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01)
2023(8268)
2022(6795)
2021(6555)
2020(5523)
2019(12555)
2018(11988)
2017(23185)
2016(12243)
2015(14263)
2014(14005)
2013(14026)
2012(13375)
2011(12191)
2010(12599)
2009(12193)
2008(11426)
2007(10268)
2006(9495)
2005(9234)
作者
(33470)
(27812)
(27552)
(26825)
(17615)
(13282)
(12596)
(10787)
(10647)
(10042)
(9621)
(9350)
(9133)
(8837)
(8790)
(8774)
(8244)
(8160)
(8112)
(7522)
(7288)
(6684)
(6520)
(6384)
(6242)
(6225)
(6136)
(6000)
(5626)
(5594)
学科
(54278)
经济(54203)
管理(33112)
(32949)
(26749)
金融(26749)
中国(26378)
(25737)
企业(25737)
(25110)
银行(25107)
(24413)
方法(19225)
数学(17388)
数学方法(17187)
(16680)
(15938)
(15583)
(13729)
贸易(13710)
(13475)
业经(11473)
地方(11335)
中国金融(11306)
(11154)
农业(10534)
(9386)
财务(9354)
财务管理(9332)
企业财务(8906)
机构
大学(173996)
学院(171405)
(84519)
经济(82933)
研究(66523)
管理(61335)
中国(61230)
理学(50416)
理学院(49901)
管理学(49288)
管理学院(48982)
(41116)
(37698)
科学(33483)
(33030)
中心(32559)
财经(31561)
研究所(29170)
(28766)
经济学(28298)
(26548)
北京(25488)
经济学院(25474)
(25324)
财经大学(23526)
(23481)
(23248)
银行(22649)
(22210)
(22184)
基金
项目(102111)
科学(81428)
研究(80239)
基金(76368)
(65200)
国家(64658)
科学基金(54823)
社会(53740)
社会科(51098)
社会科学(51090)
基金项目(38307)
教育(36515)
(35917)
资助(32854)
编号(31494)
自然(31310)
(31232)
自然科(30646)
自然科学(30640)
自然科学基金(30135)
成果(28397)
(24936)
国家社会(23591)
重点(23455)
中国(23324)
(23095)
课题(22717)
(22224)
教育部(22212)
(21274)
期刊
(97287)
经济(97287)
研究(63657)
中国(40675)
(38079)
金融(38079)
(31225)
(25075)
管理(24148)
科学(21347)
学报(21100)
教育(20435)
大学(17207)
财经(16754)
经济研究(15987)
农业(15736)
学学(15667)
(14558)
(13994)
国际(13912)
技术(13591)
问题(13241)
业经(13097)
世界(12284)
理论(8937)
(8739)
论坛(8739)
(8326)
技术经济(8256)
图书(8254)
共检索到2961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静  
本文对东亚金融合作形势及中国在东亚金融合作中可使用的资源、合作面临的制约因素等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在合作中的目标和可采取的策略:建立区域性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的机制;必须寻求一种促进东亚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汇率安排;提升人民币的地位,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阿德莱·斯蒂文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立行  
从东亚金融合作的历程看,东亚金融合作是在东亚金融危机中诞生,又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不断发展的。尽管东亚金融合作已经在一些领域取得了不少实质性的进展,但此次金融危机对金融全球化下东亚各国如何进一步推进区域金融合作提出了迫切要求。本文在分析东亚金融合作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对如何推动亚洲债券市场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涂锐  
后危机时代加强东亚区域金融合作具有多重效应,但目前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金融合作功能重叠、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与缺少政治互信等。东亚地区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近期、中期与远期目标。中国要通过逐步建立东亚区域外汇储备合作安排及金融机构、加强东亚区域政策性对话机制构建与区域债券市场建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加快与东亚地区的金融合作进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涂锐  
后危机时代加强东亚区域金融合作具有多重效应,但目前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金融合作功能重叠、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与缺少政治互信等。东亚地区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近期、中期与远期目标。中国要通过逐步建立东亚区域外汇储备合作安排及金融机构、加强东亚区域政策性对话机制构建与区域债券市场建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加快与东亚地区的金融合作进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浩余  
近年来,发生于美国的次级房贷危机引起了美国乃至全球金融业与股市很大的波动,它是继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之后最为严重的一次金融风暴。本文阐述了次贷危机它对东亚经济的影响,提出东亚各经济体应对次贷危机所应采取的措施:只有进一步推进东亚货币合作进程,才能最为有效地防止危机再次发生,保证东亚地区经济的稳定。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珏  
国家形象特别是大国形象,对东亚国家间各种政治经济关系、包括金融合作,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本文从分析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国家形象入手,归纳了中国在东亚地区国家形象的三个矛盾性特点,进而探讨中国国家形象与东亚金融合作的关系,从认同的角度剖析东亚金融合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革军  
金融业应未雨绸缪,以这次疫情应对为契机,深入思考新时期金融治理面临的挑战和短板,不断增强治理体系的适应性和竞争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国或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历史命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白钦先  马留赟  
普惠金融的理念与理论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文化文明,普惠金融的发展理念、最高宗旨与终极目标同中国国家最新发展理念高度契合。本文提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金融同资本化下的金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重点阐述普惠金融作为一种共享的金融发展方式,如何与中国国家最新发展理念的创新与共享相契合,同时指出了普惠金融的未来政策和发展方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章和杰  
当前阻碍中国金融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是:中国目前的汇率制度使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危害极大;中国的金融资产量大质低;金融监管跟不上影子银行的发展;人民币国际化缺少可定价的大宗商品。改革路径在于:单边开放资本与金融账户;金融资产"量"降"质"升;适应全球金融机构综合经营的趋势,逐渐放宽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步伐,同时辅之于综合监管;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促使民间金融发展,以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取得对大宗商品或虽非大宗但属战略性资源商品的定价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向朝进  吴旭  余伟萍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时间短、规模小 ,制度不健全 ,泡沫重 ,潜在市场风险大 ,尤其在企业融资方面存在上市公司整体效益不高和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不合理的突出问题。作者建议加强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应从几个方面入手 :( 1)完善企业资本结构 ;( 2 )规范发展上市公司 ;( 3)大力发展金融机构投资者 ;( 4 )建立建全和规范金融市场中介服务机构。使中国金融市场朝着规范、有序、健康的轨道发展 ,为经济发展服务。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欧明刚  
2021年12月7日,作为东亚金融合作的重要成果,东盟及中日韩(10+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AMRO)举行了成立十周年的庆典活动,并发布了首份官方回顾报告。2022年1月31日,AMRO正式运作10周年。因亚洲金融危机而生并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考验的东亚金融合作,正在接受反复无常的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供应链的重构、气候问题的紧迫以及数字经济的发展都对东亚金融合作的内容、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周士新  
上世纪末的东亚金融危机促使该地区各国为自救和互救、稳定经济持续发展提出了各项合作倡议,逐渐形成了清迈倡议双边货币互换安排。为减弱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风险,东亚各国推进了清迈倡议多边化,地区外汇储备库不断扩容,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挂钩的比例不断减少。为增进和巩固地区经济与金融合作的效率,东亚各国加强了相应的机制建设,建立了东盟+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整合了经济评估和政策对话的进程,为促进东亚地区持续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和技术保障。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筱原兴  王于苗  张虎  
本文是日本国际货币研究所前专务理事筱原兴先生专投本刊的稿件。作者曾参与1997年金融危机后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文章分析了"清迈倡议"的形成、变革及取得的成果;针对流动性危机对策、地区监控体系、新的区域金融机构以及亚洲货币单位等问题阐述了日本官方和学界的看法。特别针对由中国负责的"东亚思想库网络"金融工作组撰写的政策建议提出了意见,主张在CMI发展和变革的基础上推进亚洲货币基金的建立和发展,并指出日中两国紧密合作的重要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立谦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东亚金融合作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并对其未来十年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描述。本文认为中国作为东亚重要国家,与东亚各国的经济金融联系将日益密切,中国既是东亚金融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又是东亚金融合作的重要推动力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