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64)
2023(9761)
2022(8427)
2021(8096)
2020(6881)
2019(16180)
2018(15876)
2017(31051)
2016(16907)
2015(19419)
2014(19435)
2013(19575)
2012(18657)
2011(17097)
2010(17190)
2009(16276)
2008(16416)
2007(14836)
2006(12972)
2005(11830)
作者
(48853)
(41125)
(41027)
(39455)
(26372)
(19523)
(18849)
(15970)
(15599)
(14772)
(14098)
(13487)
(13204)
(13198)
(13067)
(12876)
(12488)
(12179)
(11923)
(11837)
(10342)
(10193)
(10074)
(9431)
(9339)
(9289)
(9079)
(9058)
(8368)
(8269)
学科
(74482)
经济(74413)
管理(47787)
(46594)
(36109)
企业(36109)
方法(34564)
数学(31349)
数学方法(31066)
中国(22648)
(21837)
(19128)
(18300)
贸易(18294)
(17915)
(14663)
(14019)
业经(13847)
农业(13843)
地方(13120)
(12591)
银行(12570)
(12102)
(12081)
(11440)
金融(11438)
(10796)
财务(10770)
财务管理(10743)
(10689)
机构
大学(250579)
学院(249372)
(114612)
经济(112517)
管理(94882)
研究(90358)
理学(81011)
理学院(80112)
管理学(78927)
管理学院(78448)
中国(70695)
(53183)
(52192)
科学(52096)
(46236)
(41979)
研究所(41857)
财经(41098)
中心(40977)
(37411)
(37137)
经济学(36600)
业大(34440)
北京(34328)
农业(33155)
经济学院(33099)
(32167)
师范(31914)
(31837)
财经大学(30248)
基金
项目(158247)
科学(125078)
研究(117288)
基金(116794)
(101170)
国家(100374)
科学基金(85172)
社会(75681)
社会科(71829)
社会科学(71810)
基金项目(60368)
(58653)
教育(53819)
自然(53350)
自然科(52096)
自然科学(52078)
自然科学基金(51217)
(50635)
资助(49702)
编号(47189)
成果(39673)
(37303)
重点(35820)
(34923)
课题(32869)
(32157)
教育部(32079)
国家社会(31891)
中国(31234)
人文(30567)
期刊
(125647)
经济(125647)
研究(78262)
中国(47667)
(39505)
(38270)
学报(36255)
科学(34624)
管理(34078)
大学(27473)
(26123)
金融(26123)
农业(25929)
学学(25768)
教育(23951)
经济研究(21643)
财经(20798)
技术(20517)
业经(19208)
(17972)
问题(17117)
(17074)
国际(14998)
(14837)
世界(14079)
技术经济(13239)
统计(12470)
理论(11772)
商业(11299)
(11093)
共检索到378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殷秀玲  范爱军  
贸易政策的"内生"性理论分析都是基于西方民主代议制的政治框架下,对中国这种非民主代议制的发展中国家是否适用,还不得而知。本文通过对1997—2006年中国对外反倾销案件的实证检验,证明中国对外反倾销政策也具有内生性,它的形成同样受到利益集团的影响,只不过影响方式不同于民主代议制国家的政治捐献和专业游说,而是政府通过关注其目标函数中权重较大的特定利益集团的福利状况而形成的,最后提出需要改革中国目前的贸易政策决策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锦芳  薛正宽  
企业会通过先期市场行为影响市场结果,进而影响反倾销的调查结论和最终的反倾销税率,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而政府也意识到这一点,它将选取不完全成本信息下的最优策略。由于这一博弈本质上是信号博弈,于是笔者建立信号博弈矩阵,对内生性反倾销税率政策进行了分析。得出当信号伪装成本足够大时,企业将放弃成本伪装,此时政府执行差别反倾销税率可以实现国家福利最大;当伪装成本相对小时,博弈的结果为混合策略均衡。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李凯  李世杰  
从理论角度建立一个倾销与反倾销的博弈论模型 ,研究了国外企业倾销与一国国内反倾销的博弈过程 ,通过对中国国内产业状况的实证分析 ,阐释了中国国内企业反倾销不力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部门、行业 (企业 )的应对对策 ,同时认为在该领域内尚有很多课题亟待进一步研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天  
本文首先在分析倾销行为并对传统的倾销定义质疑的基础上,提出了修改WTO《反倾销协议》中的倾销定义的建议。其次运用博弈模型分析了西方国家对华反倾销的特点和这些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外国对华的歧视待遇。最后笔者主张通过切实贯彻“谁应诉,谁受益”的原则和设立反倾销基金等措施,建立促使企业应诉的激励机制:反倾销要把长远战略和现实选择紧密结合;在博弈中通过与进口商合作增大获胜可能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云凤  
目前我国已成为国外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 ,除发达国家外 ,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也对我国商品采取反倾销措施。我们只有积极应对国外反倾销 ,才有利于我国出口贸易的持续发展和保护出口企业的正当利益。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灏  
反倾销是世界许多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保护国内市场和厂商的做法。本文通过对WTO的统计数据和我国的相关统计数据的分析,总结和分析了国外对华反倾销以及我国对国外的反倾销两个方面的若干特点。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潘圆圆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倾销这种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贸易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从被反倾销国家角度看,中国①遭受反倾销起诉的数量受到出口量、汇率变动、被反倾销国之外世界其他国家GDP增长速度三个因素的影响。但即使控制了这些因素,中国遭受的反倾销起诉仍然显著多于其他任何国家。进一步地,我们从反倾销发起国角度分析了13个对中国反倾销最多的国家起诉的共同原因,检验了其他因素的解释力,主要结论有:外国的发展程度影响对中国的反倾销起诉,而各国对中国的FDI、外国的失业率和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则没有太大解释力。本文最后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含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樊鹏  
对反倾销投诉对策分析□樊鹏一、倾销与反倾销关于什么是倾销,“关贸总协定”第6条是这样规定的:“用倾销的手段将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格的办法挤入另一国市场内,而对某一国已建立的工业造成重大损害或重大威胁。”由此可见,构成倾销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出口价...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建康  孙文远  
本文通过对美国反倾销贸易保护活动特征的分析,探讨了美国实施反倾销贸易保护政策的动因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强度,并对其经济效应进行了分析。本文研究表明,反倾销贸易保护措施的实施往往受到利益集团的牵制,对一国整体福利来说并不一定有利。因此,在全球竞争中,为提高贸易效率,各国应建立更加开放的贸易体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焦知岳  冯宗宪  
成本优势是获取垄断利润的主要因素,政府政策介入会改变企业的成本优势,从而改变市场的均衡价格。不同的反倾销和补贴政策影响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利润的变化,反倾销税和价格承诺能削弱外国企业成本优势,降低对进口产品的需求,导致市场均衡价格上升;反倾销税使外国出口企业利润水平降低,一定程度会引致外国企业直接投资,价格承诺使外国企业完全保留了因提高价格所带来的利润;生产补贴降低了国内企业的边际成本,导致市场均衡价格下降,提高了国内企业的利润,但却减少了政府收入。采取适度的反倾销政策和补贴政策可以使国内外厂商的利润保持在竞争性利润水平上,进口国的利益目标应该是对本国消费者提供更低价格商品的基础上保护本国企业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宋利芳  
印度是世界上出台反倾销政策较晚的国家之一,但印度反倾销政策不仅具有自身的特点,而且在反倾销实践中,印度已成为世贸组织成立以来全球发起反倾销调查和实施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而我国更成为印度实施反倾销政策的首要目标国。文章从印度的反倾销管理体制出发,分析了印度反倾销政策的主要内容,考察了印度反倾销政策及其实践的特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崔雪松  赵宝山  
近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遭受反倾销数量最多的国家,频频遭受的反倾销对我国造成了重大损失。文章从我国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出口企业低价竞销、"非市场经济地位"等方面分析我国遭受反倾销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安礼伟  高松婷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关税水平普遍下降,临时性贸易壁垒,尤其是反倾销,越来越多地成为各国竞相使用的贸易保护工具。近些年来,新兴经济体成为全球反倾销工具的重要使用者。中国使用反倾销工具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2001~2012年,反倾销总量跃居全球反倾销第五名。本文作者对2001~2012年中国对外反倾销现状和贸易效应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对外反倾销数量增长较快、涉案国家集中、涉案产品单一、立案较谨慎;在贸易效应上,虽然贸易限制效应较显著,但也存在明显的贸易转移效应。最后,结合反倾销现状和贸易效应的分析,提出了提升中国对外反倾销水平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