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47)
- 2023(10354)
- 2022(8545)
- 2021(8116)
- 2020(6502)
- 2019(14738)
- 2018(13980)
- 2017(27340)
- 2016(14281)
- 2015(15944)
- 2014(15309)
- 2013(15129)
- 2012(14357)
- 2011(13107)
- 2010(13363)
- 2009(12771)
- 2008(12041)
- 2007(10727)
- 2006(9869)
- 2005(9276)
- 学科
- 济(60736)
- 经济(60675)
- 业(43101)
- 管理(41818)
- 企(35409)
- 企业(35409)
- 中国(27189)
- 融(26981)
- 金融(26981)
- 银(25026)
- 银行(25026)
- 行(24375)
- 方法(22862)
- 数学(20364)
- 数学方法(20198)
- 农(18151)
- 财(18097)
- 制(16964)
- 贸(15623)
- 贸易(15608)
- 易(15415)
- 业经(14042)
- 地方(12966)
- 策(12711)
- 农业(11749)
- 中国金融(11438)
- 体(11399)
- 务(11130)
- 财务(11104)
- 财务管理(11086)
- 机构
- 学院(198781)
- 大学(198314)
- 济(98784)
- 经济(97103)
- 管理(76390)
- 研究(74041)
- 中国(65744)
- 理学(64607)
- 理学院(63966)
- 管理学(63390)
- 管理学院(62976)
- 财(46973)
- 京(41757)
- 财经(36730)
- 科学(36588)
- 所(35124)
- 中心(35041)
- 经(33644)
- 经济学(32598)
- 研究所(31442)
- 经济学院(29419)
- 江(28386)
- 财经大学(27499)
- 北京(27357)
- 院(26632)
- 农(25711)
- 融(25128)
- 金融(24708)
- 范(24458)
- 师范(24332)
- 基金
- 项目(124355)
- 科学(100645)
- 研究(97787)
- 基金(93857)
- 家(79828)
- 国家(79184)
- 科学基金(68490)
- 社会(66660)
- 社会科(63531)
- 社会科学(63519)
- 基金项目(47162)
- 省(44014)
- 教育(43643)
- 自然(39492)
- 资助(39171)
- 自然科(38625)
- 自然科学(38618)
- 编号(38439)
- 自然科学基金(38009)
- 划(37919)
- 成果(32912)
- 部(30096)
- 国家社会(29172)
- 发(28420)
- 重点(28179)
- 中国(27262)
- 课题(27063)
- 教育部(26912)
- 性(26666)
- 创(26449)
共检索到320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熊爱宗 张斌
我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策略,从国内层面看,应继续营造良好的国内外政治、外交、经济、社会关系,保持中国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为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夯实国内基础;从国际层面看,应积极联合各种力量采取共同行动推动全球金融治理改革,注意改革方案对相关利益主体的影响,降低守成大国的改革阻力,同时应积极利用20国集团等现有的多边治理平台,积极推动全球金融治理的完善。
关键词:
全球金融治理 SWOT分析 应对策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翔峰
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为界,中国从国际金融治理规则的被动接受者逐渐成为规则改革的主动参与者和执行者,逐渐进入国际金融治理机制的核心,并成为改革的积极推动者和重要贡献者。当前,国际金融治理改革呈现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和代表权、提升全球金融治理能力、人民币国际化成为推动国际金融治理改革的重要力量等新趋势。美元本位制带来国际金融体系储备货币的天然缺陷、美元互换体系不断扩大挑战传统国际货币体系、数字货币出现及数字化金融治理作为国际金融治理新的内容,是我国参与国际金融治理面临的挑战。应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新周期发展,提升金融治理制度能力;探索研究法定数字货币跨国治理框架;提升国内金融治理能力,增强金融竞争力;完善区域金融治理,创新国际金融治理机制;重塑国际金融治理改革规则,构建全球金融安全网,为国际金融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佳 任嘉 施箐
全球经济目前面临传统治理模式指导乏力、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不足、G20机制长效化困难等问题。国际经济格局的改变要求全球经济治理变革。作为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的参与者与积极推动者,中国应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目标,加快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高制度性话语权;推进金融开放和深化金融改革,接轨国际金融市场;加速"一带一路"建设,形成区域经济联动机制,推动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沟通协调,提高国际认可度和公信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汤莉 翁东玲
中国在治理实践中不仅遵行全球现有的国际经济治理规则和安排,还逐渐形成了中国的全球治理理念,有的正逐步被世界所认同和接纳。中国通过IMF、WTO、世界银行、金砖国家合作机制、G20对话与合作机制、参与各类区域合作、借助各种国际性会议和论坛等途径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和一些治理规则的制定者和贡献者,但在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的障碍。今后中国应当从四个方面更积极地参与全球治理,继续在全球治理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以保证全球治理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韩剑 刘瑞喜
环境议题已经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议题之一。文章梳理了全球贸易协定环境条款文本数据,构建了纳入环境条款异质性的贸易协定网络,从动态和系统观的视角出发,对全球贸易协定环境规则的结构及演变特征进行了定量和定性探讨。通过分析CPTPP环境规则特点以及全球贸易协定环境规则发展动向,分析中国加入CPTPP面临的环境规则挑战。最后从规则引领、对接、探索、协同四个维度出发,建议我国应重视环境规则的主动设计,构建包容开放的绿色经贸规则体系,加快国内环境规制与CPTPP稳步全面对接,开展环境规制压力测试推进环境制度探索创新,推动环境规制与“双碳”目标及多双边战略有效衔接,进而实现统筹国内发展和参与全球治理协同促进。
关键词:
CPTPP 环境规则 环境治理改革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宋兴义
中国深度参与国际税收全球治理、提高国际话语权,既是中国国力增长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高质量增长的客观需要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动选择。在参与国际税收全球治理的过程中,中国需要关注经济增长,把握中国新时代的阶段性特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主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国际税收合作水平,加强国际税收前沿问题的研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章成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全球化的形势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要求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承担更为积极进取的姿态和更多的责任担当。在此背景下,北极地区的治理进程正愈发具有深刻的全球化时代特征。对北极治理而言,不同地域范围的国家其立场、选择与具体的治理事务权益等各不相同,中国在其中一定是合作者,也是积极的贡献者。中国对北极治理的积极参与,体现了中国对北极这一战略新疆域治理高地的高度关注。中国需要在北极治理进程中不断丰富自身所享有的北极权益内容,同时以务实的角色定位和参与策略不断拓宽自身在北极地区的现实活动空间。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吴晓灵
是什么导致了世界经济结构的失衡?为什么是穷国把钱借给富国?欧盟在债务问题上为何纠结?为什么要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中国如何应对全球经济新形势?一、国际货币体系不完善是本次金融危机重要的制度根源1.美元与黄金脱钩是各国经济结构失衡的外部因素。二战之后全球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会议体系,核心就是双挂钩:美元和黄金挂钩,一盎司兑换35美元,各国的货币和美元挂钩,基本上保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达 张佳睿
美国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反思的结论之一是要提高金融体系的透明度,为此,美国提出了构建全球金融市场LEI系统这一改革建议。该系统是继《巴塞尔协议》之后的一个全新的国际金融监管框架和标准。作为一个"联邦"式的全球金融信息收集和分享平台,该系统具有全球化、一体化和公开化的特点。它既便于各国金融当局监控系统性金融风险,又能够降低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提高其经营效率和管理交易对抗风险的能力。目前,该系统的发展呈现出"架构建设"、"渠道建立"、"监管应用"和"标准扩展"四线同步推进的态势。主要发达国家建设和推广这一系统的速度较快,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中国参与这一全球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
关键词:
美国 金融 LEI 识别码 中国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韩文霞
近年来金融全球化已成为当前国际金融领域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人们对金融全球化开始感到困惑,进而反思对我国的影响。本文拟从金融全球化的经济影响角度,探讨我国对外开放策略。一、金融全球化的经济影响(一)金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仲大军
这一波百年罕见的世界金融风暴导致中国经济急剧下滑,如果仍然按传统的宏观调控思路去刺激经济,必将导致更大的经济损失,并可能引发社会性的问题。因此,正确的宏观调控思路是:先保民生,拉动消费,再搞投资建设。在经济衰退期,需要谨慎地动用国内资源,谨慎地采取刺激经济的手段,不应盲目地消耗国民储蓄,应尽量减少浪费性的投资拉动,在严冬里保存体力。应花大气力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调整贫富差距,调整经济结构,解决不均衡发展问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姜荣春
经济危机使全球服务外包产业深受影响。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金融服务外包领域出现巨额合同交易显著减少、辅助性后台外包需求加快释放、国际金融机构海外自营中心外部化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出现"反向式增长"等新趋势。经济衰退背景下,国际金融机构加快业务转移和重组趋势明显,对外开放和竞争加剧也将加快释放国内金融机构的外包需求,跨国服务商的示范作用有利于本土服务商迅速提高综合竞争力加之中国具有的多种竞争优势,后危机时代有望支持其成长为新的全球金融服务外包中心。为加快产业发展,应在全面培育市场主体和积极改善外部环境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宇
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对全球经济治理问题的讨论:第一,探讨全球经济治理的内涵与起点,在此基础上回顾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发展历程;第二,从经济全球化这一视点,考察全球经济治理发展的动力;第三,从决策机制和执行机制两个方面,分析全球经济治理的制度框架;第四,中国的参与战略。
关键词:
全球治理 全球化 G20 IMF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红力
共同发展是全球治理的根本目标和逻辑主线。本文立足金融专业视角,探讨新时期下中国金融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变革的实现问题。从世界共同发展的角度看,全球治理变革势在必行,中国积极参与、敢于担当、有所作为,既是全球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选择。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共同发展的命脉,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金融应在巩固自身建设的基础上,通过更富成效的"走出去",提升制度性话语权,推动全球治理的转型升级,为共同发展创造更多可能,最终实现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深层共鸣。
关键词:
中国金融 全球治理 共同发展 金融引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