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49)
2023(10397)
2022(8763)
2021(8315)
2020(7129)
2019(16586)
2018(15829)
2017(30097)
2016(16533)
2015(19261)
2014(19388)
2013(19663)
2012(18613)
2011(16726)
2010(16662)
2009(15610)
2008(15865)
2007(14063)
2006(11983)
2005(10909)
作者
(48015)
(40398)
(40272)
(38661)
(25564)
(19339)
(18628)
(15815)
(15116)
(14194)
(13904)
(13480)
(13066)
(12833)
(12698)
(12542)
(12318)
(12034)
(11526)
(11483)
(10040)
(9923)
(9762)
(9184)
(9136)
(9102)
(8851)
(8843)
(8228)
(8083)
学科
(77061)
经济(76998)
管理(47552)
(44019)
方法(35008)
(34382)
企业(34382)
数学(31745)
数学方法(31522)
(30273)
中国(23523)
(20635)
地方(18310)
(15624)
贸易(15618)
(15225)
(15211)
(14447)
(13977)
财务(13955)
财务管理(13904)
业经(13780)
农业(13398)
财政(13285)
企业财务(13205)
(11750)
银行(11727)
(11132)
(11028)
金融(11025)
机构
大学(244202)
学院(241894)
(109650)
经济(107684)
管理(89761)
研究(87882)
理学(77301)
理学院(76365)
管理学(75233)
管理学院(74773)
中国(68214)
(55578)
科学(52440)
(51897)
(45378)
研究所(41054)
财经(41027)
(40472)
中心(39563)
(37349)
经济学(35882)
(35670)
业大(33734)
北京(33323)
经济学院(32612)
农业(31897)
(31750)
师范(31479)
(31135)
财经大学(30156)
基金
项目(158738)
科学(125187)
基金(116836)
研究(116667)
(101941)
国家(101175)
科学基金(85597)
社会(75885)
社会科(72014)
社会科学(71995)
基金项目(61425)
(59529)
教育(53422)
自然(53025)
自然科(51767)
自然科学(51750)
(51068)
自然科学基金(50856)
资助(48147)
编号(46170)
成果(38383)
(37117)
重点(36515)
(35220)
国家社会(32753)
(32723)
课题(32275)
教育部(31755)
中国(31229)
创新(30816)
期刊
(118058)
经济(118058)
研究(75726)
中国(48885)
(46870)
学报(37505)
(35884)
科学(34628)
管理(30122)
大学(28090)
学学(26479)
农业(24366)
教育(22912)
(21731)
金融(21731)
财经(21278)
经济研究(20842)
技术(19578)
(18350)
业经(16604)
问题(16289)
(15307)
(14138)
世界(13010)
技术经济(12762)
国际(12676)
统计(12153)
(11684)
资源(11562)
会计(10933)
共检索到365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寒波  龚莉  夏一丹  
本文采用Theil指数计量模型对我国县域财政能力的差距进行了考察,发现我国县域财政能力差距呈继续扩大的趋势。特别值得重视的是,虽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仍然是产生我国县域财政能力差距的最重要因素,但产业结构差异、城镇化水平的差异以及地理位置的不同对县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越来越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马珺  
本文着重探讨资源税在区域财政能力差距形成中的作用,并在国际经验比较的基础上,对中国的自然资源使用和租金分配制度提出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怡虹  李峰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差异是我国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重要根源,其中,本级税收、转移支付收入、预算外收入是影响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异的三个重要因素。利用因子分析,可以计算出我国各省区的基本公共服务综合因子得分,通过计量检验,可以分析出这三种因素对我国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不均衡所引致的地方税收能力差异,是导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地区不均等的主要原因;目前的转移支付并未达到预期效果,而预算外资金支出有助于改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珺  
一、资源税类型 各国的自然资源课税纷繁复杂,即使在同一个国家内不同的州,资源课税都不一样。同一个州内,对不同资源的课税,也各有不同。为简化描述,可以把现有的资源税形式归为三类: 1.产出型资源税(output—related taxes)。以加工过的矿石或未经加工的原矿为课税对象,或者从量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华  
基于中国西部地区11省814个县的数据,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就金融发展、政府财政支出、城镇化等因素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分层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县域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能显著降低收入差距,财政支出的增加会扩大收入差距,但各因素的影响效果存在明显的分层差异。因此,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县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差异化金融与财政配合政策,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进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冉光和  鲁钊阳  徐鲲  
本文在构建县域政府财政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因子分析方法,以重庆市40个区县政府为例,综合测度各个区县县域政府的财政能力,得出县域政府财政能力不均衡的结论,并就破解县域政府财政能力不均衡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赖玥  
县域经济与市域经济之间存在较大的增长差异,这既与我国经济转型的历史背景有关,也是长期以来实行"市管县"行政体制和财税体制的结果。基于我国1976个县(县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财政激励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激励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的增长。现阶段县级政府财政自给权较弱,应逐步下放财权,通过财政激励拉动县域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斌  
县域财政作为国家财政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财政地位可以从多个视角进行分析,它既是民主财政制度构建的突破口,又是地方财政运行状况的晴雨表,更重要的是县域财政关系到大多数人口的福祉。而县域财政公共服务能力正是其财政地位的综合考核指标之一,鉴于此,本文尝试对县域财政公共服务能力进行诠释,并具体提出提升县域财政公共服务能力的路径,以期获得理论与实践价值。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孔凡  
农村税费改革以来,随着各种农村税费的逐步取消,传统的以农业税收为主要来源的县乡财政收入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县乡财政困难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为缓解财政收支矛盾,原来主要依靠农民和乡镇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寒波  夏一丹  龚莉  
以我国1999-2003各县、县级市的人均GDP、人均财政支出、城镇化率为基础,运用Theil指数来研究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变化情况。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分别存在内部趋同,但地区间的差距却在扩大;我国经济从非均衡走向均衡需要多方面努力;经济差距和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变动的时间、趋势大体上是一致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桂芝  
本文利用全国31个省份城乡居民收入构成以及全国各区域城乡人口等数据,运用计量研究方法,通过广义熵的引进、计算与比较,揭示和论证财政转移性支出对我国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我国财政转移性支出对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调节效应不尽如人意。对此本文指出应重视我国财政转移性支出的公平性目标,并对有效增加财政转移性支出规模、优化财政转移性支出结构提出对策建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欣怡  
文章基于2001年~2014年间全国县域层面教育财政的投入产出数据,通过DEA非参数估计的Malmquist指数方法,估算了县域层面财政配置效率的整体状况。研究发现,县域教育财政配置效率变化呈现显著的地区差异性,东北地区和边疆省份地区县域教育配置效率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而其他省份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县域教育财政配置效率的改善主要来源于效率变化,而县域教育财政配置效率下降趋势,主要与技术变化率的下降密切相关。此外,县域教育财政配置效率变化呈现显著的阶段波动性特征。基于此,为全面提升县域教育财政效率,在保证县域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稳定的基础上,要注重加大对边远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县域教育财政投入,并且要积极发挥规模效应和纯技术效应的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蒋俊朋  田国强  郭沛  
本文采用1995~2009年中国财政支农投入数据,测度和勾勒出分税制改革实施以来中国财政支农投入的空间非均衡分布特征,并运用相关指标对财政支农投入规模和力度的地区差距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出省级空间单元上财政支农投入地区差距变化的区域构成以及区域间和区域内差距的变化过程。研究表明,东中西三大区域财政支农投入在区域分布上明显呈"东高中低"的基本格局,中部地区财政支农投入规模最小、力度最弱;区域内差距是形成财政支农投入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而区域内差距主要是由东部地区内部省份之间差距引起的。因此,国家财政支农政策应着力于缩小东部地区内部省份之间的差距,同时加强对中部地区的投入力度。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吕向阳  
1995-2011年我国政府财政科技支出特征是:从总量、支出力度、人均支出三方面来看,东部地区占据绝对优势,远高于中西部地区;泰尔指数上升表明区域差距不断扩大,差距主要由区域间差距造成,2010年开始区域内差距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应该加大科技的投入力度;增强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加大对落后地区的科技转移支付;加强区域间科技横向合作,降低科技创新风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姜承昊  
本文认为,改革后财政转移没能有效地缩小地域差距,其原因首先是因为中央财政力量弱化,财政转移规模变小,从而使财政转移对地域间均等化的效果不大,而抑制地域间财政转移的中央政府职能的弱化,是改革后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导致的结果。如果分权使地方财政处于重要的地位,那么地方财政自身平衡问题会比中央的地域间财政转移支付更为重要。财政的地域间不均衡可以通过中央在支出方面的垂直性平衡手段解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