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44)
- 2023(19450)
- 2022(16932)
- 2021(15945)
- 2020(13601)
- 2019(31921)
- 2018(31529)
- 2017(59540)
- 2016(32604)
- 2015(37355)
- 2014(37306)
- 2013(36956)
- 2012(34099)
- 2011(30871)
- 2010(30910)
- 2009(28708)
- 2008(28385)
- 2007(24889)
- 2006(21446)
- 2005(19124)
- 学科
- 济(133268)
- 经济(133121)
- 管理(91406)
- 业(86585)
- 企(71527)
- 企业(71527)
- 方法(64792)
- 数学(56990)
- 数学方法(56141)
- 中国(36146)
- 农(35187)
- 财(33188)
- 学(29844)
- 业经(28188)
- 贸(26060)
- 贸易(26048)
- 易(25314)
- 地方(24509)
- 制(23322)
- 农业(23110)
- 理论(22090)
- 务(20992)
- 财务(20901)
- 财务管理(20851)
- 和(20546)
- 企业财务(19721)
- 银(19713)
- 银行(19641)
- 融(19395)
- 金融(19391)
- 机构
- 大学(469182)
- 学院(466292)
- 济(187582)
- 经济(183602)
- 管理(180689)
- 研究(160392)
- 理学(156756)
- 理学院(154968)
- 管理学(151805)
- 管理学院(150989)
- 中国(120319)
- 科学(101615)
- 京(100876)
- 财(83989)
- 所(82209)
- 农(81390)
- 研究所(75251)
- 中心(72956)
- 业大(72880)
- 财经(67771)
- 江(67542)
- 农业(64413)
- 北京(64143)
- 经(61679)
- 范(60942)
- 师范(60244)
- 院(58056)
- 经济学(56768)
- 州(54421)
- 经济学院(51260)
- 基金
- 项目(319050)
- 科学(249165)
- 基金(231353)
- 研究(227167)
- 家(204055)
- 国家(202424)
- 科学基金(172245)
- 社会(141038)
- 社会科(133609)
- 社会科学(133570)
- 省(123760)
- 基金项目(121367)
- 自然(114903)
- 自然科(112265)
- 自然科学(112228)
- 自然科学基金(110192)
- 教育(105635)
- 划(105431)
- 资助(98102)
- 编号(92088)
- 成果(74688)
- 重点(72175)
- 部(70255)
- 发(67271)
- 创(65465)
- 课题(63915)
- 科研(61981)
- 创新(61196)
- 教育部(59656)
- 大学(59461)
- 期刊
- 济(197982)
- 经济(197982)
- 研究(133506)
- 中国(88396)
- 学报(79874)
- 农(72402)
- 科学(71404)
- 管理(64820)
- 财(64192)
- 大学(59629)
- 学学(55990)
- 教育(51267)
- 农业(50195)
- 技术(41843)
- 融(37975)
- 金融(37975)
- 经济研究(33072)
- 财经(32683)
- 业经(31250)
- 经(27989)
- 业(27587)
- 问题(25473)
- 图书(24795)
- 统计(24188)
- 技术经济(22944)
- 版(22809)
- 理论(22696)
- 贸(22046)
- 科技(21615)
- 策(21434)
共检索到681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治国 郭景刚
我国原油价格的上涨和下跌对成品油价格的传导作用存在差异。2009年5月起我国实行的新成品油定价机制(22+4%),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这种涨多跌少的局面。本文利用不对称误差修正模型,针对定价机制实施前后的原油和成品油价格进行分析。由于新成品油定价机制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鉴于此,采用2006年1月-2011年7月的月度数据,选取滞后期为一期(30天)的原油价格上涨和下跌波动系数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虽在一定程度缓解了我国原油和成品油价格的不对称性,但原油成本上涨对成品油价格的影响仍然强烈。实证结果对改革和完善当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赵涤非 杜晓旭 王月玲
选取大米、小麦、大豆和玉米这4个主要粮食品种,利用近十年国际、国内相关的价格数据,考察国际市场对我国粮食价格的传导机制及传导的非对称性问题。通过协整检验和阈值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发现小麦和大米的国际、国内价格之间不具有联动性,而玉米和大豆之间存在,并且玉米和大豆存在价格传导的非对称性,表现出国际价格向国内价格的单向传导。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稳定国内粮食价格,应继续利用国际市场,合理制定进出口计划,平抑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同时探索建立全球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提高我国粮食的市场竞争力和定价权。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价格传导 非对称性 农产品贸易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晶晶 钱小平 陈永福
本文基于2000年1月—2011年6月我国生猪外销区、自给自足区和调入区的月度价格数据,在运用协整模型分析生猪产业链价格间长期均衡关系的基础上,利用非线性门限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生猪产业链上下游间价格传递的非对称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生猪和猪肉价格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外销区生猪产业链价格间存在短期门限调整关系,且与四川、湖南和河南省生猪产业链的短期价格传递过程存在负非对称性相比,吉林省则存在正非对称性,而自给自足区和调入区则存在短期线性调整关系。因此,在制定生猪产业价格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外销区生猪产业链价格传递的非对称性特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解晓燕 缪建营
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无规则波动,本文运用时间序列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与原油产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并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结论。为此,本文建议应当从建立石油期货市场、建立多方位的石油储备、加快石油立法工作、开展石油外交等方面来规避风险。
关键词:
原油价格 非对称性 协整检验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吴谦
文章以我国发行的14只可转债自进入转股期至2006年年底的价格数据为样本,运用协整方法和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ECM)对可转换债券价格与基础股票价格之间的动态传导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部分可转债与基础股票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股票价格领先于可转债价格,其中有些可转债与股票价格之间存在非对称传导现象,而有的可转债与股票价格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应策 郭军杰 邓睦军
原油价格对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已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利用2000年1月—2021年3月的月度国际原油价格和中国农产品价格数据,以及新的油价分解方法将国际原油价格冲击分解为供给冲击、需求冲击和风险冲击,然后采用多重门限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考察了这三种结构性冲击对中国农产品价格的非对称影响。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不同类型的冲击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供给冲击和风险冲击对小麦、玉米和大豆都存在非对称影响,但对大豆的影响最显著,其中供给冲击对大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短期,而风险冲击短期和长期影响均存在;供给冲击对小麦的影响体现在短期,风险冲击对玉米的影响则体现在长期;油价总体冲击和需求冲击对样本内所有农产品均未呈现出非对称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晓霞 胡冰川 于海鹏
本文基于2001年1月—2013年12月鸡蛋收购价格与零售价格的月度数据,采用门槛自回归模型(TAR)、动量门槛自回归模型(M-TAR)和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ATP-ECM),对鸡蛋收购价格与零售价格之间是否存在非对称性传导效应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鸡蛋收购价格与零售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这种关系具有非对称性。两种价格之间"正向"与"负向"冲击的反应速度不一样,均对"负向"冲击的反应更为敏感,调整速度更快,但是鸡蛋收购价格对零售价格的影响存在负的价格非对称性传导,鸡蛋零售价格对收购价格的影响存在正的价格非对称性传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翔 隋建利
本文主要研究了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与我国经济增长长期之间的关系,为了说明两个变量之间非对称性的存在,采用了非对称协整的方法。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国际原油价格和我国GDP之间存在非对称协整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治国 肖乾
近几年,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剧烈。我国作为原油消耗大国,经济稳定增长受到一定的冲击。本文首先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情况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构建时间序列模型对国际油价波动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非对称的。最后,提出了应对国际原油价格剧烈波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原油价格 经济增长 非对称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露 王悦 张越杰
我国居民对牛肉的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牛肉价格呈现持续上涨走势。本文应用门槛自回归模型、(动量)门限自回归模型和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2008年1月-2016年6月间中国牛肉批发价格与零售价格之间传导的非对称性效应,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牛肉批发价格与零售价格之间的非对称传导效应具有双向特征,牛肉零售价格对批发价格正向波动的反应更迅速,批发价格对零售价格负向波动的反应更迅速。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海燕 司伟
基于两区制门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本文对棉花产业链上的棉花价格与棉纱价格之间的传导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在长期内存在均衡关系;在短期内二者之间的传导存在非对称性。当二者处于门限协整的第一区制时,棉花价格能进行调整,但调整速度很慢,而棉纱价格则没有自我调整机制;当二者处于门限协整的第二区制时,棉花价格没有自我调整机制,上期的偏离会以很快的速度在本期进一步扩大,而棉纱价格能以很快的速度向均衡状态收敛。总体上,棉纱价格对棉花价格下降的反应大于棉花价格上涨的反应。棉花和棉纱进口的增加以及棉花产业链纵向市场联结较紧密是导致棉花产业链价格波动传导非对称性的主要原因。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姜春海
中国石油产业中,上游原油价格基本市场化、下游成品油价格则受到政府严格规制而调整滞后。探讨原油价格与成品油价格之间的传导机制,对缓解"油荒"、通胀等问题极具意义。本文基于VAR模型,利用2003年1月—2011年6月的月度数据,通过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实证研究了原油价格与汽、柴油零售价格传导机制。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以来原油价格上涨对国内汽、柴油零售价格的正向影响都较小,汽、柴油零售价格对原油价格的反向影响则更小;双方相互影响时间基本都在4—6个月左右;原油价格与汽、柴油零售价格都主要受上月自身价格的影响,历史承继性很强;原油价格→汽、柴油零售价格的传导机制以及汽、柴油零售价格→原油价格...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范明 漆晓宇
波动率是金融时间序列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因而模拟和预测金融市场资产收益率的波动性己经成为众多理论和实证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通过对外汇市场EUR/USD收益率波动性的实证建模分析,验证了在信息不对称的外汇市场上,好消息与坏消息对收益率波动性的不同反应,进而证实了外汇市场中杠杆效应,为外汇投资者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尹航 李秉坤
本文将汇率与股票价格波动纳入到基于理性预期的货币行为方程组而对新凯恩斯模型进行修正,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约束的设计构建NK-SVAR模型,以期考察货币政策方向上的非对称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紧缩与扩张的货币政策具有典型的非对称性,汇率与股票价格波动能够通过影响总需求、通胀率、货币数量缺口与利率水平,而对货币政策体系形成冲击。因此,我国应建立起包含资产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并强化流动性管理中的汇率波动管理与资产泡沫管理,以保证货币政策预期目标的实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晓华
本文在理论上对原油价格波动对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并探讨了非对称影响存在的原因;在实证上利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2000年第一季度至2009年第三季度期间,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发展非对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对我国经济确实存在着非对称效应,原油价格的上升和下降都会降低经济的发展速度,且原油价格上升对经济的影响要更大一些。
关键词:
国际原油价格 经济增长 非对称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国际原油价格变化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分析——基于非线性STR模型实证研究
国际原油价格与美元指数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我国原油价格波动性的实证研究——基于GARCH类模型的分析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传导与影响——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国际原油与国内成品油价格传导机制实证研究——以柴油价格为例
基于国际原油价格互动的中国成品油定价参考标的选择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特征及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研究——基于ARCH族模型和Granger检验的实证分析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时变效应分析——基于TVP-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国际原油价格对中国粮食价格的动态冲击效应分析——基于TVP-VAR模型
国际原油价格对中国工业行业动态影响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