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64)
- 2023(12907)
- 2022(11231)
- 2021(10851)
- 2020(8782)
- 2019(20446)
- 2018(20212)
- 2017(38471)
- 2016(20838)
- 2015(23562)
- 2014(23326)
- 2013(23249)
- 2012(21372)
- 2011(19509)
- 2010(19228)
- 2009(17490)
- 2008(16764)
- 2007(14269)
- 2006(12404)
- 2005(10944)
- 学科
- 济(88838)
- 经济(88753)
- 管理(56699)
- 业(50932)
- 企(40745)
- 企业(40745)
- 方法(39532)
- 数学(34811)
- 数学方法(34494)
- 中国(24843)
- 农(23175)
- 地方(20550)
- 学(19696)
- 财(18408)
- 业经(18113)
- 贸(17100)
- 贸易(17091)
- 环境(17079)
- 易(16630)
- 农业(15575)
- 和(14531)
- 制(14057)
- 理论(12590)
- 划(12503)
- 银(12271)
- 银行(12236)
- 技术(12204)
- 融(12193)
- 金融(12190)
- 行(11762)
- 机构
- 大学(297593)
- 学院(294126)
- 济(121918)
- 经济(119521)
- 管理(117182)
- 研究(104936)
- 理学(102290)
- 理学院(101069)
- 管理学(99468)
- 管理学院(98953)
- 中国(77905)
- 科学(65894)
- 京(64590)
- 所(52471)
- 财(51367)
- 研究所(48547)
- 农(46455)
- 中心(46119)
- 业大(43895)
- 财经(42238)
- 北京(41393)
- 范(40421)
- 师范(40096)
- 江(40042)
- 经(38722)
- 院(38529)
- 经济学(37049)
- 农业(36336)
- 经济学院(33483)
- 师范大学(32992)
- 基金
- 项目(209715)
- 科学(165697)
- 基金(154026)
- 研究(153228)
- 家(135052)
- 国家(134008)
- 科学基金(114528)
- 社会(97552)
- 社会科(92438)
- 社会科学(92412)
- 基金项目(82263)
- 省(78892)
- 自然(74202)
- 自然科(72394)
- 自然科学(72378)
- 自然科学基金(71056)
- 教育(68719)
- 划(67861)
- 资助(62953)
- 编号(61213)
- 成果(49185)
- 重点(47265)
- 部(46878)
- 发(45590)
- 创(43033)
- 课题(41947)
- 国家社会(40752)
- 创新(40244)
- 教育部(39959)
- 科研(39934)
- 期刊
- 济(129745)
- 经济(129745)
- 研究(87219)
- 中国(53108)
- 学报(47044)
- 科学(44941)
- 农(41880)
- 管理(40994)
- 财(35297)
- 大学(35241)
- 学学(33115)
- 教育(30839)
- 农业(30011)
- 技术(23440)
- 融(22652)
- 金融(22652)
- 经济研究(21105)
- 业经(19981)
- 财经(19881)
- 问题(17061)
- 经(16950)
- 业(16053)
- 资源(15950)
- 图书(15849)
- 科技(14738)
- 理论(14093)
- 贸(13868)
- 技术经济(13847)
- 世界(13320)
- 版(12935)
共检索到4212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昌顺 谢高地 曹淑艳 冷允法 肖玉
生态功能区划是依据区域生态因子、生态系统类型、生态服务功能、生态系统受胁迫过程与效应、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等特征的空间异质性而进行的地理空间分区,其目的是明确国家或区域生态安全重要区域,分析区域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脆弱区,为资源开发、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提供科学指导,为实施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监管提供基础和前提。在对已有三级生态区划方案的基础上,依据建立的生态功能区划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以中国县域尺度为最小区划单元,采用空间叠置的方法,综合中国土壤侵蚀模数、生态敏感性和生态环境问题(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将中国分成33个水源涵养功能区、57个水土保持功能...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忍 罗秀丽 陈燕纯
论文以中国大陆县域为研究单元,构建乡村地域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半变异函数和地理探测器等模型,对2000—2015年中国乡村多功能指数进行综合测评,揭示中国县域乡村地域多功能的空间分异特征,定量识别乡村地域多功能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乡村地域多功能在空间上呈现出平原、东部沿海等地区高值集聚,高原、山地等地区低值集聚,各县域乡村地域多功能整体呈现出逐渐提升态势;②经济发展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对乡村地域多功能的贡献率逐渐增大,农业生产功能和生态保育功能对乡村地域多功能的贡献率逐渐减小;③2000—2015年,中国大陆范围内县域乡村地域多功能空间自相关范围和强度总体呈现减小的趋势,随机性因子成为乡村地域多功能空间分异的主要驱动力;④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是影响乡村地域多功能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各影响因素之间的两两交互作用会增强乡村地域多功能的空间分异;社会环境因素对乡村地域多功能空间分异的影响程度逐渐上升,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逐渐下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高同彪 刘云达
根据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区位属性和发展水平,可将其分为东北区域、西北区域、西南区域和中南区域四个片区,各区内县域经济发展普遍存在内生动力不足、限制开发与贫困属性长期并存、生态屏障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发展约束等问题。综合看,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经济发展缓慢的影响因素在于财政赤字不断增大、人力资源流失、主导产业规划滞后、第三产业活力不足。进一步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经济发展,应积极发展绿色经济,突出县域差异化;培育特色经济,打造绿色服务业增长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以"重点工程"和"品牌工程"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建立与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经济特征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构建重点生态功能区与其他主体功能区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玉龙 马俊杰 田萍萍 武征 孙愿
在阐述生态经济区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生态规划文件,构建了黄土高原区县域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的指标体系,并选取了较为流行的区划方法——聚类分析法。通过对吴起县的实证分析发现,该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可用于黄土高原区县域生态经济区划。
关键词:
生态经济功能区划 县域 黄土高原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皮泓漪 夏建新
基于生态资产内涵,构建由自然资源价值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组成的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资产价值评估指标体系,核算并分析了宁夏自治区泾源县从2000年到2015年生态资产价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泾源县2000年和2015年的生态资产价值分别为87. 79亿元和98. 09亿元,其中自然资源价值所占比例分别为60. 72%和59. 62%;与2000相比,2015年泾源县除湿地资源价值、气体调节价值及耕地资源价值减少外,其它生态资产指标的价值均不同程度增加,其中以休憩娱乐价值和林地资源价值增幅最大,分别为131. 56%和81. 28%。
关键词:
生态资产 价值评估 指标体系 泾源县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闫玉玉 曹宇 谭永忠
研究目的:以浙江省青田县为例,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和方法构建具有不同安全水平的综合安全格局,探讨土地利用管理中的生态用地保护途径,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土地管理中的生态用地保护提供借鉴。研究方法:利用景观安全格局法和GIS空间分析法构建区域景观安全格局,并依此展开生态用地保护研究。研究结果:研究区低、中、高水平安全格局下生态用地面积分别为1445.31 km~2、327.87 km~2、171.09 km~2,分别占全县面积的58.34%、1.32%、0.69%。低水平安全格局下的生态用地是维持区域生态安全的关键和底线,应以严格的保护为主;中安全水平的生态用地是生态保护核心区的缓冲地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罗庆 李小建 杨慧敏
县域是度量经济发展水平的基本单元,区域开发政策的实施效果在县域层面尤为显著。文章通过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展示了1990年~2010年中国县域经济格局在空间上的演变状况。研究发现,在经济总体格局上,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强的空间自相关,相似地区在空间上集聚分布;热点区域主要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冷点区域集中于西北和西南地区。从热点区域与冷点区域的时空变迁来看,中国县域经济空间格局的自组织性越来越强,空间分异格局中的随机成分不断降低,热点区域范围扩大,并呈现出向北和向西移动的趋势,而冷点区域的范围有所减少。1990年~2010年时段中国县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格局存在着较明显的变化,增...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伶 张大红 王金龙 李亚云
生态安全与国防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等已具有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成为构成国家安全、区域安全的重要内容。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生态系统,其安全程度将影响地球的生态平衡,并决定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未来资源的永续利用。研究基于森林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系统交互的内在机理,从森林生态的自身状态与人类活动产生的压力两个视角全面考量森林生态系统的安全程度,选取了5省15个县为森林生态安全评价试点县域,对其1999~2013年森林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本研究的初衷是将森林生态安全指数以年报制度的形式作为地方政府常规的统计工作,其结果可以为我国的森林生态安全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帅 姚顺波 侯孟阳 翁飞龙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对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至关重要。文章基于2000-2021年中国县域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中国县域公共服务指数变化呈现出“N”型态势,中国西部区域的公共服务指数上涨幅度较大。此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能有效提升县域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且政策实施时间越久,促进效应越强。该政策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创新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而财政自给率与经济集聚水平在该政策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此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还具有促进邻近县域公共服务供给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春 谭学通
县域普惠金融的均衡化发展是助推国家金融战略实施的重要环节。文章采用中国2007—2017年1 972个县域数据,考察县域普惠金融发展的时空格局、演进趋势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县域普惠金融整体水平较低,且呈稳步上升趋势;县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存在显著且随时间扩大的地区差距,并具有显著空间正自相关,且高热点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和成渝城市群;县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演化趋势存在显著的"俱乐部趋同"和"马太效应",同时处于高水平县域的普惠金融发展具有最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就全国而言,公共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与本地及周边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存在显著正向关系,而就地区(东中西)而言,各影响因素差异性明显。最后,依据实证结论得出相关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学波 杨成凤 宋金平 李伟
采用探索性空间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以及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两个指标,基于中国835个省际边缘县域1992—2012年多年份人均GDP数据,从全国、地带和省区三个尺度探讨了中国省际边缘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全国尺度上,省际边缘县域经济水平在1992、2002和2012年3个时间节点上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且有所增强,空间关联类型总体格局稳定,集聚特征明显,空间自关联类型的格局演变反映了中国经济扩散与经济梯度的空间转移;东、中、西三大地带尺度方面,地带内部省际边缘县域的差异大于省区间的差异且发展趋势一致,地带间的省际边缘县域经济差异和演化趋势具有显著的梯度性,地带间省际边缘县域的经济差异大于省区间的差异,三大地带省际边缘县域经济绝对差异逐渐扩大,相对差异中、西部地带有扩大趋势;省区尺度上,省际边缘县域与省区经济发展平均水平的差异显著增大,绝对差异的增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根据经济差异的发展趋势可分为四种类型。在经济差异的形成机理方面,影响因素可以分为资源环境、历史基础、人文要素、区域政策等一般因子和空间近邻效应、省际边缘区位等特殊因子。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任丽霞 孙焕章 王梅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县域城镇化由于具有独特的优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生态功能区的县域城镇化还有产业受限等与众不同的特点。在分析县域城镇化存在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产城互动、土地开发、争取国家财政支持等生态功能区城镇化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
县域城镇化 生态功能区 河北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佳慧 黄麟 曹巍 吴丹
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县域承担着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重使命,如何实现生态与发展互促共进及生态产品价值化是当前面临的极大难点,生态资产损益核算为量化区域资源有偿使用、生态保护修复、生态文明绩效评价等提供了有效途径。以浙江省嵊州市作为长三角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典型县域,基于栅格尺度评估了近20年生态资产存量与流量时空动态变化,并利用地理探测器结合人类活动类型监测分析了生态资产损益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0—2018年,由于森林生态资产质量降低及面积减少,嵊州市近60%区域的生态资产存量呈减少趋势,而生态资产流量总价值与单位面积价值均增益10%以上。相对于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对嵊州市生态资产损益平均贡献度更大,为17%。县域城镇化导致粮食供给轻微减损,70%以上乡镇生态资产增益,特别是石璜镇生态保护成效较突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友孝 陈长春
按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遵循资源分布的地域分异规律,论述了中国县域资源的地域组合结构的分类问题。首先对采用多因素综合作用、自然资源与经济资源兼容组合、资源优势、资源系统良性循环等原则进行了必要性的论证;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其分类方法进行了具体说明,其主要步骤是在确定10种主要的县域资源,建立相关分类指标体系的前提下,鉴于威弗组合指数对于划分县域资源组合结构类型的可行性,运用改造过的模型,确立县域资源地域组合结构类型的划分程序与计算方法。最后,按此分类法,把我国县域资源地域组合结构类型划分为自然资源型、自然资源主导型、自然资源与经济资源混合型、经济资源主导型、经济资源密集类等5个一级类型及其下属的8个...
关键词:
县域资源组合 结构类型 威弗指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姜玲 荣秋艳
县域经济逐渐成为党和国家经济战略的重点,并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详细综述和分析了国内专家学者对建国以来县域经济的研究,认为目前我国对县域经济的研究越来越丰富,在历史分析、区域差异研究、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探讨不断深入。但是在制度变迁背景下的系统性、全面性研究还比较匮乏,很多研究将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割裂开来,过于夸大县域经济对区域经济差异作用的现象也值得我们注意。笔者建议未来我国的区域经济政策框架必须在以县作为基本空间单元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基于市和县客观经济联系和经济贡献进行区域差异的空间分类分析和相应的分类改革研究。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地位 功能 区域经济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