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04)
- 2023(8952)
- 2022(7691)
- 2021(7337)
- 2020(6340)
- 2019(15071)
- 2018(14621)
- 2017(27514)
- 2016(15234)
- 2015(17653)
- 2014(17531)
- 2013(17900)
- 2012(17122)
- 2011(15555)
- 2010(15639)
- 2009(14749)
- 2008(14676)
- 2007(13285)
- 2006(11440)
- 2005(10493)
- 学科
- 济(68818)
- 经济(68760)
- 管理(38168)
- 业(36604)
- 方法(32960)
- 数学(29992)
- 数学方法(29777)
- 企(27598)
- 企业(27598)
- 中国(21095)
- 贸(19279)
- 贸易(19273)
- 易(18928)
- 农(18532)
- 财(17311)
- 学(13429)
- 出(13118)
- 制(12851)
- 业经(12070)
- 农业(11955)
- 地方(11692)
- 银(10780)
- 银行(10749)
- 行(10345)
- 融(10199)
- 金融(10197)
- 和(9689)
- 环境(9411)
- 口(9185)
- 出口(9172)
- 机构
- 大学(228283)
- 学院(223548)
- 济(103025)
- 经济(101174)
- 研究(84502)
- 管理(81604)
- 理学(69558)
- 理学院(68727)
- 管理学(67656)
- 管理学院(67229)
- 中国(65109)
- 科学(50214)
- 京(49642)
- 财(45860)
- 所(43995)
- 农(41174)
- 研究所(40029)
- 中心(37873)
- 财经(36399)
- 经济学(34086)
- 业大(33618)
- 江(33365)
- 经(33282)
- 农业(32765)
- 北京(32126)
- 经济学院(30952)
- 院(30063)
- 范(28967)
- 师范(28664)
- 财经大学(27045)
- 基金
- 项目(145538)
- 科学(113486)
- 基金(107248)
- 研究(104899)
- 家(94989)
- 国家(94279)
- 科学基金(78296)
- 社会(67722)
- 社会科(64296)
- 社会科学(64273)
- 基金项目(55688)
- 省(53168)
- 自然(49227)
- 自然科(48066)
- 自然科学(48043)
- 教育(47905)
- 自然科学基金(47213)
- 划(46665)
- 资助(45333)
- 编号(40714)
- 部(34491)
- 成果(33997)
- 重点(33545)
- 发(31889)
- 中国(29609)
- 创(29452)
- 国家社会(29391)
- 教育部(29218)
- 课题(28617)
- 科研(28493)
共检索到3424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沈木珠
"中国原材料出口措施案"是继"中美轮胎特保案"败诉后的又一个中方败诉案。中国被指控对9种原材料实施出口限制措施违反《中国"入世"议定书》和GATT等相关义务,而中国则以实施出口限制措施是为了保护人类及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为由援引GATT第20(b)和(g)条作为抗辩依据。令人遗憾的是,专家组对本案相关条文均采用了刻板与严苛的解释,裁决结果对中国十分不利。然而,中国举证不足和中国"入世"法律文件及国内相关立法与政策存在的诸多问题,值得我们总结和反思,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应对未来的WTO诉讼。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晓玲
2009年,美、欧、墨在WTO对我国提起了原材料出口措施案。由于我国入世时承担了广泛的义务,能否获得GATT第20条例外是成败的关键。在WTO法理上,我国完全有力争的依据。在当前WTO体系下,自然资源产品贸易自由化,既缺乏规则依据,也缺乏成员间的共识。我国必须坚持控制自然资源产品出口的主权权利。即便败诉,也只需修改法律或政策的具体设计,既不能也不必放开自然资源产品出口。
关键词:
自然资源 WTO 出口限制 出口税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尹雪萍
2011年7月,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案的专家组报告公布。专家组通过分析《加入议定书》第11.3条的字面意思、《工作组报告》和WTO协定中的有关条款,认定GATT第20条不能作为中国违反第11.3条的抗辩理由。相较之前的案件,本案专家组的分析更加细致,考虑更加全面,但仍存在令人质疑的问题,特别是在条约解释技巧方面,专家组过分强调字面解释,对《加入议定书》中的"超WTO义务"解释过于严苛、机械。中国政府应当据理力争,要求上诉机构以"善意解释原则"为指导,综合运用系统解释、目的和宗旨解释方法,对成员方间不平衡的权利义务关系进行二次校正。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海乐
一、概述原材料出口限制,向来是资源贸易领域的一大特点,也是近年来的一大焦点问题。DS394案,即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案,是从GATT签订至今,以及WTO成立十余年来首起由于原材料出口限制引发的国际法律争议。从2009年美国向DSB提起诉讼,到2011年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秦天宝 王金鹏
近些年因资源出口限制措施引发的WTO贸易与环境争端开始涌现。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案是其中典型的代表。该案中各方的争议以及争端解决机构的裁决体现了WTO贸易与环境争端解决的一些新特征。通过分析该案可以对资源出口限制措施与WTO规则的冲突有很好的认识。该案体现了WTO在维护贸易规则的同时日益关注资源与环境保护。就我国而言,该案凸显了协调国内法律与政策和WTO规则的必要性,也启示我国应合理进行资源出口限制,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维护自身利益。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彭德雷 龚柏华
"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案"是涉及中国WTO争端解决的一个值得关注的新近案例。该案涉及《中国加入议定书》的法律适用、GATT第20条例外援引、司法经济原则、透明度等法律问题。本文在概述基本案情和主要裁定结论的基础上,就专家组对中国是否可就《中国加入议定书》条款援引GATT第20条例外,以及如何适用该例外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尽管总体上援引GATT第20条例外的成功率非常低,但中国应该在上诉中争取澄清《中国加入议定书》第11.3条援引GATT第20条的法理依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苟大凯
就WTO争端解决实践看,"立法沉默" (omission,absence)实际上是指这样一种法律现象,即对于某一情形现行WTO法律体系没有作出明文规定。如果WTO争端解决机构在履行争端解决职责时遇到这样的现象,就会采用一定的推理方法或者法律原则,推定出立法沉默的真实含义。而对立推理(argumentum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颖
在"原材料出口限制案"中,中国援用GATT1994第20条(g)款抗辩失败。原因有二:一是未能证明贸易限制措施与保护可用尽的自然资源有关;二是未能证明贸易限制措施与限制国内生产或消费一同实施。本文以该案为背景,通过对GATT时期和WTO时期涉及第20条(g)款案件的比较研究,系统梳理了第20条(g)款各项要件的发展脉络,并且透过专家组和上诉机构的审查过程,对每一项要件的举证论证策略加以总结,最终构建出GATT1994第20条(g)款援用方案。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帆 刘慧芳
我国1998年开始实行稀土产品出口配额制度,并逐步降低稀土出口退税。2006年起,我国对稀土的贸易政策由促进出口为主转变为严格的出口管理,措施包括对稀土出口产品分类征收关税、禁止部分稀土产品出口、逐步紧缩出口配额等。出口管理措施对控制稀土的出口起到了一定作用,推动了稀土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不可避免地触及了以美日欧为代表的进口方的资源需求利益。2012年3月13日,美国、日本、欧盟向WTO争端解决机构提交了有关中国稀土的出口管理措施的"磋商请求"。同年7月,WTO争端解决机构成立专家组,针对中国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计广 张学昌
出口原材料限制案引发了对我国优势资源性产品开放政策的热烈讨论。通过对九类涉案资源性产品的研究,本文分析了涉案各方的策略和诉求,以及案件发生的背景和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优势资源性产品的开放战略,包括贸易战略、利用外资战略、走出去战略以及开放战略保障体系建设。
关键词:
资源性产品 开放 战略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燕
中国《入世议定书》中大量的义务附加条款和权利减损条款致使中国在争端中援引一般例外条款时遇到障碍。原材料案专家组认为,中国所违反的《入世议定书》第11.3条并没有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将WTO其他涵盖协定纳入其中,因此不得以一般例外条款来抗辩。字面解释《入世议定书》的结果是导致贸易限制性更强的进口限制措施比贸易限制性弱的出口限制措施更容易获得豁免。因此,上诉机构应灵活运用约文解释和目的解释方法,限制权利减损条款的歧视性运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范兰宁
2011年7月5日,WTO争端解决机构对美欧墨诉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争端案作出了不利于中国的裁决,这场稀有自然资源产品争夺的"攻防战",WTO成员方是否有限制自然资源产品出口的权利成为一个焦点,突出表现为国家自然资源永久主权原则与WTO自由贸易规则之间的冲突。一、美欧墨诉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争端案概述2009年,美国、欧盟、墨西哥正式在WTO框架内向中国提出贸易争端请求,称中国对铝土等九种原材料采取出口配额、出口关税和其它价、量控制,违反了中国2001年加入WTO时的承诺和相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追林
一、问题的提出美国和欧盟于2009年6月23日就中国限制部分工业原材料出口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申诉,要求与中国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展开磋商,墨西哥于8月21日也提出同样磋商请求。美欧申诉书中提到的原材料包括矾土、焦炭、氟石、镁、碳化硅、金属硅、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贺小勇
2009年6月23日美欧就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向WTO争端解决机构(DSB)提起申诉,本起争端反映的实质是各国对资源的利益争夺,但在DSB中却表现为典型的法律争端。该案关键在于中国能否证明以下问题:(1)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的法律依据符合WTO规定;(2)中国出口数量限制符合GATT第20条(g)项所要求的"与国内限制同时生效";(3)中国出口税符合例外情况。中国要善于从WT/DS363案中汲取经验教训,注重数据的证明效力;并以此次争端为契机,完善我国资源保障体系。
关键词:
原材料 出口限制 WTO争端解决机制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阳
2002年11月19日,我国政府为维护国内钢铁产业安全,“入世”后首次启动了钢铁保障措施例外救济措施,维护我国钢铁产业的安全,但却遭到了日本、韩国等其它WTO成员的广泛质疑。为更好地运用保障措施条款,维护我国产业安全,文章对日、韩等WTO成员也提出质疑以及我国钢铁保障措施案件的经验和教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