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92)
- 2023(11612)
- 2022(9613)
- 2021(8625)
- 2020(6724)
- 2019(15538)
- 2018(14977)
- 2017(28082)
- 2016(14740)
- 2015(16454)
- 2014(16108)
- 2013(16302)
- 2012(15617)
- 2011(14607)
- 2010(14381)
- 2009(12842)
- 2008(12561)
- 2007(10882)
- 2006(9917)
- 2005(9383)
- 学科
- 济(76764)
- 经济(76703)
- 管理(37801)
- 业(34785)
- 中国(26684)
- 方法(26504)
- 企(24229)
- 企业(24229)
- 数学(24052)
- 数学方法(23934)
- 地方(21673)
- 贸(20152)
- 贸易(20138)
- 农(20073)
- 易(19641)
- 环境(16660)
- 业经(15424)
- 财(14142)
- 农业(13669)
- 出(13244)
- 发(13210)
- 学(13103)
- 融(12832)
- 金融(12831)
- 银(12576)
- 银行(12564)
- 行(12405)
- 地方经济(12309)
- 制(12242)
- 技术(10194)
- 机构
- 大学(215047)
- 学院(214453)
- 济(104700)
- 经济(103032)
- 研究(84975)
- 管理(77786)
- 理学(66110)
- 中国(65759)
- 理学院(65263)
- 管理学(64466)
- 管理学院(64063)
- 科学(47940)
- 京(47265)
- 财(45043)
- 所(42296)
- 研究所(38238)
- 中心(36970)
- 财经(35537)
- 经济学(34912)
- 农(33651)
- 经(32606)
- 经济学院(31621)
- 江(31462)
- 院(31069)
- 北京(30719)
- 范(29566)
- 师范(29318)
- 业大(27787)
- 财经大学(26494)
- 科学院(26006)
- 基金
- 项目(142959)
- 科学(115223)
- 基金(107313)
- 研究(105760)
- 家(93974)
- 国家(93302)
- 科学基金(79906)
- 社会(72513)
- 社会科(69228)
- 社会科学(69219)
- 基金项目(55924)
- 省(53047)
- 自然(48340)
- 自然科(47278)
- 自然科学(47268)
- 教育(46607)
- 自然科学基金(46422)
- 划(45534)
- 资助(43477)
- 编号(39396)
- 发(37528)
- 部(33048)
- 重点(32816)
- 国家社会(32143)
- 成果(31316)
- 发展(31100)
- 展(30599)
- 创(29954)
- 中国(29728)
- 教育部(28703)
共检索到3409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强 顾海丽 胡明茜 叶晨曦
双向FDI协调发展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碳减排进而如期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抉择。然而,现有文献鲜有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系统探究双向FDI协调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机制。为此,基于相关理论分析,利用2003—2019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中国双向FDI协调发展水平,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中国双向FDI协调发展对碳排放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省域双向FDI协调发展与碳排放都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2)中国双向FDI协调发展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强 顾海丽 胡明茜 叶晨曦
双向FDI协调发展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碳减排进而如期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抉择。然而,现有文献鲜有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系统探究双向FDI协调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机制。为此,基于相关理论分析,利用2003—2019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中国双向FDI协调发展水平,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中国双向FDI协调发展对碳排放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省域双向FDI协调发展与碳排放都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2)中国双向FDI协调发展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向宇 代沁雯
基于2004~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从空间视角检验双向FDI协调发展的碳减排效应及其内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碳排放强度在中国呈现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双向FDI协调发展会显著缓解本地碳排放强度,且地理上相邻省份的双向FDI协调发展水平能够发挥空间溢出效应,对本地碳减排做出贡献;机制分析表明,来自本地和邻地的双向FDI协调发展均能够带动绿色技术进步实现本地碳减排,而邻地双向FDI协调发展还能通过产业调整提升本地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降低本地碳排放强度。因此,应继续坚持双向FDI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并积极发挥地区间的绿色溢出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乾 程洪乾 邵砾群 陈海滨 刘新仪
基于2004—2021年省级数据,以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衡量区域绿色低碳转型,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双向FDI协调发展与GTFP的因果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双向FDI协调发展既能提升本地GTFP,也存在空间溢出效应;(2)本地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在沿海和南方地区更明显;(3)技术创新是重要影响机制,模仿创新在短期内发挥积极作用,自主创新才是提升GTFP的“长久之计”;(4)高质量的政府治理正向调节双向FDI协调发展对GTFP的积极影响。研究结果既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绿色经济效应提供了新证据,也为借力高质量“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助推区域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钧霆 李若曦 王子睿
双向FDI协调发展是推动全球价值链分工深入发展的重要动力,空间溢出效应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需要深入探讨。本文基于2007—2019年53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第一,双向FDI协调发展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升级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特征。第二,双向FDI协调发展在促进本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升级的同时,还会产生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其他国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升级,同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也会产生空间溢出效应。第三,异质性分析发现,发展中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升级受双向FDI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更为显著。第四,双向FDI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通过提高研发投入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进行传导,促进其他国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升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斌 梁树广
文章在分别测度双向FDI协调发展与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基础上,基于2003—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研究发现: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促进效应呈现中西部高于东部、劳动力流出地高于流入地以及2003—2009年高于2010—2021年的特征。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不同分位数上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呈现效应递减的趋势。进一步分析表明,OFDI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明显高于IFDI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娟 张翔
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推动双向FDI高效互动与协调发展,是提升中国区域经济韧性的重要路径。基于2003-2021年中国30个省市区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中介效应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双向FDI协调发展显著促进了区域经济韧性提升,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区域经济韧性存在空间依赖性,双向FDI协调发展对邻近地区经济韧性具有显著的正面溢出效应;机制检验表明,双向FDI协调发展通过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创新水平间接促进区域经济韧性提升;拓展性分析发现,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区域经济韧性的提升效应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依次减弱,考虑税赋冲击、金融危机以及人口结构冲击后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区域经济韧性仍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文章澄清了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机理,对如何通过双向FDI政策赋能区域经济韧性提升提供了更为宽广的思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奕
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国民经济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诸多问题,其中因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过大而造成的矛盾尤为明显。因此,缩小各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核心要务。同时,借助产业协同集聚效应完成空间结构调整,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旨在通过对产业协同集聚效应空间溢出边界的测算,打破行政区域划分的条件限定,为"产业-空间-制度"三位一体发展格局的调整提供科学、合理的思路和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敏 陈兆伟
推进我国经济绿色转型发展、培育内在驱动力,需要积极借助我国大规模FDI与OFDI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基于201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稳健性系统GMM动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门槛模型,考察FDI与OFDI技术溢出协调对我国经济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经济绿色发展已形成良好惯性;(2)FDI与OFDI技术溢出协调对我国经济绿色发展影响呈溢出增强效应,强于FDI技术溢出和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单向作用,且存在国内区域和技术溢出来源异质性,对中西部地区和来自“一带一路”沿线样本国家间技术溢出的拟合效果更强;(3)受FDI和OFDI投资规模及吸收能力影响,技术溢出协调的拟合作用呈显著非线性特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敏 陈兆伟
推进我国经济绿色转型发展、培育内在驱动力,需要积极借助我国大规模FDI与OFDI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基于201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稳健性系统GMM动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门槛模型,考察FDI与OFDI技术溢出协调对我国经济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经济绿色发展已形成良好惯性;(2)FDI与OFDI技术溢出协调对我国经济绿色发展影响呈溢出增强效应,强于FDI技术溢出和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单向作用,且存在国内区域和技术溢出来源异质性,对中西部地区和来自“一带一路”沿线样本国家间技术溢出的拟合效果更强;(3)受FDI和OFDI投资规模及吸收能力影响,技术溢出协调的拟合作用呈显著非线性特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竹青
本文基于2011-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电子商务对城市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电子商务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协调发展且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作用带动邻接地市协调发展水平的提升。从异质性分析来看,中心城市电子商务对城市协调发展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及总效应均显著高于边缘城市。从机制效应分析来看,电子商务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升级间接影响城市协调发展。为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城市协调发展,本文提出加强城市群电子商务发展,促进中心城市与边缘城市的协同发展,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维娜
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形式,双向FDI协调发展有助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国际竞争力。而自由贸易协定可优化全球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对双向FDI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8—2021年我国与26个经济体的贸易数据,以自由贸易协定为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多期DID模型,实证检验自由贸易协定对双向FDI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自由贸易协定能显著促进双向FDI协调发展,且这种促进作用不存在时滞性;自由贸易协定对双向FDI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异质性,对发展中经济体、WTO-X条款和知识密集型行业的促进作用更强,对发达经济体、WTO+条款、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促进作用较弱;自由贸易协定可通过推动数字贸易和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促进双向FDI协调发展,即数字贸易和全球价值链地位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因此,为借助自由贸易协定促进双向FDI协调发展,应加速自由贸易协定深化落地,营造差异化国际直接投资环境,培育新的数字贸易增长点。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齐昕 林木西
金融是推进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现代金融业态的多样化和综合实力的稳步提升,金融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充分凸显,逐步形成了能够推进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潜能,成为重要的城市间经济关联基础。城市群是先进要素的产生和集聚并引领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在深化金融改革、金融发展切实服务于实体经济和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现实战略背景下,选取中国竞争力相对较强的十大城市群,研究金融规模、金融资源、金融集聚、金融区位、金融外向五种潜能的形成现状,及其对于城市群经济发展协调度的同域影响和溢出效应,判断金融服务于城市群实体经济的现实程度,以期为金融推进城市群经济协调运行、带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金融潜能 金融经济力 城市群 关联基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金
本文在梳理IFDI与OFDI影响消费扩张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阐明了双向FDI协调发展影响居民消费扩张的作用机理,进一步基于一般OLS线性回归模型与二次项模型,实证检验了2000-2020年我国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居民消费扩张的影响作用,对比分析了其在城乡消费扩张中的差异化影响效应。结果发现:从简单线性关系来看,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居民消费扩张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且这种影响在城乡间具有区域普遍性,尤其在农村地区,其所表现出的积极效应更为明显;从非线性关系来看,双向FDI协调发展在居民消费扩张的过程中呈现出先抑制后促进的影响作用,即其对消费扩张的促进作用存在着长期效应。因此,要持续扩大改革开放,为促进居民消费的不断增长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广程 杨小忠 许坚
中国在国际资本舞台具有投资国与东道国的双重身份。本文系统梳理了双向FDI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理论机制,利用耦合协调函数测度了双向FDI协调发展水平,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03—2018年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双向FDI协调发展对GTFP的内在机制与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1)将双向FDI分别来看,IFDI会显著抑制GTFP,OFDI则会促进GTFP提升。(2)将GTFP分解后发现,IFDI对绿色技术进步起到抑制作用,OFDI则对绿色技术进步具有显著促进作用。(3)将双向FDI综合时,双向FDI协调发展能够显著提升GTFP水平。(4)IFDI通过技术溢出缓解其对GTFP的抑制作用、而通过加剧劳动错配和改善资本错配作用于GTFP;OFDI与双向FDI协调发展则通过技术溢出效应、缓解劳动和资本错配效应促进GTFP。(5)不同动因的双向FDI对GTFP存在异质性影响,其中互补性双向FDI对GTFP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产城协调发展时空演变对分类推进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双重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双向投资的性质与协调发展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空间溢出——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
双循环背景下中国双向FDI协调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PVAR模型的测度和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
产业地理集中对地区协调发展的聚集效应与分散效应——基于局部溢出模型和实证研究
碳税对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与效应
双向FDI协同、区域绿色创新与空间溢出效应
长江经济带FDI与区域协调发展空间交互影响研究
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政府质量的调节作用
双向FDI协调发展、市场分割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