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30)
2023(9838)
2022(8430)
2021(7861)
2020(6768)
2019(16133)
2018(15536)
2017(29240)
2016(15951)
2015(18400)
2014(18391)
2013(18660)
2012(17629)
2011(16264)
2010(15988)
2009(14972)
2008(15054)
2007(13420)
2006(11575)
2005(10473)
作者
(47781)
(40177)
(40066)
(38416)
(25572)
(19298)
(18363)
(15759)
(15209)
(14115)
(13791)
(13477)
(12896)
(12819)
(12717)
(12611)
(12154)
(11826)
(11558)
(11408)
(9956)
(9873)
(9850)
(9225)
(9064)
(9019)
(8838)
(8738)
(8196)
(8158)
学科
(74702)
经济(74637)
管理(40413)
(39422)
方法(35178)
数学(31779)
数学方法(31519)
(29856)
企业(29856)
中国(21894)
(20213)
(17010)
(16166)
贸易(16156)
(15765)
地方(15135)
(14797)
业经(13842)
(13500)
农业(13413)
(11173)
银行(11151)
(10764)
金融(10761)
环境(10720)
(10717)
(10483)
(9522)
财务(9486)
财务管理(9461)
机构
大学(240195)
学院(235946)
(106737)
经济(104808)
管理(88055)
研究(87440)
理学(76033)
理学院(75081)
管理学(73859)
管理学院(73405)
中国(67501)
科学(52861)
(51577)
(46241)
(44942)
(42903)
研究所(41155)
中心(39672)
财经(37068)
业大(35194)
经济学(34620)
(34146)
农业(33951)
(33918)
北京(33109)
经济学院(31437)
(31356)
师范(31063)
(30981)
财经大学(27561)
基金
项目(157551)
科学(124190)
基金(116956)
研究(113025)
(103100)
国家(102322)
科学基金(86400)
社会(73672)
社会科(69970)
社会科学(69948)
基金项目(61512)
(58542)
自然(54920)
自然科(53659)
自然科学(53640)
自然科学基金(52712)
教育(51624)
(50840)
资助(48459)
编号(43694)
(36700)
重点(36250)
成果(35880)
(34781)
(32014)
国家社会(31967)
教育部(31254)
中国(30777)
科研(30746)
课题(30627)
期刊
(113794)
经济(113794)
研究(70676)
中国(46079)
学报(38874)
(38411)
科学(35814)
(34933)
管理(30111)
大学(28835)
学学(27157)
农业(26077)
教育(21717)
(21127)
金融(21127)
技术(19425)
经济研究(19380)
财经(18444)
业经(16317)
(16011)
问题(15615)
(15259)
(14819)
国际(13074)
世界(12899)
统计(12870)
技术经济(12363)
资源(11749)
(11519)
(11148)
共检索到351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狄乾斌  顾宸  
运用PSR模型从经济、社会、生态3个方面选取28个指标,构建县级海岛综合承载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中国12个县级海岛2009—2017年间的综合承载水平,对其承载水平时空分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各县级海岛综合承载力阶段性特征显著,综合承载力水平在2009—2017年区域差异明显并在波动中上升,近两年相对差异有缓慢扩大的趋势,整体发展态势较好;(2)县级海岛综合承载力空间分异明显,承载水平呈中间高南北低、从中部向南北减弱的特点,空间分布呈现出区域化和集群化特征;(3)县级海岛综合承载力的结构随时间推移有不断优化向好的趋势,各结构之间在发展路径上呈提升状态,其协调度不断波动,发展向正规合理化时期靠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红  张毅  张洋  周鹏  
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兴起,使得海岛城市的土地综合承载力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构建适用于评价海岛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水平的修正层次分析法模型,以舟山市为例,测算了海岛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水平。文章得出结论舟山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结果为0.58,处于各城市的中上水平,土地综合承载力较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红  张毅  张洋  周鹏  
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兴起,使得海岛城市的土地综合承载力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构建适用于评价海岛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水平的修正层次分析法模型,以舟山市为例,测算了海岛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水平。文章得出结论舟山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结果为0.58,处于各城市的中上水平,土地综合承载力较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秦伟山  孙剑锋  张义丰  李世泰  
海岛经济体脆弱性是海岛经济体人地关系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内外部干扰所表现出的不可持续状态。本研究从自然本底、资源、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5个层面选取38项具体指标,构建海岛经济体脆弱性综合评价体系,对2016年中国12个海岛县海岛经济体脆弱性指数值进行了测定,并对这些海岛县脆弱性的空间分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12个海岛县脆弱性差异明显,依据脆弱性程度可分为4个等级,其中普陀区、定海区、东山县、玉环县为低脆弱度,嵊泗县、长岛县、长海县为弱脆弱度,平潭县、岱山县、洞头区为中脆弱度,崇明区、南澳县为强脆弱度;各海岛县脆弱性指数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区域化"和"集群化"特征。本研究为海岛经济体可持续发展和海岛地区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秦伟山  孙剑锋  张义丰  李世泰  
海岛经济体脆弱性是海岛经济体人地关系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内外部干扰所表现出的不可持续状态。本研究从自然本底、资源、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5个层面选取38项具体指标,构建海岛经济体脆弱性综合评价体系,对2016年中国12个海岛县海岛经济体脆弱性指数值进行了测定,并对这些海岛县脆弱性的空间分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12个海岛县脆弱性差异明显,依据脆弱性程度可分为4个等级,其中普陀区、定海区、东山县、玉环县为低脆弱度,嵊泗县、长岛县、长海县为弱脆弱度,平潭县、岱山县、洞头区为中脆弱度,崇明区、南澳县为强脆弱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吕光明  何强  
作为一种与可持续发展相吻合的先进理念,生态承载力理论在发挥其实践指导作用时需要综合测度方法的支撑。目前该类方法可分为四个子类,即基于能量和物质转移的综合测度方法,面向复合层次结构指标的综合测度方法,指标体系测度方法和系统性建模测度方法。本文在论述这些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系统讨论它们在测度生态承载力状况方面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路正南  郝文丽  杨雪莲  
文章采用状态空间法,从经济系统、社会环境系统以及碳循环系统三方面构建碳承载力预警指标体系,首次研究中部地区碳承载力预警问题,结合RBF模型预测并分析中部地区碳承载力预警时空差异。研究表明:(1)就总体而言,2002—2013年中部地区碳承载力预警值呈先降后升态势,2014—2017年,警度处于中警水平;就子系统而言,社会环境系统预警得分高于经济系统和碳循环系统,并于2014—2017年小幅波动。(2)空间分布方面,六省碳承载力预警状况差异明显,2014—2017年状况稍有改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路正南  郝文丽  杨雪莲  
文章采用状态空间法,从经济系统、社会环境系统以及碳循环系统三方面构建碳承载力预警指标体系,首次研究中部地区碳承载力预警问题,结合RBF模型预测并分析中部地区碳承载力预警时空差异。研究表明:(1)就总体而言,2002—2013年中部地区碳承载力预警值呈先降后升态势,2014—2017年,警度处于中警水平;就子系统而言,社会环境系统预警得分高于经济系统和碳循环系统,并于2014—2017年小幅波动。(2)空间分布方面,六省碳承载力预警状况差异明显,2014—2017年状况稍有改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景峰  李妍  
选取2008—2018年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的面板数据,通过熵权法、Moran系数、核密度估计建立城市群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对黄河流域城市群的综合承载力状况进行时空分异演进分析。研究结论如下:黄河流域城市群综合承载力呈现显著空间自相关,城市之间承载力发展不均衡,黄河流域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现出向中高水平的路径依赖发展趋势。研究认为,提升黄河流域城市群的综合承载力应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发展战略,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协同发展,创新机制促进高质量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伟  陈素雪  仇泸毅  
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地区作为我国最大的战略性淡水资源库和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面临着水资源利用不协调、水资源供需矛盾失衡等危机。水资源承载力是衡量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研究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水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特征,对促进走廊地区水源涵养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运用TOPSIS和熵权法综合评价方法,基于系统论和供需理论构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各区县2015~2019年的水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及区域差异。研究结果发现:样本考察期间,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各区县水资源承载力总体呈波浪式上升趋势,承载力水平基本维持在低级水平,其中生态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的贡献力度最大,中央和地方政府对走廊地区的水源涵养保护起到良好的带头引领作用,各区县水资源供需矛盾有所缓和但仍较为紧张。据此,本文提出发挥宏观调控作用,进一步推进区域内产业结构绿色升级、水资源高效利用和高质治理等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景峰  李妍  
选取2008—2018年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的面板数据,通过熵权法、Moran系数、核密度估计建立城市群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对黄河流域城市群的综合承载力状况进行时空分异演进分析。研究结论如下:黄河流域城市群综合承载力呈现显著空间自相关,城市之间承载力发展不均衡,黄河流域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现出向中高水平的路径依赖发展趋势。研究认为,提升黄河流域城市群的综合承载力应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发展战略,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协同发展,创新机制促进高质量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红  李林峻  张洋  周鹏  
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兴起,使得海岛城市的土地综合承载力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构建适用于评价海岛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趋势的修正系统动力学模型,以舟山市为例,仿真测算了海岛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及其发展趋势,结果表明:2012年舟山市土地综合承载力为138万人,与当年户籍人口相比,显示出存在巨大的城市发展潜力;在2012~2021年,各发展方案下的土地综合承载力发展趋势不同,其中经济优先型的土地综合承载力在2021年最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岩  王珂  才琪  吴宇伦  张大红  
以浙江省71个区县为研究对象,基于PSR(Pressure-State-Response)模型,利用熵权法与专家法确定综合权重,将状态空间法与向量模法相结合计算浙江省县域森林生态承载力,分析比较2001~2016年浙江省县域森林生态承载力的时空分布规律,并结合GIS技术对浙江省县域森林生态承载力等级分布格局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整体上处于适度可载区并且得到了持续改善;林木采伐强度、森林火灾致灾率、单位面积GDP、单位面积工业产值等指标权重最大;浙江省森林生态承载力状况分布不均衡,西南部承载力水平最高,中部次之,浙北地区最低;浙江省森林生态承载力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和空间聚集性,高-高聚类显著性更强,且大多集中在浙江省西南部地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耀光  刘桓  张岩  王圣云  
我国海域中面积在500m2以上的海岛6500多个,12个海岛县共有海岛1738个,占全国海岛的27%,占全国有人居住海岛(433个)的40.6%。12个海岛县共有岛陆面积4087km2,占全国海岛面积的(包括台湾岛、海南岛)5.1%。海岸线总长4411km,占全国岛屿岸线(14000km)的31.5%。我国12个海岛县分散分布在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域中,由于所处的海域位置、海洋与岛陆资源丰度以及受市场机制、社会经济状况、资源开发力度与行政区经济的影响,各海岛县经济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根据海岛县的区位特点以及资源的开发,海岛经济有了较快的增长。12个海岛县的国民生产总值1980年为12....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焕焕   朱明江   褚先行  
文章从新发展理念出发,构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核密度估计、空间相关性分析、社会网络分析、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等方法分析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时空演进特征及区域差异来源。结果显示:在考察期内,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呈现明显的波动上升趋势和显著的区域非均衡特征;各省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具有显著的全局空间关联性,局部上呈现“高高相邻”“低低相邻”的空间集聚特征;在网络关联上形成了以北京、江苏、广东为核心,以东北和西南地区为边缘的核心-外围结构;此外,通过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发现,区域间差异是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