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36)
- 2023(17035)
- 2022(14591)
- 2021(13934)
- 2020(11840)
- 2019(27248)
- 2018(26786)
- 2017(51323)
- 2016(27909)
- 2015(31838)
- 2014(31749)
- 2013(31526)
- 2012(29441)
- 2011(26671)
- 2010(26601)
- 2009(24951)
- 2008(24900)
- 2007(22232)
- 2006(19303)
- 2005(17482)
- 学科
- 济(117115)
- 经济(116982)
- 管理(80424)
- 业(76814)
- 企(63137)
- 企业(63137)
- 方法(56228)
- 数学(49947)
- 数学方法(49288)
- 中国(32536)
- 财(31643)
- 农(31114)
- 贸(25442)
- 贸易(25431)
- 易(24802)
- 学(24284)
- 业经(23553)
- 制(23133)
- 地方(21190)
- 农业(20196)
- 银(19688)
- 银行(19634)
- 务(19380)
- 财务(19321)
- 财务管理(19270)
- 行(18764)
- 融(18752)
- 金融(18749)
- 企业财务(18277)
- 理论(17463)
- 机构
- 大学(406022)
- 学院(403048)
- 济(171469)
- 经济(168104)
- 管理(153899)
- 研究(141281)
- 理学(132209)
- 理学院(130731)
- 管理学(128242)
- 管理学院(127525)
- 中国(110965)
- 京(86000)
- 科学(85876)
- 财(79511)
- 所(72411)
- 农(70233)
- 研究所(65753)
- 中心(65591)
- 财经(63118)
- 江(60454)
- 业大(60018)
- 经(57482)
- 农业(55624)
- 北京(54454)
- 经济学(53561)
- 范(51649)
- 师范(51041)
- 院(50494)
- 经济学院(48317)
- 州(47788)
- 基金
- 项目(267093)
- 科学(210618)
- 基金(197083)
- 研究(189970)
- 家(173603)
- 国家(172232)
- 科学基金(146942)
- 社会(121720)
- 社会科(115469)
- 社会科学(115436)
- 基金项目(102600)
- 省(101335)
- 自然(96794)
- 自然科(94656)
- 自然科学(94623)
- 自然科学基金(93000)
- 教育(88409)
- 划(87097)
- 资助(83367)
- 编号(74751)
- 成果(61276)
- 部(60667)
- 重点(60577)
- 发(56561)
- 创(54635)
- 课题(52295)
- 科研(52048)
- 教育部(51967)
- 创新(51234)
- 国家社会(51094)
- 期刊
- 济(184294)
- 经济(184294)
- 研究(119849)
- 中国(79197)
- 学报(66434)
- 农(62629)
- 财(62084)
- 科学(60723)
- 管理(57317)
- 大学(50281)
- 学学(47512)
- 融(43593)
- 金融(43593)
- 农业(42227)
- 教育(40044)
- 技术(34708)
- 财经(31825)
- 经济研究(31023)
- 业经(27921)
- 经(27448)
- 问题(24158)
- 业(23558)
- 贸(23113)
- 统计(21128)
- 国际(20638)
- 技术经济(19992)
- 版(19648)
- 世界(19292)
- 策(18728)
- 理论(18659)
共检索到606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函葳
近年来,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日益突出,人民银行所采用的常规货币政策工具——提高利率(与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效果相同),会使我国的反通胀问题陷入利率提高、外汇占款增加、通胀提高,这三者互相推助的具有恶性循环性质的"棘轮效应"怪圈。选取2000年以来我国的相关月度数据,采用VAR模型进行计量检验,也验证了三者的这种互为因果的关系。为了跳出该怪圈,应避免因误读蒙代尔的"不相容三位一体"理论,简单地得出应实行完全自由的浮动汇率制的结论,因为该理论并不适用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应该从我国的经济实际出发,另辟蹊径,走出"棘轮效应"的困境。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任琇卿 朱鸿粟 封思贤
采用LSTR模型实证分析了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在不同通胀预期环境下治理通胀的效果。研究发现:中国货币政策对通胀水平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影响;当预期通胀率低于2.1%时,减少货币供应量比提高利率更容易有效控制通胀水平;当预期通胀率在2.1%~4.2%之间时,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两种工具都能有效治理通胀;当预期通胀率大于4.2%时,利率工具治理通胀的效果好于货币供应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关红玉
一直以来,通胀率都是一个很敏感的经济指标,很多时候一旦通胀率出现大的波动,央行便会采用利率政策进行调控。伴随着通胀率和利率的变化,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也会受其影响,以顺应利率变动和调节通胀率的需要。但利率和货币供给的变化是否会有助于通胀的调节,却有待考证。本文借助于VAR模型,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对通胀率、利率和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祝梓翔 车明 李雨佳
作为能源需求大国、世界工厂和开放经济体,中国受到输入型通胀的影响。本文从实证和理论两方面,系统分析输入型通胀的经济和政策影响。来自SVAR的证据显示,进口价格冲击表现为一个典型的负向供给冲击,推高通胀同时抑制经济活动。进口价格冲击对PPI的影响远强于对CPI的影响,同时引起货币政策的紧缩性响应。反事实分析表明,货币政策的紧缩性响应主要源于进口价格冲击的直接效应,同时放大了进口价格冲击的负面影响。接着论文构建和估计了一个中等规模的开放经济模型。模型引入多种进口品和盯住进口通胀的货币政策。估计结果显示,进口价格加成冲击解释了大部分时期的PPI变化,但对CPI的解释效力有限。模型拟合脉冲响应与实证结果基本一致。CPI和PPI的价格分化主要源于组成效应,而与整体进口占比的关系不大。输入型通胀向CPI的传导不畅主要源于衰退效应弱化了国内边际成本的上涨。最优货币政策分析表明,当受到进口价格冲击影响时,放任输入型通胀、忽视稳增长和政策的持续性都会带来更低的福利水平,央行需要更加积极的应对输入型通胀,以此降低PPI和投资受到的不利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勇 邓晶 王有贵
本文选取2004年1月至2010年9月的中国房屋销售价格指数、货币供应量M2、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外汇储备、上证综指、CPI的月度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结合"有向无环图"(DAG)技术,建立SVAR模型来考察上述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表明,房价、货币供应量对CPI的影响较大;货币供应量对CPI、房价、股价的影响力依次减弱;有理由推测国际游资对中国股市、房地产市场和中国实体经济部分商品的关注度依次减弱;中国的货币政策仍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但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这种独立性。
关键词:
房价 外汇储备 有向无环图 (DAG)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爱俭 刘玚
通胀指标的选择是货币当局长期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在消费者货币定价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两国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通过实证模拟考察在技术冲击条件下央行钉住消费者价格指数对中国经济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冲击的理论传导机制。模拟显示,技术冲击对两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没有影响,并且在货币政策约束下能够使短期出现剧烈波动的PPI指数迅速恢复平稳。在技术进步的冲击下,央行实施钉住消费者价格指数的最优货币政策能够有效维持经济增长、改善贸易条件、维护汇率稳定,说明钉住消费者价格指数的最优货币政策在本国货币定价模式下更加合理。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新伟 余力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零通胀与最优货币政策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那么,零通胀政策与最优货币政策对中国主要经济变量的影响是怎样的呢?从这样的切入点,文章试图构建一个包括家庭与厂商的粘性价格模型来分析不同政策下主要经济变量的关系及动态变化过程,以此来判断不同政策因素对主要经济变量的影响,并采用蒙特卡罗数值模拟算法来对模型变量进行检验,最后利用中国1994~2014年的数据,检验并比较了不同的政策对中国主要经济变量通胀率、利率水平及产出缺口的影响。分析发现,零通胀政策与最优货币政策相比,其对相对价格扭曲的影响更大,对于降低通胀来说,零通胀政策比最优政策更有效果,而且降低通胀的效果也更明显。从增加社会产出这...
关键词:
零通胀 最优货币政策 数值模拟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孙静
本文分析的1998~2011年中国的货币政策历程属于相机抉择。VAR模型实证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数量与价格工具对于控制通胀是失效的。外汇储备较货币供给增速对通胀的冲击更大,利率提高与汇率加速升值对于通货膨胀不是抑制而是适得其反。货币政策对通胀的利率传导及汇率传导不畅,而成本传导机制效应显著。本文提出应进一步优化货币政策工具,运用非常规方式稳定物价并结合信贷政策调整货币供给结构;长远来看还需推进利率市场化以发挥价格工具作用,控制人民币升值速度和必须降低外汇储备等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力军 朱洪
文章用两种方法测度了我国通胀预期:(1)未来物价预期指数衡量通胀预期;(2)ARMA模型对通胀的预测值。并计量分析了影响通胀预期的因素,结果显示:CPI上升、正产出缺口增加和广义货币供应量增加,是形成通胀预期的主要因素。利率、人民币汇率和食品价格对通胀预期的形成作用不显著和影响较小。因此,存款准备金率动态微调,是目前管理好通胀预期的最好选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江春 王雯玥
本文构建了基于Calvo定价的小型开放经济体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模拟了在技术冲击,产出冲击以及利率冲击下盯住不同通胀指标宏观经济变量的脉冲响应,以及不同指标下的社会福利损失。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冲击下,盯住消费者价格指数的货币政策在外生冲击下变动较小,恢复较快,且社会福利最优。因此,央行在货币政策制定时,盯住CPI通货膨胀更加合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江春 王雯玥
本文构建了基于Calvo定价的小型开放经济体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模拟了在技术冲击,产出冲击以及利率冲击下盯住不同通胀指标宏观经济变量的脉冲响应,以及不同指标下的社会福利损失。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冲击下,盯住消费者价格指数的货币政策在外生冲击下变动较小,恢复较快,且社会福利最优。因此,央行在货币政策制定时,盯住CPI通货膨胀更加合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封思贤 任琇卿 朱鸿粟
本文在梳理通胀预期与货币政策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基于1997~2011年的季度数据和非线性的LSTR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在不同通胀预期环境中的实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通胀预期环境会显著影响我国的货币政策效力。在不同的通胀预期环境中,利率与货币供应量两种货币政策工具稳定物价的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当公众通胀预期程度较弱时,减少货币供应量比提高利率更容易有效控制实际物价水平,但当通胀预期程度较强时,利率政策稳定物价的效果优于货币供给量政策。因此,为提高货币政策的通胀治理效率,央行不但要稳定公众的通胀预期,还应根据不同的通胀预期环境选择更为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
关键词:
通胀预期 货币供应量 利率 通胀治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郭红兵 杜金岷
众多研究表明,我国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兼顾前瞻性和后顾性的新凯恩斯混合型菲利普斯曲线。有鉴于此,本文通过构建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并基于1994Q1-2010Q3数据估计了我国的标准化和非标准化MCI指数。实证检验表明,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比不含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表现出更好的计量经济学特征。本文得到的标准化MCI指数显示,利率变化和汇率变化对通胀的影响力基本相当,但汇率变化对通胀的影响更迅速。本文认为,在利率工具受到制约的通胀背景下,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适当利用人民币升值来降低通胀压力,应该是我国反通胀货币政策的一种可行选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吉洪 王雪标
利用TVP-GARCH模型从通货膨胀率中分离出结构型、冲击型和稳态型通胀不确定性,然后以7天短期利率为货币政策中介工具,在通胀及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费雪效应框架下分析中央银行对名义利率的调整机制。研究发现,中央银行通过利率机制调控经济增长的效果并不明显,但对通胀及通胀预期的调控效果显著,通胀及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是引起短期利率波动的重要因素;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短期名义利率负相关,为了不致短期名义利率被扭曲,中央银行应减少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吉洪 王雪标
利用TVP-GARCH模型从通货膨胀率中分离出结构型、冲击型和稳态型通胀不确定性,然后以7天短期利率为货币政策中介工具,在通胀及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费雪效应框架下分析中央银行对名义利率的调整机制。研究发现,中央银行通过利率机制调控经济增长的效果并不明显,但对通胀及通胀预期的调控效果显著,通胀及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是引起短期利率波动的重要因素;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短期名义利率负相关,为了不致短期名义利率被扭曲,中央银行应减少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