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27)
2023(13748)
2022(11682)
2021(11061)
2020(9497)
2019(22085)
2018(21792)
2017(41237)
2016(21925)
2015(25329)
2014(25166)
2013(24924)
2012(23005)
2011(20774)
2010(20619)
2009(19449)
2008(19173)
2007(16767)
2006(14283)
2005(12938)
作者
(62005)
(52201)
(51668)
(49553)
(33010)
(24954)
(23867)
(20379)
(19666)
(18429)
(17600)
(17466)
(16419)
(16304)
(16213)
(16099)
(15694)
(15456)
(15073)
(14956)
(12815)
(12655)
(12544)
(11899)
(11735)
(11701)
(11459)
(11334)
(10484)
(10307)
学科
(96213)
经济(96113)
管理(64103)
(61584)
(50426)
企业(50426)
方法(47469)
数学(42029)
数学方法(41544)
中国(26458)
(26451)
贸易(26437)
(25725)
(25007)
(24174)
业经(19080)
(17910)
(17535)
地方(16657)
农业(15938)
(15261)
财务(15208)
财务管理(15173)
(14986)
银行(14960)
(14291)
企业财务(14272)
(14247)
金融(14244)
(14016)
机构
大学(318704)
学院(316704)
(140506)
经济(138024)
管理(124263)
理学(107399)
研究(106332)
理学院(106293)
管理学(104612)
管理学院(104010)
中国(82461)
(66396)
(61942)
科学(61677)
(52046)
财经(50110)
中心(50069)
(49016)
研究所(47329)
(46076)
(45597)
业大(44391)
经济学(44156)
北京(41782)
(40356)
师范(39991)
经济学院(39983)
农业(38618)
(38313)
财经大学(37240)
基金
项目(211447)
科学(167841)
基金(157028)
研究(154543)
(136102)
国家(135053)
科学基金(116686)
社会(100707)
社会科(95645)
社会科学(95623)
基金项目(81834)
(79823)
自然(74768)
自然科(73094)
自然科学(73072)
自然科学基金(71815)
教育(71634)
(67988)
资助(65557)
编号(61501)
成果(49581)
(48528)
重点(47480)
(45110)
(43861)
国家社会(42850)
教育部(42204)
课题(41777)
科研(41191)
创新(41140)
期刊
(146138)
经济(146138)
研究(92168)
中国(57063)
(48588)
学报(46094)
管理(44457)
科学(43374)
(43114)
大学(35639)
学学(33396)
教育(30321)
农业(29338)
(28514)
金融(28514)
技术(28435)
经济研究(25351)
财经(24686)
业经(23130)
(22310)
(21252)
问题(20660)
国际(19504)
(16817)
统计(16695)
技术经济(16206)
世界(16124)
图书(14839)
商业(14793)
(14701)
共检索到465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琳  
文章基于附加值贸易视角,利用WIOD数据库测度了中国整体及三类技术制造业行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及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结果表明,1995~2011年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逐年增强,加入WTO更是加速了中国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进程。但是中国的GVC地位指数均为负,说明中国整体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下游位置,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较低。但三类技术制造业却表现出不同的动态演变特征,其中,中技术及高技术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在波动中下降,而低技术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却稳步提升并向上游位置靠近。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廖泽芳  宁凌  
本文以WTO-OECD新推出的附加值贸易统计数据为基础,对中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价值链地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处于"加工贸易"环节,与主要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出口国之间存在附加值逆差,与欧美等最终产品进口国之间存在附加值顺差。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附加值出口贸易具有较高的国外附加值、较低的国内附加值、服务附加值偏低等特点。国内自给能力较强的制造业和开放程度较低的服务业具有较高的国内附加值,而国外附加值较高的行业则集中在中间进口品占比较高的高技术密集型产业。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秋红  赵乔  
利用OECD-Ti VA数据库和KPWW附加值贸易核算框架,测算全球价值链参与指数、地位指数和国内附加值,衡量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附加值贸易现状,并构建面板模型,分析中国制造业附加值贸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程度较高,但分工地位偏低,国内附加值提升缓慢。劳动密集型行业国内附加值最高,知识密集型行业最低。中国陷入了价值链"低端锁定"的窘境。中国制造业分工地位与国内附加值正相关,且影响最大,通过加深参与程度提高国内附加值的前提是提高贸易地位。发挥要素禀赋优势和鼓励科研创新有利于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孟祺  
纺织服装产业在中越对外贸易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TPP协议的达成将会对中国与越南的纺织产业对外贸易竞争优势产生影响。在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及TPP背景下,中越纺织服装产业在竞争的同时有必要加强合作。本文考察了中越纺织产业对外贸易状况,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计算出中国和越南纺织服装产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的变化,并且解析了纺织服装产业全球价值链的演变以及中越两国在纺织服装产业构建全球价值链的动力机制,提出构建中越纺织服装产业全球价值链的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俊  杨恬恬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保持贸易利益增长的核心在于追求贸易附加值。自中美两国贸易互通有无以来,随着中美贸易额的大幅增长,关于中美贸易利益不平衡的争论也愈演愈烈,如何客观测度中国在对美贸易活动中获取的真实贸易利益已成为国际贸易学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该文根据2000至2011年的贸易数据,基于贸易附加值测算模型量化分析中国对美制造业出口的贸易利益,并按照不同的产业部门分别进行测算。整体而言,制造业部门在11年间对美出口贸易利益并未得到实质性增长;不同要素密集度的制造业部门在中美贸易中获利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附加值高于技术密集型。但就相对指标而言,各部门的国内价值增值含量普遍出现下降趋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岚  
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国际分工的层次逐渐从产品深入到生产环节。由于存在严重的重复计算问题,以商品总值为统计口径的传统贸易统计已无法客观反映国际贸易的真实情况。以价值增值为统计口径的附加值贸易统计框架为分析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下国际贸易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本文通过全面梳理附加值贸易统计的思路和测度方法,从假设条件的差异出发,重点分析了该方法与垂直专业化的联系与区别,揭示了垂直专业化指标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的不足,表明附加值贸易统计的先进性及其在国际生产分割背景下分析贸易相关问题的重要意义,并对其政策内涵和应用前景进行评述和展望。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容金霞  顾浩  
本文基于OECD-TiVA中54个国家贸易附加值的相关数据,采用固定效应面板回归,研究影响一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主要因素,并对各影响因素在不同发展程度国家之间的作用差异性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金融信贷规模与创新能力的增强对于提高一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金融信贷和创新力水平的贡献在发达国家表现的较为突出,而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对发展中国家优化升级的推动作用更大,但是制度环境改善带来的推动作用仅在发达国家中较为显著。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洪静  陈飞翔  吕冰  
本文利用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数据计算中国企业的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具体描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框架下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演变趋势。结果显示:是否参与CAFTA使中国企业出口DVAR的变动趋势整体呈现出显著差别,与东盟存在贸易关系的企业出口DVAR上升趋势比无贸易关系的企业更加明显;从分地区来看,DVAR东高西低,但中西部地区增速相对更快;从分行业来看,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两者密集结合的行业出口DVAR上升较快;一般贸易企业出口DVAR最高,加工贸易企业最低。倍差法实证检验结果显示CAFTA对中国企业出口DVAR存在较显著的影响。中国应当更加积极地推动自由贸易区战略以便更好地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洪静  陈飞翔  吕冰  
本文利用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数据计算中国企业的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具体描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框架下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演变趋势。结果显示:是否参与CAFTA使中国企业出口DVAR的变动趋势整体呈现出显著差别,与东盟存在贸易关系的企业出口DVAR上升趋势比无贸易关系的企业更加明显;从分地区来看,DVAR东高西低,但中西部地区增速相对更快;从分行业来看,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两者密集结合的行业出口DVAR上升较快;一般贸易企业出口DVAR最高,加工贸易企业最低。倍差法实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廖泽芳  毛伟  
本文以WTO-OECD新发布的Ti VA统计数据为基础,从附加值贸易视角分析了中国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与外贸失衡关系,并引入社会网络方法,构建了制造业出口、服务业出口和金融中介进口相对比较优势,考察了中国的国际分工比较优势与外部失衡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附加值贸易余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相对比较优势,双边附加值贸易余额与制造业相对出口比较优势、服务业相对出口比较优势显著正相关,与金融中介相对进口比较优势明显负相关。为了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中国不仅需要持续的产业结构调整,也需要坚持推进市场化改革和制度创新,并进一步提高开放程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罗长远  张军  
结合对现有文献的拓展和应用,本文给出了一个理解中国附加值贸易发展的框架。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OECD/WTO的TiVA数据库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的出口中,本地附加值所占比重从1995年的88%降至2005年的64%。此后,这一比重缓慢回升,至2009年达到67%。从产业角度所作的分解显示,出口本地附加值比重走低(回升),主要是产业内本地附加值比重下降(提高)造成的,而出口行业构成的变化则是第二位的因素。从国际比较来看,行业内出口本地附加值比重偏低是中国整个出口本地附加值比重低于美国、德国和日本的主要因素,而出口行业构成偏重于本地附加值比重低的制造业则是中国整个出口本地附加值比重低于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卢仁祥  
文章在探讨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低端锁定的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利用WIOD数据库中的世界投入产出表(WIOT),并按照WWZ(2015)最新的总贸易分解框架计算而得的增加值贸易数据测度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物理位置和经济位置。研究结果表明,1995-2011年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在逐步深入,但是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低端锁定状况并没有因此改善。从物理位置来看,中国整体出口上游度排名一直在第34位以后,行业间的出口上游度也存在较大差异,但其数值均远大于1,说明中国整体及各行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卢仁祥  
文章在探讨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低端锁定的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利用WIOD数据库中的世界投入产出表(WIOT),并按照WWZ(2015)最新的总贸易分解框架计算而得的增加值贸易数据测度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物理位置和经济位置。研究结果表明,1995-2011年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在逐步深入,但是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低端锁定状况并没有因此改善。从物理位置来看,中国整体出口上游度排名一直在第34位以后,行业间的出口上游度也存在较大差异,但其数值均远大于1,说明中国整体及各行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都处于相对上游的位置;从经济位置来看,中国的国内增加值(DVA)出口率一直在下降,而国外增加值(FVA)出口率却在上升,中国参与分工的获益比例总体在下降。中国应该从培育母市场、增强产业联动发展效应、积累战略性要素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为突破低端锁定困境而谋求出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卢仁祥  
文章在探讨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低端锁定的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利用WIOD数据库中的世界投入产出表(WIOT),并按照WWZ(2015)最新的总贸易分解框架计算而得的增加值贸易数据测度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物理位置和经济位置。研究结果表明,1995-2011年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在逐步深入,但是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低端锁定状况并没有因此改善。从物理位置来看,中国整体出口上游度排名一直在第34位以后,行业间的出口上游度也存在较大差异,但其数值均远大于1,说明中国整体及各行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昕  
本文选取2014—2018年我国对47个国家IT信息服务附加值出口数据,检验GVC分工地位、IT信息服务业贸易限制、数字贸易限制以及美国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IT信息服务附加值出口受到分工地位的抑制和进口溢出效应的促进作用;IT信息服务业贸易限制和数字贸易限制都构成IT信息服务附加值贸易的壁垒;美国贸易份额的挤出效应仅存在于IT信息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中,中美之间IT信息服务业规则差异和数字贸易规则差异则更为明显地抑制了我国对其他国家的IT信息服务附加值出口;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中,我国IT信息服务业较少受分工地位和服务贸易限制措施的抑制作用,并更多地获得进口溢出效应和美国贸易份额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