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45)
- 2023(7524)
- 2022(6242)
- 2021(6071)
- 2020(4875)
- 2019(11337)
- 2018(10964)
- 2017(20250)
- 2016(10735)
- 2015(12380)
- 2014(12056)
- 2013(12093)
- 2012(11476)
- 2011(10807)
- 2010(10741)
- 2009(9833)
- 2008(9879)
- 2007(8917)
- 2006(8131)
- 2005(7372)
- 学科
- 济(49595)
- 经济(49551)
- 管理(28034)
- 业(26032)
- 企(20511)
- 企业(20511)
- 中国(18821)
- 方法(17510)
- 数学(15345)
- 数学方法(15230)
- 农(13770)
- 贸(12051)
- 贸易(12042)
- 地方(11937)
- 易(11828)
- 业经(10488)
- 制(9573)
- 财(9089)
- 农业(8841)
- 策(8246)
- 银(8113)
- 银行(8100)
- 学(8004)
- 行(7935)
- 关系(7778)
- 融(7738)
- 金融(7737)
- 发(7681)
- 环境(7505)
- 划(7240)
- 机构
- 大学(154096)
- 学院(151396)
- 济(72009)
- 经济(70809)
- 研究(62710)
- 管理(54593)
- 中国(48613)
- 理学(45595)
- 理学院(44957)
- 管理学(44429)
- 管理学院(44101)
- 京(34602)
- 科学(34027)
- 所(31127)
- 财(30690)
- 研究所(28178)
- 中心(26769)
- 财经(23834)
- 经济学(23163)
- 江(22888)
- 院(22872)
- 北京(22786)
- 农(22482)
- 经(21993)
- 范(21890)
- 师范(21736)
- 经济学院(20685)
- 科学院(18894)
- 州(18038)
- 业大(18032)
- 基金
- 项目(96287)
- 科学(76542)
- 研究(74004)
- 基金(70964)
- 家(62135)
- 国家(61667)
- 科学基金(51691)
- 社会(48837)
- 社会科(46296)
- 社会科学(46286)
- 基金项目(36054)
- 教育(34143)
- 省(33690)
- 自然(30581)
- 划(30115)
- 自然科(29877)
- 自然科学(29869)
- 自然科学基金(29380)
- 资助(29293)
- 编号(28999)
- 成果(24920)
- 部(23267)
- 重点(22476)
- 发(22101)
- 中国(22078)
- 课题(21582)
- 国家社会(21289)
- 教育部(20310)
- 创(19711)
- 性(18947)
共检索到253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伟
随着通航条件的逐步改善,东北亚-北极航道将成为中国连接北极巨型经济圈的便捷通道,应作为中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中国应根据沿线国家资源禀赋和地理区位特点,进一步密切与沿线国家的经贸投资合作,分段打造潜在战略支点和重点合作区域,并加大对北极地区的研究和投入,使之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三大战略走向。
关键词:
东北亚 北极通道 海上丝绸之路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全毅 汪洁 刘婉婷
历史上,起始于中国的丝绸之路将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商业贸易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的货物交换和文化科技交流。丝绸之路可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以古都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沿天山南北两路进入中亚地区,沿黑海南北两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卢文刚 黄小珍 刘沛
广东省参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地理、历史、人文和经贸基础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也存在产业政策不够系统完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科技投入不足,部分企业对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市场认识不够,华侨华商助力作用仍需发挥等问题。广东省应加强政策引导,着力顶层设计,统筹发展规划,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产业合作,推进与沿线国家的金融合作,搭建方便贸易往来的合作平台,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引导侨商参与建设,助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国姣 杨来科
1.尊重差异,建立多元化复合型的合作机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需要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国际间合作需要处理好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性问题。依赖于地理差异的农产品海产品也是非常重要的合作领域,建立合作经济体系要充分考虑经济的差异性。我们需要通过文化交融来化解政治差异性,通过加强互学互鉴来保持文化多样性。各国或地区应坚持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在尊重差异的基础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郑国姣 杨来科
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的国家战略,它适应国际投资贸易格局深刻调整、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各国发展问题凸显的现实,以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要素自由化等国际合作的新潮流,可为沿线经济体创造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并将对全球经济、政治产生深远影响。为更好地应对当前政治环境变化、经济发展不平衡、大国主动权竞争与政策协调技术风险等方面挑战,确保丝绸之路建设成效,推动亚欧非各国互利合作迈上新台阶,我们要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理念,稳妥化危为安,努力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命运、责任共同体,一要尊重差异,建立多元化复合型合作机制;二要在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方面提高公共服务意识,...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伍凤兰 陶一桃 申勇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对外经贸格局战略调整的延伸和体现。深圳地理区位优越、市场经济发达、产业基础雄厚,具有参与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优越条件。在参与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过程中,深圳应明确城市定位,形成自身比较优势;突破传统同质化发展路径,积极拓展差异化合作;以前海蛇口自贸区为载体,探索以开放促制度创新的试点;以湾区经济为依托,构筑更高层次开放性经济体系。
关键词: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深圳 战略路径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勇辉
当前学术界对战略支点国家的界定不一,从国家的对外战略角度来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国家应该具有特殊地缘地位、经济示范作用和关键战略价值等基本功能。在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国家和推进"21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将面临来自国际体系层次、国家间层次和国家单位层次的困境,为此,本文从各层次困境的功能视角提出了相关的突破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佳骏 汪川
中国出于能源效益和安全的考虑,非常重视丝绸之路的发展,早在2000年就提出了丝绸之路的倡议,并在中亚地区重新提出了多边倡议。中国公开提出倡议,目的是促进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和经济发展。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共同建设,实现以点(港口)带线(通道),由线扩大到面(腹地),再从面到区域(国家)的发展进程,逐步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促进该区域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成为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战略意义 问题 对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谭卓 杨松岭 蔡文杰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核心价值是通道价值和战略安全价值,石油天然气合作是构建能源丝绸之路的主线之一。本文基于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国家的资源潜力、投资环境、合作机会以及合作方向的分析,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油气勘探开发合作的整体战略及其不同发展阶段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油气勘探开发 油气合作模式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谭卓 杨松岭 蔡文杰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核心价值是通道价值和战略安全价值,石油天然气合作是构建能源丝绸之路的主线之一。本文基于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国家的资源潜力、投资环境、合作机会以及合作方向的分析,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油气勘探开发合作的整体战略及其不同发展阶段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油气勘探开发 油气合作模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丁阳 黄海刚 王春豪
文章在详细介绍克拉运河项目产生及发展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修建克拉运河对中国和泰国的战略意义,对世界经济发展和政治格局带来的影响,以及当前该项目建设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本文认为,我国必须坚持以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战略契机,以多边合作组织为建设平台,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利共赢"为合作原则,以"中国-东盟"区域合作组织为政治保障,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为金融支撑,共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促进亚太自贸区早日建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大海 王艺潼 刘芳明 于莹 连晨超 徐孟
以海外港口为载体建设海上战略支点,宏观上有利于从全球视角实现海外港口建设布局,微观上有利于落实到海外港口的投资建设层面。海上战略支点港的主要建设模式有合资模式、并购模式、长期租赁模式和特许经营模式等,应根据不同模式的特点,规避其政策法律风险和一般法律风险,实现海上战略支点相关制度的完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大海 王艺潼 刘芳明 于莹 连晨超 徐孟
以海外港口为载体建设海上战略支点,宏观上有利于从全球视角实现海外港口建设布局,微观上有利于落实到海外港口的投资建设层面。海上战略支点港的主要建设模式有合资模式、并购模式、长期租赁模式和特许经营模式等,应根据不同模式的特点,规避其政策法律风险和一般法律风险,实现海上战略支点相关制度的完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大海 王艺潼 刘芳明 于莹 连晨超 徐孟
以海外港口为载体建设海上战略支点,宏观上有利于从全球视角实现海外港口建设布局,微观上有利于落实到海外港口的投资建设层面。海上战略支点港的主要建设模式有合资模式、并购模式、长期租赁模式和特许经营模式等,应根据不同模式的特点,规避其政策法律风险和一般法律风险,实现海上战略支点相关制度的完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濂
由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海南)举办的以"2014新兴经济体智库经济政策论坛——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为主题的第79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于2014年11月1~2日在海口举行。本刊征得张军扩、王一鸣、吴晓求、宋立、倪红日、曹文炼、刘尚希、王小鲁、汪玉凯、张占斌、郑新立、郭濂、欧阳康、李实、薛澜等专家学者的同意,编发该组演讲论文。文章在"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的背景下,纵论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涵盖中国追赶型增长的阶段转换与增长前景;以创新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水平发展;资本市场发展与中国金融的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城镇化新趋势;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财税改革的目标、路径以及面临的挑战;经济增长、收入分配...
关键词:
新常态 新兴经济体 经济改革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