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40)
2023(13867)
2022(11981)
2021(11502)
2020(9437)
2019(22070)
2018(21698)
2017(42373)
2016(22838)
2015(25751)
2014(25538)
2013(25183)
2012(23371)
2011(21224)
2010(21067)
2009(19216)
2008(18613)
2007(16037)
2006(14166)
2005(12544)
作者
(63949)
(53256)
(52492)
(50398)
(33968)
(25248)
(23905)
(20928)
(20213)
(18975)
(17970)
(17964)
(16935)
(16621)
(16511)
(16315)
(15847)
(15539)
(15245)
(14968)
(13134)
(13061)
(12622)
(11996)
(11878)
(11766)
(11684)
(11537)
(10660)
(10421)
学科
(92572)
经济(92468)
管理(64751)
(61404)
(49488)
企业(49488)
方法(42509)
数学(37552)
数学方法(37146)
中国(28469)
(25607)
(23011)
(19779)
贸易(19771)
业经(19557)
(19315)
(18367)
地方(17176)
农业(16959)
(16743)
环境(14754)
(14541)
银行(14509)
(14494)
(14251)
技术(13956)
(13934)
理论(13779)
(13594)
(13579)
机构
大学(323606)
学院(321354)
(137968)
经济(135283)
管理(129852)
理学(112843)
研究(111735)
理学院(111647)
管理学(109987)
管理学院(109408)
中国(84148)
(68906)
科学(66324)
(61601)
(55090)
研究所(50384)
财经(49734)
中心(49555)
(48012)
(45573)
业大(45046)
(44548)
北京(44254)
(42394)
经济学(42273)
师范(42100)
(40617)
经济学院(38213)
农业(37449)
财经大学(37155)
基金
项目(220908)
科学(175305)
研究(164651)
基金(162606)
(140782)
国家(139644)
科学基金(120360)
社会(105274)
社会科(99889)
社会科学(99867)
基金项目(85559)
(82786)
自然(77019)
自然科(75250)
自然科学(75235)
教育(75146)
自然科学基金(73897)
(70553)
资助(67630)
编号(66587)
成果(54503)
(50477)
重点(48933)
(47137)
课题(45678)
(45635)
教育部(43760)
国家社会(43737)
创新(42516)
人文(42360)
期刊
(146617)
经济(146617)
研究(99681)
中国(58464)
管理(47027)
学报(46951)
科学(45183)
(43729)
(43607)
大学(36111)
教育(35629)
学学(33781)
农业(30991)
(28760)
金融(28760)
技术(26587)
经济研究(24708)
财经(23985)
业经(22829)
(20557)
问题(19173)
(16987)
图书(16490)
(16170)
理论(15712)
技术经济(15626)
世界(15112)
科技(14847)
国际(14763)
现代(14534)
共检索到468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唐聪聪  杨伟国  王非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根据国家经济转型发展情况提出的新政,而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任务之一的去产能思想和实践早已有之。本文以中央政府工作报告和"五年规划(计划)"纲要为主,梳理去产能政策并归纳界定历年去产能政策影响的重点行业。在此基础上,将去产能政策的重点行业和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2013)进行匹配,基于劳动经济学的视角,从劳动者个体微观层面出发,运用Logit回归等实证分析方法,剖析去产能政策对不同行业内劳动者的工作变动、就业结构转换和失业等方面的影响。研究表明,去产能重点行业内的劳动者在进行工作转换时更多地流出到采矿业、制造业与建筑业等去产能重点行业以外的行业,同时,去产能重点行业内的劳动者相比其他行业劳动者在结束第一份工作时更多地转为失业状态。通过对历年去产能政策重点行业内劳动者就业状况的实证研究,为去产能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提供新的视角和证据,也可以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未来的更好实施提供借鉴指导。
[期刊] 改革  [作者] 史珍珍  段宜敏  
去产能职工就业是目前扩大就业的重要任务之一。基于河北、吉林、辽宁、四川和贵州5个省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去产能职工的分布状况,及其再就业意愿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与20世纪90年代"下岗潮"相比,去产能职工中"4050"仍是主要群体,但从学历上看,去产能职工中大专及以上的较高受教育程度的群体占比较高。去产能职工是否选择"自谋出路"受到性别、年龄和技能的影响显著。基于此,应当对"自谋出路"和安置就业的职工制定差异化政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琴英  王杰  
本文依据产业链分工,将新能源汽车行业划分为上、中、下游3个环节,并利用生产函数法与面板数据校正标准误方法,测度不同环节产能利用率,然后从政府政策支持视角出发,考察直接政府补助、间接政府补助和金融支持下的政策行为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总体以及上、中、下游环节产能利用率的影响效应与作用程度。理论分析与经验数据研究表明,新能源汽车总体以及上、中、下游均存在较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政府偏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政策支持,并对产能利用率产生显著负向作用,但不同政策支持手段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各环节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桂军  
关于产业政策的有效性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学界开始从企业创新视角探讨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但研究多集中在"激励型"产业政策的创新效应上,关于"抑制型"产业政策与企业创新的研究尚属空白。文章以中国政府于2013年颁布的《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为切入点,基于2011-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并利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这项以防止产能过剩行业盲目生产扩张为目的的"抑制型"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显示,相较于不受政策影响的控制组,去产能行业的企业创新水平在《指导意见》实施之后得到了显著提升。进一步地,文章从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双视角考察了《指导意见》促进企业创新的影响路径,结果发现:一方面,《指导意见》在提高去产能企业研发资金配置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提高企业的创新效率显著地促进了企业的创新产出;另一方面,同期实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去杠杆政策也均对《指导意见》促进企业创新产生了正向的调节效应,其中,"一带一路"倡议的调节效应尤为突出。本研究不仅辅证了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具有可观的理论价值,而且诠释了诸如去产能等"抑制型"产业政策的真正内涵:抑制扩张是手段,强化产业是目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安宝  周杰  
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政策效应分析可知,在考察期内去产能政策对降低行业过剩产能有一定效果,对银行资产质量存在负向政策冲击效应,但仅显著存在于焦炭和生铁行业。在等权重原则下构建区域金融生态指数,并以金融生态为控制变量,研究得出金融生态弱化了去产能强度与银行不良贷款率之间的正相关性,其中,经济环境指数与金融环境指数的弱化作用更为显著。在控制银行特征变量下,去产能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政策效应进一步减弱。由此,从内外部治理因素层面为有效降低去产能导致的银行不良贷款短期脉冲式反弹风险提供依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汪海建  薛云燕  周绍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调整经济结构,以推动经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而治理产能过剩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一环,对于促进相关行业有序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产业政策的必要性与有效性仍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本文以中国"去产能"政策为研究对象,从抑制型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出发,使用双重差分法(DID)分析了其对制造业类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和利润等绩效指标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去产能"政策对产能过剩行业的上市企业绩效影响呈现U型关系。短时间内,"去产能"政策会对企业绩效存在负面影响,但从更长时间维度看,则有利于企业绩效水平的提升。另外,本文采用不同的全要素生产率计算方法、更换核心解释变量测度方式以及进行随机分组运算等方法,分析结果依然稳健。本文的研究结果意味着,抑制型产业政策可以成为政府弥补市场失灵、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政策工具。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韩国高  胡文明  
关键词: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于左   史俊荣   罗天羽  
本文从竞争企业间部分所有权角度研究去产能政策对煤炭价格的影响。将去产能政策分为并购重组和产能限制,实证表明并购重组对煤价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产能限制加强了并购重组对煤价的正向影响。将并购重组与部分所有权交互之后,发现两者叠加对煤价具有显著正向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并购重组整体提高了市场势力,尤其对存在部分所有权的企业作用更加明显。本文提出应以公平竞争审查和反垄断尽快恢复煤炭市场竞争机制,进而削平煤炭畸高价格。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雪娇  
经济步入新常态以来,"三去一降一补"成为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定经济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我国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矛盾日益尖锐,布局不合理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特别是在当前电解铝行业用电价不断走高的情况下,产能过剩问题导致电解铝产品价格下跌严重。同时,中西部地区新建、扩建电解铝项目纷纷上马,更加恶化了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矛盾。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韩心灵  韩保江  
"去产能"是当前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第一号任务,也是破解当下PPI连续下降进而导致工业减速和经济下行的第一元凶。然而,产能过剩困境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利益博弈的结果。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得中央控制产能的政策难以有效执行;地方政府之间博弈的结果是双方均陷入"囚徒困境",都会选择过度投资;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博弈结果是地方政府被迫提供更优惠的政策,而企业会冒险加大投资。要破除去产能困境,关键在于设计出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以消除或者弱化地方政府的利益与产能之间的直接关系,纠正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扭曲的激励关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尚希  樊轶侠  封北麟  
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无论是支出政策,还是税收政策,抑或是财政体制的调整,都会给宏微观供需关系带来一定影响。2009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若干化解产能过剩的相关政策。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持续45年,用于对地方和中央企业化解煤炭、钢铁行业过剩产能给予奖补,以出清市场。虽然化解过剩产能的相关政策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仍面临不少问题。下一步应抓住产能过剩的体制性因素,去掉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各类产业政策、对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带来的隐性担保和扶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辛灵  王大树  高鹏飞  
通过美日两国比较研究发现,美日两国在去产能过程中采取的优先淘汰落后产能、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扶持产业创新、刺激市场需求和实施产能国际化转移等措施都收到了较好效果,对中国去产能的操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借鉴美日两国的有益经验,中国在去产能的实践中,要努力做到立足中国现实情况实施去产能、以市场化运作为主导原则、注重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有效实施并购重组、走好产能国际合作之路、注重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双向施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翁洪服  林俊山  
本文通过分析L市去产能过程中政府、企业互动博弈的案例,发现激励相容的政策可以让政府目标与企业家精神得到一定程度的统一。政府应该明确管理者和服务者的定位,对企业家精神要尊重,对违法行为要严厉,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优胜劣汰的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管理服务的作用,让法律、市场倒逼机制在去产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另外,政府应该通过激励相容的政策安排抑制系统性风险累积,要有序可控地释放去产能过程中的金融风险,防范系统风险传染扩散。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纪韶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农民流动就业由少到多,已经成为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农民工政策是国家社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政策影响的评估不仅看政策的制定,还要看政策的实施效果,社会政策的实施质量与社会管理体制、适用政策的群体和政策执行的环境紧密相关。本文从农民工政策环境的变迁、政策调整及实施中的问题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詹婧  赵越  冯喜良  
在受去产能影响的企业中,职工退出意愿不强会制约安置政策作用的发挥,并可能进一步影响去产能目标的平稳实现。文章利用74家去产能企业1 639名职工的调查数据,从职工主观退出意愿入手,分析去产能企业职工的依赖和就业能力对其退出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职工退出意愿普遍不强,长期工作和正式身份带来的惯习依赖及身份依赖对其有抑制作用,情感依赖则具有促进作用;职工就业能力中的适应能力、理论知识、人际沟通能力的提高有效提升了其退出意愿,并对职工情感依赖与退出意愿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促进职工安置的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