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56)
- 2023(11744)
- 2022(9781)
- 2021(8879)
- 2020(6942)
- 2019(15856)
- 2018(15803)
- 2017(29004)
- 2016(15619)
- 2015(17868)
- 2014(18179)
- 2013(18120)
- 2012(17495)
- 2011(16357)
- 2010(16476)
- 2009(15060)
- 2008(14805)
- 2007(13307)
- 2006(12315)
- 2005(11714)
- 学科
- 济(91290)
- 经济(91210)
- 管理(41101)
- 业(35537)
- 中国(28192)
- 方法(26696)
- 企(25968)
- 企业(25968)
- 地方(25285)
- 数学(23235)
- 数学方法(23109)
- 农(20776)
- 业经(17997)
- 环境(16804)
- 学(16682)
- 贸(16402)
- 贸易(16386)
- 易(15841)
- 地方经济(15798)
- 财(14573)
- 制(14461)
- 农业(14148)
- 银(14086)
- 融(14085)
- 金融(14084)
- 银行(14072)
- 发(13947)
- 行(13774)
- 和(11497)
- 体(10289)
- 机构
- 学院(233925)
- 大学(232160)
- 济(113131)
- 经济(111073)
- 研究(92115)
- 管理(80647)
- 中国(72555)
- 理学(66625)
- 理学院(65778)
- 管理学(64915)
- 管理学院(64473)
- 京(51344)
- 科学(51267)
- 财(49801)
- 所(47125)
- 研究所(41968)
- 中心(40166)
- 财经(38392)
- 经济学(37101)
- 江(36892)
- 农(35199)
- 经(34820)
- 北京(34173)
- 经济学院(33100)
- 院(32953)
- 范(32538)
- 师范(32247)
- 州(29439)
- 业大(28386)
- 科学院(28167)
- 基金
- 项目(140881)
- 科学(110832)
- 研究(108467)
- 基金(101139)
- 家(87347)
- 国家(86610)
- 科学基金(72921)
- 社会(71155)
- 社会科(67582)
- 社会科学(67571)
- 省(53735)
- 基金项目(51739)
- 教育(48784)
- 划(44999)
- 编号(42959)
- 自然(42110)
- 资助(42032)
- 自然科(41047)
- 自然科学(41038)
- 自然科学基金(40307)
- 发(37637)
- 成果(35937)
- 重点(32521)
- 部(31965)
- 课题(31820)
- 发展(31440)
- 展(30923)
- 国家社会(30536)
- 中国(29354)
- 创(28802)
- 期刊
- 济(141150)
- 经济(141150)
- 研究(82941)
- 中国(56089)
- 财(37240)
- 农(33959)
- 管理(33483)
- 科学(31371)
- 学报(31352)
- 教育(28808)
- 融(27150)
- 金融(27150)
- 大学(24461)
- 经济研究(23849)
- 农业(23394)
- 学学(22652)
- 技术(21987)
- 业经(20871)
- 财经(20254)
- 问题(18181)
- 经(17832)
- 贸(16574)
- 世界(15467)
- 国际(15278)
- 技术经济(13294)
- 业(13073)
- 经济问题(11587)
- 坛(11160)
- 论坛(11160)
- 统计(11049)
共检索到390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博峰 赵楠
低碳经济是全球历经工业化、信息化之后向低碳化发展的大势所趋。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有利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国际减排压力,而且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1990~2005年期间,中国已迈出低碳化的发展步伐。2005年以后的15年中,中国减排压力相对更大,需要相对基准情景减排11亿~19亿吨CO2。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是,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提倡低碳生活。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减排 发展战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杰 李金叶
低碳经济不仅是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途径,也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英国作为世界最先提出发展低碳经济战略的国家,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中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本文在阐述英国低碳经济发展成功做法基础上,针对中国当前低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积极探索适宜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以实现经济、资源与环境和谐发展目标。
关键词:
英国 低碳经济 生态文明 低碳技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安福仁
工业革命带来的现代经济增长,使人类的物质财富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扩张。但由于大量碳排放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威胁。中国目前已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之一,抓住低碳发展的历史机遇,突破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瓶颈的约束,走新型工业化的低碳道路,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关键词:
中国 节能减排 低碳经济 二氧化碳排放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国志
低碳经济革命对于各国而言都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但我国目前尚面临一些困难,如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等。针对上述情况,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如优化能源结构、建设低碳城市、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等。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困难 政策建议 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郑佳佳
以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协调共生为核心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逐渐成为世界主流。在剖析低碳经济基本概念、内涵及其必要性的基础上,综述了这种发展模式可能会给中国宏观经济各个方面如经济增长、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等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指出中国在未来向"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转变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宏观经济 结构调整 技术进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徐琪
当前中国高碳能源的利用仍较多、高耗能产业仍是产业主体、能源消耗处于不断增长阶段。而德国在低碳经济的法律体系的建设及发展、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利用、低碳产业的发展等方面已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因此,中国可借鉴德国经验,确保立法先行,提前做好发展战略规划,积极鼓励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加快低碳产业的发展,在全社会倡导低碳消费的理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一平
文章通过选取中国1952-2008年的经济与能源统计数据,运用计量方法证明了碳排放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且研究表明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之间并不存在标准的"倒U型"的关系,而是呈现出"N型"趋势,且在人均GDP为2000~3000元之间达到N型曲线的第一个转折点,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可知,经济增长是碳排放的Granger原因,但碳排放并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进而得出走低碳型发展道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
碳排放 经济增长 EKC曲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延利 王玲玲 刘丹
低碳经济的特征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对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挑战。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工业化进程滞后、低碳技术创新不足、对外引资的战略等决定了高碳经济的现状短期内难以改变。为了保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如发展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城市,碳汇减碳,节能减排,水力减碳减排,国际合作减排等。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可持续发展 中国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元春 邹骥
文章采用对数平均Divisia因素分解法(LMDI)定量分析能源结构、能源效率、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和排放强度这几类影响碳排放的因素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影响程度。通过与其它几个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国家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我国现有的能源结构、能源效率、人口和排放强度都处于不利的阶段,要想发展低碳经济,必须改进技术水平、提高能效、和改善能源结构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
因素分解方法 低碳经济 能源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孔翔 郑汝楠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危机的重要举措,生态文明则是新时期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努力方向。低碳经济和生态文明都是人类在发展面临生态环境危机的背景下提出的应对举措,两者的理念相似、目标相容、解决方案虽层次不同,但都依赖于系统化的保障机制,因而无论是在理念更新、利益协调、市场培育或制度与技术创新等方面,低碳经济建设都可能为区域生态文明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生态文明 区域发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思敬 邓敏
低碳经济直接目的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湖南作为一个重工业发展迅速的省份,发展低碳经济有自身的制约因素,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潜在优势。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落户"长株潭"城市群,要求湖南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改善、技术创新赶超、全民"低碳、环保"意识培养、碳汇市场培育等方面,积极做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准备。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两型社会 发展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林
低碳经济是发达国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的经济产出。目前它正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潮流,影响着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国作为发展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特定的制约因素,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潜在优势。中国需要在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建设性地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在发展战略、政策机制、技术创新等方面,积极做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准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飞 丰志勇 陈建
从低碳经济实践情况看,英国是世界上低碳经济发展最早且比较成功的一个国家。文章在分析英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英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可取经验:第一,政府重视,不断完善低碳转型政策与配套措施,助推低碳经济发展;第二,加大研发投入,大力促进商用技术研发推广,占领低碳产业的技术制高点;第三,"政府投资,企业运作"成为推动低碳经济的有效模式;第四,应用市场机制与经济杠杆,促使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第五,运用多种手段引导人们向低碳生活方式转变,实现低碳消费。
关键词:
英国 低碳经济 经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辛立哲
1.低碳发展规划的制定。利用规划引导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成为创新经济的重要内容。按照"十二五"规划的整体要求,将从前瞻、长远以及全局的角度确定低碳的最终发展思路。低碳经济建设的部署工作主要包括:依据"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制定积极的国家中长期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在低碳经济概念、目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晓伟
温室效应影响的加剧,引发人们对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低碳经济孕育而生。发展低碳经济主要靠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我国是以煤炭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从制度安排的角度,发展低碳经济有一定的阻碍,体现在路径依赖和环境管理的制度不完善等方面。这就需要改革旧有的制度安排,实行环境税收和建立碳交易市场机制等,通过制度创新,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