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25)
2023(8864)
2022(7147)
2021(6668)
2020(5131)
2019(11522)
2018(11310)
2017(20658)
2016(10920)
2015(12397)
2014(11995)
2013(11959)
2012(11570)
2011(10899)
2010(10848)
2009(10237)
2008(9817)
2007(8374)
2006(7845)
2005(7448)
作者
(30068)
(25280)
(25052)
(24283)
(16309)
(11829)
(11410)
(9846)
(9702)
(8954)
(8902)
(8238)
(8234)
(8146)
(8122)
(7897)
(7478)
(7253)
(7235)
(6608)
(6494)
(6075)
(5951)
(5907)
(5772)
(5696)
(5382)
(5109)
(5055)
(5007)
学科
(71328)
经济(71270)
管理(28195)
方法(22573)
(22416)
数学(20238)
数学方法(20166)
中国(18915)
(17105)
企业(17105)
地方(16308)
(13132)
地方经济(12209)
业经(12147)
(11823)
贸易(11813)
(11514)
(11018)
(10698)
(10225)
环境(10199)
(9548)
金融(9548)
(9203)
(8803)
(8651)
银行(8651)
(8500)
农业(8446)
关系(8290)
机构
大学(165336)
学院(162537)
(87374)
经济(86113)
研究(65781)
管理(57468)
中国(50955)
理学(48596)
理学院(48003)
管理学(47525)
管理学院(47194)
(36881)
(35328)
科学(33017)
(31641)
经济学(30239)
财经(29514)
研究所(28450)
中心(28004)
(27077)
经济学院(27014)
北京(23464)
(23445)
(23082)
财经大学(21996)
(21790)
师范(21658)
(19846)
科学院(19830)
社会(19545)
基金
项目(101813)
科学(81600)
研究(79355)
基金(76588)
(66016)
国家(65528)
科学基金(55674)
社会(55573)
社会科(52810)
社会科学(52799)
基金项目(38438)
教育(36377)
(34953)
资助(31335)
自然(30524)
(30231)
自然科(29797)
自然科学(29790)
编号(29645)
自然科学基金(29306)
国家社会(25517)
成果(25304)
(25069)
中国(24177)
重点(23576)
(23551)
教育部(22486)
课题(21741)
人文(20921)
(20687)
期刊
(102592)
经济(102592)
研究(59021)
中国(35159)
(26850)
管理(24071)
科学(21117)
学报(19775)
(18942)
经济研究(18533)
教育(18325)
(16776)
金融(16776)
大学(16515)
财经(16514)
学学(15289)
技术(15124)
(14578)
问题(13655)
农业(13304)
(13268)
世界(13045)
国际(12471)
业经(11899)
技术经济(9681)
统计(8423)
经济问题(8367)
(7829)
经济管理(7323)
(7126)
共检索到263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白华  张宝英  万克峰  
在全球经济治理领域,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重要的参与者和贡献者。由此,在对全球经济治理的概念与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后,本文详细梳理了全球经济治理格局的历史演进过程,并具体阐述了传统全球模式面对的挑战和困境。为了对新形势下中国参与并引领全球经济治理格局变革与发展的历史担当进行科学认识,本文进一步厘清了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政策变迁,并对党的十八以来全球经济合作中的中国策略及其影响进行深入讨论,以期以中国为支点,推动实施更加公平有效的全球经济合作新模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友骏  
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完成了由"被动反应型"向"主动合作型"的姿态转变,并升格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参与者,担当起富有建设性作用的关键角色。而且,中国是全球经济治理的直接受益者,更是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授益者"。与此同时,国际经济格局的演变及中国经济内生条件的嬗变,对中国经济软硬实力的建设、内外部统筹协调等提出新要求。在此背景下,"中国梦"的提出以及中国全球经济治理观的输出,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国际经济体系的完善明确了的核心交汇点———改革创新。改革创新的核心理念是中国治理国内与全球两个不同层级经济对象的同一精神纽带,更是中国转换经济物质优势为发展理念优势,促使其更好服务于全球经济治理良性发展的重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宇  
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对全球经济治理问题的讨论:第一,探讨全球经济治理的内涵与起点,在此基础上回顾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发展历程;第二,从经济全球化这一视点,考察全球经济治理发展的动力;第三,从决策机制和执行机制两个方面,分析全球经济治理的制度框架;第四,中国的参与战略。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龙跃  李家胜  
全球经济治理,需要科学系统的制度设计和公正有效的组织体系。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建立推动了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等国际金融机构,形成了现行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鼎足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速融入全球经济,特别是加入WTO以来,中国不仅逐步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朱旭   韩文超  
近年来,经济增长的调节与分配机制失灵、对全球经济增长方式的引导和修复功能缺失、主导国抛弃责任以及多边主义原则受到挑战等现象预示着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正加速失灵。究其实质,这一结果由两大矛盾促成:在经济功能层面,新自由主义治理存在缺陷,在诱导发达国家经济集团化以及在发展机会上排斥发展中国家的同时,促使金融投机主导的增长方式与生产结构脱嵌,使发展中国家卷入发达国家周期性调整的过程中;在权力结构层面,治理体系的高度“中心化”结构使之难以适应权力转移以及治理主体多元化趋势。“一带一路”倡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有机结合为贸易自由化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并以“去中心化”形式构建多边治理新体系,为优化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易小丽  黄茂兴  
当前全球经济治理进入历史新阶段,最突出的表现在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崛起,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日益提升。通过梳理中国在G20建设中的表现可知,近年来中国积极筹办G20杭州峰会,创新性设置了发展、创新、绿色金融等多个议题,并在这些领域积极落实行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可。在积极参与G20建设的过程中,中国迎来了从参与者到制定者的重要转折,开辟了全球经济治理的新起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由  
(一)"共生、共享、共治"理念的提出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金融市场动荡的形势下,许多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之间的共同治理才能有效解决。当代世界是一个各种矛盾的混合体,将始终处于共生与对抗、对话与伐异、包容与排他、结伴与结盟相互转化的选择进程中,而当前物质力量领域的变化和观念领域出现的一些共识,正在积聚着对共生型国际体系生成有利的因素。根据国际发展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佳  任嘉  施箐  
全球经济目前面临传统治理模式指导乏力、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不足、G20机制长效化困难等问题。国际经济格局的改变要求全球经济治理变革。作为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的参与者与积极推动者,中国应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目标,加快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高制度性话语权;推进金融开放和深化金融改革,接轨国际金融市场;加速"一带一路"建设,形成区域经济联动机制,推动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沟通协调,提高国际认可度和公信力。
[期刊] 改革  [作者]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课题组  隋广军  陈伟光  程永林  蔡伟宏  
对世界主要国家经济、金融、贸易、科技等指标的考察表明,未来10~15年,继续崛起的中国将从全球性经济大国提升为经济强国,贡献全球公共产品的能力和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影响力将得到强化。根据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调整、改革现实需求,中国应作为国际制度体系的深度参与者、重要建设者和共同改善者,按照参与进程的渐进性、参与方式的合作性和参与层面的国内外统筹性原则融入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其目标是构建一个与综合实力相适应、权力和责任基本对称、发展共同利益和促进本国利益相结合的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战略框架,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合法性、有效性,最终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郑伟  
一、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动因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实现超高速增长,得益于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引入国际资本、先进技术,开拓外部市场,参与国际分工,深入融入全球经济秩序之中。客观来说,现有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虽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制定的,存在不公正、不合理的一面,但总体上讲还是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汤莉  翁东玲  
中国在治理实践中不仅遵行全球现有的国际经济治理规则和安排,还逐渐形成了中国的全球治理理念,有的正逐步被世界所认同和接纳。中国通过IMF、WTO、世界银行、金砖国家合作机制、G20对话与合作机制、参与各类区域合作、借助各种国际性会议和论坛等途径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和一些治理规则的制定者和贡献者,但在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的障碍。今后中国应当从四个方面更积极地参与全球治理,继续在全球治理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以保证全球治理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盛斌  高疆  
中国通过自主性的改革开放与加入WTO进程逐步融入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并实现市场化改革的宏大转型。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与壮大,国际经贸格局和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传统全球经贸规则亟待新的变革。在这种背景下,自2013年以来,中国利用G20、APEC、区域贸易协定、"一带一路"倡议以及新型金融机构等平台积极参与全球经贸新规则的制定,开创了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角色的历史性转变。在未来,中国引领的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应坚持发展导向,构建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探索多元化机制和保持灵活度,并充分借鉴过去四十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丰富经验和成功模式,在短期内可选择以与贸易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电子商务、中小企业议题为优先突破口。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高凌云  苏庆义  
随着以大稳定为主要特征的"旧常态"的结束,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与再平衡的"新常态"。全球经济正在经历的深刻结构性变化,亟须新型国际经济治理机制。与此同时,伴随中国从世界经济的主要参与者转变为主要领导者,中国如何变被动适应为主动推动国际经济治理机制改革,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彬  
制度型开放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过程中,国家深度协调国内市场、世界市场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国高水平开放的具体体现。改革开放是以开放促改革的渐进过程,通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为国内市场深化改革提供动力。当前,制度型开放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持续动力,加快建设统一大市场,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有助于夯实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国内制度基础。同时,为应对逆全球化浪潮和“平行市场”的风险,中国需要通过制度型开放积极对接国际通行规则,维护世界市场开放,推动全球化发展;增强国内制度向外延伸,改革国际制度、增加制度供给,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制度的话语权,尤其是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及相关机制创设,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勇  张译文  
中国作为新兴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在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议题设置、规则变革、机制建设、公共品供给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诸如“一带一路”建设、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亚太自贸区等倡议,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格局的修正和完善,获得一定的国际赞誉。中国作为全球经济治理的建设者和变革者,需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经济秩序的对接,推进全球经济治理体制变革;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建设,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的包容性增长;进一步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公共品的供给,争取更大的制度性话语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