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86)
- 2023(16829)
- 2022(14030)
- 2021(12740)
- 2020(10718)
- 2019(24479)
- 2018(23389)
- 2017(44042)
- 2016(24135)
- 2015(27086)
- 2014(26696)
- 2013(26866)
- 2012(25301)
- 2011(23255)
- 2010(23325)
- 2009(21753)
- 2008(21474)
- 2007(19280)
- 2006(17167)
- 2005(15529)
- 学科
- 济(119829)
- 经济(119717)
- 管理(64280)
- 业(60548)
- 方法(47940)
- 企(46287)
- 企业(46287)
- 数学(42746)
- 数学方法(42396)
- 中国(31020)
- 农(29623)
- 财(26381)
- 学(26326)
- 地方(26297)
- 贸(24328)
- 贸易(24319)
- 易(23640)
- 业经(22716)
- 农业(20307)
- 制(19423)
- 环境(17833)
- 融(16716)
- 金融(16712)
- 银(16404)
- 银行(16330)
- 地方经济(15852)
- 和(15841)
- 行(15694)
- 出(14545)
- 务(14302)
- 机构
- 大学(367202)
- 学院(362579)
- 济(161963)
- 经济(159040)
- 研究(136528)
- 管理(131114)
- 理学(113490)
- 理学院(111991)
- 管理学(110026)
- 管理学院(109350)
- 中国(101364)
- 科学(85325)
- 京(78163)
- 所(71622)
- 农(71090)
- 财(70593)
- 研究所(65665)
- 中心(60006)
- 业大(57798)
- 财经(56916)
- 农业(56440)
- 江(54102)
- 经济学(52612)
- 经(51917)
- 北京(49089)
- 院(48609)
- 范(47760)
- 经济学院(47549)
- 师范(47180)
- 科学院(42675)
- 基金
- 项目(244995)
- 科学(192606)
- 基金(181467)
- 研究(169673)
- 家(162761)
- 国家(161509)
- 科学基金(135514)
- 社会(112024)
- 社会科(106317)
- 社会科学(106286)
- 基金项目(95699)
- 省(92806)
- 自然(88194)
- 自然科(86204)
- 自然科学(86166)
- 自然科学基金(84693)
- 划(80390)
- 教育(76391)
- 资助(73745)
- 编号(63830)
- 重点(56584)
- 部(54957)
- 发(54266)
- 成果(51980)
- 创(50324)
- 国家社会(48459)
- 科研(47577)
- 创新(47406)
- 计划(46499)
- 教育部(46229)
- 期刊
- 济(178021)
- 经济(178021)
- 研究(109126)
- 中国(68616)
- 学报(67678)
- 农(63883)
- 科学(59709)
- 财(53448)
- 大学(49284)
- 学学(46985)
- 管理(46309)
- 农业(43096)
- 融(32009)
- 金融(32009)
- 经济研究(30727)
- 教育(29859)
- 财经(29375)
- 技术(27334)
- 业经(25520)
- 经(25429)
- 问题(24172)
- 业(23829)
- 贸(22619)
- 国际(19808)
- 技术经济(19191)
- 世界(19147)
- 版(18846)
- 统计(18057)
- 资源(17093)
- 业大(16734)
共检索到5425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腰华 王振华 张广胜
按照东北、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大西南、大西北八大经济区划分法对中国20032012年1902个县域的经济增长从空间相关性进行检验和分析,发现中国县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关系。空间杜宾模型分析表明,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区域内溢出效应明显,对经济增长的区域间溢出效应为负;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金融深化程度和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因此,县域经济发展需创新县域协调发展制度,促进资源与市场的县域互补;以新型城镇化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创新和激活县域金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腰华 王振华 张广胜
按照东北、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大西南、大西北八大经济区划分法对中国2003~2012年1902个县域的经济增长从空间相关性进行检验和分析,发现中国县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关系。空间杜宾模型分析表明,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区域内溢出效应明显,对经济增长的区域间溢出效应为负;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金融深化程度和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因此,县域经济发展需创新县域协调发展制度,促进资源与市场的县域互补;以新型城镇化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创新和激活县域金融制度,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和保障;此外,坚持"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强化县域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服务职能和效率职能。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吴常艳 黄贤金 李丽
运用空间自相关和收敛方法分析了非洲经济体2003—2010年的经济增长空间格局,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检验非洲经济体之间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非洲经济体空间溢出的溢出路径。最后,运用GIS空间关联技术模拟了空间溢出效应对非洲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非洲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增长不存在α、β收敛趋势,也不存在俱乐部收敛,且形成了以埃及、尼日利亚、南非等国家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极"。②空间溢出效应对非洲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初级教育、矿产资源开发、国家财政支出、国际贸易等因素是非洲经济体空间溢出的主要路径。③毗邻区域的随机震荡冲击对非洲经济体核...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珊
文章基于1978—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包含时间效应、空间效应与时空交互效应的动态面板空间杜宾模型,探究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并进一步构建双区制面板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在不同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区域之间,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的异质性。研究发现:社会保障支出在短期与长期均促进了本省份的经济增长,同时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在时间上存在差异性,短期内抑制了其他省份的经济增长,长期内促进了其他省份的经济增长,且省份间的空间溢出效应大于省份内的影响效应;在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处于低区制与高区制两种状态下,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显著差异,与低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地区相比,高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更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金金
综合经济增长理论和旅游经济自身特性,运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空间依赖性,空间杜宾面板模型是最佳研究模型;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增长是典型的生产要素、内生技术、制度质量驱动型;旅游资源禀赋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显著。旅游从业人员数、地区环境氛围的"截流效应"显著;旅游从业人员数、地区环境氛围、旅游企业固定资产的负向扩散效应远大于其直接效应。旅游专利数、地区价格水平的作用均不显著。据此,提出实现旅游经济持续、高效增长,以及区域旅游协调、联动发展的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轲
本文以中原城市群30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视角探究商贸流通业聚集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中原城市群商贸流通业聚集水平呈现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商贸流通业聚集对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从空间效应分解来看,在地理邻接矩阵下,商贸流通业聚集对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在1%水平下呈正向显著性。在经济距离矩阵下,商贸流通业聚集对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和总效应产生的负向作用超过直接效应的正向作用。为更好推动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增长,本文提出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积极展开跨区域合作、推动区域间交通运输发展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林 张勇
文章利用中国2010-2017年的省级空间面板数据,建立基于地理空间权重矩阵的面板模型,研究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政府科技投入驱动区域经济合理、平稳增长。研究结果表明:近15年来,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各省经济发展水平高,而且被其他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份所包围;西部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并且周围都是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通过对四种集聚模式的统计学分析得出区域经济增长与中国科技创新和政府科技投入成正比关系。基于以上结论,文章提出了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科技投入避免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潘文卿
本文使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工具研究了1988-2009年间中国各省区人均GDP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特征,结果显示:一方面,存在着全域范围的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并且这种相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增大;另一方面,局域相关也显示出中国局域性的空间集聚特征越来越明显。以一个表征市场潜能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为基础,本文通过计量分析进一步考察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经验分析表明,空间溢出效应是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市场潜能每增长1%,地区人均GDP增长率将提高0.47%,超过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弹性值。当然,实证分析也发现这种空间溢出效应会随着地区间距离间隔的增加而减...
关键词:
区域关联 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建新
通过构建国民收入决定的新经济地理结构方程,以"真实市场潜能"指标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进行测算发现:2002-2011年,两期市场潜能比每提高1%,会导致两期国民收入比提高0.671%,显著高于国内前期同类研究结论;在恰当处理"生成回归元"问题所致变量变异性不足后,该数值仍在5%的水平下统计显著。回归还表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交通费用逐年下降,促进全国各区域真实市场潜能水平提升的接壤(邻省)因素效应逐年增强,全国区域内贸易联系进一步加强。应继续改善以铁路、高速公路等为主的基础交通设施条件,不断降低区域间贸易壁垒,加快区域融合,为保持进而提升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区域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效应 真实市场潜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管华宇
本文基于京津冀地区2000-2017年的城市商贸服务业面板数据,在考虑省级行政边界屏蔽效应条件下,通过构建空间SDM模型和两区制SDM模型,实证检验了京津冀地区商贸服务业的空间经济增长与边界溢出效应。基于空间SDM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京津冀地区商贸服务业的总体空间溢出在1%置信水平下呈显著正向溢出;各地级市商贸服务业发展对本市第三产业GDP增长贡献度为0.125,对周边城市第三产业GDP增长贡献度为0.026。在纳入省级行政边界因素后的两区制SDM模型实证检验发现,京津冀地区商贸服务业的空间溢出在行政边界效应下不存在β收敛特征,商贸服务业发展强化城市联动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依然成立;省级行政边界城市与非边界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对第三产业GDP增长的溢出弹性分别为0.048和0.059,反应京津冀地区行政边界对商贸服务业的空间溢出的抑制效应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艾麦提江·阿布都哈力克 白洋 邓峰 卓乘风
文章借助DEA方法和空间杜宾模型,比较分析全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沿线地区硬软性基础设施投资绩效及其对经济增长集约化的空间效应。研究显示:丝绸之路经济带硬性基础设施投资处于较高的技术效率水平;区域经济增长集约化呈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与全国比较,硬性基础设施投资绩效对经济带的效应明显,尤其是对西北地区产生的本地和溢出效应最大;软性基础设施投资绩效虽然明显提高整个经济带的集约化水平,但对西北地区产生负向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艾麦提江·阿布都哈力克 白洋 邓峰 卓乘风
文章借助DEA方法和空间杜宾模型,比较分析全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沿线地区硬软性基础设施投资绩效及其对经济增长集约化的空间效应。研究显示:丝绸之路经济带硬性基础设施投资处于较高的技术效率水平;区域经济增长集约化呈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与全国比较,硬性基础设施投资绩效对经济带的效应明显,尤其是对西北地区产生的本地和溢出效应最大;软性基础设施投资绩效虽然明显提高整个经济带的集约化水平,但对西北地区产生负向溢出效应。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航 张雅雯
选取长江中游城市群28个地级市,在对其2010-2019年的物流产业集聚程度进行测算的基础上,运用ESDA方法对这些城市经济增长水平的空间相关性进行判断,并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城市群物流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研究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28个地级市的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负相关性,且其空间关系较为稳定;城市群内空间集聚模式变化较小,呈现出较强的空间锁定性;物流产业集聚对于城市群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管卫华 吴小妮 王浩 张惠 吴连霞
生产要素变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演化具有重要影响。论文基于1990—2020年29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Mann-Kendall方法将中国市域经济增长划分为1990—2012年和2013—2020年两个阶段,进一步采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不同阶段生产要素变动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区域经济始终保持增长趋势,区域经济高速增长区已由东部沿海地区逐步转移到内陆地区,增长格局由明显的“东西”差异向“东西”和“南北”差异并存转变。(2)生产要素变动的空间分布格局存在明显的差异。资本存量比重大的区域由东北地区、环渤海地区连片分布逐渐向东南沿海地区转移,同时在中西部的核心城市零星分布;从业人员增量格局中东南高、西北低的局面始终存在,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城市群;资本深化水平和要素投入产出效率总体上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深化程度和效率较高的地区仍为几个核心城市群。(3)生产要素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在不同时段有一定差别,两个阶段对区域经济增长起主要促进作用的要素分别是要素投入产出效率和从业人员数。研究结果可为新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方超 罗英姿
本文利用我国1996-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基于Lucas模型的分解,检验教育人力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别采用差分GMM、系统GMM以及空间GMM的工具变量法,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探讨教育人力资本溢出的增长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教育人力资本及溢出效应均有利于我国经济增长,而地理空间上的人力资本则表现出显著的聚集态势。全域空间自相关性较强,同时伴随着局域的显著性差异,教育人力资本空间溢出后,其弹性产出的增长效应为0.05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