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39)
2023(10642)
2022(8844)
2021(8177)
2020(6664)
2019(15058)
2018(14570)
2017(28060)
2016(14934)
2015(16910)
2014(16843)
2013(16693)
2012(16221)
2011(15221)
2010(15362)
2009(14268)
2008(13876)
2007(12415)
2006(11372)
2005(10654)
作者
(42984)
(36134)
(35897)
(34562)
(23392)
(17091)
(16283)
(14076)
(13848)
(12889)
(12666)
(11889)
(11804)
(11758)
(11612)
(11300)
(10813)
(10456)
(10397)
(10054)
(9351)
(8835)
(8635)
(8357)
(8236)
(8148)
(7821)
(7616)
(7329)
(7267)
学科
(87851)
经济(87788)
管理(39999)
(34822)
方法(27817)
(25576)
企业(25576)
数学(25360)
数学方法(25164)
中国(24251)
地方(21987)
(19890)
(15857)
贸易(15848)
(15383)
业经(15124)
地方经济(14728)
(14383)
(14322)
(14275)
农业(13116)
环境(12702)
(12184)
金融(12183)
(12014)
银行(12007)
(11771)
(11527)
(11009)
(10715)
机构
学院(224390)
大学(224056)
(114154)
经济(112152)
研究(88829)
管理(82816)
理学(70026)
理学院(69182)
中国(68540)
管理学(68351)
管理学院(67902)
(48733)
科学(48393)
(47736)
(44897)
研究所(40516)
中心(38575)
财经(38201)
经济学(37294)
(34860)
(33502)
经济学院(33305)
(33187)
(31599)
北京(31213)
(30000)
师范(29824)
财经大学(28126)
科学院(27279)
业大(26804)
基金
项目(141953)
科学(113927)
研究(108264)
基金(105335)
(91090)
国家(90388)
科学基金(76864)
社会(73119)
社会科(69452)
社会科学(69442)
基金项目(53499)
(51943)
教育(48437)
自然(45257)
(44769)
自然科(44183)
自然科学(44172)
资助(44063)
自然科学基金(43426)
编号(42182)
成果(35567)
(33843)
(33602)
重点(32491)
国家社会(31866)
课题(30480)
中国(29829)
教育部(29120)
(28875)
发展(28766)
期刊
(134961)
经济(134961)
研究(77068)
中国(46106)
(34048)
管理(32183)
(31114)
科学(29579)
学报(28323)
(25583)
金融(25583)
经济研究(23138)
教育(22173)
大学(22096)
农业(21404)
学学(20752)
财经(20254)
技术(19391)
业经(18459)
(17739)
问题(17607)
(16721)
国际(15757)
世界(15329)
技术经济(12930)
统计(11681)
(11394)
经济问题(11064)
(10254)
(10222)
共检索到358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竺彩华  
目前,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呈现出发达和发展中伙伴趋于平衡、内涵和质量不断提升的特点,但同时也存在主要发达经济体缺位、面临新经贸规则挑战以及碎片化问题仍突出等问题。为了应对新形势带来的挑战,更好服务于"逐步构筑起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中国仍需要积极布局,重点推动,尤其要精耕细作"一带一路"。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宋群  陈迎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区域经济合作浪潮也波及整个世界。参加区域经济合作对一国意义重大。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尽管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由于起步较晚 ,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程度还不高。本文在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一些建议 ,以推进新世纪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亚琴  
中国区域经济合作是在摆脱计划体制下行政束缚和破除区域内部各地市场封闭状态下推进的。随着经济市场化的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合作将逐渐形成以市场力为主导,政府积极推动,区域协调组织有效发挥作用的发展机制。区域合作将更多地体现为以资产联结为纽带,以资源优势为基础,以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为导向,合作领域不断拓展的趋向。加强中国区域经济合作关键在于:营造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培育和完善统一的区域性要素市场;促进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进一步提高和增强区域合作主体的市场运作能力;建立强有力的推进机构,逐步形成制度性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发展跨地区大型企业集团,不断提高区域内产业专业化分工合作的水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冼国义  
区域经济合作近年呈加速发展趋势,并出现了显著的贸易与投资“内敛”趋势。中国要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按照周边优先、经济互补优先、重要贸易伙伴优先的原则,着眼于市场多元化战略,统筹提出贸易、投资、金融等政策措施,整合国内机制,实现区域经济合作布局的总体协调。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冯伟杰  魏磊  
从2000年11月,在第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到2009年8月15日第八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上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一直在有条不紊的顺利进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罗力  
"经济圈"是指从地域的自然资源、经济技术条件和区位特点出发,通过位于该地域的不同行政区域或不同国别的经济合作,形成某种具有内在联系的地域性产业配置与经济相互依存关系,逐渐发展成为某种特定意义上的经济共同体。中国把长期坚持的睦邻友好外交政策引入经济领域,与周边国家开展次区域经济合作并构建"经济圈",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文鸿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可能会参与多个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这是面对多个相似博弈时如何选择的问题。参与一个经济组织的博弈分析是参与多个经济组织的多博弈分析的基础。如果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经济组织所能使用的资源是有限的,在后来加入其他经济组织时要求会越来越高。如果使用的资源不受限制,其参与多个经济组织时的行动不会相互影响,且加入新的经济组织后,最大化总效用的条件不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宏岳  
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的经济环境更加开放,进一步走向国际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演变整合中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当代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特别是区域经济合作突飞猛进,在国际经济格局和对外经济战略中的地位凸显,成为国际经济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文从中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现实意义和特征入手,深入研究了目前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典型模式,在分析我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现存问题基础上,对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战略选择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常水  于源  
在当前的国际社会重新洗牌之际,中国新疆地位凸显,新疆成为中国拓展国际空间的重要节点和战略突围点。未来中国应立足新疆,努力建设国际级大城市,设立中亚区域合作机构总部,打造中亚次区域经济圈的经济和金融中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宋群   陈迎春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宫占奎  李文韬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构建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与趋势。20世纪90年代之后,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中国拓展对外贸易合作渠道,谋求更多政治经济利益的重要举措。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国参与的论坛性及机制化区域经济组织的基本特征、最新进展、问题与中国今后应该采取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怡  
前言 进入21世纪的印度,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成果在中亚地区非常引人注目。回顾印度过去30年中选择的策略,我们可以发现区域经济合作的策略对于印度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中国家开始被迫面对一个严峻的事实:南北贸易的下降。南北贸易的下降乃多重因素综合造成。首先,随着收入的增加,缺乏收入需求弹性的初级产品的需求大大下降,各国总收入中用于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袁群  安晓敏  
南盟成立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推动下,南亚区域经济合作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就区域经济合作的水平而言,南亚则明显落后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东盟。本文从贸易、能源、旅游和次区域合作等方面描述了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进而对于影响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对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实途径进行了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