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412)
2023(21694)
2022(18517)
2021(17252)
2020(14806)
2019(34007)
2018(33521)
2017(63739)
2016(34789)
2015(39240)
2014(38677)
2013(38338)
2012(35286)
2011(31674)
2010(31616)
2009(29624)
2008(29720)
2007(26507)
2006(23041)
2005(20770)
作者
(99810)
(83383)
(82805)
(79078)
(53218)
(39878)
(37779)
(32459)
(31569)
(29801)
(28261)
(28187)
(26669)
(26409)
(25821)
(25695)
(24904)
(24806)
(24037)
(23874)
(20554)
(20544)
(20254)
(19028)
(18591)
(18577)
(18559)
(18425)
(16828)
(16688)
学科
(145263)
经济(145109)
(114674)
管理(109765)
(100432)
企业(100432)
方法(67245)
数学(56218)
数学方法(55496)
(42307)
(41164)
中国(38847)
业经(38238)
(29160)
财务(29078)
财务管理(29026)
(28591)
(28082)
农业(28007)
企业财务(27555)
(27262)
贸易(27243)
地方(26642)
(26466)
理论(25426)
技术(25375)
(23951)
(22554)
银行(22495)
(21600)
机构
学院(495416)
大学(495360)
(203611)
经济(199398)
管理(196800)
理学(169408)
理学院(167615)
管理学(164688)
研究(164492)
管理学院(163791)
中国(127809)
(105707)
科学(100694)
(94722)
(82711)
(81908)
中心(75678)
财经(75479)
研究所(74967)
(73800)
业大(72874)
(68642)
北京(67114)
农业(64232)
(62589)
师范(61990)
经济学(61256)
(59696)
(59182)
财经大学(55888)
基金
项目(330152)
科学(260315)
研究(240791)
基金(240368)
(209271)
国家(207500)
科学基金(179114)
社会(152139)
社会科(144223)
社会科学(144184)
(128461)
基金项目(126517)
自然(116809)
自然科(114174)
自然科学(114141)
自然科学基金(112139)
教育(110699)
(107729)
资助(99780)
编号(97746)
成果(78960)
重点(73680)
(72952)
(70504)
(69854)
课题(67008)
创新(65435)
科研(63275)
国家社会(62831)
教育部(62612)
期刊
(223973)
经济(223973)
研究(145013)
中国(95584)
学报(76692)
(76213)
管理(75910)
(74388)
科学(71031)
大学(58628)
学学(55084)
教育(52277)
农业(51101)
技术(45728)
(44868)
金融(44868)
财经(37387)
业经(36882)
经济研究(35912)
(32156)
(29725)
问题(28972)
技术经济(26527)
统计(24786)
图书(24650)
(24240)
科技(23265)
(23236)
(22878)
理论(22782)
共检索到737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沁筑  
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度函数,提出双向直接投资与企业创新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及其指标体系,而后利用中国28个省域2004—2013年的相关数据,分别计算出各省域双向直接投资与企业创新耦合协调系统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以及双向直接投资子系统与企业创新子系统的发展水平,通过比较两个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将各省域分为同步型、双向直接投资驱动型与企业创新驱动型。同时,分析中国省域双向直接投资与企业创新耦合协调系统的耦合度时序变化趋势。然后,对其耦合协调度进行聚类分析,划分为协调、磨合、阻抑三个阶段。研究发现:从国家层面看,整体耦合度不高,但呈现缓慢增长趋势;从省域层面看,存在明显地区差异且各地区耦合协调阶段不同。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沁筑  
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度函数,提出双向直接投资与企业创新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及其指标体系,而后利用中国28个省域2004—2013年的相关数据,分别计算出各省域双向直接投资与企业创新耦合协调系统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以及双向直接投资子系统与企业创新子系统的发展水平,通过比较两个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将各省域分为同步型、双向直接投资驱动型与企业创新驱动型。同时,分析中国省域双向直接投资与企业创新耦合协调系统的耦合度时序变化趋势。然后,对其耦合协调度进行聚类分析,划分为协调、磨合、阻抑三个阶段。研究发现:从国家层面看,整体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怡  谢雪玉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美国进行直接投资。尽管中国企业在美国的直接投资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有明显的增长,但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的总存量与其他发达国家对美国的总投资量相比还非常小。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企业异质性、出口与企业生产率关系的方法基础上,构建了三个计量模型——OFDI溢价模型、自我选择效应模型和生产率效应模型,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合并而成的浙江省制造业2000—2007年企业层面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与企业生产率的关系。研究发现:对美国进行直接投资的企业的生产率要高于...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余官胜  都斌  范朋真  
天生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指的是成立短期内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这类企业与其他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别,本文以成立3年为标准对其进行界定并展开实证研究。在匹配《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构建微观数据库的基础上,本文使用二值选择模型进行回归,结果表明:在内部因素中,就业和资产规模较小、管理效率更高的企业有更大的倾向成为"天生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在区位因素中,对劳动成本较低及风险较低东道国进行投资的企业有更大的倾向成为"天生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此外,按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差异性进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余官胜  都斌  范朋真  
“天生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指的是成立短期内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这类企业与其他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别,本文以成立3年为标准对其进行界定并展开实证研究。在匹配《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构建微观数据库的基础上,本文使用二值选择模型进行回归,结果表明:在内部因素中,就业和资产规模较小、管理效率更高的企业有更大的倾向成为“天生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在区位因素中,对劳动成本较低及风险较低东道国进行投资的企业有更大的倾向成为“天生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此外,按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差异性进行的分组回归也表明“天生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具有类似的影响因素,验证了本文回归结果的稳健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余官胜  苏锦红  
在国际投资理论中,传统观点认为具有产品创新的优势企业有更大的动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而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实践则表明劣势企业出于获取创新资源的目的也有较大的动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文章从产品创新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速度视角对此进行检验。文章匹配《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构建微观实证研究数据库,并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速度和产品创新进行度量。在此基础上,文章的实证研究发现,一方面在产品创新倾向维度,无产品创新的企业比有产品创新企业有更快的对外直接投资速度;另一方面,在有产品创新企业内部,创新程度的提升则能加快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速度。进一步地,文章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对产品创新倾向如何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速度进行反事实估计,验证了实证研究结果的稳健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冼国明  薄文广  
本文使用面板数据定量评估了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作用的影响。结论认为: 外国直接投资对于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会发挥积极的影响,但是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会激发外资企业进行更强的技术创新,内资企业在与外资企业技术创新的竞争中很难占据上风;在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较小以及外资主要是市场寻求型行业中,外资企业的技术创新会促进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而在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较大以及外资主要是出口导向型行业中,外国直接投资对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几乎没有影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冼国明  薄文广  
本文使用面板数据评估了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内资大中型工业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其它类型企业)技术创新作用的影响。结论认为:在全国范围内,国有企业、其它类型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外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会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其它类型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会激发外资企业进行更强的技术创新,内资企业在与外资企业技术创新的竞争中很难占据上风。在东部地区,其它类型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对于外资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存在着积极的作用,而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却不会对外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带来什么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星  赵红  
本文选取我国2000~2006年31个省级单位的基本数据,实证检验了FDI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周兵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西部地区为吸引外资实施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在这种战略下,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却十分有限,虽然较以往相比,西部地区的技术水平总体有所提高,但这种提高是否是受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影响仍值得学术界认真思考。本文通过收集2004~2008年间我国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分析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西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西部地区的自主创新产生了负面效应。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余官胜  范朋真  
在市场化发展背景下,民营企业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时由于抗风险能力较弱,经验对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存在较大的影响。本文作者以此为切入点,在构建经验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增加和风险选择的理论机理基础上,利用温州民营企业微观层面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并利用东道国经济指标构建经验的工具变量,通过工具变量回归方法验证了实证研究结果的稳健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经验会增加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并且这种正向影响随着投资项目规模的扩大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另一方面,经验会促使民营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中更偏好发展中国家和高风险国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艾洪山  张亚斌  亓朋  
本文基于12180家企业面板数据估计了内资非出口企业与内资出口企业、外资出口企业、外资非出口企业之间的工资差距。研究结果表明,内资非出口企业与内资出口企业、外资非出口企业、外资出口企业之间存在显著的平均工资差距。进一步的分析发现,邻省外商直接投资对本省内资企业工资具有显著负效应;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非相邻省份的外商直接投资对省内内资企业工资有显著正效应。同时,省内国际贸易对内资企业工资影响显著为正;由于区域间产业趋同现象的存在,相邻省份的贸易对省内内资企业的工资影响显著为负。因此,为缩小收入差距,要求我国消除区域壁垒,建立统一市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叶莉  王亚丽  孟祥生  
本文立足微观企业,着重考察科技金融的创新作用效率。划分我国科技金融为政策性(创新基金)、自主型(普通股、企业债)与被动型(银行借贷)三类,基于"政府-企业-银行"三方三阶段博弈模型,于逻辑上揭示了自主型、政策性融资与创新成果数量、质量的正向关系,并指出企业权益债务比(股票价值/债务价值)随创新水平提升而增大的理论现象;针对政策性、自主型融资所表现出的高科技支持效率,以2006—2014年间我国中小板、创业板322家上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样本,同时运用静态、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予以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政策性、自主型资金均对科技创新呈现显著正向作用,其创新助力作用得以验证,尤其政策性融资表现出极强的正相...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娟  唐珮菡  万璐  庞有功  
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近期国际直接投资领域研究的热点。文章基于创新能力的角度,研究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否提升了我国创新能力,并考察不同地区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是否具有差异性。利用2003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基本结论包括: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渠道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已成为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这一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中都成立;自主研发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是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渠道,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渠道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对创新能力的影响仍相对较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娟  唐珮菡  万璐  庞有功  
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近期国际直接投资领域研究的热点。文章基于创新能力的角度,研究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否提升了我国创新能力,并考察不同地区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是否具有差异性。利用2003~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基本结论包括: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渠道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已成为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这一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中都成立;自主研发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是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渠道,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渠道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对创新能力的影响仍相对较小;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创新效应在东部地区最为显著,但对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则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