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68)
- 2023(16702)
- 2022(14460)
- 2021(13724)
- 2020(11563)
- 2019(27045)
- 2018(26500)
- 2017(51212)
- 2016(27411)
- 2015(31203)
- 2014(30784)
- 2013(30397)
- 2012(27613)
- 2011(24742)
- 2010(24612)
- 2009(22527)
- 2008(21744)
- 2007(18599)
- 2006(16009)
- 2005(13844)
- 学科
- 济(112841)
- 经济(112719)
- 管理(79478)
- 业(75450)
- 企(62686)
- 企业(62686)
- 方法(57249)
- 数学(50933)
- 数学方法(50168)
- 中国(30454)
- 农(29057)
- 财(27486)
- 业经(23733)
- 贸(22455)
- 贸易(22442)
- 学(21986)
- 易(21869)
- 地方(20086)
- 农业(19320)
- 制(18799)
- 理论(18532)
- 务(17610)
- 财务(17527)
- 财务管理(17488)
- 和(17112)
- 技术(17033)
- 环境(16723)
- 企业财务(16534)
- 银(15970)
- 银行(15935)
- 机构
- 大学(387207)
- 学院(385815)
- 济(158502)
- 管理(155968)
- 经济(155449)
- 理学(136594)
- 理学院(135182)
- 管理学(132551)
- 管理学院(131877)
- 研究(125923)
- 中国(94934)
- 京(81873)
- 科学(77194)
- 财(69994)
- 所(61387)
- 农(58378)
- 财经(57545)
- 中心(57167)
- 业大(56740)
- 研究所(56351)
- 江(52919)
- 经(52658)
- 北京(51764)
- 范(49470)
- 师范(49016)
- 经济学(48560)
- 院(46076)
- 农业(45719)
- 经济学院(43947)
- 州(43133)
- 基金
- 项目(269778)
- 科学(213520)
- 基金(198193)
- 研究(196248)
- 家(172705)
- 国家(171356)
- 科学基金(148447)
- 社会(124487)
- 社会科(118144)
- 社会科学(118113)
- 基金项目(104188)
- 省(102935)
- 自然(97419)
- 自然科(95261)
- 自然科学(95239)
- 自然科学基金(93529)
- 教育(91302)
- 划(87332)
- 资助(83393)
- 编号(79288)
- 成果(63038)
- 部(60234)
- 重点(60037)
- 发(56504)
- 创(56072)
- 课题(54086)
- 创新(52271)
- 教育部(52216)
- 科研(51815)
- 国家社会(51812)
- 期刊
- 济(161750)
- 经济(161750)
- 研究(109924)
- 中国(68133)
- 学报(58941)
- 管理(56938)
- 科学(55263)
- 财(52223)
- 农(51841)
- 大学(45706)
- 学学(42983)
- 教育(42020)
- 农业(36502)
- 技术(35363)
- 融(30096)
- 金融(30096)
- 经济研究(27559)
- 财经(27450)
- 业经(26161)
- 经(23419)
- 问题(20967)
- 业(20081)
- 统计(19833)
- 技术经济(19031)
- 图书(18985)
- 贸(18064)
- 策(17871)
- 科技(17750)
- 理论(17622)
- 版(17190)
共检索到546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梁俊伟 王中华
中国在世界范围内频遭反倾销诉讼的同时也在积极利用WTO的规则对贸易伙伴发起反倾销诉讼。反倾销诉讼和立案实施的数量体现了中国与贸易伙伴之间复杂的双边关系。通过负二项面板检验证实,国内经济形势和市场稳定是影响中国反倾销的首要因素,同时,中国发起反倾销诉讼与其遭遇反倾销数量密切相关。相关度因贸易体的反倾销传统而异,对于反倾销"俱乐部"成员,中国既有报复的意图又有被报复的顾虑;对非俱乐部成员,主要是基于对国内产业安全和市场稳定的考虑。由于诉讼过程具有显著的"贸易调查效应",因此其报复性较反倾销措施的实施更强。整体而言,中国正在经历"边摩擦边学习"的适应过程,对WTO框架下的国际惯例和贸易规制的掌握和运...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仕辉 刘秋平
本文基于中国2001年-2008年对外反倾销案例的面板数据,通过构造横截面单元为中国对外反倾销调查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应用一阶差分广义矩估计方法考察了中国实施反倾销措施及其贸易自由化对中国进口贸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对中国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效果非常显著;中国反倾销立案调查对进口贸易有一定的震慑作用,但并未起到限制进口贸易的作用,也就是说中国对外反倾销并非是要构筑贸易壁垒体系,更没有将之作为抵消贸易自由化效应的政策工具。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冯宗宪 向洪金 柯孔林
本文基于2002~2006年美国对华纺织品反倾销的现实,先通过"逐步排除法"从20个预选指标中筛选出6个在对华反倾销申请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指标,然后利用具有时间前瞻性的面板数据logit模型建立了出口产品遭遇反倾销指控的预警模型。结果表明:行业失业率和进口产品市场占有率等因素在美国纺织行业对华反倾销申请决策中具有显著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中国纺织品市场占有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在未来6个月内遭遇美国纺织行业反倾销指控的机会比率将大约增加3.7%。
关键词:
反倾销预警 logit模型 机会比率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仕辉 许乐生 邓莹莹
在整理全球反倾销案件的基础上,通过收集相关贸易数据,利用1998-2008年被诉反倾销案件为样本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12个主要国家和地区被诉反倾销的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通过SYS-GMM估计进行回归估计得到稳健性结果。实证结果表明,反倾销措施对贸易额和出口市场份额的影响远大于关税措施的影响,成为多数国家限制进口、保护本国国内产业的主要贸易政策。反倾销对中国、日本、中国台湾和俄罗斯的负面影响较大。最后考察反倾销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发现,反倾销申诉和反倾销措施对申诉方的产业竞争力有显著的提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永
基于1988-2008年国外对华反倾销面板数据案件数据,本文通过构造以中国主要出口伙伴为横截面单元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应用一阶差分GMM模型分析了国外对华反倾销对中国总出口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外对华反倾销调查促使了中国出口在第二年增加,国外对华反倾销措施导致中国总出口在当年及次年均下降,反倾销并未对中国整体出口产生负面影响,并没有生产寒蝉效应。
关键词:
反倾销 寒蝉效应 GMM 引力模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向洪金 柯孔林 冯宗宪
现有产业损害认定方法不能有效区分倾销因素与非倾销因素对相关产业影响。并易受人为主观因素干扰。为了克服这些缺陷.本文通过将倾销边际变量纳入近年来发展的COMPAS模型.从理论上揭示了进口倾销行为如何通过价格机制对我国进口竞争行业的产出、价格以及收益等指标产生影响,然后基于2001年我国铜版纸市场有关数据,应用修正的COMPAS模型就进口倾销对我国铜版纸行业的损害情况进行了实证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仅在2001年,进口铜版纸倾销行为使国产铜版纸的价格大约下跌了10.3%,产出下降了23.3%,全行业收益减少了31.2%,行业就业人数减少了34.9%,行业设备利用率下降了12%。本研究不仅提供了一个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苏振东 刘芳
本文选取1997年3月-2009年6月中国对外反倾销案例的涉案产品和国内相关进口竞争性产业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定量评估中国对外反倾销措施对进口竞争性产业的救济效果。结果表明,虽然反倾销措施对中国相关进口竞争性产业具有显著的救济作用,但是贸易转移效应和上下游产业继发性损害效应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上述产业救济效果。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中国对相关国外进口品实施反倾销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纪
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出现,将国与国之间基于比较优势地分工从"完整"的产品,贯彻到产品内部的工序和流程,从而极大地改变了全球经济运行方式。本文通过在传统国际分工理论中加入交易成本变量的方法,拓展了李嘉图模型,从而将传统贸易理论拓展到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动因分析中,并通过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完整动因应当是以比较优势的差异为基础,以交易成本的降低为条件。
关键词:
产品内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 面板数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韩兆洲 程学伟
GDP统计数据的质量问题一直是舆论的焦点。本文运用Benford法则,对1993-2016年中国31个省域GDP数据的前三位数字的真实性进行检验;创新性地设计了税收、货运量、电力消耗量以及贷款发放量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借助空间面板模型,以1995-2016年GDP数据质量为因变量进行逻辑匹配检验。结果表明:(1)从Benford法则的4种检验方法来看,1993-2016年各省区GDP数据的首位数字和第三位数字的4种检验结果呈现不一致性;(2)从空间面板模型的逻辑匹配结果来看,1995-2016年的GDP数据与4大评估指标之间匹配性较好,基本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因此,相关GDP核算部门需要注意各省市区GDP数据的第一位和第三位数字的质量,保证GDP数据的准确真实。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邹昆仑
基于1981-2006年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起诉最多的三个国家的统计数据,通过模型分析和实证研究表明进口国经济增长率和汇率与我国遭遇反倾销起诉的次数成负相关;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与遭遇反倾销起诉的次数存在正相关性;而这些相关系数能否通过显著性检验在不同国家存在差异。经验研究的结论为我国政府制定反倾销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面板数据 反倾销 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蓝天 毛明月
本文使用1995—2015年对华实施反倾销的21个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20类产品数据,基于面板负二项回归模型探析国际对华反倾销的多样化动因。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价格低是国际对华实施反倾销的直接原因;国际对华反倾销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金属制品、纺织品和化工品容易遭遇反倾销;人民币汇率下降会加剧反倾销,而进口冲击和大供应商能够对反倾销起到缓解作用;俱乐部效应和报复效应是各国对华反倾销的重要动因;中国加入WTO遭受的反倾销具有明显的"入世效应",而良好的经贸关系将有效减少反倾销;中国的出口产品与世界存在显著竞争关系提高了国际对华反倾销的可能。
关键词:
反倾销 负二项回归 多样化动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国松 孙爱军 林大燕
笔者以2001年~2011年中国对来自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或地区制造业产品实施的反倾销案为研究对象,采用寡头垄断竞争的校正模型,分析中国对制造业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所引致的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国内产业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对外反倾销引致的外商直接投资可能削弱甚至逆转中国反倾销对国内制造业的保护:外国企业的直接投资成本越低,对中国国内制造业企业造成的福利损失就越大;但是在外商直接投资发生后,如果国内制造业企业的成本能够及时降低,那么即使外国企业的投资成本很低、国内制造业企业也可以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关键词:
反倾销 外商直接投资 国内产业 校正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志贤 林发勤 李冰杰
印度对中国商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和制裁在近20年中愈演愈烈,案例数量超越美国和欧盟,居首位。这种大规模的反倾销会在多大程度上对中国产生贸易抑制效应?本文将印度近年来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及数据系统梳理,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剔除实验前差异,从而更客观地衡量反倾销产生的真实贸易抑制效应。在中印反倾销问题上采用该方法进行研究尚属首次。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印度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效应不显著,终裁反倾销税的抑制效应显著存在,同时这种抑制效应基于不同商品表现出较强的个体差异性和时间效应。建议中国政府和相关企业应根据不同行业反
关键词:
反倾销 贸易抑制效应 双重差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志贤 林发勤 李冰杰
印度对中国商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和制裁在近20年中愈演愈烈,案例数量超越美国和欧盟,居首位。这种大规模的反倾销会在多大程度上对中国产生贸易抑制效应?本文将印度近年来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及数据系统梳理,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剔除实验前差异,从而更客观地衡量反倾销产生的真实贸易抑制效应。在中印反倾销问题上采用该方法进行研究尚属首次。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印度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效应不显著,终裁反倾销税的抑制效应显著存在,同时这种抑制效应基于不同商品表现出较强的个体差异性和时间效应。建议中国政府和相关企业应根据不同行业反倾销效应的不同制定针对性的政策。
关键词:
反倾销 贸易抑制效应 双重差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河清 陈怡安
笔者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利用全国东、中、西部各地区29个省区1978年~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海外智力回流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各地区海外人才回流均表现出明显的"棘轮效应";中东部地区经济水平当期增长对海外人才回流产生短期的正效应;教育经费占GDP比重的增加对海外人才回流影响效应呈东、中、西"阶梯"式递增态势;海外人才归国政策在中东部地区对海外人才回流产生正效应。
关键词:
智力回流 动态面板 回流动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