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31)
- 2023(9313)
- 2022(7897)
- 2021(7350)
- 2020(6303)
- 2019(14850)
- 2018(14369)
- 2017(27443)
- 2016(14736)
- 2015(17249)
- 2014(17193)
- 2013(17409)
- 2012(16530)
- 2011(15170)
- 2010(14990)
- 2009(14074)
- 2008(14151)
- 2007(12701)
- 2006(10891)
- 2005(9937)
- 学科
- 济(71386)
- 经济(71329)
- 业(43537)
- 管理(42777)
- 方法(35191)
- 企(33384)
- 企业(33384)
- 数学(32056)
- 数学方法(31860)
- 中国(20417)
- 农(19062)
- 财(16331)
- 贸(15866)
- 贸易(15861)
- 易(15521)
- 技术(14682)
- 学(13208)
- 业经(13104)
- 农业(12643)
- 制(12080)
- 地方(11071)
- 环境(10581)
- 银(10498)
- 银行(10468)
- 融(10066)
- 金融(10064)
- 行(10050)
- 和(9729)
- 务(9544)
- 财务(9522)
- 机构
- 大学(229291)
- 学院(226180)
- 济(106347)
- 经济(104588)
- 管理(86138)
- 研究(83108)
- 理学(74245)
- 理学院(73422)
- 管理学(72432)
- 管理学院(71999)
- 中国(63040)
- 京(49049)
- 科学(49026)
- 财(44326)
- 所(42879)
- 农(40734)
- 研究所(39280)
- 中心(37281)
- 财经(36223)
- 经济学(34836)
- 业大(34101)
- 经(33168)
- 农业(32446)
- 江(32128)
- 经济学院(31653)
- 北京(31493)
- 院(28999)
- 范(28251)
- 师范(27983)
- 财经大学(26964)
- 基金
- 项目(150050)
- 科学(118296)
- 基金(111224)
- 研究(108464)
- 家(98075)
- 国家(97386)
- 科学基金(81997)
- 社会(71367)
- 社会科(67927)
- 社会科学(67905)
- 基金项目(58150)
- 省(55722)
- 自然(51316)
- 自然科(50174)
- 自然科学(50158)
- 自然科学基金(49328)
- 教育(49104)
- 划(48126)
- 资助(46268)
- 编号(41726)
- 部(35352)
- 重点(34417)
- 成果(33564)
- 发(33194)
- 创(31738)
- 国家社会(31213)
- 教育部(30172)
- 创新(30008)
- 中国(29936)
- 科研(28930)
共检索到332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彭秀芬
本文在跨省面板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技术分析估计了2004—2006年我国4种奶牛养殖方式(散养、小规模、中规模和大规模)下的原料奶生产的技术效率。研究发现,我国不同地区随着奶牛养殖规模的扩大,原料奶生产技术效率逐步提高的趋势并不明显,不同地区应该根据各自的技术效率优势发展奶业。
关键词:
原料奶 生产技术效率 养殖规模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杜凤莲 马慧峰 付红全
本文基于调研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了不同原料奶生产模式的经济效率、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并利用Tobit模型对影响原料奶生产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不同原料奶生产模式经济效率普遍较低,特别是配置效率明显不足,这说明在不改变投入水平的条件下,奶牛养殖户(企业)可以通过改善投入要素组合提高产出水平。三种不同生产模式相比,牧场的效率最高,养殖小区次之,散户的最低。Tobit模型结果说明:农户个人特征、农户家庭或者企业特征、精粗饲料比对原奶生产效率有显著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杰 张洋
本文运用2005-2009年我国原料奶生产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2005-2009年中国不同规模的原料奶生产的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规模原料奶生产对技术效率影响显著,适当扩大养殖规模有利于提升效率水平。精饲料占全部饲料的比重、养殖户的收益等对原料奶生产有明显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原料奶生产 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忠伟 韩啸 余洁 刘芳
本文基于对内蒙古、青海等地奶农调研数据,从农业经营主体的微观层面出发,通过建立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下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奶牛生产技术效率及影响其生产和技术效率损失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内蒙古、青海等地效率损失值高达73%,如何提高技术效率水平是解决当地奶农困境的重要路径之一。影响因素分析提示,应通过饲料、饲养方式、牛奶价格等方面综合引导奶农提高技术水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田伟 李明贤 谭朵朵
本文利用1995—2007年中国13个主要棉花产区的投入与产出面板数据建立了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并对我国棉花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分析了技术效率的时间差异、地区差异和收敛性。结果发现棉花生产技术效率随时间波动且地区差异明显,但从全国来看,各省份之间的棉花生产效率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具有趋同的趋势。
关键词:
棉花 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分析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徐家鹏 李崇光
本文以西红柿、黄瓜、茄子、圆白菜、菜椒、大白菜、马铃薯等7种具有代表性的大宗蔬菜为例,采用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2003-2008年我国蔬菜生产的技术效率,并利用技术欠效率模型进一步分析影响这七种代表性蔬菜生产技术效率的因素,得出我国蔬菜生产技术效率大小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结论和政策含义。
关键词:
中国蔬菜 技术效率 要素投入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循刚
文章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方法研究了2000~2007年中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生产存在明显的效率损失,平均技术效率水平偏低,区域差异明显,全国31个省市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主要集中在0.5~0.9之间,东部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复种指数、劳均化肥施用量、灌溉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劳均播种面积、农业政策等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劳均农机总动力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有较小的阻碍作用。
关键词:
农业生产 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续竞秦 杨永恒
深入分析我国棉花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对于稳定和提高棉花产量、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我国12个主产省棉花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并重点考察了其时序波动和地区差异特征;其次探讨了棉花生产技术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2001-2009年,我国棉花生产技术效率的区域差异和时序波动特征明显,西北棉区技术效率最高且波动最小,其次是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技术效率最低且波动最剧烈;适度规模经营、农民受教育程度、农业科技人员数量和非农产
关键词:
棉花生产 农业发展 农业科技 生产技术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威 陈书章 马恒运
根据2004-2008年中国23个省市奶牛场统计数据,采用多产出随机距离函数估计方法,测算全国和各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研究结果表明,原料奶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为缓慢,技术效率改善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规模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潜力较大,技术水平退步是阻碍TFP增长的主要原因;主产区与非主产区之间存在增长差异,且非主产区的全要素生产率进步更快。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石晶 李林
运用DEA-Tobit两阶段模型,对2002—2011年我国11个棉花主产省份的棉花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02—2011年我国棉花生产技术效率先降后升再降;西北内陆棉区的棉花生产效率高于长江流域棉区和黄河流域棉区;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和棉花种植比例对棉花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效应,文盲人口比重和受灾率对棉花生产技术效率存在不显著的负向影响。
关键词:
棉花生产 生产效率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林静 王雅鹏 吴娟
本文采用2001—2012年的全国30个省份有关粮食生产的面板数据,运用DEA模型,对我国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平衡区的粮食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与分解,从平均技术效率水平、技术效率变化源泉和变化趋势3个方面比较分析了不同区域技术效率的空间差异和时间维度变化,并借助经典收敛回归模型对全国范围及各区域的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收敛性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期限内,粮食主产区平均技术效率最高,主要得益于较高的规模效率水平;全国粮食技术效率水平变化幅度较平缓,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全国和粮食主产区、平衡区粮食生产效率存在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省份之间的技术效率差距会慢慢缩小同时各省份自身的效率...
关键词:
粮食 技术效率 区域差异 收敛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然 冯中朝
为了剥离环境效应和随机误差对效率值的影响,本文首次在国内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07年我国主要地区油料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许多省份油料生产效率确实受到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商品率、受灾率等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的影响。在同质经营环境和经营运气的条件下,各油料主产区的纯技术效率差异较小,规模效率成为制约技术效率提升的瓶颈。根据规模效率水平的大小,将各油料生产地区划分为高规模效率区和低规模效率区。扩大低规模效率区油料种植面积有利于提升技术效率。鉴于环境效应对生产效率的重要影响,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增加农业投入、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油料生产及加快实施优势油料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卜卫兵 李纪生
原料奶生产效率是影响乳品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组织模式又是制约原料奶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农户家庭散养、奶牛养殖小区和现代化牧场是我国目前三种主要的原料奶生产组织形式。本文基于大量的调查数据,对上述三种原料奶生产组织模式及其经济效率和技术效率进行深入细致的实证考察,进而探索提高原料奶生产效率的组织化模式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原料奶 组织模式 效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宪锋 朱香荣 花俊国
原料奶生产环节的较大波动是影响奶农切身利益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利用那拉维模型和消费者需求理论分别构建了原料奶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方程,在此基础上运用相关数据从弹性的角度对影响原料奶市场波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原料奶生产供给弹性远远大于需求弹性和两年的生产周期是市场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在奶业市场培育期,政府一方面应该加强对原料奶宏观预测的科学性,并实施价格干预制度以保护养殖者的基本利益,另一方面应从消费源头上真正拉动奶业稳定增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杭斌,周小梅
This study estimates the level of technical efficiency about grain production for 16 provinces over the period 1988—1999,through an econometric estimation of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Our econometric results confirm the great heterogeneity in the provinces' efficiency of grain production and un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conomic developing level and technical efficienc.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