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78)
2023(12528)
2022(10017)
2021(9323)
2020(7473)
2019(16781)
2018(16366)
2017(30302)
2016(16524)
2015(18572)
2014(18461)
2013(17928)
2012(16474)
2011(15080)
2010(14833)
2009(13828)
2008(13644)
2007(12013)
2006(10894)
2005(10223)
作者
(47811)
(40203)
(39920)
(38031)
(25516)
(19079)
(17991)
(15665)
(15411)
(14082)
(13882)
(13468)
(13029)
(13026)
(12805)
(12427)
(11929)
(11639)
(11468)
(11300)
(10350)
(9826)
(9761)
(9107)
(8948)
(8929)
(8847)
(8718)
(8080)
(8077)
学科
(72604)
经济(72530)
管理(40286)
(35996)
(26686)
企业(26686)
中国(25444)
方法(24767)
数学(21691)
数学方法(21463)
(21309)
地方(17016)
业经(15761)
(15659)
(14928)
(14367)
贸易(14356)
(14006)
农业(13982)
(13906)
(12304)
金融(12296)
(12263)
银行(12234)
(12114)
(11914)
(11375)
环境(10769)
理论(10055)
关系(9959)
机构
大学(234946)
学院(232701)
(101268)
经济(99377)
研究(93095)
管理(80918)
中国(70873)
理学(68670)
理学院(67779)
管理学(66496)
管理学院(66062)
科学(55704)
(52119)
(48013)
(45194)
研究所(43840)
(42059)
中心(40201)
财经(35563)
(35252)
(34365)
业大(33772)
北京(33653)
(33034)
农业(32850)
经济学(32723)
师范(32681)
(32544)
经济学院(29360)
科学院(27954)
基金
项目(156931)
科学(123801)
研究(115911)
基金(114064)
(101774)
国家(101000)
科学基金(84180)
社会(75339)
社会科(71289)
社会科学(71272)
(59163)
基金项目(58377)
教育(52836)
自然(51451)
(51293)
自然科(50291)
自然科学(50274)
自然科学基金(49362)
资助(46470)
编号(45466)
成果(38653)
重点(36818)
(35906)
(35382)
课题(33716)
国家社会(32885)
(32134)
中国(31238)
创新(30267)
教育部(29907)
期刊
(115162)
经济(115162)
研究(75220)
中国(53322)
学报(40646)
(40189)
科学(37244)
(33071)
管理(31306)
大学(30916)
教育(30536)
学学(28837)
农业(27416)
(22776)
金融(22776)
经济研究(20089)
技术(19585)
财经(18175)
业经(17446)
(15955)
问题(15560)
(15247)
(15111)
世界(13949)
国际(13855)
(11737)
图书(10873)
(10761)
论坛(10761)
科技(10576)
共检索到3669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季剑军  
区域一体化在近十年内加速发展,成为替代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形式,而亚太地区各种区域一体化机制对我国经济利益至关重要,与该地区各经济体达成的一体化协议和安排也成为影响我国外贸战略的重要因素。在亚太地区,自由贸易区是最为活跃的一种方式。从成员范围和主导权来看,已有和正在构想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胡杨  
本文通过三个相互关联的区域内贸易指标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东亚机制下,"10+3"(EAFTA)和"10+6"(RCEP)内部的相互依赖程度更高;而在亚太机制下,随着TPP潜在成员的不断加入,区域内部贸易联系将会不断下降,并且日本的加入将不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认为相较于亚太机制,东亚机制将是更优的选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余振  沈铭辉  吴莹  
中国与亚太经济体已经形成了密切的贸易关系,且相互之间的贸易依赖程度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意味着中国将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推动和参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即优先与东盟、韩国及日本共同推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稳步推动与澳大利亚、智利、秘鲁的双边自贸区建设,密切关注美国等亚太发达经济体的自贸区政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金波  
在中国崛起和美国亚太战略调整的背景下,TPP能否成为亚太经济一体化的优选路径,RCEP能否形成统一的亚太市场,"跨太平洋"与"东亚轨道"能否殊途同归并最终实现APEC亚太自贸区(FTAAP)的目标,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将在对亚太各国经济、贸易和投资结构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就亚太主要经济体在区域价值链贸易中的不同特征、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差异、亚太经济结构和区域经济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等决定各国对亚太经济一体化路径与战略选择的重要因素予以探讨和分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勇  
经济体利益取向多元化和经济一体化结构多边化是当前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新特征,是新区域主义在复杂国际经济形势下的调整与发展,也是经济体追求自身利益的客观需要。本文在分析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和新特征基础上,对中国的自贸区战略实施进程进行深入剖析,认为多边化区域主义是亚太经济一体化的需要,中国应该反思过去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策措施,合理选择区域经济一体化伙伴和扩展利益空间,长远布局符合中国利益的亚太多边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体系。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盛斌  
亚太经合组织(APEC)2014年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11月在北京召开,中国提出此次会议的三大主题,即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建设;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面互联互通与基础设施发展。其中,推进FTAAP是中国作为东道主最为重视并力争达成标志性预期成果的议题之一。一、亚太自贸区动议被重新激活亚太自贸区的概念与动议最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勇  胡渊  
本文介绍亚太地区经济体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并系统总结了亚太经济体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分析了亚太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作为亚太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利益攸关方,中国需尽早制定对策以应对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莹  余振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福利来源就是分工经济,反映分工水平和分工地位的贸易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福利效应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贸易互补性指数(TCI),对中国与东亚经济体贸易结构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锦  
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已参与到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中国也不例外,但与发达国家和一体化成熟地区相比,中国起步较晚,参与程度也较低。在综合研究中国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基本现状的基础上,以长期经济增长绩效作为世界经济一体化绩效的衡量指标,运用新古典框架与新增长因素相结合的经济增长模型,检验并评估世界主要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绩效,结合中国的现实状况,对今后中国参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提出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茉楠  
近期,除印度宣布退出谈判外,经过28轮磋商和18次部长级会议,RCEP15个成员国结束了全部20个章节的文本谈判及实质所有的市场准入谈判,并致力于确保明年签署协议。这意味着,作为一个纵跨南北半球两大洲、涵盖全球约35亿人口,GDP达23万亿美元,约占全球32.2%经济规模,以及占29.1%的全球贸易和32.5%全球投资的超大型自贸协定,RCEP经过7年"长跑"终将成形。当前,全球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孙忆  
推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大多数亚太经济体长久以来共同的意愿与目标,CPTPP和RCEP的相继签署与生效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不同的路径方案。CPTPP与RCEP在制度主导力量、规则水平、规则制定模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二者之间互动关系的变化可能使得未来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呈现出制度替代、制度竞争、制度融合三种不同的潜在图景。长期来看,CPTPP和RCEP具备了能够实现制度融合的有利条件,二者不仅在高标准规则目标上具有一致性,诸多制度重叠成员国还为两大制度搭建了融合的桥梁,而且新冠肺炎疫情客观上也为制度融合提供了时机。在推动地区制度融合、加速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中国也将基于本国经济实力及地区网络地位等情况,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并主动作出更大贡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晓静  
本文通过区域贸易协定中涉及的WTO+和WTO-X条款数量测算了亚太地区主要区域合作协定的深度,并运用扩张引力模型检验了亚太区域合作深度一体化与生产网络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亚太生产网络促进了区域之间的经贸往来,事实上的一体化推动了制度上的一体化;亚太区域合作深度一体化通过降低贸易壁垒等机制上的保证,使区域经济不再割裂,进一步推动了亚太地区生产网络的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均胜  
一、亚太区域合作机制安排中的价值链因素目前,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集团式竞合关系"已经成为亚太地区FTA的焦点。中美两国虽然同处于亚太FTA网络的核心地位,并在RCEP与TPP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作为相互贸易流量最大的伙伴国之间却缺乏贸易安排。美国主导并积极推动TPP是其对原本并未包括自己的迅速发展的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种回应,美国以TPP来寻求在亚太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冯梦骐  萨秋荣  
亚太地区是全球区域贸易协定最具复杂性、包容性增长迅猛的地区。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随着全球及地区经济格局的变化而不断演化。基于解析亚太格局变迁下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特征,探讨其进程中的驱动演化,以及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演变趋势,并提出中国的应对策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勇  张彬  
多边化区域主义在当前世界经济中已经初显峥嵘,它是新区域主义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下的调整与发展。本文分析了多边化区域主义的产生动因和表现形式,并就多边化区域主义对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和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研究,结论是多边化区域主义符合亚太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但其前景取决于大国利益的博弈。作为亚太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利益攸关方,中国须尽早制定对策以应对亚太多边化区域主义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