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48)
- 2023(14775)
- 2022(12881)
- 2021(12370)
- 2020(10208)
- 2019(23887)
- 2018(23470)
- 2017(45023)
- 2016(24377)
- 2015(27432)
- 2014(27269)
- 2013(26966)
- 2012(24826)
- 2011(22569)
- 2010(22412)
- 2009(20811)
- 2008(20450)
- 2007(17908)
- 2006(15896)
- 2005(14447)
- 学科
- 济(97814)
- 经济(97671)
- 管理(74064)
- 业(71009)
- 企(58532)
- 企业(58532)
- 方法(42761)
- 数学(36822)
- 数学方法(36437)
- 中国(28753)
- 农(28293)
- 财(26913)
- 制(23052)
- 业经(22459)
- 贸(19712)
- 贸易(19700)
- 易(19254)
- 学(19231)
- 农业(18921)
- 地方(18159)
- 银(16401)
- 银行(16364)
- 务(16306)
- 财务(16234)
- 财务管理(16202)
- 体(15868)
- 和(15803)
- 行(15656)
- 环境(15573)
- 理论(15388)
- 机构
- 大学(349805)
- 学院(345891)
- 济(144752)
- 经济(141780)
- 管理(137355)
- 研究(119803)
- 理学(118720)
- 理学院(117387)
- 管理学(115662)
- 管理学院(115006)
- 中国(90632)
- 京(75032)
- 科学(70206)
- 财(67577)
- 所(59079)
- 财经(53733)
- 研究所(53599)
- 中心(52827)
- 农(51144)
- 江(49236)
- 经(48917)
- 北京(48071)
- 业大(47820)
- 范(45743)
- 师范(45395)
- 经济学(44084)
- 院(43354)
- 财经大学(40011)
- 州(39849)
- 农业(39686)
- 基金
- 项目(233121)
- 科学(184533)
- 研究(174682)
- 基金(171076)
- 家(147895)
- 国家(146685)
- 科学基金(126083)
- 社会(111719)
- 社会科(105892)
- 社会科学(105866)
- 基金项目(90132)
- 省(87578)
- 教育(79855)
- 自然(79752)
- 自然科(77852)
- 自然科学(77836)
- 自然科学基金(76451)
- 划(74561)
- 编号(70884)
- 资助(70312)
- 成果(59155)
- 部(53097)
- 重点(51869)
- 发(49406)
- 课题(49017)
- 创(48208)
- 国家社会(46428)
- 教育部(46222)
- 制(46116)
- 创新(45008)
- 期刊
- 济(160492)
- 经济(160492)
- 研究(107715)
- 中国(67668)
- 管理(52170)
- 学报(51152)
- 财(51152)
- 科学(49201)
- 农(47871)
- 大学(39686)
- 教育(39307)
- 学学(37105)
- 农业(33051)
- 融(31024)
- 金融(31024)
- 技术(28782)
- 财经(26731)
- 经济研究(25594)
- 业经(24701)
- 经(22821)
- 问题(20953)
- 贸(17793)
- 图书(17593)
- 业(17093)
- 理论(16979)
- 技术经济(16426)
- 世界(16161)
- 科技(16026)
- 现代(15954)
- 国际(15471)
共检索到5149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齐超 陈方正
通过对我国现行的以贫困县为目标载体的县域性瞄准和群体性瞄准方式存在的弊端分析,提出从缩小扶贫目标范围,以小户个体瞄准取代区域瞄准;提高扶贫资源的分配效度;构建由下至上的贫困对象主导型脱贫拉动机制三个方面进行反贫困战略调整的构想。
关键词:
反贫困战略 目标瞄准机制 资源分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熊理然 成卓
文章在分析贫困地区的区域特性的基础上,把贫困地区定位于中国重要的生态保障区、中国原生态文化的发源区、中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区和中国国防安全的前沿阵地;基于贫困地区的功能定位,最后从战略转型与战略目标等方面提出了中国农村反贫困战略调整的思路。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功能定位 反贫困战略调整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沈小波 林擎国
贫困不仅指收入贫困 ,而且指教育和知识贫困、健康贫困 ,以及面临风险时的脆弱性等。贫困的原因不仅仅是缺乏物质资本和公平的收入分配 ,而主要是缺乏人力资本和有效率的市场制度。反贫困战略不仅要重视物质资本投入和公平分配 ,同时 ,还要注意人力资本投入和市场制度的引入
关键词:
贫困 贫困原因 反贫困战略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丁谦
西部是全国贫困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是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在全国592个贫困县中,西部占一半多,有307个(中部208个,其余在东部),至1996年上半年西部地区的贫困人口减少到2200万人。目前,西部人民的生活得到明显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鞍钢 常志霄
一、中国城镇贫困的估计 目前我国城镇到底是多少贫困人口?尚无统一的说法。以下给出几种估计,可以从不同贫困特征和统计口径来综合地反映我国城镇贫困人口的真实情况。 1.Khan的估计(1998)。 按照Khan所确定的中国城镇贫困线标准,对于中国城镇,每日人均所需食品热量为2100大卡,相应的贫困线为2291元,相当于城镇家庭人均收入的40%。城镇贫困线是农村标准贫困线的1.98倍。这是因为在中国城镇,作为食物能量的每千卡热量的单位成本远远高于农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安树伟,崔宏义
反贫困目前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投入力度不足、资金使用效益差、富民与富县矛盾突出、农民人均收入增长迟缓等。要到本世纪末如期解决农村绝对贫困问题,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以保证下个世纪顺利进入反贫困的第二个阶段。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檀学文 谭清香
在新发展格局中,缓解相对贫困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面向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目标要求,中国需要实行反贫困战略与政策转型。相对贫困具有发展能力和机会缺失的绝对内核,相对于社会一般群体存在明显的发展水平相对剥夺。本文据此提出由四类标准组成多元相对贫困标准体系,以及相应的缓解相对贫困的三方面目标。中国缓解相对贫困应实施"三支柱"战略、常规化战略、差异化战略以及分阶段战略。在新的国家治理方略下,相对贫困治理要转向常规化,缓解相对贫困战略可嵌入于乡村振兴战略和共享繁荣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戴军
从毕节信贷扶贫实践谈反贫困战略调整戴军毕节地区位于贵州西北部,下辖7县1市,国家级贫困县有5个(纳雍、威宁、赫章、大方、织金)。以县(市)为单位,贫困面达62.5%,1995年末,全区总人口为626万人,贫困人口为167.4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6.7...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永忠 范龙昌
文章认为,新形势下农村贫困问题复杂:绝对贫困大有改善,相对贫困日益突出,返贫现象凸显严重,追根溯源权利贫困是导致农村贫困的根源。文章透过制度分析,通过重塑农村组织,深化市场体制,完善制度创新,强化运行机制,厉行执行监督系统化措施,构建农村反贫困长效治理机制,强化制度之间的联动效应,将农村贫困治理融入区域和整体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环境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框架内,实现农村扶贫工作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中国 农村贫困 诱因 制度 创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艳丽
贫困现象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是世界所面临的人类生存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和资源问题,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各级政府主导型的农村扶贫开发战略也在大力促进贫困人口的脱贫进度。长期以来,政府对于农村反贫困工作的开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各种政策和各种资金流向贫困地区,对边疆地区明确贫困的功能定位,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和调整反贫困战略,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地区的安定团结,缓解直至最终消除农村贫困、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
新疆地区 贫困问题 原因 措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小云 于乐荣 唐丽霞
本文从历史的视角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所走过的反贫困历程,简要而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中国不同阶段的减贫机制和主要经验。本文初步提出,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减贫实践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建国初期开始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广义性减贫实践,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性扶贫实践,再到2013年以来精准脱贫攻坚的扶贫新实践。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为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增长和反贫困创造了非常有利的初始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及政府主导的开发式扶贫构成中国发展性减贫实践的核心;2013年的精准扶贫战略则是在强调社会公平与经济发展并重下的保障与开发有机结合的扶贫新实践。三个阶段相互衔接,减贫机制各有不同,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中国减贫故事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后70年 反贫困 减贫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课题组 边志良
把农村金融教育纳入国家反贫困战略,明确其在金融反贫困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制定农村金融教育中长期规划近年来,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对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明显扩张,大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新型农村金融工具不断被推广应用。但与此同时,广大贫困农村地区农户金融素质明显偏低,新型金融工具应用能力薄弱,农村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明显滞后,制约了中央农村金融反贫困战略的有效实施。为配合国家农村金融反贫困战略实施,2008年由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