋平  胡江云  赵福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和较快增长,中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大国,也为世界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如何客观认识中国发展在世界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在战略定位和策略上提前做好准备?本文尝试性地总结中国发展对世界的贡献,剖析中国发展面临的调整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预测未来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并提出了中国全球战略定位。我们认为,未来5~10年中国将有望赶超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占全球的比重将不断上升,对全球的影响力也将继续增强。即使在那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不会发生改变。中国要成为名实相符的经济强国,需做出更多努力,调整和提升中国全球战略定位,并需要相应的策略举措。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曾伟  
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经济剩余通过贸易、投资与援助等三种主要方式从不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不发达国家的"落后"源于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从属地位;源于控制不发达国家社会潜在经济剩余的利用或被滥用的社会阶级形态及其不完善的经济环境,以及源于不发达国家特殊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二战后主宰世界经济的"中心-边缘"格局并未改变,并且这种差距仍在不断拉大。对于不发达国家,一条借助但不依赖于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发展之路应如何去走?"中国模式"或许能提供受益良多的借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马跃  
不同发展水平的国与国之间,国家与国家集团之间所组成的经济有机整体称为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是由世界市场、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和国际经济协调等构成。至今世界经济经历了三个时期: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萌芽时期;新出现的社会主义经济打破了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从而导致世界经济一分为二后形成两个对立的经济体系时期;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经济进入到一个新发展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体制改革已成为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潮流;世界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并共同运动,各国经济按照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发展。国际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学问。国际关系这门新生的学科,也因此逐步走向成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晓东  
在很多学者眼中,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和东亚其他"奇迹"经济体的经历十分相似。但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但与成功的经济改革规划有关,也得益于诸多保增长政策的有效实施。同时,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平均收入水平低于其他快速发展经济体为基础,所以,其经济结构改变的步伐相对较快,在增长速度方面优于其他经济体,在增长时间时间方面低于其他经济体。对于这一问题,由巴里·诺顿所著的《中
关键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相平  
二战结束后,美国出于地缘政治战略考虑,把韩国纳入到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成为该体系的"边缘区";经过漫长的经济积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韩国终于进入"半边缘区",直至今日。目前,韩国在追赶美国、日本的同时,也在被"北方国家"追赶。在这种"多层追赶"的态势中,韩国必须寻找最佳的对策,确保并提升自己在现代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翟婵  程恩富  
本文在阐述国外"中心—外围""中心—半外围—外围"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国民生产总值、外贸、金融、对外投资和援助、综合竞争力、"一带一路"等指标及其国内外数据分析,说明中国虽然与主要中心国家尚存差距,但其取得的长足进步,明显区别于外围或"半外围"国家,须用"准中心"这一新概念来客观描述和界定2012年以来的新时代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准中心"概念是对"中心—外围"二元理论的补充和创新,形成"中心-准中心-外围"或"中心-准中心-半外围—外围"三层结构或四层结构新理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明棋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取得的成绩和中国国力的增强已经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举足轻重的参与者,中国在现行国际经济体系中的角色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已经由一个原体系的反对者和怀疑者转变为重要参与者和改革的推动者。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战略目标,为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角色做了基本定位,这将引导中国为国际经济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做出更多的贡献。本文试图从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两个子体系层面对此进行阐释。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沈蓉  
2019年10月,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隆重召开,来自全球83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针对"智能互联开放合作——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纵论网络空间的发展大势,共商网络空间的进一步开放与合作途径。本届峰会召开的首日即举行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启动会",会上发布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确定浙江省、河北省(雄安新区)、福建省、广东省、重庆市、四川省为首批国家数字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殷实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体系,有利于增强国有企业在国家宏观调控中发挥弥补市场失灵、克服市场机制缺陷等积极作用。该文在厘清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体系的目的、方向之后,介绍了国外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分析了混合所有制的效用程度、国有资本的持股比例、公共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协调等重要问题,进而提出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体系的相关建议:将国企或其业务单元按行业分为公共服务行业、国家安全行业、战略性行业、一般性竞争行业等类别,结合其功能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相关国企引入优势互补、以产业投资而非财务投资为目标的私营股东,国企应就企业承担的公共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平衡问题与潜在的私营股东进行谈判,必要时在董事会、监事会下设立专职...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刘伟  
一、新时代与新发展党的十九大对中国发展有一个新的方位把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推动我们进入新时代的很重要的一个变化是社会经济的变化。根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生产力、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在新时代有了新的特点,这些新的特点推动了社会经济基础的演化,而经济基础的演化推动了上层建筑的变化。这种历史变化使得整个社会有了新的时代性的特征。所以我们说进入新时代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君彩  
保理业务是开展银行中间业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介绍了国际银行业保理业务的发展现状、业务内容、以及我国开展保理业务的基础,对我国开展保理业务提出了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方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阶段决定发展需求。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近7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人民需求也有了较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的环境下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