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47)
2023(8906)
2022(7880)
2021(7630)
2020(6504)
2019(15458)
2018(15373)
2017(29124)
2016(16147)
2015(18940)
2014(19348)
2013(19412)
2012(18466)
2011(16873)
2010(17168)
2009(16001)
2008(16410)
2007(14970)
2006(13079)
2005(12173)
作者
(48055)
(40320)
(40156)
(38862)
(25736)
(19411)
(18537)
(15741)
(15221)
(14660)
(13876)
(13529)
(12923)
(12854)
(12773)
(12561)
(12375)
(11887)
(11745)
(11656)
(10283)
(9991)
(9893)
(9159)
(9114)
(9050)
(9031)
(8977)
(8259)
(8228)
学科
(71269)
经济(71195)
管理(43188)
(41127)
方法(32522)
(31694)
企业(31694)
数学(29007)
数学方法(28702)
中国(22266)
(20423)
(18639)
(16654)
贸易(16645)
(16258)
(15206)
(14284)
业经(13361)
农业(13051)
(12586)
银行(12563)
地方(12440)
(12000)
(11251)
金融(11249)
(10957)
财务(10925)
财务管理(10881)
(10614)
企业财务(10199)
机构
大学(241343)
学院(239762)
(105649)
经济(103490)
研究(86933)
管理(86294)
理学(72447)
理学院(71569)
管理学(70362)
管理学院(69905)
中国(69400)
(52654)
科学(51401)
(49394)
(45589)
(41617)
研究所(40904)
中心(40018)
财经(38641)
(37376)
(34970)
北京(34559)
经济学(33985)
业大(33639)
农业(32656)
(31899)
师范(31615)
经济学院(30744)
(30368)
(29714)
基金
项目(146747)
科学(113735)
研究(109342)
基金(105655)
(91793)
国家(91042)
科学基金(76036)
社会(68294)
社会科(64617)
社会科学(64598)
(55287)
基金项目(54802)
教育(50903)
(47327)
自然(47198)
自然科(46063)
自然科学(46044)
资助(45288)
自然科学基金(45236)
编号(44869)
成果(38351)
(34087)
重点(33602)
(32177)
课题(31747)
(29653)
中国(29234)
教育部(29113)
国家社会(28651)
(28587)
期刊
(120583)
经济(120583)
研究(77012)
中国(50456)
(39536)
(38253)
学报(37008)
科学(33362)
管理(30727)
大学(27619)
教育(27561)
学学(25554)
农业(25495)
(25003)
金融(25003)
技术(21311)
经济研究(19913)
财经(19888)
业经(18241)
(17233)
问题(16825)
(16132)
(14371)
国际(14000)
世界(13203)
技术经济(12735)
图书(12498)
统计(11808)
理论(11744)
(11392)
共检索到375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振宇  
文章就"去杠杆"这一热点问题展开,分析了中国的负债问题和"去杠杆"的可行方案。文章首先分类分析了中国的常见负债类型以及各种类型负债对应的潜在风险程度,其次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中国高杠杆率的成因,最后就中国"去杠杆"问题展望开来,提出了未来中国债务水平的可能发展方向以及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唐建伟  
企业杠杆率过高可能导致企业债务风险及金融系统的不稳定,而近年来中国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已经上升到全球最高的国家之列,企业去杠杆迫在眉捷。在企业去杠杆的方法上,目前市场上的四种主要方法在中国当前经济环境下都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笔者认为杠杆率高企问题主要出在旧的经济增长模式上,因此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根本之策在于中国经济转型,在主动调降并淡化GDP增长目标的同时,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增长动能转换,消除企业杠杆率上升的宏观环境。同时通过金融和国企改革来建立去杠杆的长效机制,从制度上消除杠杆率持续上升的土壤。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惺惟  
7月14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当前,分析中国的金融风险问题,有一个基本的背景就是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会导致不良贷款率的提升,增加银行的信贷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金融危机往往发生在技术革命和所谓的经济奇迹之后,因为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永功  
影响利率杠杆力度因素探析刘永功利率杠杆是引导资金流向、流量的工具,是货币当局贯彻国家意志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利率杠杆力度是国家通过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利率体系、利比、利差、利率水平,从不同角度分割借贷双方利益,调节资金供求关系,引导资金的流向...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淼  
居民部门杠杆率的结构及变动情况居民部门杠杆率不断上升,由2008年的17.9%上升至2019年一季度末的54.3%,研究居民部门杠杆率结构的变化需要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进行分析。金融资产增速较快但非金融资产占比仍旧较高。从资产构成看,居民部门资产分为两部分:一是包括房产、车产在内的非金融性资产,二是现金、股票、基金和债券等在内的金融性资产。金融资产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忠民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金融杠杆已从宏观层面的经济调控渗透到微观层面包括市场主体经营决策在内的几乎所有经济活动当中,在经济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杠杆不同于其他金融工具,其在发挥功能作用的同时,一旦管理不当,结果可能适得其反,以致产生预想不到的破坏性,小到导致企业破产,大到引发系统性金融、经济危机。如何有效运用、管理和配置杠杆,是当前国民经济尤其是金融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而从历史角度分析杠杆的演变去向,能为我们理清未来处理杠杆问题的思路。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商瑾  
杠杆率一般涉及居民、企业(金融部门和非金融部门)、政府三个部门,其测度通常采用微观经济部门资产负债表中的比值。为了分析杠杆率的影响机制,本文选用负债/GDP指标、负债/资产指标来综合衡量企业杠杆率。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杠杆率增速迅猛。根据国际清算银行估算,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我国经济整体杠杆率为255%,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当中属于中等水平。其中,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较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洪朝伟  
债务水平过度上升将对金融稳定产生重大的威胁,宏观上常用债务与GDP的比值衡量杠杆率水平。我国杠杆主要来自于非金融企业部门,中国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远高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去杠杆刻不容缓。美国、日本去杠杆经验表明,实行杠杆转移、提供宽松的货币环境、去除落后产能、合理处置僵尸企业是决定去杠杆工作能否成功的关键。结合我国实际杠杆率水平及美国、日本去杠杆的国际经验,本文提出了我国去杠杆的政策建议:科学看待杠杆转移,政府增加惠民生支出,为居民部门提供保障;加强技术创新;供给侧和需求侧共同发力,去除落后产能;分类处置僵尸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高哲理  尹振涛  
本文首先对我国外债的构成、规模及期限结构进行了统计分析,概括了我国外债的结构特征和期限特征。其次,文章对2015年至2016年一季度的外债去杠杆周期中我国外债整体规模和部门结构变化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着重分析了其他接受存款公司和其他部门两类非政府部门的外债去杠杆的表现与特点。随后,文章分析了国外利率、人民币汇率及外贸规模变化等因素对两类非政府部门外债去杠杆产生影响的微观机制。最后,本文对未来外债走势进行分析,并对非政府部门应对外债风险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高哲理  尹振涛  
本文首先对我国外债的构成、规模及期限结构进行了统计分析,概括了我国外债的结构特征和期限特征。其次,文章对2015年至2016年一季度的外债去杠杆周期中我国外债整体规模和部门结构变化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着重分析了其他接受存款公司和其他部门两类非政府部门的外债去杠杆的表现与特点。随后,文章分析了国外利率、人民币汇率及外贸规模变化等因素对两类非政府部门外债去杠杆产生影响的微观机制。最后,本文对未来外债走势进行分析,并对非政府部门应对外债风险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擎  孟世超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然而企业杠杆率却呈现"逆周期"上升,同时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杠杆率呈现"所有制分化"。上述中国企业杠杆率特有的周期演变机制有待探索。在优质资产相对缺乏和政府影响力较为强大的背景下,预算软约束和政府隐性担保对企业杠杆率的周期变化具有深刻的影响。本文基于Dewatripont and Maskin(1995)关于预算软约束的建模思想,引入经济基本面和政府隐性担保,考察了企业与银行间借贷博弈的均衡性质,进而探究了企业杠杆率在不同经济基本面下的变化规律。本文的理论模型证明,给定隐性担保水平,企业杠杆率的周期性取决于预算软约束的周期性,随着经济形势由差转好,预算软约束先增强后减弱,企业杠杆率逐渐从"周期性不定"转为"逆周期"变化。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政府隐性担保的内生选择路径,发现其周期性变化对企业杠杆率周期演变过程中的所有制结构分化具有解释力,在其"递减型"或"倒U型"路径下,民营企业杠杆率周期性不定,国有企业杠杆率则在较长区间内呈"逆周期性"。本文最后还将现实中的有关政策措施纳入模型,讨论了机制优化的思路及其对企业杠杆率周期性的影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枢川  
无论从企业层面还是国家层面,杠杆率都是衡量债务风险的通用指标。在企业财务中,杠杆率一般用公司权益资本与资产负债表中总资产的比率衡量。但是在国家层面,由于权益资本和总资产都难以进行测算,因此一般使用负债总量占GDP的比例进行衡量,严格来说,这是债务率的概念。杠杆修复之所以重要,与私人部门的杠杆活动具有明显的顺周期特性有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迅雷  
谈到日本的经济问题,人们一般会习惯性地想起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资产泡沫破灭和经济硬着陆以及"失去的二十年",但大家对日本经济"失去的二十年"的原因却看法不一。反观美国,2008年史无前例的次贷危机后,仅仅七年后经济就呈现强劲复苏之势。当前,中国正面临金融监管加强和金融去杠杆的紧迫任务,如何借鉴日美经济的去杠杆经历,选择中国式去杠杆的可行路径,已经成为非常现实的问题。本文认为,中国经济更现实的选择是稳杠杆和转杠杆,重点是通过金融监管体制和激励约束机制改革,降低金融部门的杠杆率,以此来带动国企和地方政府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迅雷  
谈到日本的经济问题,人们一般会习惯性地想起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资产泡沫破灭和经济硬着陆以及"失去的二十年",但大家对日本经济"失去的二十年"的原因却看法不一。反观美国,2008年史无前例的次贷危机后,仅仅七年后经济就呈现强劲复苏之势。当前,中国正面临金融监管加强和金融去杠杆的紧迫任务,如何借鉴日美经济的去杠杆经历,选择中国式去杠杆的可行路径,已经成为非常现实的问题。本文认为,中国经济更现实的选择是稳杠杆和转杠杆,重点是通过金融监管体制和激励约束机制改革,降低金融部门的杠杆率,以此来带动国企和地方政府降杠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益言  
杠杆率作为宏观经济领域的重要指标,一直以来都受到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关注。对一国杠杆率的衡量既可以按照家庭、非金融企业、金融企业和政府四个部门分别进行,也可以将各部门杠杆率加总以计算一国总杠杆水平。近年来,国际社会对私人部门(包括家庭部门和企业部门)的杠杆率愈发关注,多项研究表明,私人部门杠杆高企已成为金融危机的重要预警指标。从债务的绝对水平看,私人部门的负债率和经济增长存在倒U型关系。如果债务比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