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72)
- 2023(18893)
- 2022(16143)
- 2021(15128)
- 2020(12530)
- 2019(28875)
- 2018(28427)
- 2017(54456)
- 2016(28938)
- 2015(32851)
- 2014(32480)
- 2013(31891)
- 2012(28980)
- 2011(26321)
- 2010(26205)
- 2009(24285)
- 2008(23335)
- 2007(19968)
- 2006(17485)
- 2005(15382)
- 学科
- 济(133802)
- 经济(133666)
- 管理(85431)
- 业(79093)
- 企(66378)
- 企业(66378)
- 方法(58322)
- 数学(51241)
- 数学方法(50465)
- 中国(33296)
- 农(31428)
- 财(28817)
- 业经(27670)
- 地方(26158)
- 学(25975)
- 贸(22759)
- 贸易(22747)
- 易(22110)
- 制(21292)
- 农业(20723)
- 理论(20478)
- 和(19298)
- 环境(19216)
- 务(18200)
- 财务(18114)
- 财务管理(18072)
- 技术(17710)
- 融(17687)
- 金融(17684)
- 银(17542)
- 机构
- 大学(416284)
- 学院(414275)
- 济(176493)
- 经济(173096)
- 管理(165511)
- 理学(144395)
- 理学院(142854)
- 管理学(140219)
- 管理学院(139463)
- 研究(139166)
- 中国(104018)
- 京(87767)
- 科学(82881)
- 财(76887)
- 所(67688)
- 财经(62830)
- 中心(62264)
- 研究所(61887)
- 农(59781)
- 业大(58153)
- 经(57317)
- 江(57054)
- 北京(55644)
- 经济学(54425)
- 范(54290)
- 师范(53850)
- 院(50779)
- 经济学院(48806)
- 财经大学(46879)
- 农业(46480)
- 基金
- 项目(284663)
- 科学(225814)
- 研究(209517)
- 基金(209181)
- 家(181442)
- 国家(179982)
- 科学基金(155963)
- 社会(135006)
- 社会科(128023)
- 社会科学(127990)
- 基金项目(109550)
- 省(108218)
- 自然(100171)
- 自然科(97904)
- 自然科学(97883)
- 教育(97047)
- 自然科学基金(96117)
- 划(91395)
- 资助(86997)
- 编号(84485)
- 成果(67883)
- 部(63830)
- 重点(63391)
- 发(60274)
- 创(58840)
- 课题(57712)
- 国家社会(56460)
- 教育部(55640)
- 创新(54958)
- 科研(53984)
- 期刊
- 济(190342)
- 经济(190342)
- 研究(122780)
- 中国(73612)
- 管理(61790)
- 学报(60750)
- 科学(58200)
- 财(57974)
- 农(53893)
- 大学(47603)
- 学学(44839)
- 教育(44729)
- 技术(38269)
- 农业(37911)
- 融(32545)
- 金融(32545)
- 经济研究(32401)
- 财经(31096)
- 业经(29426)
- 经(26740)
- 问题(24088)
- 技术经济(21469)
- 统计(20646)
- 业(20022)
- 图书(19500)
- 贸(19438)
- 世界(18892)
- 策(18537)
- 科技(18491)
- 理论(18397)
共检索到5975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查日升
作为全球价值链治理者的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他们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着分布于全球的占据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的成千上万的地方产业集群,中国正遭受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争和发达国家核心要素控制的双重阻击。积极参与乃至成为全球价值链的治理者当是中国主导企业、政府和学者考量的重大课题。为此,中国要培育一批跨国领导企业,聚集创造核心能力的高级和专业化生产要素、铸造基于国内外的专业化市场、政府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和整合资源。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勇 张译文
中国作为新兴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在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议题设置、规则变革、机制建设、公共品供给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诸如“一带一路”建设、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亚太自贸区等倡议,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格局的修正和完善,获得一定的国际赞誉。中国作为全球经济治理的建设者和变革者,需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经济秩序的对接,推进全球经济治理体制变革;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建设,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的包容性增长;进一步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公共品的供给,争取更大的制度性话语权。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全球经济治理 中国贡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勇 张译文
中国作为新兴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在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议题设置、规则变革、机制建设、公共品供给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诸如"一带一路"建设、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亚太自贸区等倡议,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格局的修正和完善,获得一定的国际赞誉。中国作为全球经济治理的建设者和变革者,需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经济秩序的对接,推进全球经济治理体制变革;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建设,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的包容性增长;进一步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公共品的供给,争取更大的制度性话语权。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全球经济治理 中国贡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宇
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对全球经济治理问题的讨论:第一,探讨全球经济治理的内涵与起点,在此基础上回顾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发展历程;第二,从经济全球化这一视点,考察全球经济治理发展的动力;第三,从决策机制和执行机制两个方面,分析全球经济治理的制度框架;第四,中国的参与战略。
关键词:
全球治理 全球化 G20 IMF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龙跃 李家胜
全球经济治理,需要科学系统的制度设计和公正有效的组织体系。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建立推动了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等国际金融机构,形成了现行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鼎足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速融入全球经济,特别是加入WTO以来,中国不仅逐步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石洁
本文在梳理全球价值链相关定义的同时,着重归纳价值链治理模式的研究,以期能更有效深入理解不同价值链上的经济主体如何进行有效分工协调以及权力利益的分配,更好地把握全球化发展的驱动力量及其运行机制。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治理模式 研究综述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克岭 罗斌 吴东 董建新
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是影响产业和企业升级的关键因素。基于对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及其决定变量的剖析,探索了标准化、技术发展与创新、供应商与采购商之间的关系和政策四方面因素对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决定变量的作用。研究发现:(1)随着标准化程度的提高,交易的复杂性降低,交易的可编码性提高,供应商能力增强;(2)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将降低交易的复杂性,提高交易的可编码性及增强供应商能力;(3)在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产业中,强化供应商与采购商之间的关系,交易的复杂性降低,供应商能力降低;在标准化程度较低的产业中,强化供应商与采购商之间的关系,交易的复杂性降低,供应商能力提高;(4)政策因素对决定变量的作用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蓓文
2008年次贷危机暴发以后,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实力此消彼长,原有的全球经济治理框架逐渐在两种制度和力量的博弈下重构:以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新生力量的上升催化了以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为代表的原有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框架的碎片化,使得西方模式和中国模式出现“互动”与“磨合”。因此,西方模式和中国模式成为两个平行体系是不可能的。论文指出,从“接受”+“内化”国际规则,到“接受”+“借鉴”国际规则,再到“参与”+“接受”国际规则,直至“参与”+“引领”国际规则,中国已经完成了从主动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到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的角色转换,中国模式与西方模式将在“互动”与“磨合”中长期并存;同时,中国也将通过上述四种形式的渐进式发展,日益成为全球经济治理重要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关键词:
全球经济治理 西方模式 中国模式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蓓文
2008年次贷危机暴发以后,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实力此消彼长,原有的全球经济治理框架逐渐在两种制度和力量的博弈下重构:以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新生力量的上升催化了以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为代表的原有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框架的碎片化,使得西方模式和中国模式出现"互动"与"磨合"。因此,西方模式和中国模式成为两个平行体系是不可能的。论文指出,从"接受"+"内化"国际规则,到"接受"+"借鉴"国际规则,再到"参与"+"接受"国际规则,直至"参与"+"引领"国际规则,中国已经完成了从主动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到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的角色转换,中国模式与西方模式将在"互动"与"磨合"中长期并存;同时,中国也将通过上述四种形式的渐进式发展,日益成为全球经济治理重要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关键词:
全球经济治理 西方模式 中国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贺娅萍
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政治和安全形势打破了传统的国际循环,大规模科技创新活动驱动全球价值链发生解构与重塑。经济增长的理论逻辑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资本-劳动-技术”范式向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复合要素”范式转变,其中具有显著溢出效应的数据成为关键要素,推动全球价值链重构走向。文章通过构建嵌入数据要素的广义生产函数分析数据新要素的全球价值链重构效应,并将全球经济失衡下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变化效应和人力资本溢出效应引入全球价值链重构计量模型,考察数据生产要素对不同类型国家、不同制造业行业影响效应的异质性,探究数据要素推动国际分工格局演变的内在机制。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世界经济失衡倒逼了全球价值链体系发生重构,数据要素赋能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和新优势构建,加速了全球价值链体系调整步伐,并且数据要素的全球价值链重构效应表现出国家和行业异质性特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由
(一)"共生、共享、共治"理念的提出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金融市场动荡的形势下,许多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之间的共同治理才能有效解决。当代世界是一个各种矛盾的混合体,将始终处于共生与对抗、对话与伐异、包容与排他、结伴与结盟相互转化的选择进程中,而当前物质力量领域的变化和观念领域出现的一些共识,正在积聚着对共生型国际体系生成有利的因素。根据国际发展的
关键词:
全球经济治理 金砖国家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卢江 许凌云 梁梓璇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各国面临巨大的生命健康风险,造成世界经济全面衰退,全球GDP增速首次出现负值,人们对未来经济预期普遍悲观。再加上气候变暖、粮食减产、全球债务危机、通货膨胀等一系列问题,世界往哪里去?人类面临怎样的抉择?回答这些“时代之问”需要深刻把握世界经济格局新变化,解析世界经济发展困境的因素,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宋耘 王婕
社会网络对企业价值提升有基础性作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全球化出现新的变化与发展,嵌入全球价值链(GVC)模式和当地治理水平将对中国企业升级产生重要影响。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广东企业作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考察当地治理水平对全球价值链嵌入模式的影响以及当地治理水平和全球价值链嵌入模式对企业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地标准化组织的水平越高,全球价值链越可能表现为模块型治理模式;纵向关系治理水平越高,全球价值链越可能表现为市场型治理模式。当地创新系统和纵向关系治理对企业升级绩效存在正向影响,而横向关系治理对企业升级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在不同的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下,企业过程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的水平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宋耘 王婕
社会网络对企业价值提升有基础性作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全球化出现新的变化与发展,嵌入全球价值链(GVC)模式和当地治理水平将对中国企业升级产生重要影响。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广东企业作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考察当地治理水平对全球价值链嵌入模式的影响以及当地治理水平和全球价值链嵌入模式对企业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地标准化组织的水平越高,全球价值链越可能表现为模块型治理模式;纵向关系治理水平越高,全球价值链越可能表现为市场型治理模式。当地创新系统和纵向关系治理对企业升级绩效存在正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何旺旺 张竣哲 夏维力
当前世界经济治理面临着全球化再平衡的挑战,在国际霸权政治、多极化趋势影响及现有的国际经济发展模式、全球化产业布局的大环境下,不同国家、经济体在国际分工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导致了国际金融、贸易、资产市场的结构性失衡,全球经济治理需要新的主导与引领者。自2013年起,中国开始提出并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与国际合作,为全球经济失衡创造性地提供新发展思路,同时也为全球经济治理模式与路径提出了中国方案,在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产业结构重新布局及金融资本贸易融通等多个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是解决当下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的重要模式与路径。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经济治理 中国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