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22)
2023(12313)
2022(10250)
2021(9443)
2020(7667)
2019(17339)
2018(16926)
2017(32068)
2016(17103)
2015(19386)
2014(19235)
2013(19070)
2012(18085)
2011(16756)
2010(16932)
2009(16163)
2008(15920)
2007(14524)
2006(13243)
2005(12444)
作者
(48202)
(40343)
(40153)
(38464)
(25888)
(19025)
(18138)
(15476)
(15329)
(14388)
(14069)
(13253)
(13149)
(13129)
(12965)
(12402)
(12020)
(11737)
(11512)
(11104)
(10334)
(9681)
(9642)
(9192)
(9184)
(9022)
(8958)
(8631)
(8098)
(7836)
学科
(92724)
经济(92616)
管理(56522)
(49213)
(41900)
企业(41900)
方法(30957)
数学(26810)
数学方法(26642)
中国(25092)
(20852)
(20686)
地方(19905)
(19693)
业经(19100)
(16220)
贸易(16209)
(15820)
(15403)
(14512)
(14505)
银行(14498)
(14290)
金融(14287)
(14049)
环境(13996)
地方经济(13645)
(12682)
农业(12345)
(12219)
机构
大学(257747)
学院(256431)
(124801)
经济(122646)
管理(96198)
研究(94364)
理学(81467)
理学院(80576)
管理学(79702)
管理学院(79176)
中国(73869)
(58690)
(54177)
科学(48911)
财经(45878)
(45853)
(41563)
中心(41038)
研究所(40846)
经济学(40771)
(38288)
经济学院(36352)
北京(34935)
财经大学(33885)
(33659)
(32865)
(32206)
师范(32002)
(29812)
业大(28932)
基金
项目(159569)
科学(128186)
研究(122337)
基金(119224)
(101907)
国家(101121)
科学基金(87245)
社会(83808)
社会科(79712)
社会科学(79691)
基金项目(60946)
(58162)
教育(55756)
自然(50765)
自然科(49563)
自然科学(49551)
(49324)
自然科学基金(48724)
资助(48694)
编号(47818)
成果(40799)
(37857)
国家社会(36612)
重点(36319)
(35657)
(35384)
课题(34117)
教育部(33788)
(32971)
中国(32643)
期刊
(148732)
经济(148732)
研究(86893)
中国(55191)
(46037)
管理(40318)
科学(33278)
学报(31930)
(31740)
(27778)
金融(27778)
大学(26118)
教育(25531)
经济研究(25065)
财经(24906)
学学(24592)
技术(22128)
(21669)
农业(21171)
业经(20186)
问题(19298)
(17873)
国际(16457)
世界(16319)
技术经济(14078)
统计(12073)
现代(12031)
经济问题(11828)
经济管理(11552)
改革(11534)
共检索到4093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高凌云  苏庆义  
随着以大稳定为主要特征的"旧常态"的结束,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与再平衡的"新常态"。全球经济正在经历的深刻结构性变化,亟须新型国际经济治理机制。与此同时,伴随中国从世界经济的主要参与者转变为主要领导者,中国如何变被动适应为主动推动国际经济治理机制改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宇  
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对全球经济治理问题的讨论:第一,探讨全球经济治理的内涵与起点,在此基础上回顾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发展历程;第二,从经济全球化这一视点,考察全球经济治理发展的动力;第三,从决策机制和执行机制两个方面,分析全球经济治理的制度框架;第四,中国的参与战略。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金瑞庭  张一婷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政治和经济力量对比深刻演变,加之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分析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出发,提出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的推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同时,本文以贸易、投资、金融、规则、产业、气候以及网络等领域为研究重点,分析当前改革重点,并提出战略举措,以提高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制度性话语权。
[期刊] 改革  [作者]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课题组  隋广军  陈伟光  程永林  蔡伟宏  
对世界主要国家经济、金融、贸易、科技等指标的考察表明,未来10~15年,继续崛起的中国将从全球性经济大国提升为经济强国,贡献全球公共产品的能力和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影响力将得到强化。根据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调整、改革现实需求,中国应作为国际制度体系的深度参与者、重要建设者和共同改善者,按照参与进程的渐进性、参与方式的合作性和参与层面的国内外统筹性原则融入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其目标是构建一个与综合实力相适应、权力和责任基本对称、发展共同利益和促进本国利益相结合的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战略框架,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合法性、有效性,最终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关雪凌  于鹏  赵尹铭  
现有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主要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但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以及美欧危机的相继爆发,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实力和愿景愈加增强。金砖国家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力量,在2008-2015年全球经济增量中贡献率高达69.48%,金砖峰会也成为务实合作的新平台,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成立标志着金砖合作进一步深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逆全球化思潮愈演愈烈,对金砖国家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金砖国家在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的过程中,一是要立足本国发展要求,做实金砖合作;二是要在G2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关雪凌  于鹏  赵尹铭  
现有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主要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但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以及美欧危机的相继爆发,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实力和愿景愈加增强。金砖国家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力量,在2008-2015年全球经济增量中贡献率高达69.48%,金砖峰会也成为务实合作的新平台,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成立标志着金砖合作进一步深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逆全球化思潮愈演愈烈,对金砖国家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金砖国家在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的过程中,一是要立足本国发展要求,做实金砖合作;二是要在G20框架内,防止逆全球化进一步蔓延;三是存量改革与增量创新并重,渐进式推动全球治理的改革进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新焕  鲍艳珍  
G20机制是全球经济治理最重要的平台,为中国提供了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机会。中国在2016年杭州G20峰会上为加强全球经济治理提出了中国方案。中国应持之以恒落实杭州峰会成果,通过推动《G20全球投资指导原则》在全球的推广和落实,主动适应全球投资新规则,提升国际投资规则制定的话语权,营造有益的全球投资环境;通过推动全球贸易可持续增长、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全球价值链包容协调发展,实现全球贸易包容协调、可持续增长;通过推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构建全球金融安全网、完善主权债务重组机制、改进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与管理,推动国际金融架构的持续完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龙跃  李家胜  
全球经济治理,需要科学系统的制度设计和公正有效的组织体系。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建立推动了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等国际金融机构,形成了现行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鼎足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速融入全球经济,特别是加入WTO以来,中国不仅逐步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汤莉  翁东玲  
中国在治理实践中不仅遵行全球现有的国际经济治理规则和安排,还逐渐形成了中国的全球治理理念,有的正逐步被世界所认同和接纳。中国通过IMF、WTO、世界银行、金砖国家合作机制、G20对话与合作机制、参与各类区域合作、借助各种国际性会议和论坛等途径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和一些治理规则的制定者和贡献者,但在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的障碍。今后中国应当从四个方面更积极地参与全球治理,继续在全球治理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以保证全球治理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佳  任嘉  施箐  
全球经济目前面临传统治理模式指导乏力、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不足、G20机制长效化困难等问题。国际经济格局的改变要求全球经济治理变革。作为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的参与者与积极推动者,中国应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目标,加快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高制度性话语权;推进金融开放和深化金融改革,接轨国际金融市场;加速"一带一路"建设,形成区域经济联动机制,推动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沟通协调,提高国际认可度和公信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彬  
制度型开放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过程中,国家深度协调国内市场、世界市场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国高水平开放的具体体现。改革开放是以开放促改革的渐进过程,通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为国内市场深化改革提供动力。当前,制度型开放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持续动力,加快建设统一大市场,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有助于夯实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国内制度基础。同时,为应对逆全球化浪潮和“平行市场”的风险,中国需要通过制度型开放积极对接国际通行规则,维护世界市场开放,推动全球化发展;增强国内制度向外延伸,改革国际制度、增加制度供给,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制度的话语权,尤其是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及相关机制创设,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飒  黄建锋  
数据跨国流动已成为数字时代世界经济运行的重要微观基础,数字技术改变了生产方式,从而引发国际产业分工格局重塑与国际贸易新趋势。在数字技术冲击下,全球经济治理的客体、手段及主体的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全球经济治理面临多重现实困境:治理理念难以形成共识,有效的多边数字经济治理框架仍有待探索,现有多边经济治理机制改革滞后。重塑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已成为数字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中国应结合自身在国际权力结构中的相对地位以及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作出相应战略选择。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键  
全球经济治理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经济全球化既是技术推进经济向外拓展的客观趋势,更是资本在世界范围内追逐利润的现象。资本的对外扩张引起战争,但战争与资本的本性是矛盾的。鉴于此,不同资本之间会达成暂时的妥协,形成一种瓜分殖民地的全球经济治理的"分赃制",但这并不会根本避免战争。因此,资本的治理根本无法使全球经济治理走向"善治"。战后以来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及其机制,依然打上了殖民主义时代的深深烙印,中国融入之后,在尊重既有体系的前提下,主张对既有体系、机制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为全球治理提供一种可选择的新机制。当然,为了使中国更好地发挥全球经济治理的作用,理论研究需要化解矛盾,引导国际舆论、进行国际价值创新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由  
(一)"共生、共享、共治"理念的提出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金融市场动荡的形势下,许多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之间的共同治理才能有效解决。当代世界是一个各种矛盾的混合体,将始终处于共生与对抗、对话与伐异、包容与排他、结伴与结盟相互转化的选择进程中,而当前物质力量领域的变化和观念领域出现的一些共识,正在积聚着对共生型国际体系生成有利的因素。根据国际发展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郑伟  
一、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动因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实现超高速增长,得益于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引入国际资本、先进技术,开拓外部市场,参与国际分工,深入融入全球经济秩序之中。客观来说,现有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虽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制定的,存在不公正、不合理的一面,但总体上讲还是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